第86章 磁脈歸唐上)

字數:5295   加入書籤

A+A-


    潼關城頭的晨霧還沒散盡,郭子儀的指尖就被牆土硌得發疼。他捏起一把泛著青灰色的夯土,指縫間滲出的液體黏糊糊的,像融化的藍靛,落地時在青磚上燙出滋滋的白煙。遠處官道上傳來悶雷般的震動,三百架漆成玄色的弩車正碾著石板路推進,車輪碾過的地方,石板表麵迅速泛起蛛網般的裂紋,滲出的磁髓液在晨光裏拉出細碎的電弧。
    "把醋缸推過來!按《太白陰經》裏寫的,第三遍熬煉的醋漿先上!"郭子儀扯著嗓子吼,沙啞的聲音在城牆上撞出回音。他昨晚已經熬了整整三個時辰,眼看著斥候回報磁甲衛軍陣裏的磁弩車比預估的多了一倍,袖口還留著剛才查看城防時被磁髓濺到的灼痕——這種帶著金屬腥味的液體,沾到皮膚就是一道血泡。
    五十口一人高的醋缸被十幾名士兵推上城頭,缸蓋一掀開,刺鼻的酸味頓時混著晨露漫開。郭子儀伸手蘸了蘸缸裏的液體,指尖傳來輕微的刺痛——這是用粟米、高粱反複蒸煮發酵,又加了芒硝熬煉的強酸溶液,按古籍記載能"蝕金腐石"。可他剛要下令傾倒,忽然聽見北邊的官道上響起蜂鳴般的顫音,抬頭隻見弩車陣中央升起半透明的光影,青衫廣袖的身影負手而立,正是早已作古的前隋建築大師宇文愷。
    "不好!是磁光投影!"副將李光弼突然撲過來,將郭子儀撞向牆角。幾乎就在同時,城頭青磚的縫隙裏猛地噴出藍紫色的液體,像高壓水槍般衝射而出。剛才站在箭樓邊的士兵躲避不及,被磁髓射中後慘叫著倒地,身上瞬間結出靛藍色的結晶,仿佛被活埋進了水晶礦。郭子儀被撞得後背貼著城牆滑落在地,抬頭看見箭樓的木梁上已經爬滿了枝狀結晶,儲備的醋漿桶被磁髓濺到,桶壁發出滋滋的腐蝕聲,轉眼間漏出的酸液與磁髓在空中相撞,騰起大片青白煙霧。
    "快用麻袋裝沙土堵縫隙!"郭子儀抹了把額頭的血——剛才被李光弼撲倒時,頭盔擦過城磚的棱角劃出了口子。他低頭撿起半枚嵌在牆縫裏的銅錢,銅綠斑駁的表麵刻著"永通泉貨"四個字,突然想起《隋書》裏記載宇文愷築潼關時,曾在灰漿中摻入磁石粉末。"狗娘養的!宇文愷把整麵城牆都修成了磁導體!"他罵著將銅錢甩向城下,隻見磁弩車的輪軸正在地麵投射出複雜的符文陣列,每架弩車前端的三棱形磁核正對準城牆,像無數隻泛著藍光的眼睛。
    蓬萊海域的浪頭足有兩丈高,李琰抓著戰船的桅杆,感覺胃裏的海水在翻江倒海。船頭的了望手剛喊了聲"前方有異動",海麵突然裂開,九道青銅光芒破水而出,懸浮在空中的巨鼎虛影上,九州山河的紋路正隨著海浪起伏明滅。站在船舷邊的上官婉兒被晃得撞在艙壁上,發髻間的玉簪突然發出蜂鳴,那是太平公主當年送她的生日禮物,簪頭的磁石此刻正對著海麵的鼎影微微發燙。
    "殿下!鼎紋在變!"婉兒扶著艙壁爬起來,從袖中掏出殘破的《水經注》。玉簪剛接觸到泛黃的紙頁,墨跡突然像被風吹動的沙粒般飄散重組,顯現出細密的小楷批注:"禹鼎現世,需以人皇血脈引之......"她的指尖在紙頁上劃過,突然聽見海麵傳來尖嘯,抬頭看見十二個身著玄色甲胄的身影踏浪而來,胸前嵌著的磁核正投射出《呂氏春秋》的篆文,正是傳說中為秦始皇尋找長生藥的徐福磁俑。
    "用淬磁弩箭!"李琰從腰間扯出連弩,箭袋裏的二十支弩箭都經過磁髓浸泡,箭鏃在陽光下泛著妖異的藍。隨著他一聲令下,二十名弩手同時扣動扳機,箭雨劃破海麵卻在接近磁俑時突然偏轉,仿佛撞上了無形的屏障。更詭異的是,箭矢穿透磁俑身軀的瞬間,破碎的甲胄裏飄出無數碎紙片,仔細看去竟是用朱砂寫著《蘭亭序》的殘頁,墨跡在海水中漸漸淡成血色。
    "看鼎耳!"婉兒突然指著空中的九鼎。李琰這才發現,九尊鼎影的耳孔正對準北鬥七星的方位,鼎身上的紋路與他在驪山地宮見過的渾天儀刻度完全吻合。想起《唐六典》中"禹鼎藏於河洛,以鎮九州磁脈"的記載,他突然抽出腰間佩刀,刀刃在掌心劃出深長的傷口,鮮血滴入海麵的瞬間,九鼎虛影突然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海麵的磁焰竟被生生壓退了三丈。
    漠北的月光像被揉碎的銀砂,撒在阿史那雲翻飛的紅裙上。她手中的盟書浸著李琰的血,紙麵在磁狼騎的藍光中泛著詭異的紋路。老薩滿的人皮鼓每響一聲,鼓麵上繡著的燭龍、饕餮等凶獸就會蠕動幾分,仿佛隨時會從皮麵上掙出來。"可敦,子時三刻到了。"薩滿的聲音像砂紙擦過石板,阿史那雲抬頭望向狼居胥山,山體中部的裂縫正滲出藍紫色的光,百頭身披鱗甲的巨獸踩著碎沙走出,獸眼中流轉的楔形文字,正是《突厥秘史》裏記載的古老咒語。
    "父親,您當年用十萬兒郎的性命,換了宇文愷三車磁石......"阿史那雲輕聲呢喃,將盟書拋入麵前的磁焰。火焰中浮現出啟民可汗的虛影,甲胄上的磁石紋路與磁狼騎的鞍具一模一樣。就在這時,西北方向傳來鳴鏑破空聲,五百名唐軍騎兵頂著狼頭紋盾牌殺來,為首的正是李琰的親衛統領。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來得好。"阿史那雲反手甩出三道磁刃,藍光閃過,唐軍的旌旗應聲而斷,繡著《陰山盟約》的旗麵落在沙地上,金色字跡迅速被磁毒侵蝕,最終隻剩下"血債"兩個斑駁的血字。她縱身躍上磁魘獸的脊背,獸爪踏碎唐軍盾陣時,蹄鐵與地麵摩擦出的藍光在沙地上劃出複雜的符文。然而當磁魘獸衝到李琰麵前時,卻突然發出哀鳴般的低吟——這個身著明光鎧的男子胸口,狼頭烙印正與獸額間的符印發出共鳴,藍光在兩者之間織成細密的光網。
    漠北沸泉底部,上官婉兒的水袖已經被磁髓燙出多個破洞。她貼著岩壁緩緩下潛,腰間太平公主送的玉墜像指南針般發燙,指引她避開前方翻湧的磁髓暗流。忽然,石壁上的刻字映入眼簾:"聖曆二年,太平於此取活磁三百斤,以武氏血脈養之......"字跡周圍還刻著複雜的磁脈走向圖,箭頭指向下方更深的礦洞。
    腳下突然一空,婉兒驚呼一聲墜入圓形礦洞。眼前的景象讓她屏住了呼吸:縱橫交錯的礦脈像人體的血管般搏動,藍紫色的液體在"血管"裏流淌,中心位置懸浮著一具水晶棺,棺中少女的麵容竟與皇宮壁畫上的武則天年輕時分毫不差。棺蓋上刻著《臣軌》的殘篇,最後一行小字寫著:"處子之血可定磁脈,通幽冥而控萬器......"
    "原來這就是活磁礦......"婉兒摸出銀針想取些礦脈樣本,針尖剛接觸到礦脈表麵就發出刺啦的熔化聲。她想起《唐律疏議》中嚴禁"活人殉礦"的條文,正要靠近水晶棺,突然聽見身後傳來鐵鏈拖地的聲響。轉身隻見一個身著官服的男子從石壁裂縫中走出,皮膚下隱約可見藍色的磁髓流動,喉間發出的聲音竟是童年時太平公主教她唱的童謠,每一個音節都帶著磁核振動的蜂鳴——那是已經被認定戰死的薛崇簡,太平公主的長子,此刻卻成了被磁髓控製的活死人。
    潼關城牆上,郭子儀看著城下逐漸逼近的磁弩車陣,突然發現每架弩車的輪軸都在地麵留下了連貫的符文。他猛地想起宇文愷當年設計的"磁脈連鎖陣",這些弩車正在用磁髓液繪製巨大的陣法,一旦完成,整麵城牆都會成為磁陣的導體。"傳令下去,用投石機砸弩車的磁核!重點攻擊輪軸連接處!"他抓起腰間的令箭,突然看見李光弼帶著一隊士兵抬著鐵鍋衝上來,鍋裏熬著滾燙的桐油混合著碎磁石——這是他昨晚臨時改良的"磁煞油",專門用來破壞磁導體。
    蓬萊戰船上,李琰看著九鼎虛影逐漸下沉,知道血祭的效果正在消失。上官婉兒突然從艙底衝出來,手中舉著半片燒焦的紙頁:"殿下!宇文愷的批注裏說,禹鼎需要對應九州磁脈的節點才能固定!驪山、昆侖、祁連......"她的話還沒說完,海麵突然掀起百尺巨浪,徐福磁俑的磁核亮度驟增,《呂氏春秋》的篆文在空中拚成巨大的"歸"字,直指李琰胸口的狼頭烙印。
    漠北沙地上,阿史那雲看著李琰胸口的烙印,突然想起童年在長安宮牆上見過的場景:太平公主抱著年幼的李琰,背後的渾天儀突然發出強光,在孩子胸口留下了狼頭形的光斑。磁魘獸的低吟越來越急,她手中的磁刃"當啷"落地,第一次在唐軍主帥眼中看到了與自己相同的痛苦——那是被磁脈力量撕扯的感覺,是刻在血脈裏的共鳴。
    沸泉礦洞中,上官婉兒看著薛崇簡一步步逼近,喉間的童謠變成了含混的嘶吼。她突然想起太平公主曾說過,薛崇簡幼時曾被磁髓濺到眉心,當時用天山雪水敷了三天才保住性命。現在看來,宇文愷的活磁礦實驗,早就將前隋貴族乃至李唐皇室都卷入了這場跨越百年的磁脈之爭。玉墜的光芒突然大盛,她將《水經注》殘頁按在水晶棺上,墨跡竟順著棺蓋的紋路流動,漸漸拚出一幅完整的九州磁脈圖,中心位置正是潼關、蓬萊、漠北三個閃爍的光點。
    當第一架磁弩車的磁核被投石機擊碎時,潼關城下騰起巨大的藍光爆炸。郭子儀看著弩車零件四散飛濺,突然發現破碎的磁核裏嵌著半枚隋五銖錢,錢眼裏穿的竟是人的頭發——宇文愷當年不僅用磁石築城,更用活人血發祭磁,讓整支磁甲衛軍都成了磁脈的傀儡。他抹了把臉上的汗,突然聽見南邊傳來馬蹄聲,遠處煙塵中揚起的"李"字大旗讓他眼眶一熱——是廣平王李俶的援軍到了,馬隊攜帶的,正是他改良過的磁脈衝擊炮。
    蓬萊海域的九鼎虛影終於完全沉入海麵,李琰看著手中逐漸凝固的血塊,發現血滴在掌心竟形成了潼關的輪廓。上官婉兒突然指著羅盤,磁針正在瘋狂旋轉,最終指向漠北方向:"禹鼎歸位需要三個節點同時激活,潼關、蓬萊、漠北的磁脈正在共鳴!"話音未落,海麵突然平靜下來,徐福磁俑的磁核一個個熄滅,沉入海底時露出背後的刻字:"磁脈歸唐之日,萬器俯首之時。"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漠北的磁焰突然開始倒卷,阿史那雲看著狼居胥山的裂縫逐漸閉合,磁魘獸眼中的楔形文字慢慢消失。老薩滿突然跪倒在地,手中的人皮鼓發出裂帛般的聲響:"可敦,磁脈在退潮!啟民可汗的虛影......在向唐軍方向叩首!"她轉頭望向李琰,隻見對方正盯著掌心的烙印,那裏不知何時浮現出與九鼎耳孔相同的紋路,而磁狼騎的鞍具磁石,此刻正發出臣服般的微光。
    沸泉深處,上官婉兒看著薛崇簡在玉墜光芒中逐漸恢複人形,水晶棺裏的少女突然睜開眼睛,嘴角勾起一絲微笑。棺蓋上的磁脈圖完全亮起,三個光點連成一線,形成貫穿南北的藍色光帶。她突然明白,宇文愷留下的不是詛咒,而是一盤跨越百年的棋局——用李唐皇室的血脈作為磁脈鑰匙,讓經曆了武周變革的大唐,最終能以血脈為引,重新掌控九州磁脈。
    當潼關城頭的醋漿與磁煞油混合著傾瀉而下,當蓬萊海麵的九鼎虛影化作藍光融入李琰的烙印,當漠北的磁焰最終在狼頭烙印前熄滅,三地的磁脈波動同時達到了頂峰。長安城的渾天儀突然自行轉動,銅球上的九州版圖亮起藍紫色的光,將太極宮的飛簷鬥拱映得如同水晶宮殿。而在驪山地宮深處,宇文愷當年留下的手記正在石牆上顯現新的字跡:"磁脈歸唐之時,便是萬器回春之日——望後世子孫,善用此力,以安天下。"
    郭子儀看著城下敗退的磁甲衛軍,撿起半片刻著《考工記》的磁簡,突然聽見遠處傳來駝鈴聲。那是從長安趕來的驛使,馬背上的竹筒裏裝著最新的《唐律疏議》修訂稿,其中新增的"磁器管理條令"裏,第一句話便是:"磁脈者,天地之血也,非一人一姓之私器......"他望著晨曦中的潼關城牆,那些泛著藍光的磚縫裏,前隋的銅錢與李唐的箭鏃緊緊嵌在一起,就像這場跨越百年的磁脈之爭,最終都將融入大唐的血脈,成為護國安民的力量。
    喜歡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統請大家收藏:()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