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雷澤驚龍

字數:4127   加入書籤

A+A-


    黃河汛期的濁浪拍打著汴州碼頭,李琰解開玄甲胄扔給親衛,古銅色脊背在暮色中泛著油光。懷裏的傳國玉璽硌得肋骨生疼,這方刻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和氏璧殘件,此刻正像塊燒紅的炭塊般發燙。他衝船頭的上官婉兒晃了晃手裏的磁流羅盤,青銅指針正發瘋似的往河床中心偏轉。
    "陛下當心暗流!"婉兒攥著船舷的手青筋暴起,鵝黃色裙裾被水霧洇濕。她腰間掛著的十二節青銅漏壺滴答作響,"申時三刻了,按《周髀算經》推算,月水潮與地脈磁流將在戌時交匯!"
    李琰踩著船幫躍入水中,刺骨的河水瞬間灌進鼻腔。他劃開表層淤漿,掌心的磁砂護手發出幽藍熒光——這是將作監用洛南磁石磨成的納米級粉末,混著魚膠塗在皮革上,能在水下導引地脈磁力。透過氤氳的磁光,他看見九尊青銅鼎呈北鬥狀嵌在河床岩層,最末那尊卡在裂縫裏的鼎身,竟纏著碗口粗的鐵鏈,鏈頭刻著"將作大匠宇文愷監製"的銘文。
    "老東西果然留了後手。"李琰悶哼一聲,背後的陌刀鞘突然彈開,精鐵打製的刀身裹著層薄薄的磁膜——這是仿照指南車原理打造的"定磁刀",刀脊嵌著天然磁石,能順著地脈走向自動校正方向。他揮刀砍向鐵鏈,火星濺在臉上燙得生疼,卻隻砍出道白印子。低頭再看,鼎耳處的雲紋竟在磁光中流轉,那不是武周時期的"萬字不到頭"紋樣嗎?
    洛陽城則天門上,武瞾的少女身突然扶住欄杆劇烈咳嗽。她身上的明黃襦裙滲出靛藍色液體,手中的禹王耒耜注:傳說中大禹治水的農具,此處為青銅複製品)正浮現蛛網般的裂紋。城下百姓仰頭看著這詭異景象,竊竊私語中傳來"天後顯靈"的驚呼。
    "原來九鼎是要抽我的血續李唐龍脈..."武瞾盯著掌心滲出的藍液,那是她用三十年心血培育的"武周磁髓",每一滴都融入了十萬工匠的生辰八字。遠處洛河突然泛起紫光,她踉蹌著跪倒,看見上官婉兒在船上拋出張撒滿磁粉的帛卷——竟是失傳百年的《河圖》殘頁,那些用磁石粉末繪製的星圖正在空中顯形。
    "坎位!快補坎位!"婉兒的嗓子已經喊啞,她腰間的算籌筒不斷彈出竹片,"東北偏北十五度,用"玄武七宿陣"鎖鼎!"船上的工匠們立刻轉動木製絞盤,九道纏著磁絲的麻繩破水而出,分別套住九鼎的鼎耳。李琰趁機抓住鼎沿的獸首環,突然感覺掌心一涼——那獸首眼睛竟是兩枚"開元通寶",穿孔處還纏著半根褪色的紅繩。
    與此同時,三百裏外的關中平原,郭子儀一腳踹開地宮石門,鐵鞋跟在青石板上擦出火星。他身後的二十個機械"機關人"正舉著銅燈魚貫而入,這些高六尺的鐵疙瘩是將作監改良的"指南車仆役",胸口的磁石羅盤能自動規避地脈亂流。
    "奶奶的,比迷宮還繞。"郭子儀抹了把絡腮胡上的水珠,突然被腳下的東西絆了個趔趄。撿起一看,竟是個齒輪組,銅齒間卡著片泛黃的紙頁。李光弼舉著磁晶燈湊近,兩人同時倒吸冷氣——紙上朱砂批注的"武德九年刑部令"清晰可辨,"宇文氏餘孽,男丁十六以上斬,女眷及幼童發將作監為奴"的字樣刺得人眼疼。
    "怪不得宇文愷能吃透地脈磁學。"李光弼推了推鼻梁上的水晶老花鏡,這位四朝老將的袖口還沾著方才拆解機關時的磁油,"當年隋文帝殺光北周宗室,卻留了批匠人苗子,敢情都塞進將作監當牲口使了。"
    地宮深處突然傳來齒輪摩擦的吱呀聲,整麵牆緩緩翻轉,露出內嵌的青銅麵板。郭子儀剛要伸手觸碰,李光弼突然抓住他手腕:"慢著!你瞧這麵板縫隙..."老將軍用指甲刮下點暗紅色粉末,放在磁晶燈前細看,"是血垢,至少十年以上。"
    麵板轟然彈開的瞬間,兩人同時後退半步。裏麵躺著半枚帶血的玉璋,璋身刻著的"隱太子"三字雖已模糊,邊緣的蟠虺紋卻是東宮獨有的樣式。郭子儀的喉結滾動兩下,想起貞觀年間民間私藏李建成遺物者皆被誅三族的鐵律,此刻卻在宇文愷的機關裏看見這東西,隻覺後頸發麻。
    "轟隆"一聲巨響,腳下的石板突然開裂。李光弼眼疾手快抓住郭子儀腰帶,兩人趴在裂縫邊緣往下看,隻見深達百丈的地洞裏,一座巨大的磁髓熔爐正在運轉——說是熔爐,不如說是個巨大的齒輪矩陣,上千個青銅齒輪互相咬合,中心處懸浮著塊磨盤大的磁石,石麵上密密麻麻刻著人名。
    "玄武門...常何、敬君弘..."郭子儀借著磁光辨認著,每個名字旁都有細小的孔洞,孔洞裏滲出暗紅液體,順著溝槽流入齒輪縫隙。李光弼突然指著熔爐底部:"看!有人影!"
    驪山磁宮的穹頂裂開蛛網狀的縫隙,月光混著磁暴產生的藍光,在地麵投下詭異的光斑。阿史那雲的紅裙被氣流吹得獵獵作響,她手中的磁刃注:用突厥鐵礦與中原磁石鍛打的彎刀,刀柄中空可儲磁粉)抵住上官婉兒咽喉,刀鋒上的狼頭紋與她耳墜上的銀飾遙相呼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讓開!"她的瞳孔在磁光中泛著金黃,那是突厥貴族特有的琥珀色,"我父汗的頭骨還嵌在這妖婦的陵前柱上!"
    婉兒能感覺到脖頸處的皮膚正在被刀刃劃破,溫熱的血滴進衣領。她卻突然笑了,指尖在腰間的磁囊上快速敲擊——這是匠作監發明的"磁語術",通過不同頻率的磁粉震動傳遞信號。"雲娘可知,為何你每次靠近皇陵,手腕上的銀鐲就會發燙?"她盯著對方瞳孔裏的驚疑,緩緩扯開武則天水晶棺的錦被。
    少女胸前的玉刀終於完全顯露,刀柄上的狼頭雕工粗獷,狼眼處嵌著兩粒綠鬆石——正是突厥毗伽可汗的徽記。阿史那雲的磁刃"當啷"落地,她想起十二歲那年,父親被唐軍砍下頭顱前,曾塞給她一隻銀鐲,說"見到狼頭刀就快跑"。
    "不可能...這是父汗的佩刀..."她踉蹌著後退,撞翻身後的磁傀——那是薛崇簡的機械替身,此刻正搖搖晃晃站起來,胸腔打開露出裏麵的《切韻》活字盤。機械嘴開合間,發出斷斷續續的磁音:"太...後...遺...詔..."
    李琰的玄甲騎衝破磁霧的瞬間,阿史那雲聽見身後傳來機括聲。她本能地翻身打滾,一支磁箭擦著發梢釘進牆壁,尾部的羽毛還在顫動。抬頭看去,李琰胸前的狼頭烙印在磁光中格外清晰,那是三年前他深入突厥王庭時,為取信可汗而用磁石灼刻的印記。
    "當年你父汗把刀插進我胸口時,"李琰按住傷口,鮮血透過指縫滲出來,在磁光中呈現詭異的藍色,"說這刀本該屬於真正的草原之主。現在看看,它到底選擇了誰?"他張開手掌,掌心的狼頭烙印與玉刀紋路竟完全重合,水晶棺中的武則天遺體突然化作光點,那些光點匯集成一段磁光影像——年輕的武瞾正在和毗伽可汗對飲,桌上擺著的正是那枚突厥童鐲。
    洛陽城頭,九鼎歸位的轟鳴震得人耳膜發疼。李琰將傳國玉璽按進禹王耒耜的缺口,黃河水突然變得清澈如鏡,河底的九鼎緩緩升起,鼎身的雲紋竟拚成了完整的《禹貢》地圖。武瞾的少女身在光華中露出微笑,指尖點在婉兒眉心:"去驪山磁宮...第三層右數第七個櫃子..."話未說完便消散無蹤。
    三個月後,驪山腳下豎起十丈高的磁晶碑。郭子儀拄著拐杖站在碑前,粗糙的指腹摩挲著"大唐開元二十八年立"的字樣,突然嗤笑一聲:"宇文愷這老匹夫,死了還要用磁石刻《禹貢》,生怕後人不知道他精通地脈學?"
    李光弼戴著新配的水晶眼鏡,正在辨認碑陰的小字:"倭國遣唐使...藤原清河...攜磁髓礦至..."話音未落,一塊巴掌大的石片突然從碑頂剝落,掉在他腳邊。兩人彎腰細看,石片內側竟刻著細密的武周文字:"磁髓礦脈盡在扶桑,取之可續九鼎之力..."
    遠處傳來駝鈴聲,一隊胡商正沿著絲綢之路前行。為首的粟特商人掀開氈帽,露出耳後細小的狼頭刺青——那是突厥殘部的標記。他腰間掛著的皮囊裏,裝著從洛陽黑市購得的磁粉,袋子角落還塞著半張殘卷,上麵依稀可見"隱太子一脈流落突厥"的字樣。
    李琰站在山頂俯瞰,手中把玩著從武則天棺中取出的青銅鑰匙。鑰匙柄上的"將作監"銘文下,隱約有行小字:"開磁宮第三層,需用隱太子血"。他摸了摸胸前愈合的刀疤,那裏現在嵌著塊小小的磁石,每當月圓時便會指向東北方——那是突厥牙帳的方向。
    上官婉兒在磁晶碑前點燃三炷香,煙霧被磁流卷成奇異的形狀。她解開袖口,露出腕間新紋的刺青——正是武瞾臨終前點在她眉心的符號。根據《磁經》記載,這是上古時期用來溝通地脈的"禹符",而她剛在磁宮第三層發現的密室裏,整齊排列著十二具水晶棺,每具棺蓋上都刻著不同朝代的帝王年號...
    喜歡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統請大家收藏:()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