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渭水狼煙
字數:4907 加入書籤
潼關城頭的殘陽像塊燒紅的烙鐵,斜斜嵌在西邊天際。郭子儀的白馬"照夜白"早已變成"浴血騮",馬腹上凝固的血痂隨著呼吸簌簌掉落。他單膝跪在女牆上,左手拄著半截陌刀——刀刃在今早的廝殺中崩掉三寸,斷口處還掛著半片叛軍的鎖子甲——右手摸索著腰間的牛皮水囊,卻發現早被流箭戳了個洞,暗紅的血水正順著胯骨往靴子裏滲。
"鐵牛!"他扯著嗓子喊,聲音裏混著血腥味,"讓鹽鐵司的弟兄把西市醋坊的存貨全搬上來!越快越好!"
親兵王鐵牛肩頭扛著個傷兵,聞言踉蹌著跑來。這小子入伍前在解州賣過私鹽,此刻後背的粗布短打已被汗水浸成深灰,腰裏別著的兩把鹽鏟還滴著血:"大帥,醋壇子搬上來得走甕城地道,可南門巷道被叛軍投石機砸塌了......"
"走下水道!"郭子儀突然嗆出一口血沫,噴在城磚上像朵蔫了的紅梅,"告訴弟兄們,把醋澆在陌刀刃上——安祿山那狗賊的濕牛皮怕酸,砍關節時使巧勁,別跟他們硬碰硬!"
城下突然爆起一陣狼嚎般的號角聲。二十架裹著濕牛皮的雲梯如巨蟒般搭上城牆,牛皮表麵還在"滋滋"冒著熱氣——叛軍顯然剛用滾油澆過雲梯。段秀實赤裸著上身,古銅色的皮膚上爬滿蚯蚓狀的刀疤,最猙獰的那道從鎖骨斜貫到肚臍,是四年前在常山被安祿山部將李立節用馬槊挑的。他抄起一桶米醋往刀刃上潑,酸霧騰起的瞬間,牙縫裏擠出半句話:"弟兄們看好了,砍這兒——"陌刀劃出一道寒光,正中鐵甲縫隙間露出的手肘,頓時血花混著酸液飛濺。
張老三是個醃菜作坊的夥計出身,此刻正抱著醋桶往城下傾倒。褐色的醋液潑在叛軍的鐵甲上,頓時騰起陣陣白煙,伴隨著刺耳的"滋滋"聲。最前排的叛軍慘叫著捂住臉,鐵手套下滲出黃水,整個人像截朽木般從雲梯上栽下去,砸翻了後排舉盾的同伴。王老五趁機甩出手中的撓鉤,鉤子精準地勾住雲梯橫梁,他身後三個壯漢同時發力,隻聽"哢嚓"一聲,雲梯中部的榆木橫梁竟被生生拽斷,二十多個叛軍尖叫著墜入壕溝,摔在尖銳的鹿角樁上,頓時腸穿肚爛。
"大帥!東門告急!"傳令兵跌跌撞撞地撲過來,左腿上的箭杆隻剩半截,血水順著褲管在城磚上拖出蜿蜒的痕跡,"吐蕃人把鐵鷂子搬出來了!"
郭子儀猛地站起身,腰間的火油罐撞在城磚上發出悶響。他往掌心吐了口唾沫,握緊陌刀刀柄:"讓民壯拆東市的民房,把門板全泡進桐油裏!告訴弓箭手,等鐵鷂子衝近了再射——射人先射馬,馬倒了那幫吐蕃崽子就成了案板上的肉!"
莫高窟的甬道裏彌漫著陳年香火與黴味混合的氣息。上官婉兒舉著火把,火苗在穿堂風裏忽明忽暗,將壁畫上的飛天侍女映得影影綽綽。她的指尖停在《張議潮統軍圖》某處,眉頭微皺:"蕭姐姐你看,這隊騎兵的狼頭旗......旗杆上的纓子怎麽是反著係的?"
蕭綰綰的紅綾纏在手腕上,隨著動作發出"沙沙"輕響。她湊近壁畫,火把的光映得她眼尾的朱砂痣格外妖冶:"吐蕃人向來左衽,許是畫工按他們的習俗......"話音未落,洞外突然傳來金鐵交鳴之聲,阿史那雲的怒吼穿透石壁:"都他媽愣著幹嘛!讚普的親衛都到烽火台了!"
上官婉兒突然伸手按住壁畫,指尖觸到某處凸起的紋路。她從發髻上取下金步搖,簪尖輕輕叩擊牆麵,沙土簌簌落下,露出巴掌大的暗格。蕭綰綰的紅綾"唰"地纏上她手腕,卻見婉兒已經掏出個青銅虎符,虎眼處嵌著的綠鬆石泛著幽光:"這是開元十年的朔方軍符......當年父親說虎符失落,原來藏在這兒。"
地麵突然劇烈震動,頭頂的壁畫碎屑撲簌簌落下。遠處的渾天儀發出"嗡嗡"轟鳴,指針瘋狂地指向東北方。蕭綰綰猛地扯開衣襟,露出心口淡粉色的梅花胎記——那是雙生姐妹自幼便有的印記,此刻正泛著異樣的潮紅。她按住婉兒的肩膀,指尖幾乎掐進對方鎖骨:"還記得磁液池的火嗎?李琰現在就在驪山地宮,九鼎的異動......"
"別說了!"上官婉兒突然將虎符塞進對方懷裏,從袖中摸出一卷羊皮地圖,"先出去接應阿史那雲,吐蕃人的鐵鷂子怕火——用壁畫上的火牛陣!"她的聲音突然哽咽,喉間湧上腥甜,這幾日頻繁咳血,連帕子都染成了靛藍色,"等打完這仗,我帶你去看太液池的白蓮花......就像小時候那樣。"
揚州碼頭籠罩在詭異的青霧中。陳玄禮用醋布捂住口鼻,仍擋不住腐屍的惡臭。腳下的木板縫裏滲出黑綠色的汙水,每走一步都發出"咯吱"聲,仿佛踩在無數具屍體的骨頭上。王老五舉著長杆,小心翼翼地挑開浮屍堆,突然渾身一顫,長杆"當啷"落地:"陳大人......這是工部的劉主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水麵上漂浮的屍體腫脹如鼓,皮膚呈青紫色,唯獨胸口的補子還算完整。張老三捏著鼻子跳上漕船,用刀尖挑開屍體懷裏的油布包。羊皮卷展開的瞬間,所有人都倒吸一口涼氣——上麵用朱砂畫著蜿蜒的路線,起點是揚州碼頭,終點直指長安太倉,沿途標著"潞州粟代州鹽嶺南藥"等字樣,最後用朱筆圈著個猙獰的"毒"字。
"快看水裏!"漕工趙四突然指著運河中央。渾濁的水麵下,成群的死魚翻著白肚皮,魚鰓裏鑽出細小的白色線蟲,在陽光下泛著珍珠母的光澤。陳玄禮的橫刀"當啷"墜地,他想起去年在嶺南平叛時見過的景象——當地土人用蠱蟲毒殺仇敵,中蠱者死後七竅流膿,體內會爬出這種噬肉的白線。
"快撒石灰!"他猛地扯下腰間的酒囊,潑在最近的浮屍上,"把所有漕船都點了!別讓這些東西順流漂進長江——"
話音未落,對岸突然響起號角聲。二十艘掛著範陽軍旗號的戰船順流而下,船頭立著個戴青銅鬼麵的將領,手裏拎著串人頭——每個頭顱上都插著鹽工的竹牌。"陳大人別來無恙啊!"那人的聲音像生鏽的鐵釘刮過鐵板,"盧某聽說您在找"貨",特來送貨!"
船板突然炸裂,數百個裹著油布的陶罐滾落水中。陶罐破裂的瞬間,黃綠色的煙霧騰起,岸邊的蘆葦瞬間枯黃。陳玄禮一把將身邊的小兵按進水裏,自己卻被毒煙嗆得眼前發黑,恍惚間看見鬼麵將領舉起的刀——刀柄上刻著五姓七望的族徽,正是當年逼死楊貴妃的那幫人......
驪山地宮的寒氣像無形的刀,順著鎧甲縫隙往骨頭裏鑽。李琰握緊劍柄,看著渾天儀上瘋狂旋轉的磁針,指縫間滲出的血珠瞬間凍成冰晶。三個月前,他在大明宮的龍池畔撿到半塊青銅鏡,鏡背上的"宇文愷製"四字引他來到這裏,卻沒想到地宮深處藏著比九鼎更驚人的秘密。
"陛下,龍首渠的走向不對。"上官婉兒裹著狐裘,指尖在《九州鼎圖》上劃出一道弧線,"宇文愷當年修大興城,用的是"天圓地方"之法,這地宮的結構......分明是個渾天儀的模型。"她突然劇烈咳嗽,靛藍色的血沫濺在冰壁上,竟隱隱映出河圖洛書的紋樣。
蕭綰綰的紅綾突然纏住她脖頸,力道卻並不狠:"好妹妹,當年在掖庭宮,你教我讀《女戒》時,可曾想過有今日?"她解開外袍,露出腰間的梅花胎記,與婉兒鎖骨處的印記分毫不差,"雙生為鑰,九鼎為鎖——先皇臨終前讓我們姐妹陪葬,可不是為了守什麽秘密。"
李琰猛地轉身,劍刃擦著蕭綰綰的耳畔劈進冰壁:"你是說......你們才是打開九鼎的鑰匙?"話音未落,頭頂傳來轟然巨響,一塊冰磚墜落,露出上方叛軍的狼頭旗。阿史那雲的回紇騎兵正沿著裂縫攀爬,馬蹄在冰麵上打滑,一名士兵不慎墜落,正好撞在渾天儀的銅柱上。
"小心!"上官婉兒突然撲過去,用身體護住旋轉的磁針。蕭綰綰的紅綾本能地纏住她腰肢,卻見兩道紅光從姐妹二人的胎記處溢出,在空中交織成太極圖。渾天儀突然發出萬鈞轟鳴,磁針穩穩指向東北方——正是潼關的方向。
"是郭子儀!"李琰猛然醒悟,"九鼎的異動不是因為現世,而是因為......"
"而是因為有人在用古法布陣!"上官婉兒咳出更多黑血,卻露出釋然的笑,"宇文愷留下的不是九鼎,是能感應天下兵戈的渾天地動儀。安祿山想借九鼎之名惑亂人心,卻不知真正的神器......一直在守護大唐的山河。"
渭水河畔的火把照亮夜空,吐蕃重騎兵的鎧甲在月光下泛著冷光,三萬騎兵列成方陣,像一道移動的鐵牆。郭子儀騎著浴血的戰馬,看著對岸的敵陣,突然想起二十年前在靈武誓師時的場景——那時的唐軍也是這樣軍容嚴整,隻是如今麵對的,是更殘酷的亂世。
"放火箭!"他舉起斷刀,刀光映著河麵的波光,"先燒皮筏子,再射馬群!"
段秀實帶著鹽工們將浸滿桐油的麻布纏在箭頭上,火光中,他看見身邊年輕士兵們顫抖的手,突然想起自己第一次上戰場時的模樣。"別怕!"他一巴掌拍在某個娃娃兵背上,"你們聞見醋味了嗎?那是老家的陳醋香!等打完這仗,老子帶你們去解州喝個夠!"
三百支火箭劃破夜空,像漫天流星墜入渭水。吐蕃人用牛羊皮製成的皮筏遇火即燃,油脂燃燒的"劈啪"聲中,傳來此起彼伏的慘叫聲——不知是誰射出的火箭引燃了吐蕃兵隨身攜帶的羊油囊,爆炸的氣浪將整排皮筏掀上半空。
王老五帶著二十名水鬼潛入河底,他們腰間係著從醋坊拆來的牛皮氣囊,手中的鐵鉤專門用來鉤扯皮筏的錨鏈。張老三在岸上敲起牛皮戰鼓,節奏越來越急,像催命的閻羅。一名吐蕃百夫長剛舉起彎刀,突然覺得戰馬猛地一躥,低頭隻見馬眼已被射穿,溫熱的血濺在臉上。他想喊,卻發現喉管已被陌刀割斷,腸子順著裂開的鎧甲滑落在地,腥熱的觸感讓他想起剛出生的小兒子......
"撿刀!接著砍!"段秀實一腳踢開擋路的屍體,陌刀揮出弧線,將一名叛軍的肩胛骨連帶著頭盔劈成兩半,"你們給老子聽好了——今日戰死,明日就是長安街頭的豐碑!要是活著回去,老子請你們吃油潑麵,管夠!"
城頭突然傳來歡呼聲。郭子儀轉頭望去,隻見東方天際泛起魚肚白,一支打著"李"字旗號的騎兵正沿著河岸疾馳而來,馬蹄濺起的水花在晨光中晶瑩如珠。他摸了摸腰間的火油罐,突然笑出聲來——這一仗,或許真的能贏。
喜歡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統請大家收藏:()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