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龍種初啼

字數:4532   加入書籤

A+A-


    潼關·唐軍大營·帥帳
    捷報的餘燼尚在空氣中灼燒,混合著血腥、硝煙與鐵鏽的氣息。帥帳內燈火通明,炭火驅散了深冬的酷寒。李琰卸去了沾染血汙的明光鎧,隻著一身玄色常服,更襯得身姿挺拔如鬆。他站在巨大的山河輿圖前,指尖劃過剛剛被鮮血重新染紅的潼關至洛陽一線,眼神銳利如鷹隼,仿佛能穿透地圖,看到叛軍倉皇北遁的狼狽。
    帳下諸將:高仙芝、封常清、李嗣業、哥舒翰,以及剛剛浴血歸來的年輕驍將們,人人臉上都帶著大勝後的振奮與對禦座上那位年輕帝王的深深敬畏。潼關一戰,陛下親冒矢石,運籌帷幄,以奇兵焚毀叛軍後營糧草,又以精銳陌刀手為鋒矢,硬生生鑿穿了數倍於己的敵陣!這份膽魄,這份智計,早已超越了年齡的界限。
    “陛下神威!叛軍喪膽,潰退百裏!此役,斬首逾萬,俘敵三萬七千餘眾,繳獲軍械糧秣無算!”高仙芝聲如洪鍾,再次稟報著輝煌的戰果,眼中精光四射。他本以為自己已是當世名將,但陛下在戰場上的洞察力與那份近乎冷酷的決斷力,讓他心服口服。
    李琰微微頷首,臉上並無太多得意。他深知,這隻是平叛道路上至關重要的一步,遠非終點。“安慶緒雖敗,然其主力尚存,根基猶在範陽。史思明在河東,如跗骨之蛆。西域烽火,更是燃眉之急。”他的聲音沉穩,帶著一種掌控全局的力量,目光掃過輿圖上的三個關鍵節點:洛陽、河東、西域。
    “傳朕旨意!”李琰的聲音陡然拔高,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第一,高仙芝、封常清!”
    “臣在!”二人肅然出列。
    “朕命你二人為東征正副元帥,統潼關得勝之師,並後續調集之關中、河南府兵,即刻東出!目標——洛陽!”李琰的手指重重敲在洛陽的位置。“安慶緒新敗,士氣低迷,人心惶惶。此乃收複東都之天賜良機!然,切記,勿要貪功冒進!穩紮穩打,步步為營,以雷霆之勢掃清洛陽外圍,最終圍困東都!朕要的,是完整的洛陽,不是一片焦土廢墟!糧道、軍械、攻城器械,朕會命後方全力保障!務必在開春之前,將安慶緒這甕中之鱉,死死困在洛陽城內!”
    “臣等領旨!必不負陛下重托,定將叛酋鎖於東都!”高仙芝、封常清齊聲應諾,眼中燃燒著收複故土的熊熊戰意。
    “第二,哥舒翰老將軍!”李琰轉向那位須發皆白卻依舊鐵骨錚錚的老帥。
    “老臣在!”哥舒翰在親兵攙扶下欲起身行禮。
    “老將軍有傷在身,免禮!”李琰抬手虛扶,語氣轉為關切與敬重。“河東戰事,蘇定方老將軍打得很好,已重創史思明,焚其糧秣,斷其歸路。然,史思明乃百足之蟲,狡詐凶頑,困獸猶鬥。朕需要一位德高望重、深諳北地戰事的老帥坐鎮,統籌全局,給予蘇老將軍最大支持,並協調河北諸道義軍,徹底絞殺此獠!”
    “陛下!”哥舒翰老眼含淚,潼關之敗的鬱結在此刻化為滿腔感激與決心。“老臣雖殘軀,然此心赤誠!必竭盡所能,為蘇帥後盾,為陛下蕩平河東!史思明若敢再犯,定叫他有來無回!”
    “好!”李琰讚許點頭,隨即看向輿圖西域部分,眼神變得無比凝重。“第三,也是最急迫的——西域!”
    帳內氣氛瞬間肅殺。疏勒血戰的慘烈,通過零星傳回的軍報已讓眾人心頭沉甸甸。八百陌刀手硬撼萬餘狼騎,郭子儀劍斬敵酋,魯炅將軍壯烈殉國…每一筆都是用忠魂熱血寫就。
    “拔野古主力雖遭重創,其酋執失思力授首,然其部族根基未損,更有大食、吐蕃在側虎視眈眈!疏勒城殘破,將士疲憊,郭子儀老將軍獨木難支!”李琰的聲音帶著金石之音。“李嗣業!”
    “末將在!”如鐵塔般的陌刀將李嗣業轟然出列,聲震屋瓦。他聽聞疏勒陌刀營的壯舉,早已血脈賁張,恨不能肋生雙翅飛赴西域。
    “朕命你為安西行軍大總管,持朕節鉞,統精騎一萬五千,步卒兩萬含陌刀手三千,並攜最新配發的‘猛火油’三百罐,強弓勁弩無算,火速馳援安西!”李琰的指令清晰而急迫。
    “你的任務有三:其一,不惜一切代價,解疏勒之圍,與郭老將軍合兵!其二,穩定安西四鎮,重整防務!其三,也是最重要的——”李琰的眼神銳利如刀鋒,“給朕狠狠打!打出我大唐天威!讓那些覬覦西域的胡虜知道,犯我大唐者,雖遠必誅!拔野古殘部,給朕掃進天山雪穀!吐蕃若敢伸手,就斬斷其爪牙!大食若懷異心,就讓他嚐嚐我大唐陌刀與猛火油的滋味!朕要你在西域,豎起一麵不倒的唐旗!”
    “末將遵旨!”李嗣業激動得渾身顫抖,單膝跪地,聲音嘶啞卻充滿力量:“末將此去,定不負陛下厚望!西域胡虜,膽敢犯境者,唯陌刀之下,盡成齏粉!大唐龍旗,必永耀天山!”
    三條軍令,如同三道擎天巨柱,瞬間定鼎了帝國平叛與經略的戰略方向。東線鎖敵,河東剿殘,西域揚威!帳內諸將無不心潮澎湃,深感陛下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的雄才大略。
    就在這時!
    “報——!!!”
    一聲淒厲悠長、帶著極致疲憊與狂喜的嘶吼,由遠及近,如同破開夜幕的利箭!一名風塵仆仆、嘴唇幹裂出血、眼窩深陷的驛卒,幾乎是滾進了帥帳!他背上插著象征最高緊急程度的三根染血朱翎,手中死死攥著一個密封的銅管!
    “灞上…灞上官舍…八百裏…加急…陛下!陛下——!!!”驛卒力竭,撲倒在地,雙手顫抖著高舉銅管。
    整個帥帳瞬間鴉雀無聲!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灞上官舍…上官待詔…龍種…莫非…
    李琰的臉色也是微微一變,一個箭步上前,劈手奪過銅管。指尖觸碰到冰冷的銅管,竟有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他深吸一口氣,猛地擰開封蠟,抽出血紅色的奏報箋。
    目光如電,瞬間掃過上麵那歪歪扭扭、卻力透紙背、如同泣血寫就的幾行字:
    “…陛下!青苗危矣!然…然…瓜熟蒂落——!母子…暫安——!婉兒待詔…泣血叩首——!”
    “…告訴陛下——!”
    “…他…他有皇子了——!!!”
    最後那幾個字,如同九天驚雷,狠狠劈在李琰的心頭!
    轟!
    一股難以言喻的、混雜著狂喜、後怕、釋然、以及一種血脈相連的巨大悸動,如同洶湧的潮水,瞬間衝垮了他身為帝王的冷靜外殼!他高大的身軀竟微微晃了一下,握著奏報的手,指關節因為用力而泛白。
    “陛下!”高仙芝、封常清等人驚呼,不明所以,但心知必是驚天大事。
    李琰猛地抬起頭,那雙深邃如淵的眼眸中,此刻爆發出前所未有的璀璨光芒!那光芒,是初為人父的激動,是劫後餘生的慶幸,更是一種名為“傳承”的、沉甸甸的責任與希望!他努力平複著翻湧的心緒,聲音因為激動而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沙啞,卻如同洪鍾大呂,響徹帥帳,宣告著一個嶄新的開始:
    “傳諭…三軍!”
    “潼關大捷!天佑大唐!”
    “朕之…皇長子…降生灞上!母子…平安——!!!”
    短暫的死寂之後!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子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整個帥帳,瞬間被山呼海嘯般的狂喜呐喊所淹沒!所有的將領,無論職位高低,無論身上帶傷與否,此刻都激動得滿麵紅光,齊刷刷跪倒在地,發自肺腑地高呼萬歲!
    皇子降生!在這烽火連天的亂世,在這帝國浴血重生的關鍵時刻,一位流淌著純正大唐皇室血脈的繼承者,呱呱墜地!這不僅僅是帝王家事,更是國本!是社稷之幸!是凝聚天下人心、昭示大唐國祚綿長、後繼有人的最強音!
    李琰站在狂喜的浪潮中心,感受著這份沉甸甸的喜悅。他望向帳外依舊黑暗的夜空,但心中已燃起比星辰更亮的火焰。婉兒挺過來了,他的兒子誕生了!這份來自血脈深處的牽絆,讓他平叛安邦、開疆拓土的決心,變得前所未有的堅定與純粹。
    “朕的兒子…”他低聲自語,聲音隻有自己能聽見,帶著一種奇異的溫柔與無匹的豪情。“你降生在這風雷激蕩的時代,注定要見證並參與一個前所未有的盛世!朕打下的江山,未來將由你來守護、來開拓!寰宇一統的宏圖…就從你降生的這一刻,真正啟程!”
    潼關的勝利,是帝國反擊的號角;皇子的降生,則是國運昌隆的吉兆!三條戰線上的唐軍將士,當得知皇子平安降生的消息,必將士氣如虹,爆發出更強大的戰鬥力!李琰的意誌,也因這新生命的到來,而變得更加不可動搖。他知道,自己不僅要為這個帝國而戰,更要為這個剛剛來到世間的兒子,打下一個真正四海賓服、萬國來朝的…鐵桶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