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兵鋒指波斯

字數:7694   加入書籤

A+A-


    灞上行宮·花園涼亭
    波斯公主查拉維那如同星海般的眼眸,牢牢鎖定在小李寰心口那塊溫潤流轉著金紋的寶玉上,其中的震驚與探尋幾乎要化為實質。涼亭內原本溫馨的氣氛,瞬間被這異國公主帶來的神秘氣息所籠罩。
    李琰不動聲色,目光平靜地審視著這位不速之客。薩珊波斯?這個曾經雄踞西亞、與羅馬帝國爭鋒數百年的古老帝國,如今已是昨日黃花,被大食的鐵蹄踏碎。流亡的公主…祥瑞之光…光明之淚?這一切,是巧合,還是精心設計的投名狀?
    “光明之淚?” 李琰的聲音沉穩,帶著帝王的威儀,“朕聞所未聞。此玉乃朕之昭容所贈,乃草原祥瑞,名‘天賜金紋玉’,何來‘光明之淚’之說?” 他刻意點明玉佩來源,既是對阿史那雲的尊重,也是試探。
    查拉維聞言,這才將目光艱難地從寶玉上移開,看向李琰,眼中帶著一絲急切與難以言喻的哀傷:“偉大的大唐皇帝陛下,請恕查拉維失禮。‘光明之淚’並非確切的名稱,它是我薩珊王庭代代相傳的聖物傳說。傳說中,它是一塊蘊含太陽光輝與星辰之淚的奇石,形如淚滴,中心流淌著永不熄滅的金色脈絡,是光明神阿胡拉·馬茲達賜予王權的象征,能庇佑王朝昌盛,指引迷失的王裔。” 她微微躬身,姿態優雅卻帶著沉痛,“七年前,邪惡的大食異教徒攻陷泰西封,聖物…在戰亂中失落…我父王…我的兄長們…皆以身殉國…” 她的聲音哽咽了一下,隨即強自鎮定,“我流亡萬裏,曆經艱險,隻為尋找複國的一線希望。行至長安附近,昨夜於驛站,忽感東方有純淨而古老的光明氣息衝天而起,與記憶中聖物的氣息…如此相似!故而冒昧求見,驚擾聖駕,萬望陛下恕罪!”
    她的話語情真意切,帶著亡國公主的悲愴與一絲不滅的希望。涼亭內眾人無不動容。上官婉兒看著搖籃中懵懂的兒子,又看看那塊被賦予如此神秘色彩的寶玉,心中湧起複雜情緒。阿史那雲則皺緊了眉頭,草原兒女的直覺讓她對這位突然出現、還盯著寰兒寶貝不放的波斯公主充滿了警惕。
    “公主殿下節哀。” 李琰微微頷首,語氣中帶著一絲同情,但眼神依舊銳利如鷹,“複國之路,艱難險阻。然,公主言道此玉氣息與貴國聖物相似…不知有何依據?此玉乃天然而成,朕觀之,雖有奇異紋路,卻終究是凡間之物,與公主所言蘊含神力的‘光明之淚’,恐有差距。” 他這是在潑冷水,也是在進一步試探查拉維的真實意圖。他來自後世,深知宗教聖物傳說背後的政治意義。
    查拉維深吸一口氣,似乎早有準備。她示意身後一名捧著錦盒的隨從上前。隨從恭敬地打開錦盒,裏麵並非金銀珠寶,而是一卷用上好羊皮繪製、色彩已經有些黯淡的古舊畫軸。
    “陛下請看,” 查拉維小心翼翼地展開畫軸,呈到李琰麵前。畫上描繪的是一頂極其華麗的波斯王冠,王冠最頂端鑲嵌的,赫然是一塊淚滴狀的寶石!寶石中央,用金粉勾勒出幾道流動的紋路,其形態…竟與小李寰胸前那塊“天賜金紋玉”中心的淡金色紋路,有七八分神似!雖然畫作年代久遠,筆觸古拙,但那獨特的形態和流轉的意蘊,卻清晰可辨!
    “此乃我薩珊王庭秘藏的聖物圖樣。據宮廷大祭司代代口述,‘光明之淚’並非蘊含毀天滅地的神力,而是其純淨的光明氣息能滋養心神,安定國運,使佩戴者心誌堅定,更能…隱隱感應到血脈相連的王族氣息。” 查拉維的目光再次投向小李寰胸前的玉,帶著一種近乎虔誠的專注,“昨夜我感應到的氣息,純淨、古老、溫暖,與此圖所示聖物的描述…完全契合!更奇妙的是,當靠近這位尊貴的小殿下時,這氣息…尤為明顯!”
    她的話音剛落,仿佛為了印證她的話語,搖籃裏的小李寰忽然動了動,小胖手無意識地抓住了胸前晃蕩的玉佩。就在他小手觸碰到玉石的瞬間,那玉石中心的淡金色紋路,在午後陽光下似乎極其微弱地…亮了一絲?如同平靜的湖麵投入了一顆微小的石子,漾起一圈幾乎難以察覺的光暈漣漪!這變化極其短暫,若非在場幾人目光都聚焦在寶玉上,幾乎無法發現!
    “咦?” 阿史那雲離得最近,看得最清楚,忍不住發出一聲輕呼。婉兒也驚訝地捂住了嘴。李琰眼神猛地一凝!查拉維更是激動得身體微微前傾,眼中爆發出難以置信的光芒!
    “陛下!您看!您看到了嗎?!” 查拉維的聲音帶著顫抖,“這…這絕非巧合!這寶玉…即便不是‘光明之淚’本體,也必定與它同源!是光明神未曾熄滅的餘暉!是命運指引我來到大唐,來到小殿下身邊!”
    李琰心中也是波瀾起伏。這玉石的異動,是光影巧合?還是真如這波斯公主所言,蘊含某種未知的、溫和的、類似磁場或特殊礦物輻射的天然特性?但無論如何,這“天賜金紋玉”的價值和神秘性,瞬間被拔高到了一個全新的層次!更重要的是,波斯公主查拉維的出現和她帶來的信息,以及她對這塊玉石的執著,為李琰打開了一扇通往西方、通往那個正在崛起的大食帝國的大門!一個流亡的、擁有正統薩珊波斯王族血脈的公主,對波斯故地那些仍在抵抗大食的貴族和民眾而言,就是一麵極具號召力的旗幟!
    “公主殿下所言,確實令人驚奇。” 李琰壓下心緒,語氣恢複了平靜,“然,此玉既已佩戴於朕之皇長子身上,便是我大唐皇室之物,關乎國本。公主欲借其祥瑞之氣,複國雪恥,其誌可嘉。然,複國大業,非一玉一石可成,更需鐵與血,需謀略與實力。” 他頓了頓,目光如炬,直視查拉維,“公主不遠萬裏來到大唐,想必不隻是為了確認一塊寶玉吧?”
    查拉維嬌軀一震,知道最關鍵的時刻到了。她收起畫軸,退後一步,對著李琰深深一揖,姿態謙卑而決絕:“偉大的天可汗陛下明鑒!查拉維此來,一是為追尋聖物氣息,二是…懇請陛下!懇請強大的大唐帝國,伸出援手,助我薩珊遺民,驅逐大食異教徒,複我波斯故國!查拉維願奉陛下為主,波斯若得複國,永世為大唐藩屬,歲歲朝貢,絕不背棄!” 她抬起頭,眼中燃燒著複仇與複國的火焰,也帶著孤注一擲的懇求,“大食狼子野心,已吞並波斯,其兵鋒正不斷向東蠶食!疏勒血戰,拔野古背後,便有他們的影子!陛下!大食…是大唐與波斯…共同的敵人!”
    共同敵人!
    這四個字,如同重錘,狠狠敲在李琰心頭!也敲在了匆匆趕來、正好聽到最後幾句的高仙芝、封常清等重臣心上!他們剛從東線趕回,帶來了最新的洛陽戰報,也帶來了李嗣業自西域發回的關於大食前鋒逼近的八百裏加急!
    疏勒城·郭子儀帥帳
    氣氛凝重如鐵。巨大的輿圖前,郭子儀吊著左臂,臉色依舊蒼白,但眼神銳利如刀。李嗣業如同一座鐵塔矗立一旁,身上還帶著戈壁的風沙和血腥氣。
    “大食前鋒三千騎,皆為精銳輕騎,一人雙馬,來去如風。其主將名為哈立德·伊本·瓦利德,據聞在大食軍中素有‘安拉之劍’的凶名,極擅奔襲遊擊,狡詐凶悍!” 李嗣業指著輿圖上蔥嶺以西的一片區域,聲音沉重,“斥候回報,其前鋒已至疏勒以西不足三百裏!其後續主力…數量不明,但絕不止於此!拔野古雖滅,大食…才是真正的豺狼!”
    郭子儀的手指重重敲在疏勒城的位置:“哈立德…‘安拉之劍’?哼!管他什麽劍,敢犯我大唐疆土,便叫他有來無回!” 他看向李嗣業,眼中閃爍著老帥的智慧與狠辣,“李將軍,猛火油…還有多少?”
    “回大帥!昨夜一戰,耗去約八十罐!尚餘二百二十罐!” 李嗣業答道。
    “好!” 郭子儀眼中精光爆射,“大食人驕狂,其前鋒輕騎突進,必是欲效仿拔野古,趁我疏勒新勝疲憊、援軍立足未穩之際,以快打快,一擊破城!他們…想錯了!”
    他猛地直起身,聲音如同驚雷,在帥帳內炸響:
    “傳令!”
    “第一,疏勒城四門緊閉,示敵以弱!城頭多布草人旗幟,主力藏於城內!弓弩手、投石機,全部上城,備足火油罐、火箭、滾木礌石!”
    “第二,李嗣業將軍!”
    “末將在!”
    “命你率本部三千陌刀手、五千精銳步卒,攜帶剩餘所有猛火油!秘密出城!埋伏於城西三十裏外‘斷魂穀’!” 郭子儀的手指狠狠戳在輿圖上一處險要的峽穀地帶,“此地兩側山勢陡峭,穀道狹窄!大食輕騎若來,必經此地!待其前鋒大部進入峽穀…”
    郭子儀眼中寒光凜冽,做了一個狠狠合圍的手勢:
    “…先用滾石擂木封死兩頭出口!然後…給老子把猛火油…全砸下去——!燒!燒他個片甲不留——!”
    “末將領命!” 李嗣業眼中燃起熊熊戰火,仿佛已經看到了那火海焚天的景象!
    “第三,” 郭子儀看向帳下其他將領,“其餘各部,隨本帥坐鎮疏勒城!一旦李將軍那邊火起,便是信號!全軍出擊!痛打落水狗!告訴將士們…”
    郭子儀的聲音陡然拔高,帶著一股鐵血豪情,響徹帥帳:
    “…此戰!不僅是為疏勒死難的兄弟報仇!”
    “…更是要讓大食人知道!犯我大唐天威者——!”
    “…雖遠必誅——!!!”
    “雖遠必誅!雖遠必誅!雖遠必誅——!” 帳內所有將領,熱血沸騰,齊聲怒吼!肅殺的戰意,直衝雲霄!
    洛陽·唐軍東征大營·帥帳
    氣氛卻不如西域那般充滿決戰的激昂,反而帶著一絲壓抑的沉悶。高仙芝和封常清並立輿圖前,臉色都不太好看。
    “達奚珣這老匹夫!果然是個軟骨頭!” 高仙芝一拳砸在案幾上,震得筆墨亂跳,“黑鷂他們…折了三個好手!隻逃回來兩人!帶回來的消息…達奚珣被安慶緒的‘狼牙衛’盯得死死的,根本不敢動彈!城內火起,不過是咱們死士拚命製造的小混亂,很快就被撲滅了!安慶緒這狗賊,反而借機清洗了一批他認為不穩的降官!現在洛陽城內,更是風聲鶴唳!”
    封常清眉頭緊鎖,看著洛陽城那堅固的城防圖:“強攻…傷亡太大,陛下要的是完整的洛陽。圍困…城中糧草充足,安慶緒又行酷法鎮壓,短期恐難生變。而史思明在河東雖被蘇帥壓製,但賊心不死,若其拚死南下襲擾我軍糧道,或是安慶緒狗急跳牆,焚毀洛陽…後果不堪設想!”
    兩人沉默了片刻。硬骨頭,太難啃了!
    “報——!潼關八百裏加急!陛下密旨——!” 一名信使風塵仆仆衝入帥帳,呈上一個密封的銅管。
    高仙芝急忙接過,驗看火漆無誤,擰開銅管,抽出密旨。他和封常清湊在一起,迅速瀏覽。看著看著,兩人的眼睛都亮了起來!高仙芝更是猛地一拍大腿,臉上陰霾盡掃,露出狂喜之色!
    “好!好一個釜底抽薪!陛下聖明——!”
    “妙計!真乃神來之筆!” 封常清也撫掌讚歎,眼中精光閃爍。
    密旨上,李琰的筆跡龍飛鳳舞,核心隻有一條戰略:
    “…著令高仙芝、封常清:圍城之勢不可懈,然攻心之策需另辟蹊徑。安慶緒弑父自立,其麾下範陽老卒,豈無懷念安祿山、心念舊主者?安祿山有子安慶恩,現被史思明挾製於範陽。此子…或可大用!速遣精幹死士,持安慶恩信物,潛入洛陽,聯絡範陽係將校,散播流言:史思明欲挾安慶恩自立,已與朝廷密約,以安慶緒人頭與洛陽城,換其河北王位!再言,安慶緒欲盡殺範陽舊將以固權位!挑撥離間,令其自相猜忌,內部生亂!此計若成,洛陽…不攻自破——!”
    長安·兵部衙署·密室
    燭火搖曳。李琰並未在溫柔鄉中久留。波斯公主帶來的變局,西域大食的威脅,洛陽的僵局,都迫使他必須立刻做出戰略調整。此刻,他正與匆匆趕回的宰相李泌、兵部尚書郭子儀同名,非西域郭子儀)等心腹重臣密議。
    牆上懸掛著一幅巨大的、囊括了西域、波斯乃至大食部分區域的輿圖。李琰的手指,正從疏勒,緩緩向西,劃過廣袤的河中地區,最終落在標誌著波斯故地的區域。
    “…查拉維公主,是鑰匙。” 李琰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帶著一種俯瞰全局的睿智,“她代表薩珊波斯最後的正統血脈,對波斯故地的反抗力量,擁有無與倫比的號召力。助她複國?不,時機未到,代價太大。” 他話鋒一轉,手指重重敲在河中地區,“但我們可以‘助’她回去!讓她以波斯公主的身份,在河中、在呼羅珊舉起反抗大食的旗幟!吸引大食的兵力,消耗其國力!將戰火…燃燒在大食的後院——!”
    李泌眼中精光一閃:“陛下之意…是驅虎吞狼,禍水西引?利用波斯反抗勢力,為大食製造一個無法愈合的傷口,使其無力東顧?”
    “不止於此!” 李琰的手指又點向地圖上的安西四鎮,“郭老帥和李嗣業在疏勒,要打疼大食的前鋒!打出我大唐的威風!讓他們知道東進是死路!同時,秘密派遣使團,攜帶查拉維公主的信物和朕的詔書,聯絡河中地區的昭武九姓!告訴他們,大唐支持他們反抗大食暴政!隻要他們心向大唐,貿易之路暢通,鹽鐵糧食,朕都可以給!必要之時,安西鐵騎…亦可為其後盾!”
    “妙啊!” 兵部尚書郭子儀擊節讚歎,“如此,大食將陷入兩線作戰!東有我軍鐵壁,西有波斯星火與昭武九姓的牽製!其擴張之勢,必受重挫!而我大唐,則可坐收漁利,穩固西域,徐圖波斯!”
    李琰的目光投向西方,仿佛穿透了牆壁,看到了那片廣袤而混亂的土地,眼中燃燒著名為征服的火焰:
    “波斯故地…遲早是大唐的囊中之物!但現在,讓查拉維公主和那些反抗者,先去替我們…攪個天翻地覆吧!”
    “傳旨!” 李琰的聲音斬釘截鐵,“命鴻臚寺妥善安置查拉維公主,以上賓之禮待之。告訴她,朕欣賞她的勇氣與複國誌向!朕可以資助她武器、錢糧,甚至可以派遣教官,助她在呼羅珊地區建立一支忠於她的複國軍!但…朕要她以薩珊公主的名義,向所有波斯遺民發出號召:反抗大食暴政!大唐…是他們的朋友!大唐的商路,將為他們敞開!大唐的刀鋒…將指向他們共同的敵人——大食!”
    灞上行宮·波斯公主下榻處
    查拉維站在窗前,望著東方長安城巍峨的輪廓,手中緊緊攥著李琰剛剛派人送來的、蓋著天子璽印的密旨副本關鍵部分)。她的心情激蕩,如同驚濤駭浪。
    大唐皇帝…沒有承諾立刻出兵幫她複國。這在她意料之中。但皇帝給予的支持,遠超她的預期!武器!錢糧!教官!最重要的是…大唐帝國那如日中天的威望和皇帝親口承認的“朋友”身份!這足以讓她在波斯故地擁有前所未有的號召力!讓她從一個流亡的落魄公主,真正擁有了撬動大食統治根基的杠杆!
    “建立複國軍…攪亂大食後方…” 查拉維低聲呢喃,眼中燃燒起複仇與野心的火焰。她明白,自己成了大唐皇帝手中一枚重要的棋子。但…這又何嚐不是她唯一的機會?一枚能撬動大食帝國的棋子,總好過一枚無用的棄子!
    她轉身,看向梳妝台上那麵精致的波斯銀鏡,鏡中映出她美麗卻帶著風霜的麵容。她解下麵紗,露出足以令人屏息的容顏。
    “薩珊的列祖列宗…” 查拉維對著鏡子,如同宣誓般低語,“查拉維…必將以血與火,洗刷國恥!而大唐…將是我最強大的助力!” 她的目光變得無比堅定。為了複國,她願意付出一切,包括…成為那位強大帝王棋盤上的一顆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