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末日抉擇

字數:4723   加入書籤

A+A-


    巴格達的圍城進入了令人窒息的僵持階段。唐軍並不急於攻城,隻是日複一日地加固著包圍圈,如同一位經驗豐富的獵手,耐心地看著陷阱中的獵物慢慢耗盡力氣。城內的景象則日益慘淡,昔日“和平之城”的繁華早已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饑餓、疾病和無處不在的絕望。
    糧食配給已經削減到了維持生命的最低限度,黑市上一點發黴的麵包都能賣出天價。貧民區每天都有餓殍被抬出,隨意丟棄在角落,任由蒼蠅盤旋。富人們也好不到哪裏去,他們囤積的食物也在不斷消耗,恐慌使他們變得更加吝嗇和猜疑。幹淨的飲水開始成為問題,底格裏斯河雖在城外流淌,但唐軍控製了主要取水點,城內井水愈發渾濁珍貴。
    哈裏發穆塔瓦基勒試圖維持最後的尊嚴和秩序,他每日依舊升朝,但朝堂上的官員越來越少,奏報的內容除了壞消息還是壞消息。軍隊的士氣低落到了極點,士兵們麵黃肌瘦,握著武器的手都在顫抖。嘩變和逃亡事件越來越多,盡管督戰隊用最殘酷的手段鎮壓,甚至將逃兵的頭顱懸掛在城頭,也無法阻止越來越多的人在天黑後冒著箭矢的風險縋城而下,奔向唐軍營寨乞降。
    郭昕的攻心策略起到了效果。唐軍不斷將勸降信射入城內,信中詳細列出了投降後的優待條件普通士兵和百姓一律赦免;官員和貴族可按等級獲得安置;甚至承諾保留哈裏發及其直係親屬的性命和部分財產。這些信件像毒藥一樣侵蝕著守軍最後的抵抗意誌。更致命的是,幾個被唐軍有意放回的阿拉伯貴族俘虜,回到城內後,雖然表麵上依舊效忠哈裏發,但私下裏卻不斷散播唐軍如何強大、如何優待俘虜、困守隻有死路一條的言論,進一步加劇了城內的恐慌和分化。
    穆塔瓦基勒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痛苦掙紮。他知道,城破隻是時間問題。是像個戰士一樣戰死在這座祖先留下的城市裏?還是為了家族和或許還能保全的一點血脈而屈辱投降?他甚至想過乘船從底格裏斯河悄悄逃走,但唐軍的水師已經徹底封鎖了河道,所有試圖逃跑的船隻都被攔截或擊沉。
    君士坦丁堡,金角灣。卡特琳娜的“外交”行動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拜占庭皇帝巴西爾一世在經過反複權衡和與心腹重臣的激烈辯論後,終於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暫時擱置與威尼斯和醫院騎士團的紛爭,嚐試與這個新興的東方巨人建立某種程度的“特殊關係”。
    他秘密召見了卡特琳娜,提出了一份令人驚訝的建議拜占庭帝國願意向大唐帝國開放所有港口,給予大唐商人最優惠的關稅待遇,甚至願意出資與大唐合作,在君士坦丁堡建立一座大型的“大唐商品集散中心”。作為回報,他希望大唐能運用其影響力,“勸說”威尼斯停止對拜占庭商船的襲擊,並暗示未來可以在針對阿拉伯人的軍事行動中進行“有限度的合作”。
    卡特琳娜心中狂喜,麵上卻保持著矜持和冷靜。她表示會將拜占庭皇帝的“善意與合作意願”完整轉達給大唐皇帝陛下,並相信陛下會對這份誠意予以積極的考慮。她沒有做出任何具體承諾,但卻給巴西爾一世畫下了一張充滿誘惑的大餅——借助大唐的力量,重新確立拜占庭在地中海東部的優勢。
    幾乎同時,威尼斯的使者和醫院騎士團的代表也分別秘密找上了卡特琳娜。威尼斯人願意付出巨額金幣和貿易特權,換取大唐承認威尼斯在地中海貿易中的“傳統優勢地位”並對醫院騎士團施加壓力。而醫院騎士團則暗示,如果大唐願意支持他們徹底打擊威尼斯並那種“可怕的東方火焰”,他們願意將未來在地中海俘獲的所有財富與大唐分成。
    卡特琳娜周旋於三方之間,左右逢源,將“遠交近攻”、“均勢平衡”的策略運用得淋漓盡致。她將各方提出的條件和自己的分析,通過加密渠道迅速報送給長安的李琰。地中海的這盤棋,因為大唐這隻外來巨手的撥動,變得越發詭譎複雜,而卡特琳娜,正享受著作為大唐代理人的無上權力感。
    長安,飛雲閣。阿史那雲期盼已久的消息終於來了。
    她的父汗,突厥可汗,在收到愛女的急信後,不敢怠慢,立刻從部落中精選了五千匹上等的突厥戰馬,並派遣了一支由經驗豐富的老牧人和馴馬師組成的隊伍,由阿史那雲的親弟弟率領,浩浩蕩蕩地前往安西都護府交付。
    這批雄駿的突厥馬的到來,極大地補充了唐軍騎兵的坐騎消耗,尤其是其耐粗飼、擅長途奔襲的特點,深受前線將領的歡迎。郭昕特意上表,感謝陛下和雲妃娘娘的厚賜,盛讚突厥戰馬之精良。
    消息傳回,阿史那雲得意極了,如同打了勝仗的小公雞,特意跑到上官婉兒那裏“不經意”地提起此事,眉梢眼角都是藏不住的炫耀。
    上官婉兒隻是溫柔一笑,真誠地讚道“妹妹真是陛下的賢內助,此批戰馬於前線將士實乃雪中送炭,陛下知曉,定然心喜。”她的話熨帖得體,讓阿史那雲更加開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然而,私下裏,上官婉兒卻提醒李琰“陛下,突厥此次獻馬,雖出於雲妃之情,亦顯其恭順。然突厥部眾,散居漠北,實力猶存。此番輕易得馬五千,恐使其驕矜。當厚賞來使,嘉獎突厥可汗,但同時亦需令安西都護府加強對新附突厥部落的管控,以防其坐大。”
    李琰深以為然,立刻下旨,重賞阿史那雲的弟弟及突厥來使,賜予突厥可汗大量絲綢金銀,同時密令安西都護府,將這批突厥戰馬分散編入各軍,不得單獨成軍,並對獻馬部落周邊的草場劃分和貿易進行更細致的規劃安排,既示恩寵,又加防範。阿史那雲隻看到表麵的風光,卻不知背後早已布下了韁繩。
    波斯,尼沙普爾。那個心懷異誌的舊貴族法羅赫紮德,終於撞到了槍口上。
    他自以為手段高明,暗中串聯了幾個對大唐土地政策不滿的小貴族,試圖拖延甚至抵製土地清查,並偷偷將一部分本該上交的稅收中飽私囊。然而,他的一舉一動,早已被皇城司的密探和紮蘭德留下的忠心部下監視著。
    主持政務的大唐首席文官在收到確鑿證據後,並沒有立刻發作,而是選擇了一個公開場合——一次由莎赫爾娜茲公主主持的貴族議事會。
    會議上,當法羅赫紮德再次倚老賣老,拐彎抹角地抱怨政策時,那位大唐文官突然發難,當場出示了他貪墨稅款、煽動對抗的確鑿證據!言辭犀利,邏輯嚴密,不容辯駁。
    會場頓時一片死寂。所有貴族都驚呆了,目光聚焦在臉色瞬間慘白的法羅赫紮德身上。
    莎赫爾娜茲公主事先得到了文官的密報和支持,此刻雖然內心有些緊張,但還是深吸一口氣,按照事先商議好的,站起身來,麵罩寒霜,用前所未有的嚴厲語氣斥責道“法羅赫紮德!陛下天恩,念你舊族,予以優待,你竟敢欺上瞞下,貪墨公款,煽動是非,破壞波斯複興大業!豈能饒恕!”
    她當即下令,剝奪法羅赫紮德的一切爵位和職務,查抄其部分家產充公,並未趕盡殺絕,並將其軟禁於府中反省。其同黨也分別受到不同程度的懲處。
    這一舉動雷霆萬鈞,震懾了所有心懷不軌的波斯貴族。他們第一次看到這位年輕的公主展現出如此強硬和決斷的一麵,也看清了大唐官員支持公主的堅定態度和掌握情報的能力。此後,政令推行順暢了許多。
    事後,莎赫爾娜茲私下向那位大唐文官表示感謝,並坦言自己當時很緊張。文官恭敬地回答“公主殿下成長迅速,陛下得知,必定欣慰。非常之時,需行非常之事,殿下今日所為,方顯王者之氣。”
    莎赫爾娜茲若有所思,她開始真正明白,權力不僅僅來自於恩賜,更來自於敢於使用和掌控它的能力與決心。
    巴格達的圍困又持續了一個月。城內終於發生了決定性的變化。
    一群饑餓絕望的士兵和市民,在一些暗中已與唐軍聯絡的低級軍官帶領下,發動了暴亂。他們衝擊了糧倉,又與忠於哈裏發的衛隊發生衝突,混亂迅速蔓延。
    穆塔瓦基勒知道,最後的時刻到了。他穿著整潔的哈裏發袍服,在最後幾十名絕對忠誠的古拉姆衛兵保護下,試圖前往大清真寺做最後的祈禱。然而,暴亂的人群已經失去了理智,他們包圍了皇宮衛隊,高喊著“要麵包”、“要和平”。
    在一片混亂和絕望的呐喊聲中,也不知道是誰射出了第一箭,混亂的廝殺開始了。當郭昕和蘇慶節接到城內內應消息,率精銳部隊突破一座終於被內應打開的城門衝入城內時,發現哈裏發穆塔瓦基勒已經倒在了血泊之中,身上插著好幾支箭矢和長矛,他至死都圓睜著雙眼,望著巴格達灰蒙蒙的天空。
    偉大的阿拔斯王朝的心髒,停止了跳動。
    隨著哈裏發的死亡,巴格達城內殘存的抵抗意誌徹底瓦解。唐軍迅速控製了全城主要據點和府庫,並張貼安民告示,穩定秩序。
    持續數月的巴格達圍城戰,以這樣一種充滿戲劇性和悲劇性的方式,畫上了句號。阿拉伯帝國的黃昏,終於徹底降臨。
    捷報以最快的速度傳回長安。李琰看著戰報,沉默了片刻。一代雄城,一朝傾覆,令人唏噓,但這正是帝國擴張道路上必然的代價。
    “傳旨,”他緩緩開口,“厚葬穆塔瓦基勒,以示對一位帝王的尊重。妥善安撫巴格達市民,迅速恢複秩序和生計。另,昭告天下,阿拉伯阿拔斯王朝已成為曆史,其原有疆域,暫由大唐帝國托管。令郭昕、蘇慶節等妥善處理善後,準備西進敘利亞和埃及事宜。”
    他的目光,已經投向了地中海沿岸,投向了那片被稱為“新月沃土”的富饒之地。世界的格局,正在他手中徹底改變。
    喜歡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統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統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