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太子拜師

字數:3085   加入書籤

A+A-


    裏海之畔的遭遇消息,由快馬接力,穿越草原戈壁,先是被送至安西大都護阿史那雲處,隨後又以六百裏加急的形式,送達了長安紫宸殿。與此幾乎同時,經由可薩商人傳遞的、來自拉格納·洛德布羅克的正式信函,也輾轉送到了鴻臚寺。
    李琰看著這兩份幾乎同時抵達的報告,嘴角泛起一絲玩味的笑容。他將報告遞給侍立一旁的上官婉兒和剛剛被召來議事的太子李琮。
    “看來,這群北海的狼,比朕預想的要聰明些。”李琰指了指鴻臚寺呈上的、用拉丁文和粗糙突厥語寫就的信函,“這個拉格納,聲稱其部下在裏海隻是‘友好的迷路者’,絕無冒犯天朝之意,並希望能像之前的使團一樣,派遣正式使者,前來長安,‘學習天朝禮儀,互通有無’。”
    阿史那雲的奏報則詳細描述了那支維京小隊的情況,判斷其裝備精良,戰鬥意誌頑強,且對大唐表現出謹慎的好奇而非單純的劫掠欲望,建議朝廷予以重視,但需嚴加防範。
    “父皇,”太子李琮沉吟道,“兒臣觀之,此族類與波斯、大食皆不同,其性悍勇,善於舟楫,遠涉重洋而來,誌不在小。若處置不當,恐成北疆之患;然若能羈縻得當,或可成為一把指向更西方的利刃。”
    李琰讚許地看了兒子一眼“琮兒所見,與朕相合。傳旨鴻臚寺,準其遣使來朝,規模不得超過二十人,沿途需有我軍‘護送’。朕倒要親眼看看,這群能讓可薩人都頭疼的北海之狼,究竟是何等模樣,又能給朕帶來些什麽‘驚喜’。”
    泰西封王宮內,安蘇娜女王麵臨著她登基以來的第一個重大內部挑戰。一位擁有古老血統、在地方上勢力盤根錯節的大貴族尼紮姆,公然質疑由唐人主導的市舶司稅收分配方案,並煽動了幾位同樣心懷不滿的貴族,在庭議上發難,要求重新審議,將更多利潤留在波斯。
    趙崇珣麵色陰沉,手已按上劍柄,隻待女王一聲令下,便要當場拿下這個桀驁不馴的老家夥。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安蘇娜並沒有立刻看向趙崇珣尋求支持。她深吸一口氣,用尚顯稚嫩卻異常清晰的聲音開口“尼紮姆卿家,依你之見,若無大唐水師巡弋波斯灣,驅趕阿拉伯海盜,震懾拜占庭艦隊,那些滿載絲綢瓷器的商船,可敢放心前來?若無大唐工匠改進港口,訓練稅吏,這市舶司可能如此迅速收取到以往數倍的稅款?”
    她站起身,目光掃過在場每一位貴族“目光短淺,隻盯著眼前蠅頭小利,卻忘了是誰讓我們能坐在這裏,安穩地討論稅收分配!若無大唐,此刻在座的諸位,恐怕早已淪為拜占庭的鐵蹄之奴,或是阿拉伯彎刀下的亡魂!此事無須再議,一切按既定章程辦理!尼紮姆卿家年事已高,近日就在府中安心休養,不必再來參加朝會了!”
    這番話說得有理有據,恩威並施,既點明了依賴大唐的現實,也展現了不容置疑的王權。最後那句變相的軟禁命令,更是讓所有人心頭一凜。尼紮姆臉色鐵青,但在趙崇珣冷冽的目光和女王突然展現的強勢下,終究沒敢再反駁,悻悻退下。
    退朝後,趙崇珣難得地對安蘇娜露出了讚許的神色“大王今日,頗有先王風範。”安蘇娜心中鬆了一口氣,後背卻已被冷汗浸濕。她知道,這隻是開始,她必須盡快擁有真正屬於自己的、足以震懾群臣的力量。
    在東宮一間僻靜的偏殿內,太子李琮正襟危坐,對麵是身著唐裝、神情恭敬的拉什米卡公主。案幾上擺放著天竺數字模型和算術板。
    “殿下,”拉什米卡聲音柔和,“今日我們學習‘零’的概念。此符號看似空無一物,卻至關重要,置於數字之後,其值便擴大十倍……”
    李琮聽得極為專注,不時提出疑問。他驚訝地發現,這套來自天竺的計數和演算方法,在處理戶部那些繁雜的戶口、田畝、糧賦數據時,效率遠超傳統的算籌。他仿佛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對拉什米卡的博學也愈發敬佩。
    然而,太子師從一位異國公主學習“奇技淫巧”的消息,終究還是傳了出去。一些恪守儒家傳統的禦史言官對此頗有微詞,認為太子當潛心研讀聖賢經典,而非沉溺於異域末學。甚至有奏疏委婉地提醒陛下,需注意後宮異族女子對儲君的影響。
    李琰對此不置可否,隻是將太子近日運用新算法快速複核的一份戶部預算報告,傳閱了幾位核心大臣。報告清晰準確,效率驚人,讓那些準備勸諫的老臣一時啞口無言。李琰私下對上官婉兒說“琮兒能博采眾長,為我所用,是好事。這天下,將來需要的是一個懂得如何治理的明君,而非一個隻會背誦經典的腐儒。”帝王的開明態度,暫時壓下了朝堂上的非議,但潛在的文化衝突,已然埋下。
    地中海,劉仁軌接到了李琰關於進行文化滲透的旨意。他召集了軍中幾位通曉希臘語、拉丁語或阿拉伯語的文吏,以及一些原本是商人、被迫卷入戰爭後選擇為唐軍服務的學者。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陛下有旨,光靠刀劍,無法真正征服人心。”劉仁軌對這些人說道,“我們需要讓這裏的民眾明白,大唐帶來的不僅是秩序,更是遠比羅馬和阿拉伯更為輝煌的文明。”
    在他的支持下,一個計劃開始實施在亞曆山大港,利用一座原屬於希臘貴族的庭院,設立一個“大唐圖書館”的雛形。裏麵不僅收藏從國內運來的儒家經典、史書醫典,更特意搜集並展示了大量描繪大唐繁華都市、先進農業技術、精美工藝品和宏大儀典的圖畫、模型。同時,鼓勵甚至資助那些原本就在亞曆山大港教授哲學、數學的希臘學者,將他們的課程與大唐的學問進行某種程度的比較和融合。
    一開始,響應者寥寥。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對東方充滿好奇的本地學者、商人,甚至是少數開明的低級貴族,開始被吸引到這個小小的“圖書館”。大唐的絲綢瓷器他們早已熟悉,但當他們看到那些精密的紡織機模型、高效的水車圖紙,以及那套據說能簡化計算的“天竺數字”時,真正的震撼才開始產生。文化的涓涓細流,開始悄無聲息地侵蝕著舊世界的根基。
    維京人即將正式登上長安的舞台,波斯的少女女王邁出了獨立理政的第一步,太子在異域智慧的熏陶下開闊視野,而地中海的征服則加入了文化的維度。帝國的擴張,進入了更為複雜和深入的新階段。
    喜歡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統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統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