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馬玉琴學習熬製中藥

字數:6206   加入書籤

A+A-


    陳大庚終於停止了咳嗽,他的目光落在馬玉琴身上,眼神有些迷離,聲音很虛弱,喃喃說道:“春羽啊,你也來了,這些年,苦了你了……” 馬玉琴一怔,陳父這是把自己錯認成林春羽了。心中有些酸酸的,但看著陳父虛弱的樣子,不想和他爭辯,便輕聲說道:“叔叔,不苦,隻要您能好起來,一切都值得。”
    陳嘉航剛想解釋,馬玉琴輕輕搖了搖頭,示意他先別說話。陳大庚接著說道:“春羽,嘉航這孩子有時候脾氣倔,要是他哪裏做得不好,你多擔待著點。你們倆從小一起長大,我一直盼著你們能好好的……”
    馬玉琴的眼眶有些濕潤,她握住陳父的另一隻手,說道:“叔叔,您放心吧,嘉航對我挺好的。” 陳父聽了,露出滿足的笑容,緩緩閉上了眼睛,因為 “春羽” 的到來,他的心裏踏實了許多。
    陳嘉航心中五味雜陳,他感激的朝馬玉琴笑了笑,馬玉琴沒有戳破這個誤會,讓父親在病中能有一份安心。
    慢慢地,陳大庚睡了過去,陳嘉航和馬玉琴來到了屋外。陳嘉航說道:“玉琴,剛才真是謝謝你,我爸他把你當成了林春羽,你不會怪他吧!”
    馬玉琴笑了笑,說:“沒事,叔叔神誌有些不清,認錯人也正常,我能理解。”
    陳嘉航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對馬玉琴的感激又多了幾分。
    馬玉琴每天都陪著陳嘉航照顧父親。她還跟著劉翠娥學習熬製中藥,天還未亮,馬玉琴就輕手輕腳地從床上爬起來,簡單洗漱後,便來到廚房。劉翠娥已經在廚房裏忙碌,她站在桌旁,準備熬製今天的中藥。
    “阿姨,我來幫您吧。” 馬玉琴輕聲說著,往灶裏添加了一些柴禾,劉翠娥轉過頭,看到馬玉琴,臉上露出了笑容,說:“玉琴啊,你這孩子真懂事,這麽早就起來了,你回去再休息一會兒,熬藥我一個人就行了!”
    “阿姨,我想跟您學習熬製中藥,這樣,你不在家的時候,我也好給叔叔熬藥!”馬玉琴說著,給劉翠娥搬了一張凳子,“阿姨,您坐一會兒吧!”
    劉翠娥滿心歡喜,說道:玉琴,難得你這麽愛學,行,那你過來,我今天教教你怎麽熬這中藥。”
    馬玉琴趕忙走到劉翠娥身邊,劉翠娥拿起桌上的一包藥材,說:“玉琴,你看,這是黃芪,它味甘,性微溫,歸脾、肺經,有補氣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的功效。在這副藥裏,主要是用來增強你叔叔的抵抗力的。” 說著,她把黃芪放進一個小秤盤裏,仔細稱了稱份量。
    馬玉琴認真聽著,把藥材拿在手裏,仔細的觀看,把這些信息記在小本子上,嘴裏還重複著:“黃芪,味甘,性微溫,歸脾、肺經,補氣升陽……”
    接著,劉翠娥又拿起另一種藥材,說:“這是枸杞,咱們都挺熟悉的。它能滋補肝腎、益精明目。和黃芪搭配在一起,能起到協同增效的作用,對肝腎虧虛的人有很好的調理效果。”
    馬玉琴好奇地拿起一粒枸杞,說道:“阿姨,看這樣子,枸杞應該是可以直接吃的吧?”
    劉翠娥點了點頭,說道:“枸杞可以直接嚼著吃,它富含多種氨基酸、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有助於增強機體免疫力。”
    馬玉琴那裏兩粒,放在嘴裏咀嚼起來,但覺味道甘甜,略帶一絲苦澀,整體口感比較獨特。
    馬玉琴將枸杞咽下,問道:“阿姨,那這兩種藥放在一起熬,有沒有什麽特別的講究呀?”
    劉翠娥說道:“這熬中藥啊,講究可多了。像黃芪和枸杞,它們的質地不一樣,下鍋的時間也有點講究。黃芪要先放,煮上一會兒,讓它的藥效充分釋放出來,再放枸杞。因為枸杞比較容易煮爛,如果放得太早,營養成分可能就流失了。”
    劉翠娥開始動手準備熬藥,馬玉琴趕緊把藥鍋洗幹淨,放在爐灶上,倒入了水。劉翠娥把藥鍋裏的水倒掉一些,說:“水也不能放太多或太少,太多了藥味淡,藥效不夠;太少了呢,又容易熬幹,影響藥效,這就全靠經驗了。” 她一邊說著,一邊用手指在水麵上比劃著。
    等水燒開後,劉翠娥把黃芪放了進去,對馬玉琴說:“玉琴,你看,現在用大火把它煮開,然後轉小火慢慢熬。這火候很重要,大火能讓藥快速沸騰,小火能讓藥效慢慢熬出來。”
    馬玉琴記錄下後,問道:“阿姨,那熬的過程中還需要做什麽呢?”
    “要時不時攪拌一下,這樣能讓藥受熱均勻,藥效也能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但是攪拌的時候動作要輕,別把藥材弄碎了。” 劉翠娥一邊說著,一邊拿起一根筷子,輕輕在鍋裏攪拌著。
    過了一會兒,劉翠娥看了看時間,對馬玉琴說:“差不多了,現在可以放枸杞了。” 馬玉琴小心翼翼地把枸杞放進鍋裏,看著它們在鍋裏翻滾。
    劉翠娥又拿起一味藥材,根呈圓柱形,根頭大,往下逐漸變細,有點像個小胡蘿卜,但可比胡蘿卜顏色深多啦,是黃棕色的。湊近了看,它的表麵還有不少縱皺紋,“這味藥是當歸,它能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你叔叔身體虛弱,有點血虛,當歸能起到很好的調理作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劉翠娥輕輕掰下一小段當歸,遞給馬玉琴,接著說:“你摸摸,當歸質地比較柔韌,可不是那種硬邦邦的。再聞聞,這氣味很特別,有股濃鬱的香氣,聞著就讓人覺得安心。而且啊,當歸折斷後,斷麵是黃白色的,中間還有些棕色的油點,這些油點可是它藥效的關鍵呢。記住咯,以後抓藥的時候,看到這樣的當歸,才是好當歸。”馬玉琴拿起來湊在鼻子邊聞了聞,果然有股濃鬱的香氣,聞著特別舒服。
    馬玉琴聽沒想到小小的中藥裏有這麽多學問,不禁有些好奇,問道:“阿姨,這些中藥知識您都是怎麽知道的呀?”
    劉翠娥笑著說:“我是咱村的赤腳醫生,有二十多年的行醫經曆,這些都是慢慢積累的經驗。平時多看書,多實踐,時間長了就懂了。”
    很快的,藥熬好了。劉翠娥把藥湯倒出來,用紗布過濾了一遍,遞給馬玉琴:“玉琴,來,你端給你叔叔喝吧。記住,喝藥的時候要溫溫的,不能太燙也不能太涼。”
    馬玉琴接過藥碗,小心翼翼地走向陳大庚的房間。
    陳大庚臉上的氣色好了很多,陳嘉航的心情平複了一些。不再像剛回來時那樣慌亂無助,他四處打聽治療父親病情的方法。
    午後,陳嘉航和馬玉琴陪父親在院子裏曬太陽。陳大庚看著兩人忙碌的身影,微微歎了口氣說:“嘉航,玉琴是個好姑娘,多虧了她這段時間幫忙照顧我,我感覺我整個人好多了!” 馬玉琴在他最艱難的時刻不離不棄,給予了陳嘉航和家人極大的幫助,他的心裏非常感激。
    在這段時間的相處中,馬玉琴對陳嘉航的感情愈發深厚。看著陳嘉航為父親盡心盡力的樣子,心中既感動又心疼。
    跟劉翠娥學習了幾次,馬玉琴現在已經能單獨熬製中藥了,她把藥罐洗得幹幹淨淨,按照劉翠娥教的方法,將藥材一一放入罐中,再加入適量的水。點火之後,她就守在爐灶旁,緊緊盯著藥罐,控製著火候,一會兒大火,一會兒溫火,生怕因為自己的疏忽影響藥效。
    “這藥啊,可得好好熬,每一步都不能錯。” 馬玉琴一邊攪拌著藥湯,一邊自言自語道他的額頭因為爐灶的熱氣冒出了細密的汗珠,她也顧不得擦。在等待藥熬好的過程中,她還會抽空去準備一些陳父愛吃的清淡食物,想著法子讓陳父能多吃一點。
    “叔叔,您嚐嚐這個,我專門給您做的。” 馬玉琴端著一碗小米粥,坐在陳父床邊,溫柔地說道。
    陳大庚看著她,眼中充滿感激:“玉琴啊,你這孩子太貼心了,比親閨女還親。”
    馬玉琴笑著搖搖頭:“叔叔,您別這麽說,隻要您能快點好起來,我做這些都是應該的。”
    馬玉琴一心想為陳父找到更好的治療方法。每天晚上,等陳嘉航和家人都休息後,她就會打開手機,在各種醫學論壇、健康網站上搜索治療方法。她仔細閱讀每一篇文章,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有用的信息,遇到有價值的內容,就趕緊記錄下來。
    功夫不負有心人,馬玉琴終於在一個小眾的中醫論壇上發現了一個草藥方,有不少患者反饋說用了之後病情有了明顯的改善,而且這個藥方裏的草藥在城裏的中藥店都能買到。
    馬玉琴興奮不已,第二天一大早,她就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陳嘉航。陳嘉航聽後,眼中也燃起了希望的火花。兩人商量後,決定立刻前往城裏購買草藥。第二天,陳嘉航駕駛著三輪摩托車,和馬玉琴一起去城裏買中藥,“嘉航,這個藥方說不定真的有用,叔叔喝了之後一定會好起來的。” 陳嘉航感激地看著她,用力地點了點頭。
    很快到了城裏,陳嘉航停下車後,二人朝中藥店走去,就在他們路過一家商場時,陳嘉航突然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這個身影他台太熟悉了,是林春羽,
    林春羽和幾個同學正有說有笑地從商場裏走出來,手裏提著一些購物袋。林春羽也看到了陳嘉航和馬玉琴,她的笑容瞬間凝固,看著眼前的二人。
    陳嘉航有些尷尬地打招呼:“春羽,好巧啊,在這兒遇見你了!。”
    林春羽冷哼一聲,目光在馬玉琴身上上下打量了一番,說:“是挺巧的,有些人在外麵倒是過得風生水起,都快忘了自己的根在哪裏了。”
    這個人就是林春羽,一頭烏黑的長發柔順地披在肩頭,雖然穿著簡單,卻渾身散發著一種青春的朝氣與活力,站在人群中十分惹眼,難怪陳嘉航會對她難以忘懷。
    馬玉琴心中有些不悅,但還是盡量保持禮貌:“你這話是什麽意思?我和嘉航隻是在幫他爸爸買藥。”
    林春羽不屑地笑了笑:“幫著買藥?還真是熱心啊。有些人啊,總喜歡在別人家裏插一腳,也不知道是圖什麽。”
    馬玉琴的臉色微微一變,她向前一步,說道:“我圖什麽?我隻是看嘉航一個人太辛苦,想幫幫他。不像某些人,隻會在一旁說風涼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陳嘉航夾在中間,十分為難,他急忙說道:“春羽,玉琴真的隻是在忙我給我爸爸買藥。”
    林春羽看著陳嘉航,眼神中滿是失望:“陳嘉航,你還真是被她迷得暈頭轉向了。我看你是忘了我們以前的約定了吧。”
    馬玉琴忍不住反駁道:“你別把自己說得那麽高尚,你都不了解情況就亂指責。嘉航他爸爸生病這麽大的事,你又在哪裏呢?”
    林春羽的臉漲得通紅,她咬著牙說:“你懂什麽!我一直忙著學習,為的就是以後能真正幫到大家,不像你,隻會在這時候獻殷勤。”
    林春羽的同學看到氣氛越來越緊張,紛紛過來拉著林春羽,勸道:“春羽,別吵了,大家都冷靜一下。”
    林春羽狠狠地瞪了馬玉琴一眼,說道:“今天算我倒黴,碰到你們。咱們走著瞧!” 說完,她轉身帶著同學頭也不回地走了。
    看著林春羽離去的背影,陳嘉航心中五味雜陳。“嘉航,我們走吧,別因為她影響了給叔叔買藥的事。” 馬玉琴有些失落的說道,陳嘉航默默地點了點頭,兩人繼續朝著藥房的方向走去。
    買藥花了兩千多元,幸好陳嘉航的爸爸有農村合作醫療,馬玉琴每天都會按照藥方上的要求,精心為陳大庚熬製草藥湯。她把草藥洗得幹幹淨淨,嚴格按照比例配好,然後放進鍋裏慢慢熬煮。熬藥的過程中,她會時不時地攪拌一下,讓草藥的藥效充分發揮出來。陳嘉航也在一旁幫忙打下手,遞個東西、添點柴火。每天,他們都會按時把熬好的草藥湯端給陳父,看著他喝下去。
    陳大庚的的精神狀態逐漸好了起來,不再像以前那樣虛弱,咳嗽也減輕了許多。他的臉色開始有了血色,食欲也增加了不少。
    陳嘉航對馬玉琴的感激之情越來越深,他看到了馬玉琴的善良、細心和堅持。
    喜歡羽念春時好請大家收藏:()羽念春時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