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朕的錢呢?

字數:4880   加入書籤

A+A-


    翌日清晨,百官上朝。
    隻不過,今日的奉天殿上彌漫著一股壓抑的氣息。
    內閣首輔陳演率先啟奏:“啟奏陛下,近年來軍費消耗巨大,國庫幾近枯竭,恐難支撐大軍出征。”
    朱由檢看向戶部尚書倪元璐,問道:“國庫還有多少存銀?”
    倪元璐回道:“臣剛剛清點過,隻剩下十九萬兩。”
    朱由檢不知道該氣還是該笑,堂堂大明國庫,竟然隻有十九萬兩白銀。
    “朕記得,去年的稅收有四百萬兩,朕的錢呢?”
    倪元璐說道:“啟奏陛下,遼東軍費每年需要四百八十萬兩,朝廷隻撥付了三百萬兩,還欠著一百八十萬……”
    朱由檢忍不住問道:“朕還倒欠人家一百八十萬?”
    “一百八十萬隻是欠的遼東軍餉,還有京營和其他衛所,以及賑災撥款,國庫早已不堪重負。”
    倪元璐說完,大殿之上陷入一片死寂,隻能聽見此起彼伏的呼吸聲。
    朱由檢長歎一聲,說道:“朕知國家危難,需眾卿同心協力,共度時艱。朕欲號召群臣募捐錢糧,以解軍需之急。無論官階大小,皆需盡力而為,共赴國難!”
    此言一出,殿內突然一片嘩然。
    群臣麵麵相覷,有的麵露難色,有的低頭沉思。
    所有人心中都在盤算,如何才能保住自己的錢袋子。
    朱由檢四下看去,把目光停留在一個人身上。
    “嶽丈大人,不如從您這裏開個頭吧!”
    此人正是當朝國丈周奎,任左軍都督府都督。
    周奎聽見自己被點名,隻得緩緩出列,躬身行禮。
    看這情況,今天是躲不過去了,但是讓自己捐錢,又心有不甘。
    “陛下聖明,臣願為國分憂。但臣家資有限,願盡綿薄之力,捐銀五百兩,以表忠心。”
    朱由檢聽完,當時氣得想打人。
    五百兩,你怎麽好意思開口的?
    崇禎三年二月,皇長子朱慈烺被冊立為皇太子,周奎也隨之被加封為嘉定伯,加太子太保銜,歲祿千石,贍地七百頃並隨從尉軍三十名。
    其子周鑒,也就是自己的小舅子,任錦衣衛指揮同知,從三品。
    周家父子已經位極人臣,如今國難當頭,卻死死抱著銀子不鬆手。
    朱由檢心中氣惱,但礙於周奎的身份,隻好再次相勸。
    “國丈有此心意,朕心甚慰,但五百兩……是不是少了點?”
    周奎哭喪著臉,說道:“臣家裏確實沒什麽錢,五百兩已經是全部積蓄。”
    朱由檢聞言,臉上的憤怒漸漸消失,恢複平靜。
    因為他已經看清楚,自己這位老丈人,屬於要錢不要命的!
    孰不知,倘若大明沒了,滿朝文武誰都可以投降,唯獨你周家不行。
    因為你是國戚,等李自成進京,第一個殺你!
    當下,朱由檢不再理會,看向其他人。
    有了周奎開頭,朝堂諸臣心中稍稍鬆了一口氣。
    當朝國丈才捐了五百兩,我們也不能捐太多。
    否則不是當眾打人家臉嗎?
    打國丈的臉,就是打了陛下的臉。
    這個罪名可萬萬擔不起!
    於是,眾人陸續表態,有的幾百兩,有的上千兩。
    最後統計下來,滿朝文武共計捐銀兩萬五千兩。
    算上國庫的十九萬兩,總共二十一萬五千,便是大明全部的家底。
    朱由檢聽到這個結果的時候,心中已經徹底失望。
    “諸位都是朕的好臣子啊!”
    周奎趕忙接過話:“臣等世受國恩,當為國分憂!”
    “好一個為國分憂!”
    朱由檢輕笑一聲,然後看向內閣首輔陳演。
    “陳卿家,你覺得呢?”
    陳演臉色很難看:“大軍開拔,臣初步估算,至少需要軍費五十萬兩。”
    朱由檢說道:“朕先撥給你二十萬,充作大軍開拔之資。”
    陳演頓時急了,二十萬也不夠啊。
    再說了,就算拿到這二十萬,後麵的三十萬要等到何年何月?
    “可是,陛下……”
    朱由檢抬手打斷,又說道:“你放心,剩下的朕從內帑給你出,但是要等一等。”
    陳演臉色一陣青一陣白,話都說到這份上,按理說,應該退下了。
    可是,他很清楚,皇帝的內帑根本沒錢!
    這三十萬大概率是一紙空文,等到猴年馬月,也不會有結果。
    想到這裏,他咬緊牙關,說道:“陛下明鑒,大軍開拔,耗費巨大,二十萬兩恐怕撐不了多久……”
    “朕都說了,後麵的三十萬需要等一等,你還擔心朕會食言不成?”
    朱由檢陰沉著臉,眼中隱隱透著殺意。
    陳演無奈,隻好說道:“臣遵旨!”
    朱由檢看著殿上眾人,再也沒有心情,當即轉身離去。
    回到乾清宮,王承恩跟上來:“恭喜皇爺,有了百官募捐的錢糧,將士們定能一鼓作氣……”
    “你是聾了,還是瞎了?”
    朱由檢登時氣不打一處來,說道:“朕號召百官募捐,結果就給朕拿出來兩萬五千兩,這是打發要飯的呢?”
    王承恩趕忙跪下求饒:“奴婢萬死!”
    “起來吧,這裏沒你的事!”
    朱由檢知道,王承恩也是出於好心,說點好聽的罷了。
    這家夥忠心倒是沒的說,可就是沒什麽本事,注定沒有什麽作為。
    王承恩緩緩站起身,卻不敢再說話。
    朱由檢吩咐道:“你現在派人去一趟周府,跟朕的嶽丈大人說,破巢之下,焉有完卵,大明朝江山社稷已到了危急存亡之際,讓他自己看著辦吧!”
    “還是奴婢親自去一趟吧!”
    “如此也好,去吧!”
    王承恩躬身退出,準備出宮。
    半路上,突然被一名小宦官截住。
    “王公公,皇後娘娘有請!”
    王承恩愣住,說道:“皇後娘娘喊咱家有何事?”
    小宦官搖頭:“小的不知。”
    王承恩想了想,說道:“咱家奉旨出宮,有什麽事,回來再說吧!”
    “王公公且慢!”
    小宦官趕忙攔住,說道:“這事很急,您還是去一趟,否則……”
    “放肆!”
    王承恩臉色陡然陰沉下來,心說你什麽身份,竟敢在我麵前指手劃腳。
    咱家堂堂司禮監掌印,內宦第一人,跟你開玩笑呢?
    小宦官察覺到自己失言,趕忙跪下:“王公公莫怪,這些話是皇後娘娘的意思,小的唐突了……”
    王承恩見狀,臉色緩和下來,問道:“究竟什麽事?就不能等咱家回來再說?”
    “小的不清楚,不過推測……大概跟國丈爺有關。”
    “那好吧,頭前帶路!”
    王承恩本來就準備去周府,既然皇後有吩咐,還是聽一聽為好。
    來到坤寧宮,周皇後早已等待多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