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考試

字數:4613   加入書籤

A+A-


    衛辭是個很喜歡製定計劃的人,並且每製定一個計劃,他也會很認真的按時完成。
    拖延症這個問題,在衛辭身上是一點也看不到的。
    他就是前世網上說的那種,定了六點起床的鬧鍾。
    鬧鍾一響,三秒內他就能起床的人。
    這一世的衛辭也保留了這個好習慣。
    他本就過目不忘,高智商高情商又讓他悟性極高,可以舉一反三。
    再加上他的勤奮刻苦,衛辭入學沒多久,很快就成了鄭秀才最喜愛的學生。
    對於衛辭,鄭秀才拿出了自己畢生所學的本領去教他。
    當他看到衛辭每天練字都十分努力,但因為沒有好的字帖,進步不是很明顯時。
    立刻將自己珍藏的字帖無償借給他使用。
    在鄭秀才的精心教導下,不到三年的時間。
    衛辭已經將四書五經倒背如流,且釋義也都學了一遍。
    他的館閣體也練的十分有火候了,一筆字工整秀麗,已經初見風骨。
    在同齡人裏,絕對是拔尖的存在了。
    若不是衛辭年齡太小,才剛滿九歲,鄭秀才已經想將他推出去考童生試了。
    鄭秀才對衛辭非常自信,他教書多年,從未見過如此有天賦的學生。
    在鄭秀才看來,衛辭將來定會大有作為。
    但俗話說的好,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為了保護衛辭將來能走的更遠,哪怕衛辭已經提出今年想要上場一試。
    思來想去,他還是決定壓一壓衛辭,讓他起碼滿了十歲,再去考功名。
    到時候他就可以一口氣考到秀才,也能拚一拚小三元。
    要知道讀書人名氣很重要的,俗話說得好,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有時候科舉的頭名之所以是頭名,名氣也會起很大作用。
    否則大家都差不多,憑什麽你是案首,我卻是第三呢?
    如果一個人絲毫名氣也無,最後卻一鳴驚人拿到了解元或會元。
    搞不好外人還會傳他作弊呢,不然以前你都名不見經傳,憑什麽這次突然一鳴驚人?
    古代考試又沒有監控,很多事說不清的,這時候名氣的作用就出來了。
    而如何讓自己的名聲人盡皆知呢,很簡單。
    隻要衛辭能以十歲稚齡考上秀才,並一舉拿下小三元。
    那他的名氣將會以最快的速度傳遍整個徽州府。
    將來就是他考上舉人,再進京趕考。
    別人介紹他時也能說一句,他是十歲的小三元。
    聽到這些,外人就是再不了解他,也能馬上知道他打小就是天才。
    那他就是考出再好的成績都是理所應當的。
    鄭秀才是真心為衛辭打算,他將心中的想法毫無保留的告訴了衛辭,囑咐衛辭不要心急去拿功名。
    衛辭不是個不識好賴的,他也知道鄭秀才這麽做都是為了他好。
    可是一想到父母為了供他讀書,節衣縮食,拚命賺錢的模樣。
    衛辭就想早日考出點成績,緩解父母的壓力。
    猶豫一番之後,衛辭才道:
    “夫子,您容我再考慮幾天行嗎?”
    鄭秀才點了點頭,隻要衛辭願意好好考慮一番即可。
    他是真心希望衛辭將來能有個好前程的。
    這麽有天賦的學生,他這輩子不會再遇到第二個。
    離開學堂之後,衛辭心中極為糾結的回家了。
    爾雅已經做好了午飯,看到衛辭回來,她連忙上前接過衛辭的書箱,柔聲道:
    “飯做好了,快洗手吃飯。”
    衛嶽今日不在家,他去城東的金員外家給金員外打家具去了,自有金員外家管午飯。
    衛辭洗了手,然後到餐桌邊坐下,桌上放著熱氣騰騰的白米飯。
    還有一碟蔥花炒雞蛋和一盤白菜豆腐。
    衛辭慢慢吞吞的吃了口米飯,猶豫一番之後,還是詢問爾雅道:
    “娘,如果我今年能參加縣試了,你會高興嗎?”
    聽到衛辭這麽說爾雅先是一愣,緊接著心中狂喜:
    “小辭,你今年真的能去考童生了嗎?”
    看到母親這麽開心,衛辭用力的點了點頭。
    準備還是堅持原來的想法,今年就去參加縣試和府試,明年再去考院試。
    爾雅沒想到她兒子這麽厲害,才讀了三年書,就能去參加縣試了。
    哪怕就是最終考不上也沒關係,能去參加童試便說明他已經學完四書五經。
    本來爾雅想的是,衛辭三年能將四書學完就不錯了。
    誰知她兒子超額完成任務,真是給她爭氣。
    要不是現在兒子大了,爾雅開心的恨不能馬上再親他一口。
    不愧是她的兒子,跟她一樣聰明會讀書。
    爾雅的高興感染了衛辭,如今的衛辭頗有些媽寶男的潛質。
    隻要看到母親高興,讓他做什麽他都願意。
    既然母親非常歡喜他今年就能去考童試,那他就去考。
    這一刻,鄭秀才的話通通被他拋之腦後。
    縣試開始的很早,二月就要開始考。
    眼看著不到一個月了,衛辭首先要去報名,還要去找能給他考試做保的廩生秀才。
    這一切都要忙起來,爾雅自然不能讓衛辭一個小孩子去忙活這些。
    等到晚上衛嶽回來,她立刻向衛嶽分享了這個好消息。
    衛嶽也沒想到兒子這麽爭氣,這麽小就能去考童試了。
    隔天一早,他立刻帶衛辭去衙門報名了童試,交了二兩銀子的報名費。
    等到鄭秀才聽說衛辭還是堅持要今年考。
    並且報名費都已經交了時,忍不住歎了口氣。
    但就算衛辭如此不聽勸,鄭秀才還是全力幫助衛辭,希望他能在考試前更進一步。
    鄭秀才替學堂裏幾個今年就要去參加縣試的人,介紹了能做保的秀才。
    不是所有秀才都能替考生做保的,最起碼鄭秀才就不行。
    能替考生做保的秀才一般都是秀才裏的廩生。
    所謂廩生就是秀才裏的前十名,古人想要取得秀才功名,不是說去考一次試即可。
    而是要先去祖籍地的縣城考縣試,縣試通過了,再去附屬的城市考府試。
    府試如果沒過,那考生下次就要再從縣試開始,重頭再來。
    如果府試過了,則可以得到童生功名。
    然後就有資格去府城,也就是一個省的省會城市考院試了。
    院試三年兩試,即使一次考不過,下次還可以再來。
    喜歡母子雙穿越,兒子是我的金手指請大家收藏:()母子雙穿越,兒子是我的金手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