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學會

字數:4389   加入書籤

A+A-


    此次他們將招新考題設置為,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估計就是在告訴眾人,誰對他們發表反對意見,就是“異端”。
    對於“異端”,他們當然也不會客氣。
    果然是大學會,底氣就是足,且人家在朝堂都有人,態度自然也強硬。
    因此看到他們的考題後,書院的學子不僅沒有不滿,反而引得更多人申請參會了。
    很多人都是放著自己家長的學會不理,一心隻想加入東林學會。
    奈何東林學會不是什麽人都要,於是他們年複一年的申請。
    因此在書院一年一度的文會招新中,不僅有新學子,還有許多老學子在。
    整個書院一時熱鬧極了。
    衛辭看來看去,最終他既沒有聽程佑安的,加入徽州學會,也沒有去東林學會湊熱鬧。
    他沒有選擇加入任何學會,直覺告訴衛辭,為了以後,現如今還是不要加入這些文會的好。
    衛辭很快適應起來在江南書院求學的日子。
    這裏師資力量的確豐富,隔三差五就有大儒出來講學。
    還有很多學識豐富的才子,毫不吝嗇分享自己所學。
    衛辭雖然沒有加入任何文會,但無論書院裏哪個文學有出名的學子講學,他都會出錢買票聽講。
    常聽一聽別人的思想與學識,自己也能有所收益並進步。
    除了學習練字外,衛辭也不忘強身健體,他將來可不想隻做一個文弱書生。
    所以閑暇時,他也常去騎馬射箭,或者跟同窗蹴鞠,偶爾也會去琴苑跟著夫子學習樂理。
    興致上來了還會去棋苑跟人對弈。
    棋苑每逢高手對弈,周圍還會有人下注。
    衛辭也跟風下注過兩次,他眼光不錯,兩次都贏了錢。
    但衛辭深知賭博不可取,無論是什麽形式的賭博,賭就是賭。
    所以跟風了兩次後過了興致後,他就再也沒做過這樣的事。
    除此外,書院還有各種文會,一眾學子不分地區年齡學識,湊在一起飲酒作詩,或討論朝廷政事。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在江南書院,衛辭常有一種回到了曾經大學校園的感覺。
    他越來越適應此處的生活。
    學習是一種極其需要自律的事,尤其是像他們這種獨自在外求學的學子。
    江南書院本就是一個極其精彩的地方。
    在這裏讀書氛圍雖然濃,但也不乏有一些天賦很好,但卻沉浸在各種文學,學會裏,荒廢學業的人。
    衛辭還好,兩世為人,這些東西已經誘惑不了他。
    程佑安有衛辭看著,自然也不會讓他走歪路。
    章子敬是衛辭看好的人才,季青雲是為人又極為板正古板,這樣的人想教壞都難。
    四人住在一個小院,倒是誌同道合,進步頗快。
    江南書院學子住宿的書舍是四個房間為一個小院,每個房間能住兩人,一個小院能住八個人。
    衛辭他們所在的小院除了他和程佑安,以及章子敬,季青雲外。
    魏秉直,林人傑,孫富貴也在。
    魏秉直為人圓滑,交友特別多,但他心中有數
    雖然交際花費了他不少時間,衛辭卻有注意到,他點燈苦讀,彌補白日浪費的時間。
    孫富貴超憶症,這麽多年他也已經深知自己雞毛蒜皮大點的事情都忘不掉。
    為了學習,他是有意減少交際的,以免日常生活的小事,占用他太多的記憶存儲。
    唯獨林人傑,他學識豐富,在書院極受追捧,普通人最愛跟他這樣的才子交流。
    林人傑一邊享受外人的追捧,一邊又有些不情願分享自己的知識。
    但為了別人仰慕的目光,又不得不將自己所學一一講出來。
    每日矛盾過的都矛盾極了。
    衛辭每次看到他眼神中隱藏著不情願的神色,對來向他請教的學子指點迷津,就忍不住想笑。
    為了獲得名聲,林人傑頻繁的參加各種文會,他還去了東林學會。
    作為書院的新人,又不是東林人,卻能被東林學會招收,林人傑在書院的名氣更加高了。
    儼然成了他們這個小院的名人,來向他請教的學子也越來越多。
    為了維持名氣,林人傑還不好藏私,長此以往。
    隻要林人傑學問不掉隊,衛辭覺得他還真有成為大儒的趨勢。
    因為衛辭有心跟章子敬交好,加上他們如今同住一個小院,所以章子敬跟衛辭與程佑安越來越熟悉。
    三人每天同進同出,吃飯讀書都在一塊。
    章子敬是個實幹型人才,他動手能力極強,有一次三人聊到民間水車的原理。
    程佑安沒見過,有點想象不到這東西是怎樣的。
    結果沒過兩天,章子敬就給程佑安做了一架小型水車模具出來。
    衛辭覺得章子敬比他這個木匠的兒子更像木匠的兒子。
    他尚且沒有這個動手能力,除此之外,章子敬對農活,稻穀等也十分了解。
    怪不得他能寫出類似一條鞭法的稅製改革策論,人家這都是親力親為去看去想出來的。
    更難得的是章子敬出身其實很不錯,他也算是書香門第出身。
    他的大伯在朝為官,雖然隻是工部一個低級官員。
    他的父親是舉人,他家境極其殷實的。
    這樣一個算是富貴人家的少爺,卻能小小年紀紮根基層,了解農民稅製。
    衛辭越是與章子敬深交,越覺得此人可交。
    衛辭在江南書院除了與章子敬關係處的越來越好外,還有一個陳季允也常來尋他。
    陳季允因為感謝衛辭曾經的救命之恩,覺得自己是書院老人,有責任帶著衛辭熟悉整個書院。
    所以常來找衛辭,三番兩次叮囑他,遇到不懂的事可以去找他。
    陳季允家中有長輩在書院任高層,整個書院也算是陳家的地盤的。
    另外他也沒忘了提醒衛辭,別忘了九月份到參加自己奶奶六十大壽一事。
    陳季允隔三差五的來,衛辭想忘都忘不掉。
    隻是去參加壽宴,無論怎樣,總要備一份體麵的禮物。
    衛辭沒錢,陳家又是江南世族,最不缺錢,什麽好東西沒見過。
    所以衛辭不打算送陳老夫人什麽貴重的玩意。
    想著送個親手做的東西,聊表份心意罷了。
    在江南書院讀書的日子很快,時間一晃來到九月份。
    喜歡母子雙穿越,兒子是我的金手指請大家收藏:()母子雙穿越,兒子是我的金手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