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再遇
字數:8784 加入書籤
衛辭在江南書院讀書的日子過的極快,他一頭紮進聖賢書中。
時間一晃就是兩年多的時間,這兩年多的時間裏。
書院很多夫子都發現了衛辭過目不忘的天賦。
好幾個夫子,甚至連鍾離山長都有意收他為入門弟子。
古代的弟子和現代的弟子是不一樣的,所謂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古代的老師對弟子的掌控權力不比父親低。
且入了師門,師兄師弟便是天然的一黨。
衛辭本來也有打算在江南書院選一個老師。
他又沒有興趣做一個孤臣,正所謂朝中有人好辦事。
可是隨著他對江南書院的逐步深入了解。
衛辭發現江南書院結黨營私之風實在太猖狂了,簡直超出了他的想象。
千絲萬縷,各種牽連極多,勢力範圍極廣。
衛辭雖然還沒有見過當今皇上,也不知帝王是何種性格。
但他換位思考,最起碼自己若是君王,是絕不可能坐視這個黨派越加壯大的。
所以衛辭私下推測,隻要皇上腦子沒進水,接下來遲早他會在朝堂打壓江南一派的官員。
衛辭可不想還沒踏入官場,先犯了上位者的忌諱。
所以麵對書院中各個夫子有意無意的招攬,他都裝傻充愣敷衍過去了。
如今一轉眼他已經在江南書院待了快三年的時光了。
衛辭覺得在書院的求學已經到了瓶頸,打算回青州參加鄉試。
出來兩年多,他也十分思念父母。
與程佑安商量過後,兩人六月份出發,若是行程快的話,不到七月就能到青州。
屆時還能在家休養一個月,八月鄉試開考,正好來得及。
因為離家這麽久了,現如今要回去,衛辭打算帶些江南的特產。
這一日,衛辭正在街上閑逛,看看帶什麽東西回家合適。
江南的絲綢無出其右,衛辭走進一家綢緞莊,想要挑幾匹綢緞帶給家中親人。
隻是他剛踏進綢緞莊沒多久,綢緞還沒選好,門口就走進來一位千金小姐。
身穿一襲粉色襦裙,麵覆輕紗,身後還跟著兩個小丫鬟。
衛辭知道古代男女大防重,所以他不習慣跟少女離的太近,以免引來什麽誤會說不清。
看到有少女進店之後,衛辭立刻轉身就出了門。
出了店門後,衛辭看到快到吃午飯的時候了,於是便想穿過巷子,去對麵的街道吃餛飩。
隻是沒想到剛踏進巷子沒兩步,身後突然傳來一個清脆悅耳聲音:
“衛公子,請留步。”
衛辭聞聲轉頭,就看到剛剛在綢緞莊看到的輕紗遮麵的女孩站在他身後不遠處。
顯然叫住他的人也是這個女孩,隻是剛剛跟在她身後的兩個丫鬟,不知為何,此時不在。
衛辭一頭霧水,此女是誰?他也不認識啊,怎麽知道他姓衛?攔住他又所為何事?
衛辭往後退了一步,拱手行禮詢問道:
“不知姑娘是誰?攔住在下有何要事?”
沒想到女孩聽到衛辭的話後,居然主動取下了臉上的輕紗:
“衛公子,我是靖南王府的秦五姑娘,咱們之前見過麵的,你還有印象嗎?”
秦妙清一臉笑意的看向衛辭,衛辭待認出女子是誰後,心中十分震驚。
靖南王的五女兒,她找自己幹嘛?
衛辭對於此女印象不是特別好,看到她心中頓時升起防備。
“五小姐,請問你找在下所為何事?”
秦妙清看衛辭離自己遠遠的,忍不住往前走了兩步。
誰知道看到她靠近,衛辭當即又退了兩步。
秦妙清見狀有些氣餒,但還是問道:
“衛公子,你可是即將回家鄉參加鄉試?”
衛辭不知秦五小姐從何處得到他即將回鄉的消息,但還是點了點頭。
看到衛辭點頭,秦妙清唇角輕揚,然後又道:
“先恭喜公子了,隻是我偶然得知一事,想要告知公子一聲。”
衛辭聞言納悶,他與秦五小姐並不熟識,她能和自己說什麽事?
衛辭隻能道:
“小姐請說。”
秦妙清心中有些激動,過了今天衛辭就會欠她一個大人情。
下次再見他一定不會對自己這麽冷淡了。
秦妙清努力穩住心神,一字一句道:
“衛公子,我聽到一個消息,今年青州的科舉有點貓膩。
你若信得過我的話,最好不要參加,之後青州會重開鄉試。
屆時你再參加,就可保無虞了。”
此言一出,衛辭的臉色瞬間嚴肅起來,他滿心驚疑的看著秦妙清:
“秦五小姐,科舉考試可不能拿來開玩笑。”
秦妙清聞言急了:
“我沒有開玩笑,我說的都是真的。”
秦妙清眼看衛辭不太信她的話,恨不能把自己的心都掏出來給衛辭看。
她前世並未接觸過官場,她嫁的夫家雖是開國勳貴,但家中晚輩不爭氣。
她又被婆婆磋磨的沒功夫注意外界,所以出嫁後她對官場之事可能沒什麽記憶點。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但青州科舉舞弊事件發生在她出嫁之前,且舉國皆知。
青州鄉試一正一副兩位主考官更是因為科舉舞弊被滿門抄斬。
且此次青州鄉試鄉試中凡中榜的學子皆被關入大牢,嚴刑拷問。
不僅名聲被毀,外界皆說此次中榜的學子全部參與了舞弊。
更可惜的是多數學子都沒有撐過刑罰,死在了獄中。
她前世曾聽聞衛辭也在此列,他在大牢中也吃了不少苦。
幸好他的父母反應迅速,求了青州當地的大家族出手,重金賄賂負責大刑的獄卒。
看在錢的麵子上,獄卒在對衛辭審問時沒有下死手。
衛辭這才撐到朝廷查清他與此事沒有關聯,僥幸逃得一命。
後來又在青州重開鄉試時,不顧還沒休養好的身體,毅然決然參加。
最終一舉奪魁,徹底洗清了自己的名聲。
如今重來一次,秦妙清不想讓衛辭再重複上一世的悲劇。
所以她主動來提醒衛辭,希望他能避過此劫。
問題是她卻沒有辦法取信衛辭,更沒辦法向衛辭解釋清楚為何不讓衛辭參加鄉試。
鄉試三年一次,錯過一次就要等三年。
憑自己三言兩語就讓衛辭錯過此次鄉試,著實有些讓人難以接受。
秦妙清急得不知如何是好,衛辭看她神色不似做偽。
又思及她是靖南王的女兒,也許知道一些外人難以察覺的事,於是引導著詢問:
“請問小姐可是從某處聽到了此次青州鄉試不妥的內幕?”
秦妙清立刻點頭,當即把自己爹拉出來扯大旗:
“衛公子,實不相瞞,我的確在我爹的書房外偷聽到了一些信息。
你可能有所不知,如今朝中太子與趙王的奪嫡之爭日漸嚴重。
此次青州鄉試的主考官乃是翰林院從五品的侍讀學士林大人。
林大人出身豫章林氏一族,他有個嫡親的兄長便是如今朝中刑部尚書林進清。
而林進清不僅投靠了太子一黨,如今還正在暗中調查河東私鹽案。
控製河東私鹽案的幕後之人正是趙王,趙王唯恐林進清真查出些什麽。
又深恨他是太子黨,所以起了陷害林大人科舉舞弊,拉整個林家下水的心思。
此次青州鄉試,所有參加鄉試的學子都要倒黴,若是不上榜還好一些。
抓到牢中,過個十天半個月也就放了,若是上了榜,恐怕命都難以保住。
我與衛公子畢竟有過一麵之緣,實在無法眼睜睜看著衛公子遭此劫難,所以特來提醒。”
聽完秦妙清的話,衛辭整個人都麻了,他立刻環視四周。
還好還好,他們此時在一個小巷子中,周圍隻有他們二人。
接著衛辭心中湧起滔天巨浪,秦五小姐說的信息實在太讓人心驚。
太子,趙王,豫章林家,科舉舞弊,河東私鹽案,哪一條拿出來說都已經很嚇人了。
而秦五小姐居然堂而皇之在一條小巷子中,盡數告知於他,這心是真大!
衛辭強壓下內心的波瀾,深深呼出一口氣,然後向秦妙清拱手鞠躬:
“多謝秦五小姐告知此事,若小姐口中所說之事俱是真的,衛辭就欠了小姐天大的恩情,以後必報此恩。”
聽到衛辭的話,秦妙清終於鬆了一口氣,臉上也露出笑容。
衛辭相信她了,接下來等他回到青州就知道她若說全部為實,她是真的在幫他。
秦妙清對衛辭道:
“隻要你肯信我就好,此次一別,再見就要後年京城了。
屆時衛公子一定已經金榜題名,成為我大周開國以來第一個六元及第者。
妙清在此祝衛公子前程似錦,一帆風順。”
說完秦妙清羞澀一笑,轉身就走。
看著秦妙清的背影,衛辭心中五味雜陳,百感交集。
說出來可能有點普信,但秦妙清這副模樣,衛辭再傻也看了出來,這姑娘可能喜歡他。
否則怎麽可能僅憑一麵之緣,就透露給他那麽大的朝堂之事,最後更是把自己的閨名都主動說了出來。
要知道在古代女子的閨名是絕不可肆意透露給外男的。
可這世上真的有姑娘僅憑一麵之緣就愛上一個外男,甚至不惜把朝堂秘辛都透露給他嗎?
衛辭不理解這種心態,且他很快反應過來,秦妙清的消息來源絕不可能是他所說的,在父親書房外偷聽到的。
原因很簡單,靖南王遠在江南,跟他侄子趙王又不交好。
靖南王如何會得知趙王暗中用私鹽謀利?
且為了事情暴露,還要栽贓林家科舉舞弊?
就算退一萬步來說,靖南王與趙王暗中在誰不知道的情況下交好。
趙王栽贓林家,也沒必要告知靖南王。
因為靖南王的領地是江南,青州的事他又插不上手,更幫不上忙。
趙王把此事告訴他做什麽?這種事難道不是越少人得知越保密嗎?
當然這種事也更不可能是靖南王查出來的,因為靖南王離開京城已經很多年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就算在京中留有勢力,這勢力也絕不可能跟豫章林氏相比,更不可能與皇上相比。
若是靖南王都能查出的事,林氏和皇上一定也能查出。
可是秦妙清剛剛言之鑿鑿,連青州此次鄉試未上榜的學子會關十天半個月放了,上榜的可能會丟命的判決結果都知道了。
她這根本不是偷聽到某事,然後擔憂衛辭受連累,所以特來告知的描述方法。
反而更像是親眼看到或者親耳聽到了某事的最終結果,然後才告訴別人的描述方法。
否則她如何就敢肯定趙王陷害林家一定會成功。
又如何肯定科舉舞弊陷害事件成功後,朝廷會大規模牽連學子?
自古科舉舞弊事件主考官的確都難逃一死,親族也都會跟著或抄家流放,或滿門抄斬。
但是對於學子的處置卻很少大規模牽連,連不上榜的都抓。
畢竟能參加鄉試的也都是秀才,大規模牽連會鬧得人心惶惶,百姓不安。
當局者一般是抓大放小,恩威並施,參與作弊的學子難逃一死,還會牽連家人。
但連榜都沒上的學子也要被抓進考中,審個十天半個月才放出來。
那隻能說明此事鬧得很大,且在朝廷還沒徹底查清此事時,死人了。
皇上震怒,並真的相信了主考官參與舞弊,所以要毫不留情徹查。
不過也不排除是秦妙清不懂這些事,她故意誇大結果,瞎說的。
反正不管怎麽說,衛辭都覺得這秦姑娘有古怪。
他甚至懷疑秦妙清跟自己一樣也是異世之人。
但眼下還不是顧慮這些的時候,此次回青州,他隻能小心小心再小心。
大不了今年鄉試錯過再等個三年,反正他還年輕等得起。
抱著這種心思,衛辭與程佑安一起踏上了回家的客船。
臨行前,在書院時交好的章子敬,魏秉直,孫富貴等人來送他們。
此時他們年輕氣盛,每個人臉上都帶著對未來無限的期待。
魏秉直道:
“咱們都不是同一州府的學子,鄉試不能一決高下了。
待後麵京城會試,必要分個高低。”
此話一出,顯然是覺得在場之人都能得中桂榜。
眾人聞言也都豪氣大增,連連應道:
“好!京城再見!一個都不能少!”
“會試再分高下!”
喜歡母子雙穿越,兒子是我的金手指請大家收藏:()母子雙穿越,兒子是我的金手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