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再遇

字數:8784   加入書籤

A+A-


    衛辭在江南書院讀書的日子過的極快,他一頭紮進聖賢書中。
    時間一晃就是兩年多的時間,這兩年多的時間裏。
    書院很多夫子都發現了衛辭過目不忘的天賦。
    好幾個夫子,甚至連鍾離山長都有意收他為入門弟子。
    古代的弟子和現代的弟子是不一樣的,所謂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古代的老師對弟子的掌控權力不比父親低。
    且入了師門,師兄師弟便是天然的一黨。
    衛辭本來也有打算在江南書院選一個老師。
    他又沒有興趣做一個孤臣,正所謂朝中有人好辦事。
    可是隨著他對江南書院的逐步深入了解。
    衛辭發現江南書院結黨營私之風實在太猖狂了,簡直超出了他的想象。
    千絲萬縷,各種牽連極多,勢力範圍極廣。
    衛辭雖然還沒有見過當今皇上,也不知帝王是何種性格。
    但他換位思考,最起碼自己若是君王,是絕不可能坐視這個黨派越加壯大的。
    所以衛辭私下推測,隻要皇上腦子沒進水,接下來遲早他會在朝堂打壓江南一派的官員。
    衛辭可不想還沒踏入官場,先犯了上位者的忌諱。
    所以麵對書院中各個夫子有意無意的招攬,他都裝傻充愣敷衍過去了。
    如今一轉眼他已經在江南書院待了快三年的時光了。
    衛辭覺得在書院的求學已經到了瓶頸,打算回青州參加鄉試。
    出來兩年多,他也十分思念父母。
    與程佑安商量過後,兩人六月份出發,若是行程快的話,不到七月就能到青州。
    屆時還能在家休養一個月,八月鄉試開考,正好來得及。
    因為離家這麽久了,現如今要回去,衛辭打算帶些江南的特產。
    這一日,衛辭正在街上閑逛,看看帶什麽東西回家合適。
    江南的絲綢無出其右,衛辭走進一家綢緞莊,想要挑幾匹綢緞帶給家中親人。
    隻是他剛踏進綢緞莊沒多久,綢緞還沒選好,門口就走進來一位千金小姐。
    身穿一襲粉色襦裙,麵覆輕紗,身後還跟著兩個小丫鬟。
    衛辭知道古代男女大防重,所以他不習慣跟少女離的太近,以免引來什麽誤會說不清。
    看到有少女進店之後,衛辭立刻轉身就出了門。
    出了店門後,衛辭看到快到吃午飯的時候了,於是便想穿過巷子,去對麵的街道吃餛飩。
    隻是沒想到剛踏進巷子沒兩步,身後突然傳來一個清脆悅耳聲音:
    “衛公子,請留步。”
    衛辭聞聲轉頭,就看到剛剛在綢緞莊看到的輕紗遮麵的女孩站在他身後不遠處。
    顯然叫住他的人也是這個女孩,隻是剛剛跟在她身後的兩個丫鬟,不知為何,此時不在。
    衛辭一頭霧水,此女是誰?他也不認識啊,怎麽知道他姓衛?攔住他又所為何事?
    衛辭往後退了一步,拱手行禮詢問道:
    “不知姑娘是誰?攔住在下有何要事?”
    沒想到女孩聽到衛辭的話後,居然主動取下了臉上的輕紗:
    “衛公子,我是靖南王府的秦五姑娘,咱們之前見過麵的,你還有印象嗎?”
    秦妙清一臉笑意的看向衛辭,衛辭待認出女子是誰後,心中十分震驚。
    靖南王的五女兒,她找自己幹嘛?
    衛辭對於此女印象不是特別好,看到她心中頓時升起防備。
    “五小姐,請問你找在下所為何事?”
    秦妙清看衛辭離自己遠遠的,忍不住往前走了兩步。
    誰知道看到她靠近,衛辭當即又退了兩步。
    秦妙清見狀有些氣餒,但還是問道:
    “衛公子,你可是即將回家鄉參加鄉試?”
    衛辭不知秦五小姐從何處得到他即將回鄉的消息,但還是點了點頭。
    看到衛辭點頭,秦妙清唇角輕揚,然後又道:
    “先恭喜公子了,隻是我偶然得知一事,想要告知公子一聲。”
    衛辭聞言納悶,他與秦五小姐並不熟識,她能和自己說什麽事?
    衛辭隻能道:
    “小姐請說。”
    秦妙清心中有些激動,過了今天衛辭就會欠她一個大人情。
    下次再見他一定不會對自己這麽冷淡了。
    秦妙清努力穩住心神,一字一句道:
    “衛公子,我聽到一個消息,今年青州的科舉有點貓膩。
    你若信得過我的話,最好不要參加,之後青州會重開鄉試。
    屆時你再參加,就可保無虞了。”
    此言一出,衛辭的臉色瞬間嚴肅起來,他滿心驚疑的看著秦妙清:
    “秦五小姐,科舉考試可不能拿來開玩笑。”
    秦妙清聞言急了:
    “我沒有開玩笑,我說的都是真的。”
    秦妙清眼看衛辭不太信她的話,恨不能把自己的心都掏出來給衛辭看。
    她前世並未接觸過官場,她嫁的夫家雖是開國勳貴,但家中晚輩不爭氣。
    她又被婆婆磋磨的沒功夫注意外界,所以出嫁後她對官場之事可能沒什麽記憶點。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但青州科舉舞弊事件發生在她出嫁之前,且舉國皆知。
    青州鄉試一正一副兩位主考官更是因為科舉舞弊被滿門抄斬。
    且此次青州鄉試鄉試中凡中榜的學子皆被關入大牢,嚴刑拷問。
    不僅名聲被毀,外界皆說此次中榜的學子全部參與了舞弊。
    更可惜的是多數學子都沒有撐過刑罰,死在了獄中。
    她前世曾聽聞衛辭也在此列,他在大牢中也吃了不少苦。
    幸好他的父母反應迅速,求了青州當地的大家族出手,重金賄賂負責大刑的獄卒。
    看在錢的麵子上,獄卒在對衛辭審問時沒有下死手。
    衛辭這才撐到朝廷查清他與此事沒有關聯,僥幸逃得一命。
    後來又在青州重開鄉試時,不顧還沒休養好的身體,毅然決然參加。
    最終一舉奪魁,徹底洗清了自己的名聲。
    如今重來一次,秦妙清不想讓衛辭再重複上一世的悲劇。
    所以她主動來提醒衛辭,希望他能避過此劫。
    問題是她卻沒有辦法取信衛辭,更沒辦法向衛辭解釋清楚為何不讓衛辭參加鄉試。
    鄉試三年一次,錯過一次就要等三年。
    憑自己三言兩語就讓衛辭錯過此次鄉試,著實有些讓人難以接受。
    秦妙清急得不知如何是好,衛辭看她神色不似做偽。
    又思及她是靖南王的女兒,也許知道一些外人難以察覺的事,於是引導著詢問:
    “請問小姐可是從某處聽到了此次青州鄉試不妥的內幕?”
    秦妙清立刻點頭,當即把自己爹拉出來扯大旗:
    “衛公子,實不相瞞,我的確在我爹的書房外偷聽到了一些信息。
    你可能有所不知,如今朝中太子與趙王的奪嫡之爭日漸嚴重。
    此次青州鄉試的主考官乃是翰林院從五品的侍讀學士林大人。
    林大人出身豫章林氏一族,他有個嫡親的兄長便是如今朝中刑部尚書林進清。
    而林進清不僅投靠了太子一黨,如今還正在暗中調查河東私鹽案。
    控製河東私鹽案的幕後之人正是趙王,趙王唯恐林進清真查出些什麽。
    又深恨他是太子黨,所以起了陷害林大人科舉舞弊,拉整個林家下水的心思。
    此次青州鄉試,所有參加鄉試的學子都要倒黴,若是不上榜還好一些。
    抓到牢中,過個十天半個月也就放了,若是上了榜,恐怕命都難以保住。
    我與衛公子畢竟有過一麵之緣,實在無法眼睜睜看著衛公子遭此劫難,所以特來提醒。”
    聽完秦妙清的話,衛辭整個人都麻了,他立刻環視四周。
    還好還好,他們此時在一個小巷子中,周圍隻有他們二人。
    接著衛辭心中湧起滔天巨浪,秦五小姐說的信息實在太讓人心驚。
    太子,趙王,豫章林家,科舉舞弊,河東私鹽案,哪一條拿出來說都已經很嚇人了。
    而秦五小姐居然堂而皇之在一條小巷子中,盡數告知於他,這心是真大!
    衛辭強壓下內心的波瀾,深深呼出一口氣,然後向秦妙清拱手鞠躬:
    “多謝秦五小姐告知此事,若小姐口中所說之事俱是真的,衛辭就欠了小姐天大的恩情,以後必報此恩。”
    聽到衛辭的話,秦妙清終於鬆了一口氣,臉上也露出笑容。
    衛辭相信她了,接下來等他回到青州就知道她若說全部為實,她是真的在幫他。
    秦妙清對衛辭道:
    “隻要你肯信我就好,此次一別,再見就要後年京城了。
    屆時衛公子一定已經金榜題名,成為我大周開國以來第一個六元及第者。
    妙清在此祝衛公子前程似錦,一帆風順。”
    說完秦妙清羞澀一笑,轉身就走。
    看著秦妙清的背影,衛辭心中五味雜陳,百感交集。
    說出來可能有點普信,但秦妙清這副模樣,衛辭再傻也看了出來,這姑娘可能喜歡他。
    否則怎麽可能僅憑一麵之緣,就透露給他那麽大的朝堂之事,最後更是把自己的閨名都主動說了出來。
    要知道在古代女子的閨名是絕不可肆意透露給外男的。
    可這世上真的有姑娘僅憑一麵之緣就愛上一個外男,甚至不惜把朝堂秘辛都透露給他嗎?
    衛辭不理解這種心態,且他很快反應過來,秦妙清的消息來源絕不可能是他所說的,在父親書房外偷聽到的。
    原因很簡單,靖南王遠在江南,跟他侄子趙王又不交好。
    靖南王如何會得知趙王暗中用私鹽謀利?
    且為了事情暴露,還要栽贓林家科舉舞弊?
    就算退一萬步來說,靖南王與趙王暗中在誰不知道的情況下交好。
    趙王栽贓林家,也沒必要告知靖南王。
    因為靖南王的領地是江南,青州的事他又插不上手,更幫不上忙。
    趙王把此事告訴他做什麽?這種事難道不是越少人得知越保密嗎?
    當然這種事也更不可能是靖南王查出來的,因為靖南王離開京城已經很多年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就算在京中留有勢力,這勢力也絕不可能跟豫章林氏相比,更不可能與皇上相比。
    若是靖南王都能查出的事,林氏和皇上一定也能查出。
    可是秦妙清剛剛言之鑿鑿,連青州此次鄉試未上榜的學子會關十天半個月放了,上榜的可能會丟命的判決結果都知道了。
    她這根本不是偷聽到某事,然後擔憂衛辭受連累,所以特來告知的描述方法。
    反而更像是親眼看到或者親耳聽到了某事的最終結果,然後才告訴別人的描述方法。
    否則她如何就敢肯定趙王陷害林家一定會成功。
    又如何肯定科舉舞弊陷害事件成功後,朝廷會大規模牽連學子?
    自古科舉舞弊事件主考官的確都難逃一死,親族也都會跟著或抄家流放,或滿門抄斬。
    但是對於學子的處置卻很少大規模牽連,連不上榜的都抓。
    畢竟能參加鄉試的也都是秀才,大規模牽連會鬧得人心惶惶,百姓不安。
    當局者一般是抓大放小,恩威並施,參與作弊的學子難逃一死,還會牽連家人。
    但連榜都沒上的學子也要被抓進考中,審個十天半個月才放出來。
    那隻能說明此事鬧得很大,且在朝廷還沒徹底查清此事時,死人了。
    皇上震怒,並真的相信了主考官參與舞弊,所以要毫不留情徹查。
    不過也不排除是秦妙清不懂這些事,她故意誇大結果,瞎說的。
    反正不管怎麽說,衛辭都覺得這秦姑娘有古怪。
    他甚至懷疑秦妙清跟自己一樣也是異世之人。
    但眼下還不是顧慮這些的時候,此次回青州,他隻能小心小心再小心。
    大不了今年鄉試錯過再等個三年,反正他還年輕等得起。
    抱著這種心思,衛辭與程佑安一起踏上了回家的客船。
    臨行前,在書院時交好的章子敬,魏秉直,孫富貴等人來送他們。
    此時他們年輕氣盛,每個人臉上都帶著對未來無限的期待。
    魏秉直道:
    “咱們都不是同一州府的學子,鄉試不能一決高下了。
    待後麵京城會試,必要分個高低。”
    此話一出,顯然是覺得在場之人都能得中桂榜。
    眾人聞言也都豪氣大增,連連應道:
    “好!京城再見!一個都不能少!”
    “會試再分高下!”
    喜歡母子雙穿越,兒子是我的金手指請大家收藏:()母子雙穿越,兒子是我的金手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