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花容閣
字數:8702 加入書籤
接著爾雅也沒給這位章公子設計什麽複雜的造型。
隻是當眾讓章公子的妝娘為他梳了一個古裝劇中男主常見的發型。
等妝娘給他編完發型後,去雲衣閣取衣服的人也回來了。
爾雅命人給他換上新的衣服鞋子,章公子看著爾雅指定讓他穿的衣服有些納悶:
“你這衣服跟我的衣服不是差不多嗎?為何還要我換?”
其實爾雅真正想讓他換的並不是衣服,而是鞋子。
她發現章公子雖然五官沒什麽明顯的毛病,但他個頭有點矮。
所以即使一身白衣,也沒有風度翩翩的氣質。
爾雅特意命人從雲衣閣取來的並不是衣服,而是跟衣服一起來的,這雙不起眼的增高鞋。
但爾雅並沒有直接告訴章公子,隻道:
“貴客,實不相瞞,您這身衣服有些不夠白。
我們是擔憂穿這身衣服,您臉上敷了我們店中的粉後,臉白而衣裳不夠白,會不協調。”
章公子聞言有些臉紅,這套衣服是在雲衣閣買的,價格不便宜。
他穿了許多次,白衣已經有些泛黃了。
章公子換上衣服鞋子後,自然立刻察覺到了鞋子的不對勁。
但對一個身高不夠的男人來說,他會主動戳破他腳下的鞋子是內增高的嗎?
顯然不會,且爾雅貼心的給他新選的衣服足夠長,完全可以遮蓋住他的增高鞋。
換完衣服鞋子後,爾雅先是讓妝娘給他上了一層粉底液,使章公子的皮膚更加白皙無瑕。
臉上有些粗的毛孔頓時完全遮住,章公子的妝娘一上手就發現,花容閣這款脂粉還真效果好的驚人。
緊接著爾雅又讓妝娘用店裏售賣的眉筆加粗章公子的眉毛,畫了現代很流行的劍眉。
又修飾了他的眼型,使他整個眼睛更加狹長俊美。
最後塗了並不誇張的唇彩,經過這麽一收拾,章公子整個人越發精神。
有了劍眉星目,俊美無雙的感覺。
化完妝後,爾雅讓章公子站起來走到圍觀的人群麵前。
讓百姓自己看化妝前跟化妝後的章公子區別大不大。
之前章公子因為身高不夠,雖然五官端正,膚色白皙,也能讓人讚一句俊書生。
可顯然不能跟眼前這個風度翩翩,白衣卿相,俊美瀟灑的男子比。
爾雅適時站出來道:
“諸位剛剛也都看到了,這位章公子的妝容皆是由他自己的妝娘所化。
我花容閣隻提供了胭脂水粉,其他並未動手。
他剛剛是何模樣,如今又是何模樣,諸位也都親眼看到了。”
人群中的驚歎此起彼伏,剛剛沒買東西的路人,此刻也都狠狠心動了。
之前花容閣給那些臉上明顯有瑕疵的客人化妝,效果雖然極好。
但也有些人跟章公子想的一樣,覺得都是妝娘的手藝好。
也有些人覺得這些胭脂水粉隻對臉上有瑕疵的人有用,自己並沒明顯的缺陷,也不用買。
可現在章公子現身說法,原來花容閣的這些胭脂水粉效果真的這麽好,對男子比女子還有用。
爾雅趁機又宣傳:
“今日隻要是在我們店裏買東西的貴客,花容閣皆送私人訂製的妝容一套。
保證你們和章公子一樣,用了以後越發英俊瀟灑,玉樹臨風。”
此言一出,人群中很多書生學子頓時比女子更加激動。
誰人不知當今皇上是個顏控呢,正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之。
論討好皇上這件事,前朝的臣子可一點不輸後宮的女子瘋狂。
且他們理直氣壯,還一點都不覺得羞恥。
習得文武藝,貨與帝王家,這不是很正常的事嗎?
關他是因為學識討好皇上,還是因為武藝討好皇上,亦或者因為長得好得皇上偏愛。
重要的是得皇上偏愛,升官發財!
因此看到章公子現身說法的效果好,許多書生也加入了搶購的熱潮。
花容閣的東西一天內硬是被搶光了,連庫存都沒有了。
不得不早早關門,很多沒搶到貨的人還圍在店外追問什麽時候上新。
爾雅一天內都快把投入的成本全賺回來了。
但她也沒擴大招工,一是胭脂水粉這種東西,並不是所有百姓都買。
大多數百姓都吃不飽飯,自然沒閑錢買什麽化妝品。
二是這東西耐用,一瓶能用小半年,貿然擴大招工,生產出來的貨物後期可能會出現擠壓情況。
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花容閣都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盡管如此,爾雅還是沒有大量生產貨物。
供不應求剛好更會讓客戶知道花容閣的貨物搶手,他們對花容閣的認可度也會越高。
接著爾雅又推出雲衣閣和花容閣又聯動服務。
雲衣閣的會員客戶可以在花容閣提前定製胭脂水粉。
花容閣的會員客戶,同樣也享受雲衣閣的私人訂製服務。
越來越多的貴夫人開始成為雲衣閣和花容閣的忠實客戶。
銀子流水一般的進賬,爾雅的日子也越來越充實。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些年家裏管錢的一直是爾雅,如今家裏的小金庫已經有幾萬兩銀票。
除此之外爾雅與衛嶽之前還買了八十畝良田租給別人種了。
衛木匠在下河村也買了五十畝地同樣租給別人種,這些也都是資產。
因為衛辭是舉人,有兩百畝地的免稅資格,如今他們還可以再買七十畝地。
隻是良田不好買,如今太平年間,不到逼不得已誰也不會賣地。
不過如今積攢的這些資產,足夠使爾雅越幹越有勁了。
被爾雅幫過的沈夫人也投桃報李,給花容閣介紹了不少了客戶。
沈夫人介紹的客戶都是官家夫人千金,出手十分大方,她們一點都不缺錢花。
本來爾雅還以為這些官員應該沒少貪汙受賄。
後來她才發現,這些官員其實還真不算受賄,他們也不屑受賄。
因為凡是在外任職的官員,無論多清廉都不會缺錢花,他們根本不會受賄。
比如楊知府剛來青州上任的時候,青州大大小小的商人,官員都送來了賀禮。
這個賀禮十分重,且是不用還的。
送來的良田,鋪麵,農莊,還有仆人,金銀都數不勝數。
隻這一次賀禮,楊知府賺的絕對比爾雅如今的家當還多。
且楊知府收的還合情合理,這筆收入連朝廷都不會追究,因為這是“規矩”。
凡新官上任都不用吩咐,地方的商戶就會自覺送禮。
其次逢年過節,商戶也都會送禮,這也是正常的。
一個官員隻要不太貪婪,太奢侈。
基本上每年的俸銀,加一些眾所周知的灰色收入,以及任上商人送的禮,他是花不完的,根本不用冒險貪汙。
這也是為什麽官員上任的時候,會千方百計賄賂吏部官員,讓自己去富饒的地方當官。
因為富饒的地區商人有錢,送禮也大方,灰色收入也高。
窮的兔子都不拉屎的地方,哪怕是最有錢的商人,平時都不舍得吃四菜一湯。
這種地方他就是他們再肯孝敬,又能摳出幾個錢呢。
徽州府算是不錯的省份,這裏聚集很多商人,繁華程度僅次江南府。
楊知府能分開這裏,朝中背景應該不低,所以他的夫人說話也格外好使。
她說花容閣的東西好,青州上層的貴夫人自然要給麵。
當年爾雅開雲衣閣的時候,榮夫人就曾搭過手,給爾雅帶來一批客戶。
隻是榮家在青州雖然有地位,但也有對手。
榮夫人推薦的店鋪,親近榮家的人願意給點麵子。
那些不親近榮家的自然看都不看一眼,倒不如沈夫人,她一開口哪派都要給點麵。
忙碌的日子總是過的很快,一轉眼時間來到下半年。
也就是在此時,青州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地龍翻身。
地龍翻身就是地震,青州此次地震挺嚴重的,有些老房子都沒撐住塌了。
好在這種老房子不多,但恰巧,爾雅家就是其中之一。
塌的還正正好是衛辭本來住的西廂房,幸好此時衛辭不在家,家中也無人員傷亡。
可這寓意不好啊,眼瞅著明年年初衛辭就要參加會試了。
現在他住的房子突然塌了,衛嶽忍不住心事重重,生怕遠在千裏之外的兒子會有什麽不好。
他思來想去,向爾雅提出想修建一棟老宅的思想。
古人講究落葉歸根,無論走多遠,總要有個老家,等老了才有地方去。
以前衛嶽和爾雅都是兒子在哪他們就在哪。
衛辭在章陽縣讀書他們就去章陽縣,衛辭到府學讀書他們就來青州。
現在衛辭去了京城,他們又打算等兒子金榜題名他們就去京城。
可實際回過頭想想,他們根本就沒有根。
下河村雖然有套老宅,但如今兩人也不住,以後老了他們定也是不願回去的。
如此倒不如在青州修一棟大房子,等將來老了總要有個地方養老。
就連衛辭也是,就算將來他當了官做了宰,老了不還是要告老還鄉,屆時他又去哪裏呢?
所以衛嶽思來想去打算在青州買地,重新建造一套宅院。
他把這個想法告訴爾雅,爾雅雖然點頭支持了他這個想法,但又表示此事不急,需要慢慢來。
如果衛嶽打算在青州建一套老宅,那這就不是隻把房子建了就能完事的。
首先第一點他要尋根,衛家和很多人家最不一樣的地方就是當年衛嶽的爺爺是逃難到的下河村。
族譜都丟了,衛家在古代來說是沒有根的人。
衛嶽想建老宅,不是說房子建了就是老宅的。
你要有族譜,要有家族的墓地,後期還要有祠堂。
要把這些東西都弄明白了,這才是老宅,是祖地。
而這些顯然不是一時半會能弄清楚的事兒。
起碼要先有個規劃出來,想好了怎麽去做,然後才能進行下一步。
且做這些事需多投入大量的金錢,他們的錢聽著幾萬兩挺多,真花起來那也是不經花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衛嶽既然能把此事提出來,顯然在心中也琢磨許久了。
而且也已經有了一些想法,他也不是一個衝動的人。
既然爾雅同意他的看法,那一切慢慢來就是。
他還不到不惑之年,有許多時間籌謀此事。
眼下還是先把地龍翻身導致的塌陷的西廂房修好。
地龍翻身是大事,官府也十分看重,楊知府第一時間命衙差去登記受災情況。
徽州府不是地震帶,突然地龍翻身讓人十分惶恐。
皇上很快下了罪己詔,向上天祈禱有什麽刑罰請降朕一身,莫傷百姓。
看得出來翰林院擬旨的官員十分有才華,詔書寫的字字懇切,真情實感。
緊接著青州各大商戶也開始捐款,救濟災民。
爾雅家作為受災百姓之一,居然還有份兒能分到補貼。
不過爾雅沒要,他們家如今也不缺那幾兩銀子了。
收了還平白落人口舌,接著她又以花容閣和雲衣閣的名義施粥救濟災民。
在城外建了粥棚,散了一波錢財,同時也收獲了一堆好名聲。
接下來爾雅發現衛嶽的幹勁更足了,花容閣的雜事一直都是他在做。
比如胭脂水粉的生產以及花容閣店鋪的管理。
爾雅絞盡腦汁的畫設計圖和研究新產品已經夠費精力了。
所以大部分時間都是衛嶽在幫她管理這些。
衛嶽本就忙的團團轉,爾雅沒少勸他歇歇。
沒想到衛嶽不僅沒歇,反而跟榮家老爺一起打算把花容閣開到京城去。
衛嶽覺得他們將來總要到京城陪著衛辭的,總不能在京城閑著。
倒不如現在就利用資源把花容閣開到京城。
不過隻靠他們兩人不僅人脈不夠,畢竟京城人情不地不熟,還分身乏術。
衛嶽提出可以跟榮老爺合作,榮家是世家大族,族中子弟眾多,當官的也多。
榮老爺出身嫡支,但沒什麽讀書天分,所以一直在管理族中庶物。
跟他合作也算是術業有專攻,以榮家的人脈,足以在京城建立一個胭脂水粉的生產工廠,並選最繁華的地方做鋪麵。
屆時榮家出人脈資源,衛家出技術,利潤兩家五五分。
衛嶽與爾雅都覺得此事可行,雖然榮家插一手,他們要少賺不少錢。
可有榮家在他們也能省不少事,最主要的是榮家朝堂勢力也不容小覷。
兩家一起做生意也算有了正式牽連,能給衛辭在官場鋪人脈。
喜歡母子雙穿越,兒子是我的金手指請大家收藏:()母子雙穿越,兒子是我的金手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