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變故
字數:8336 加入書籤
程佑安性格比衛辭外向的多,聽到爾雅給他做衣裳了,頓時眼前一亮。
他自顧自往屋裏走
“幹娘,快給我看看你給我做的衣裳,大一點也沒關係,我馬上就壯回來了。”
程佑安會試排在一百多名,心驚膽戰生怕自己落到同進士。
那段時間吃不好睡不好,可不就瘦了。
後來他擦著尾巴進了二甲,外公又逼他考館選進翰林院。
程佑安生怕辜負外公的期望,心驚膽戰怕自己考不上,又瘦了一些。
好在程佑安的外公人脈廣,就是看在他外公的份上,翰林院的掌院學士也把他錄取了。
如今程佑安是翰林院的庶吉士,沒有品級。
他要在翰林院白幹三年,這三年他還沒有俸祿,隻有糧食補貼。
三年參加翰林院的留院考試,若是考中就可以做翰林院正七品編修。
考不中,好一點會被分到朝中六部,不好的話,說不定就要去做地方官了。
不過想要升官快的話,去外地做地方官是難免的。
古代當官也是要有地方資曆的,光在京城混,沒有拿的出手的實績,將來升官就困難。
衛辭對自己的未來規劃就是先在翰林院待上三年,一是鍍金,有翰林院經曆。
二也是在皇上麵前刷個臉熟,讓皇上對他印象再深刻一些。
翰林院之所以清貴,地位高崇,就是因為他實際上是皇帝的秘書處。
你在的別的地方幹,不到四品不能上朝,也就不能見皇上。
但在翰林院,哪怕你是七品編修,也是有麵聖資格的。
衛辭打算在翰林院幹完三年後,就讓老師調他到外麵做地方官。
到時候他也不打算去太繁榮的地方,繁華的地方雖然日子舒坦,也能撈油水,可是難出幹績。
窮山惡水地方偏,一來升官容易,二來衛辭相信以自己的能力,能帶著百姓把日子過好。
等他有了出眾的功績,三年一升官,他最多隻需在地方待六年?
加上陳黨和老師的扶持,再回京城時,他就有把握升到三品,最低也是四品,有上朝的資格。
屆時他還不到三十歲,到那時籌謀入閣一事就容易的多了。
這是衛辭的職業規劃,程佑安就不行。
他起步就比衛辭低兩級,再如何努力也不可能在三十歲前升到四品了。
所幸程佑安也不是多麽胸懷大誌的一個人。
因為隻要一想到自己出息了,他爹和他那個異母弟弟會跟著沾光,他就沒有動力了。
爾雅與程佑安兩人興致勃勃的走進屋裏去看衣裳。
晚進門一步的衛辭連爾雅的麵都沒見上。
程佑安在現代算是型男那一類,所以爾雅給他做衣裳不會往柔弱書生靠近,多用金色滾寬邊,顯得富貴,
程佑安最喜歡幹娘給他做的衣裳,一上身他的顏值就跟著上漲至少兩個度。
別說女子愛美,其實男人的愛美程度也不比女人差。
快兩年不見,爾雅閑著沒事時給程佑安做了好幾套衣裳。
程佑安愛不釋手,當場就要給衛辭借屋子試衣裳。
衛辭看他那沒出息的樣子,險些沒丟了形象翻白眼。
他忍不住對程佑安道
“試什麽試,趕快去洗手吃飯了,我已經讓侍墨回程家說你今天不回去吃飯了。”
程佑安對衛家都很熟悉,無論是衛木匠周三娘還是王嬸。
在衛家人麵前他也不用講究什麽衛家人今天剛到,會不會麻煩之類的。
立刻一臉高興道
“還真好久沒嚐到王嬸的手藝了,我今天要多吃點。”
爾雅和衛嶽最喜歡程佑安得一點就是他活潑,當然了在外人眼裏這是不穩重。
可衛辭自小就乖,衛嶽與爾雅養孩子從來沒體會到熱鬧的感覺。
在程佑安身上兩人正好感受到了這種感覺。
飯桌上程佑安還提議等休沐的時候,要帶爾雅衛嶽與衛木匠和周三娘逛京城。
衛辭聞言再也忍不住衝著程佑安翻白眼,這是他的工作嗎,就在這搶活幹。
程佑安這段時間是真的不太想回程家,他早就到了成親的年紀。
之所以拖到現在還未成婚,一是他的父母都對他不上心。
二則是他的外公希望他考中功名後,給他找個能罩的住他的老丈人。
可自從他考中進士以後,他的繼母突然就對他的婚事上了心。
還一直在撮合自己親妹妹的女兒和程佑安。
她繼母親妹妹的女兒,程佑安一聽就知道這個女孩將來絕不可能和他同心。
就算對方千好萬好跟他一條心,但一想到對方是繼母的侄女,程佑安也不是膈應的不行,絕不可能和她恩愛白頭。
如此一來這樁婚事程佑安自然百般不同意,。
這兩天在家正和程有為鬧騰,導致他很不耐煩回家。
所以在衛家吃完飯,程佑安還想和衛辭抵足而眠,衛辭毫不客氣的拒絕了他。
他還想著晚上跟父母商量去老師家拜訪一事,哪有時間跟程佑安抵足而眠。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程佑安被拒絕後唉聲歎氣,一步三回頭的離開了。
上京一路辛苦,一家人用完晚飯送走程佑安後,天還未徹底黑下來衛木匠和周三娘就困的睜不開眼了。
王嬸燒了洗澡水,幫著兩人好好洗了熱水澡,然後去休息。
爾雅與衛嶽也坐船坐的腰酸背痛,想要早些休息。
可作為父母,他們如何看不出今日兒子雖麵上不顯卻有心事,似是有什麽話要對他們說。
等衛木匠與周三娘去休息後,爾雅把衛辭拽到東廂房的書房中,直奔主題道
“兒子,你是不是有什麽話要跟爹娘說?”
衛辭聞言無奈一笑
“兒子有什麽事都瞞不過娘。”
其實不是瞞不過,是人在親近的人麵前會下意識放下防備與偽裝。
說起此事衛辭也有些不好意思,倒不是提起自己的婚事羞澀。
而是父母剛剛進京,未能好好休息就要勞煩他們為自己忙碌。
偏此事老師催的又急,已經耽誤不得了。
衛辭對爾雅與衛嶽道
“爹,娘,恐怕你們明天就要到文家走一趟了。”
爾雅聞言有些驚訝
“這麽快?可是有什麽變故?”
文大人是衛辭的老師,對衛辭有教導之恩,他們一家此次上京去拜訪對方是應該的。
隻是今天剛到,明天就去拜訪是否有些倉促。
總要收拾一番,什麽都備齊了再去拜訪,也顯得隆重些。
衛辭這麽急切的讓他們過去,爾雅隻能猜測是有什麽事急著要辦。
衛辭點頭,神情嚴肅
“是有一些變故。”
此事還要從陳閣老說起,衛辭自從拜入文源清名下的那一天起,就從未想過對方是做慈善收自己為徒,並用心培養。
老師收他為徒是看中了他的天分,同理他拜在老師名下,也是因為知道自己能得到扶持。
陳黨會為自己的前程保駕護航,作為回報,衛辭自然也有責任維護陳黨這個利益團體。
所以考中進士後,文源清與王夫人理所當然的為衛辭挑選相看妻子,無論是衛辭還是爾雅與衛嶽都並無任何異議。
但是這一年多文源清與王夫人和衛辭相處下來是有感情在的。
他們為衛辭挑選的媳婦固然有拉攏對方壯大陳黨的意思。
但同時他們也真心希望衛辭能得一個賢內助,並且這個賢內助也能幫扶衛辭的前程。
這本是件兩全其美的事,王夫人這幾個月也選好了人家,萬萬不曾想陳閣老變了主意。
陳閣老出身姑蘇陳家,是真正的書香世家,底蘊深厚,為陳閣老上位提供了不少助力。
陳閣老上位後也用自己的影響力使得陳家更加如日中天,這一切本是良性循環。
但許是老天看不下去陳家的繁榮昌盛,到了陳閣老下麵這一代,偌大的陳氏家族竟然沒有一個拿得出手的人才。
陳閣老雖然官至次輔,可他年紀已經大了,下麵一代無人頂上,陳家將來沒落是必定的。
尤其是上個月,陳閣老重病了一場,他越發感覺力不從心。
所以起了在自己退下來前,為陳家找個保障靠山的想法。
能讓陳閣老做依靠的人,自然隻有皇上的那些龍子,而陳閣老選中的人正是當今太子。
文源清並不讚成陳黨參與黨爭,因為黨爭實在太過凶險不可控。
文源清的前任領導刑部尚書林進清不就是因為投靠太子遭到趙王報複,陷入了科舉舞弊案中,最終落得滿門抄斬的下場。
且不說太子不知將來能不能成功登基,就是太子最終登基了對林家又有什麽幫助呢?人都快死絕了。
文源清不想重複林進清的悲劇,陳黨以前也並未插手這些事。
所以在察覺到自己老師的意思後,文源清當即就表示了反對。
奈何陳閣老心意已決,非文源清能勸服。
如今他唯一能做的隻有盡量撇清陳黨與太子的關係。
王夫人剛開始為衛辭相看妻子時,就曾聽人說太子妃的娘家侄女看上了衛辭。
當時文源清並不想太子扯上關係,所以隻說衛辭有了心儀之人。
文源清與王夫人為衛辭挑選的妻子是如今翰林院掌院學士的孫女何琇瑩。
翰林院掌院學士為從二品官職,何掌院是皇上真正的心腹重臣,他的孫女本來是衛辭踩高蹺也夠不到的存在。
但誰讓衛辭除了才華橫溢,連中六元,讓何掌院對他印象極好不說,還有張讓女子神魂顛倒的臉呢。
他高中狀元打馬遊街那日,何小姐恰巧也在觀看的人中,並對之一見鍾情。
何掌院的兒子何大人雖然為人木訥,在工部至今沒幹出什麽名堂,卻是個實實在在的女兒奴。
得知女兒看上了新科狀元,二話不說就幫女兒籌謀,衛辭這才有機會跟何家結親。
本來此事可以慢慢商量著來的,陳閣老一開始對這樁婚事也沒什麽意見,還十分支持。
唯有何琇瑩的母親深知女兒嫁人不能隻看男子,公婆家風也極為重要。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何母顧慮衛辭出身農家,擔憂衛家雙親是粗魯不講理之人。
所以一直要求一定要見見衛辭的父母,才能繼續往下談婚事。
文源清見過爾雅與衛嶽,知道兩人並不是何母顧慮的那種人。
想著待到衛嶽與爾雅進京與何母見上一麵,這婚事就能成了。
哪知天有不測風雲,就這麽短時間內陳閣老會變了想法。
如今陳閣老還隻是私下在接觸太子,此事瞞的極嚴,並無外人知曉,何家自然也不知道。
若被何家人得知陳閣老在接觸太子,那這樁婚事是定不能成了。
何掌院作為堅定的保皇黨,是絕不會願意和黨爭扯上一絲關係的。
且等到陳閣老與太子徹底默契下來,屆時定會撮合衛辭與太子妃娘家張家的婚事,那是文源清最不想看到的。
所以他想搶時間,在何家不知道陳閣老的想法,陳閣老與太醫也沒徹底默契下來前,將何家這樁婚事完全落實。
如此一來,何家想反悔也完了,陳閣老也沒辦法再打衛辭婚事的主意。
衛辭將這些事用最簡潔的語言跟爾雅與衛嶽大致說了一下。
兩人聽完衛辭的話臉色都有些難看,沒想到兒子的婚事還有這麽多波瀾。
不過爾雅是讚同文源清的意思的,黨爭這種事,像他們家這種家底薄的,是萬萬不能摻和其中的,稍不留意就被當了炮灰。
那些皇子鳳孫在爭奪大位時絕不會吝嗇炮灰的犧牲。
了解完這些事爾雅恨不能今晚就去文府,然後把衛辭與何家女的婚事定下來。
她與衛嶽對視一眼,沒再跟衛辭多說什麽,而是立刻開始去準備明天到文家送的禮。
文家這一年多一直照顧衛辭,作為父母爾雅與衛嶽自然不能失禮。
此次進京他們自身的行李雖然沒帶多少,卻帶了很多徽州特產,就是用來送人的。
都是一些茶葉,漆器,硯台,木雕等等,能拿的出手的。
本來爾雅還想著準備些江南的綢緞繡品送給王夫人,但現在時間來不及準備了。
她從衛嶽收藏的玉石裏挑了一些能做珠寶的原石代替。
至於綢緞衣裳這些東西,等到花容閣與雲衣閣正式開業後再送也不遲。
喜歡母子雙穿越,兒子是我的金手指請大家收藏:()母子雙穿越,兒子是我的金手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