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日子

字數:8804   加入書籤

A+A-


    爾雅回到家裏時,衛辭還沒下值,衛嶽出門去查看京中要開辦的花容閣與雲衣閣的裝修與庫存。
    周三娘想要種菜,衛木匠雖然言語反對。
    但還是讓鬆柏給他尋了一些爛木頭,打算訂的四四方方。
    可以往裏麵填土種點菜,放到後院去。
    這樣周三娘以後也有點事忙,她閑不住,閑下來反而難受。
    王嬸還在廚房忙活,爾雅想著有空還是要去采買兩個下人回來。
    現在家裏人多了,院子也大了,光靠王嬸一個人有些忙不過來。
    王安要跟著衛辭,鬆柏要看門,都幫不了王嬸什麽。
    回到臥室爾雅摘下身上的首飾,換了件更舒適的常服。
    她剛換完衣裳衛辭就下值回家了,還給爾雅帶了正明齋的自來紅。
    自來紅是一種跟月餅有點像的點心,也叫紅月餅,是正明齋的招牌點心。
    爾雅最喜歡吃月餅,衛辭想著母親應該會喜歡這種點心,所以下值以後特意去買的。
    接到兒子買回來的點心,爾雅很高興,她倒不在意一口吃的。
    但她歡喜衛辭每次出門都記著她的心意。
    催著衛辭換下官服,爾雅向衛辭提起了她今天遇到秦妙清的事,並說了自己的打算。
    聽完爾雅的話衛辭不由得眉頭輕皺,滿臉反對道
    “娘,你不用為我操這些心,我把你接到京城是想讓你享福的,不是讓你費心籌謀我的前程的。”
    爾雅不讚同衛辭的說法
    “你是我兒子,我不為你費心籌謀還能為誰?
    這事你就別管了,你現在聽我的找點靠譜的人,看能不能盯著秦姑娘的動靜才是正經事。”
    聽到爾雅的話衛辭心中湧出暖流,他現在已經完全能體會到前世聽人說的,哪怕你八十歲,在父母眼中依舊是孩子。
    衛辭攔不住爾雅要接觸秦妙清,隻能給她支招。
    他告訴爾雅,太子妃與趙王妃還有幾位王爺的王妃在京中都有嫁妝鋪子產業。
    並將幾位皇子妃的產業分布在什麽地方,哪條街道一一告訴了爾雅。
    屆時爾雅可以以開綢緞莊和胭脂鋪為由,詢問秦妙清開在這些地方怎麽樣。
    將來無論是太子登基,還是趙王獲勝,亦或哪位皇子笑到最後,他們的正妃都一定是未來的皇後。
    正所謂同行是冤家,秦妙清若是知道將來哪位皇子登基。
    應該會下意識勸爾雅避開某位皇子妃的店鋪,不要跟未來的皇後搶生意。
    就算秦妙清不提醒爾雅也沒事,她可以借著鋪子的話題,主動在秦妙清麵前提起這些王妃。
    然後觀察秦妙清的反應,總能看出點頭緒的。
    就算最後什麽都看不出也沒關係,多跟秦妙清接觸幾次。
    看她言語中對哪位皇子最熱切,對哪位皇子妃的喜好最了解,遲早能看出點東西的。
    衛辭說的這些正是爾雅想做的,與衛辭商量完這些事後,正好衛嶽也回家了。
    衛嶽與衛辭倒也父子連心,他也帶了正明齋的幾樣點心回來,其中也有自來紅。
    今日衛嶽查看完京中花容閣與雲衣閣的選址與裝修後,又在京中逛了一圈。
    恰巧看到正明齋的生意極好,他就選了幾樣點心帶回家給家人嚐嚐。
    晚上一家五口人坐在一起吃飯,周三娘讓衛嶽爾雅幫忙,什麽時候有空給她帶些種子回來,她想種菜。
    爾雅勸她和衛木匠沒事也可以出門走走,不必把自己關在家裏,他們身體還很硬朗。
    衛家出門沒多遠就有一條熱鬧的街道。
    兩人出門叫上鬆柏,有鬆柏陪著也不怕迷路。
    周三娘聽到爾雅的話有些興奮,又有些疑慮。
    她不會說官話,有點怕京中的人聽不懂她說的話笑話她。
    衛辭告訴她官話不難學,周三娘雖然不會說官話但她差不多能聽懂。
    多出門跟人交流交流,很快就會了。
    有爾雅和衛辭鼓勵,後來周三娘和衛木匠也經常出門逛逛。
    熟悉周圍的環境後,周三娘最喜歡去附近不遠的菜市場跟人講價買菜,很快就學會了說帶著青州口音的官話。
    再後來她種的菜長出來後,偶爾吃不完,她還學著別的老頭老太太,出去擺攤賣菜。
    不過因為品種單調,她的菜很多時候都賣不出去,但這並不耽誤她樂此不疲的去賣菜。
    賣多少錢她不在意,她如今吃飯住宿不花錢,衣服什麽的也都有爾雅提供,根本花不到錢。
    再加上她手裏攢的有錢,所以不指望賣菜賺錢。
    她就是喜歡賣菜的時候跟一起擺攤的人聊天嘮嗑。
    日子過得快又清閑,還能聽說不說八卦。
    京城人多地方大,啥稀奇事都有,今天張家的老爺因為逛青樓跟媳婦打架了。
    明天李家的婆婆偷菜被人抓住了,周三娘聽的津津有味,不到天黑都不想回家。
    而衛木匠則喜歡去逛茶樓和木雕店,他以前是個木匠,木雕也會些,隻是手藝不算特別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有時候在木雕店看到喜歡的作品就多觀察一番,心中暗暗記下,然後回去自己找木頭雕刻。
    後來他雕刻的多了還拿去給店主看,店主看他有些出色的作品就出錢收下了,這也算衛木匠掙的外快。
    不過他掙得外快大都被他花到了茶樓裏。
    尤其是茶樓的說書先生講《莫欺少年窮》與《少年包青天》的時候。
    衛木匠一興奮還會打賞,因為他知道這是他孫子寫的故事。
    衛辭以前寫的畫本小說不知何時被引到了京城,賣的極好。
    可惜衛辭當年跟人談的分成隻分兩年時間。
    所以哪怕現在他的畫本小說在京中賣的再好他也拿不到錢了。
    話本火起來後自然又被引進了茶樓由說書先生來講。
    這兩本小說一個爽文,一個懸疑都十分賣座。
    衛木匠第一次聽就愛上了,並在飯桌上提起。
    衛嶽一聽這兩個名字就笑了,告訴他這是他孫子寫的。
    衛木匠沒想到他孫子在他不知道的時候居然都寫書了,不由得更加驕傲。
    從那以後往茶樓跑的更勤快了,隻要茶樓講這兩個故事他就去聽,聽的都會背了還樂此不疲。
    總之老兩口在京中的日子過得都挺精彩,各有各的事忙碌。
    相比周三娘和衛木匠老兩口的悠閑,爾雅與衛嶽就有些忙的不可開交了。
    為了衛辭的婚事就早點定下,衛辭的師母王夫人跟爾雅通完氣後。
    立刻約了何母到普度寺燒香祈福,不曾想何家太夫人突然病了。
    何母作為兒媳要侍疾,一時半會倒不好出來了。
    得到這個消息後,爾雅心急如焚,坐立不安。
    事關衛辭的婚事,她還真有點沉不住氣。
    衛嶽見她自從收到消息後就吃不下,坐不住的模樣,忍不住勸慰她
    “你之前不是還說什麽見親家的日子太緊,衣裳首飾都來不及重新換。
    現在正好趁這個機會,好好去打兩套首飾,再請個裁縫到家中做兩身衣裳。”
    爾雅正為衛辭的婚事上火,看誰都不順眼,她瞪了衛嶽一眼
    “我自己不會做衣裳,錢多的沒處花了,請什麽裁縫!”
    衛嶽被懟了也不生氣,好脾氣道
    “是是是,整個青州誰不知道,你的手藝最好。
    我陪你到街上挑兩匹好料子總行了吧!”
    等花容閣與雲衣閣開業以後,衛嶽就沒這麽清閑了,還能陪爾雅上街。
    爾雅在家也坐不住,索性與衛嶽一道到街上走走。
    兩人也沒套馬車,也沒叫上鬆柏或王安陪同。
    這兩天衛嶽頻頻往未開張的花容閣與雲衣閣跑。
    又與榮家的話事人一起定好了生產花容閣要銷售的胭脂水粉的廠子的選址。
    在爾雅的建議下還招收了許多女工到廠子裏工作。
    頻頻出門都把附近逛熟了,不用帶王安和鬆柏也不怕迷路。
    爾雅與衛木匠慢悠悠的往不遠處的街上走。
    兩人一邊走一邊說著京中道路與青州的區別。
    正聊著聊著,衛嶽的臉色很突然沉了下來。
    爾雅疑惑
    “怎麽了?”
    衛嶽也沒多說什麽,很快拉著爾雅隨意進了路邊一家玉石店。
    這家店是賣印章的,小二見客人上門立刻立刻迎上前來想要介紹。
    衛嶽表示想先看看,不用介紹。
    待到小二退開後,他才在爾雅耳邊低聲道
    “有人跟蹤我們。”
    爾雅聞言一驚,想不通會有什麽人跟蹤他們。
    衛嶽看向門外,見跟蹤他們的人沒進店,才小聲詢問爾雅
    “那人應該是盯著咱們家的,我們一出門他就跟上了。
    之前我一個人出門都沒有這種情況,你前兩天一個人出門可察覺到什麽不妥?”
    爾雅搖頭,她沒什麽反偵察的天賦,還真沒注意有沒有人跟蹤她。
    衛嶽看爾雅毫無頭緒,當即道
    “你先在這個店裏不要出去,我把他引到無人處揍一頓,看能不能問出點什麽。”
    說著衛嶽就要走,爾雅連忙拉住了他
    “你可別了吧,都多大年紀了還想跟人打架,你當自己還年輕啊!
    萬一打不過反被人揍一頓如何是好?”
    衛嶽自信的很,剛剛他已經偷瞄到跟蹤他們的人的體型。
    又瘦又矮,穿著又破,腳下虛浮無力,不是個練家子,他怎麽可能打不過這種人。
    “你放心,我有數,你切記在店裏不要出門就好。”
    說著衛嶽走出店門,想把跟蹤他們的人引走。
    可是對方好像對他根本不感興趣,完全沒有跟上他的意思,隻守著爾雅。
    衛嶽見此心中一沉,看來背後之人不是衝他來的。
    可是他們一家剛到京城,又沒什麽背景,有什麽能讓背後之人圖謀的呢?
    衛嶽不得不轉回印章店,提醒爾雅對方真正要跟蹤的是她。
    聽到對方要跟的人是自己,對衛嶽不感興趣,爾雅反倒有了點頭緒。
    她猜測這麽緊盯著她出門的,隻有一個人嫌疑最大,那就是秦妙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不過她也不敢肯定,隻能等以後親自試驗了。
    接下來衛嶽沒再打草驚蛇,隻帶著爾雅去綢緞莊挑了兩匹好料子。
    本來爾雅想多挑點,給衛嶽衛辭也做兩身衣裳。
    衛嶽提醒她過段時間雲衣閣從江南買的料子就到京了。
    到時候爾雅想要好料子,直接到店裏挑就行,沒必要在這花冤枉錢。
    買完布料把地址留給店中小二,古代也有送貨上門服務。
    衛嶽又帶著爾雅去聽戲了,爾雅對戲曲沒啥興趣,但古代就這麽點娛樂。
    戲院所在的地方人流如織,十分熱鬧,這片地區住的都是一些下九流。
    爾雅在這裏竟然親眼看到了人牙子當街賣人。
    這還是她第一次看到這種情況,被人牙子販賣的人大多是奴籍,頭上都插著一根草。
    這叫草標,古人很多不識字,插個草人家才能知道你這要賣的是人。
    且插草標也有講究,比如插一根草,就代表此人要賤賣。
    插兩根草則代表著平價出售,市場價該多少就是多少。
    插三根則是貴賣,代表此人身上有特殊技能。
    比如識字,會武功,會算賬,或者有其他手藝,他們的價格就要高一點。
    人牙子手下的奴婢通常不會賤賣的。
    插一根草賤賣的通常是一些家中困難的父母,快活不下去了,把自己的孩子賣掉。
    這些孩子並非奴籍,雖然被賣身,但將來有錢了仍可以贖身。
    她們隻需向主家付一筆當初主家買他們的價錢,就可以要回賣身契,到時候他們就還是平民。
    且每個月還要給他們發月錢,人家不是白給你幹活的。
    相對來說真正的奴籍想要轉良籍就更困難一些。
    有的朝代是不允許奴籍轉良籍的,雖然大周法律允許。
    可奴隸想轉良籍,首先需要主人家同意,其次還要向官府交一大筆費用轉籍。
    有些厚道的人家給伺候了自家一輩子的奴仆的福利就是將他們放做良籍。
    奴籍的人很慘,他們不能有私人財產,他們自己本人就是主人家的私產。
    王嬸與王安就是如此,兩人都是奴籍,王嬸當了一輩子的奴婢,已經不想脫籍了。
    脫籍以後她也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什麽。
    但王安還年輕,又被爾雅教的認字,王嬸不想兒子和她一樣當一輩子的奴仆。
    爾雅向王嬸承諾過,等到王安成親時,就會放了他的賣身契。
    還會讓他幫忙打理家中的鋪子,這樣他就是出了衛家,也能有正經的營生。
    喜歡母子雙穿越,兒子是我的金手指請大家收藏:()母子雙穿越,兒子是我的金手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