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禮

字數:4220   加入書籤

A+A-


    爾雅將新買的地重新規劃投資建成獨門獨戶的小宅子。
    這些宅子有的大一點,有的小一點,確保以後能滿足各種客戶。
    她還建了幾間商鋪,以後皇家學院建成。
    朝中大臣將孩子送來讀書上學,也是要買日常所需的用品的。
    這些商鋪到時候也可以出租,甚至比宅院租的更貴。
    等爾雅忙完這些,已經臨近中秋了!
    爾雅與郭夫人約著一起買些中秋節禮送親朋好友。
    此時距離郭夫人與何大人鬧和離還不到一個月。
    可這次上街她已經完全沒了上次在爾雅麵前對何大人破口大罵的樣子。
    爾雅看到一塊上好的徽硯,想著給二爺爺買一塊和中秋節禮一起送到章陽縣。
    郭夫人看到後覺得這次店家進的徽硯不錯,也跟著買了一塊。
    郭夫人有兩兒一女,爾雅記得她說過她兩個兒子都愛端硯,隻有何大人才喜愛徽硯。
    再加上這次見麵沒聽到她罵何大人,想來兩人已經徹底和好。
    至於上次說的什麽和離的話,那純屬氣話,現在已經完全想不起來了。
    她再次慶幸還好上次兩人鬧別扭,她沒跟著說些支持兩人和離的話。
    更沒說何大人的壞話,也沒瞎出什麽餿主意。
    否則人家兩個吵完鬧完又和好了,自己跟著說了不妥的話豈不是枉做小人。
    爾雅還記得前世在現代時她的兩個生物學上的父母就經常吵架說什麽離婚的話。
    當時她們家鄰居大嬸是個熱情的,一開始看到兩人吵架還熱心上來勸和。
    爾雅那個生物學上的母親每次都在鄰居大嬸麵前抱怨丈夫好吃懶做,家暴脾氣壞。
    聽的鄰居大嬸義憤填膺,多次勸她離婚。
    結果呢,她那對父母轉頭和好了。
    爾雅親耳聽著她那個母親把鄰居大嬸勸她的話當笑話學給她的人渣父親聽。
    兩人邊說還邊嘲諷鄰居大嬸心理扭曲表態。
    他們隻是吵個架她居然就勸離婚,心急指不定打的什麽壞主意。
    爾雅那個人渣父親還幻想鄰居大嬸可能是看上他了,所以才故意勸兩人離婚。
    爾雅母親對此深以為然,真的就認為鄰居大嬸是在勾引她的丈夫。
    當時爾雅年紀小,但聽完兩人對話的那種惡心感她至今都記得。
    也是因為這件事爾雅心中暗暗發誓,以後絕不摻和別人夫妻間的事。
    別說什麽出軌吵架了,就是家暴她都不勸的。
    因為爾雅深信,懂得自救的人不用別人勸,她也會拚盡一切救自己出火坑。
    而沉醉其中,陷在爛泥裏不想出來的人
    別人就是磨破嘴皮子,她也會給自己洗腦,勸她的人心理扭曲,不是好人。
    眼下看到郭夫人與何大人這麽快和好,爾雅更加堅定了這個認知。
    還好這次她沒跟著瞎起哄,否則親家都要處不下去了。
    爾雅與郭夫人一起置辦了不少中秋節禮,古人講究禮尚往來。
    甭管什麽關係,隻要你還想跟人處,逢年過節就要送禮。
    那些關係不是很親近的,隻需送尋常禮物的,爾雅就交給王嬸去置辦了。
    她此次出來隻給遠在章陽縣的爹娘以及石頭,還有二爺爺二奶奶,以及文何兩家親自選了節禮。
    爾雅為林氏選了一套金首飾,為宋老三買了京城的茶葉酒水還有幾件她親手做的衣裳。
    給石頭的是文房四寶還有幾張她在京城新得到的菜品方子。
    石頭開酒樓,自然菜係越多越好。
    今年年初石頭在二爺爺和二奶奶的張羅下新娶了一個媳婦孫氏。
    林氏來信說石頭的孫氏相貌秀麗,人也爽利,十分能幹。
    跟著石頭一起打理酒樓,不怕苦不怕累,情商很高。
    她一開始不識得幾個字,也不會算賬,就跟著店中的夥計一起端菜掃地,招呼客人。
    見人三分笑,說話做事都讓人很舒服,所以酒樓的生意越來越好。
    後來石頭漸漸教會她識字算賬,如今也能像模像樣的跟著賬房先生算賬了。
    因為她的幫助,石頭已經起了開分店的心思。
    不過還沒等石頭付出行動孫氏就有孕了。
    林氏對比高興的不得了,爾雅也十分開心,一早就想好了趁著送中秋節禮給孫氏送些東西。
    除了綢緞衣裳外,她也給孫氏置辦了一支金簪和一對金耳環,外加一個小金鎖,是給他們未出生的孩子的。
    她還做了很多小衣裳,不過林氏提過孫氏想要點衛辭兒時的小衣裳給她的孩子穿。
    古人迷信,因為衛辭是狀元,大家就會覺得他是文曲星下凡,穿他穿過的衣裳也能沾上文氣。
    別說孫氏了,爾雅在京中也常有夫人向她要衛辭兒時的小衣裳。
    可惜爾雅根本就沒留過這種東西,衛辭兒時的衣服通過幾次搬家她早就丟完了。
    爾雅隻能把衛辭留在家裏的舊衣裳剪了改成小衣裳送到宋家。
    除了給孫氏的節禮,爾雅也沒忘了春生。
    雖說爾雅不喜歡他娘,但大人的恩怨不摻和小孩子。
    唯獨宋荷,爾雅自從來到京城後,沒有再給她送過任何東西。
    就是她出嫁爾雅也隨意送了點東西打發了。
    既然人家不認她是姑姑,她也絕不會熱臉貼冷屁股。
    除此之外她在青州結識的顧娘子,楊娘子,還有榮家人也年年都在聯係往來。
    衛辭的啟蒙先生鄭夫子,以及他在江南時結識的同窗,還有他翰林院的同僚也都要送。
    自從何琇瑩管家後,爾雅已經許久沒過問過這些瑣事,如今何琇瑩走了,她隻能親自上。
    爾雅粗粗算了一下,過一個中秋節不算宋家人,光送禮她就花了幾百兩銀子。
    要算上宋家,一千兩都打不住,不說那些名貴的絲綢以及人參燕窩之類的藥材。
    幾支金簪和金鎖都大幾百兩了,還好現在她能掙錢了,否則過個節都能破產。
    此時爾雅心中還有些可恥的慶幸,還好衛家這邊親戚不多。
    隻送青鸞青鳳外加一個周家即可,而且送的東西也都不貴。
    這些人都搞定後,爾雅發愁的就隻剩一家了,那就是金陵趙家。
    喜歡母子雙穿越,兒子是我的金手指請大家收藏:()母子雙穿越,兒子是我的金手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