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案件2
字數:4758 加入書籤
靜江西大街有一個水源幹枯的枯井。
幾個玩耍的小孩無意中發現了枯井中藏著一具新鮮的屍體。
於是附近的百姓將此事報告給了衙門,刑房的人已經去探查過。
經仵作檢驗後,發現死者是一個年輕男性,後腦勺有一處致命重擊傷。
屍體中度腐爛,但還能勉強認得清臉,死者並不是附近的百姓。
刑房的人打聽了好幾天才確定死者是外地的商人。
跟著商隊來到靜江做香料生意,他突然失蹤,所處的商隊也在四處尋找他。
誰曾想他被人打死在了枯井中,由於此案發生時杜知府已經過世,衛辭又未上任。
彼時知府衙門群龍無首,自然這案子也就進行不下去了。
當然刑房的人還是派人查了凶手,可是古代辦案技術落後,死者又是外地人,與本地人沒什麽仇怨。
凶手總不能無緣無故殺人,因此刑房斷定此案乃是死者所在的商隊中人做案。
並將整個商隊全部關入了大牢,等到新知府上任再說。
衛辭之所以選中此案一是這起案件屬他上任的案件,二是此案不好查。
如果說前兩個案子能給他刷好感,刷威望,讓人知道他清廉公正,不畏強權。
那麽這件案子則會讓百姓看到他的能力,清官也分庸官和能臣。
有的官員是清廉公正不錯,但能力一般,衛辭要讓百姓看到他是個有能耐的官員。
隻有這樣,以後當他推出新的政策時,百姓哪怕看不懂才會想到衛大人是個能耐人,他這樣做自然有他的道理。
且衛大人還是個好官,他不會坑騙百姓。
這三個案件判完,隻要他人設營銷的好,就不愁百姓不信服他。
衛辭將選中三個案子拿給閆通判看,並讓他盡可能查到更多信息,以助他判案時有理有據。
閆通判以前也是做知縣的人,看到衛辭選的這三件案子他心中一沉,猶豫道
“大人,這馮家人的案子…”
閆通判沒有話說的太清楚,衛辭焉能不知他的意思,他沉聲道
“就是因為是馮家人參與此案,所以這個案子我才非審不可,而且我要當眾審,絕不徇私。”
閆知縣是個心思通透的,他當即明白了衛辭的意思。
但他心中並不讚同,俗話說得好,強龍不壓地頭蛇。
馮家作為靜江的地頭蛇豈是好招惹,以後衛辭想要大施拳腳,還少不得他們配合。
怎能現在就把他們得罪了?以後他們還不要暗中使絆子。
且四大家族同氣連枝,一直保持著聯姻關係,衛辭惹了馮家,另外三個家族少不得要和馮家一個鼻孔出氣。
就算衛辭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想要在百姓中建立威望,也不該招惹四大家族的人。
以閆縣令的眼光看,這龔家醫館案選的就極好,既能揚名,又不得罪大家族。
他把自己的想法向衛辭一一分析訴說。
對於閆通判的想法衛辭豈會想到,他想到了還非要拿馮家開刀就是因為他有安撫馮氏的辦法。
他能確保自己就算砍了馮展鵬的頭,也能讓馮家生不起他的氣。
閆通判不知衛辭哪來的自信,他心中擔憂,卻也隻能選擇相信衛辭。
接著閆通判又問道
“不知大人打算何時開堂審理這些案件?”
衛辭早就選好了時機,他選的日子是靜江每三月一次的廟會那天。
古人沒什麽娛樂項目,所以什麽節日廟會總是最吸引人的。
靜江每隔三個月會有一次廟會,屆時會吸引周邊很多百姓前來趕廟會。
華夏人愛看熱鬧的基因是刻在骨髓中的,尤其是知府審案這樣的熱鬧事,一定會引得百姓圍得裏三層外三層的觀看。
越多的百姓觀看也有助於他名聲的傳播。
閆通判看衛辭決心已定,也就沒有再多勸。
待閆知縣走後,衛辭又喊來刑房的書吏。
在衛辭看來靜江知府衙門中刑房已經算是能幹事的部門。
知府衙門下設吏,戶,禮,刑,工,兵六房。
起碼刑房還知道去查案,而且記錄的口供卷宗等也很詳細。
此次衛辭選的枯井藏屍案調查,他就是從刑房記錄的卷宗中看出了端倪,所以才敢大膽選擇。
刑房書吏被喊來後心情還有些忐忑,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
這新上任的知府至今也沒什麽動靜,他生怕知府的立威的火撒到他身上。
可衛辭把他叫過來後卻並未有什麽立威之舉,而是直奔主題道
“枯井藏屍一案不要再去查什麽死者商隊的人了。
凶手不在那些人中間,過兩天等此事水落石出,就把他們全放了吧。”
刑房書吏姓聞,聽到衛辭的話聞書吏十分驚訝,知府大人怎知凶手不在商隊中?
凶手若不是商隊裏的人那又該是何人?
聞書吏向衛辭拱手請教
“小人愚鈍,實在不知凶手是何人?可否請大人解惑?”
衛辭也沒藏著掖著,直接把口供卷宗扔給聞書吏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走訪的百姓口供,不已經把凶手徹底暴露出來了嗎。”
聞書吏接過衛辭扔過來的卷宗,任他怎麽看都沒看出口供哪裏有問題。
衛辭隻能拿出現代心理學那一套給聞書吏解惑
“普通人在敘事時是沒什麽邏輯性的,就像卷宗中記載的這個曹大叔,他的口供你讀一下。”
聞書吏聽到這話,似信似疑的讀了兩句曹大叔的口供。
曹大叔是枯井案附近的住戶,刑房派人去詢問他近期可曾見過死者。
死者死亡當日他可有聽到什麽動靜?
他是這麽回答的
“見過一回,當時他還好好的,哎呦,誰能想到呢,轉眼間人就死了。
官爺,你可要趕緊把殺人犯抓住起來啊,這也太嚇人了。
動靜是真沒聽到,否則我肯定出來看看啊。”
聞書吏沒覺得這段對話有什麽問題,這不是很正常的口供嗎。
接著衛辭又指著一個人的口供道
“這個錢三的口供你再讀一下。”
錢三是凶殺案附近的街溜子,整天偷雞摸狗的,不招人待見。
但遊商喜歡跟這類人接觸,因為錢三這種人消息靈通。
他們隻要給一點好處,錢三就什麽消息都肯透露。
所以刑房查案的人詢問錢三的是最後一次見死者是什麽時候?當時他可有異常?
錢三是這麽回答的
“最後見他是初九的下午申時左右,他請我到酒館喝酒,還點了燒鵝。
當時我們半路上還遇到了羅叔,後來喝完酒我們就各自散了。
酒館的小二小路子能給我作證,沒覺得他有啥異常。
不過我聽他抱怨過商隊有些人總欺負他,具體是誰我不清楚。”
喜歡母子雙穿越,兒子是我的金手指請大家收藏:()母子雙穿越,兒子是我的金手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