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問世
字數:4249 加入書籤
做生意沒幾個蠢人,彎彎繞繞的他們最懂了。
就是這些夫人一時被何琇瑩的“裝”氣到沒回過神。
待她們回去將何琇瑩的話說給自家夫君聽。
他們的丈夫也能立刻明白何琇瑩要傳達的意思。
事以密成的道理誰都懂,何琇瑩來靜江也有好幾個月了,宴席都參加過好多次了。
從來也沒聽誰說過她是個話多的,這次突然把要做紅糖的生意講這麽清。
連多少錢收購諸柘,怎麽往京城賣都透漏完了,完事還說不想沾染生意人的銅臭。
要是這樣他們還遲遲聽不出何琇瑩的話外音,那這種隊友衛辭也不想要。
事實證明,有錢人中的蠢人沒那麽多。
很快就有人找上了閆通判打聽消息,不過幾天的功夫閆通判光禮就收了一大堆。
閆通判將這些人送的禮單送到了衛辭麵前。
並把每家送了什麽禮,問了什麽話,當家人什麽態度,事無巨細的向衛辭交代清楚。
衛辭聽完閆通判的稟報,修長如玉的手指在桌麵上輕輕敲了兩下。
手指敲擊桌麵發出“噠噠”的聲音,聽的閆通判有些緊張,不知道自己有哪裏不妥。
良久衛辭才對閆通判道:
“禮單你拿回去吧,如何應付那些人應該不用本府教你吧。”
閆通判聞言連忙道:
“大人放心,上趕著不是買賣的道理屬下還是懂得。”
這話讓衛辭點了點頭,得到衛辭的認可讓閆通判鬆了口氣,然後他才又道:
“至於這禮單,受賄之事屬下萬萬不敢。”
衛辭端起茶水輕抿了一口,這才道:
“本府既讓你收回禮單便不會認此是受賄。
你是聰明人,隻要你不搜刮民脂民膏,本府自然不會多說什麽。”
閆通判就喜歡衛辭這一點,在他看來衛辭雖少年得誌。
但一點也不像那些讀聖賢書讀的天真,沒經過社會毒打的年輕人。
他既一腔熱血願意為百姓謀福利,也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順勢順利而為。
在他手下做事,既不會虛度光陰,前途渺茫。
也不會隻幹苦活累活,摸不到一絲好處。
所以他雖然年紀比衛辭大很多,但還是心甘情願跟著衛辭。
至於搜刮民脂民膏,隻要稍微有點出息的正經官員,誰會盯著那群窮百姓啊。
他們手裏才有多少錢?就是把他們逼死了也逼不出幾兩銀子,還壞了自己的名聲。
真正聰明的貪官,就是貪也不會親自往百姓身上貪。
他們想壓榨錢,那些大富商可不比百姓好壓榨多了。
就像現在,衛辭隻是透露想做紅糖生意,這些家族的人就排著隊往他手裏送錢。
就這還是他們夠不上衛辭,否則送的更多。
閆通判將禮單收回去後,衛辭又交代他:
“這諸柘一事本府便交由你全權負責,如何跟那些人談,也都由你來決定。
本府隻說兩點,一是不可壓榨諸柘的收購價,每畝地九兩白銀的價格是本府定下的,以後隻許漲,不許降。
以後每年農戶種植諸柘前也要像今年一樣,提前與農戶簽訂收購單據。
就是遇到災年田裏顆粒無收,也要給農戶補償。
此外,一塊地區的諸柘種植數量不得超過本縣良田的三分之一。
民以食為天,不能因為種植諸柘誤了糧食。
二則是將諸柘製成紅糖或白糖的作坊裏,你要吩咐下麵的人多用女工。”
衛辭的這些話第一條也就算了,閆通判能理解他為何要這樣說。
這是在維護農戶的利益,可製糖的工坊為何要多用女工?
閆通判忍不住詢問衛辭:
“大人,為何要多用女工?大量女子走出家門做工,豈不是不安分?”
衛辭是看他的母親開辦的工坊愛用女工。
也理解母親想要幫扶這個時代的女子一把,因此才這樣吩咐。
但對外他不能這麽說,這不符合士大夫的利益,因此衛辭告訴閆通判:
“婆媳矛盾乃千古難題,這天下的女子若不是迫不得已,就沒有愛和婆婆一塊住的。
她們是手中無權,兜裏也沒錢,在家中說不上話,所以不得不和婆婆相處。
但隻要給她們掙錢的機會,提高她們在家庭中的地位,就不愁她們不鬧著分家。
隻有她們鬧著分家了,靈川縣才有機會在三年內升為上縣。”
聞聽此言閆通判隻覺醍醐灌頂,他是典型的男人思維,以前總覺得不能給女人太多權利。
否則就是牝雞司晨,就是顛倒乾坤,卻不曾想還有這種解讀。
如此看來,凡事還都有兩麵,以後也可以適當給女人一些權利。
想通這些後,閆通判向衛辭拱手行禮道:
“大人放心,屬下絕不讓大人失望。”
閆通判風風火火的辦事了,對於閆通判的能力衛辭還是信任的,否則也不會讓老師特意把他調過來。
將事情交給閆通判後,衛辭有了空閑,又去府學講了幾堂課。
如今衛辭在靜江讀書人的心中威望越來越高。
靜江的百姓對他好感度也極高,衛辭有一次路過茶樓,還聽到裏麵的說書先生講他如何智破枯井藏屍一案。
說的那叫一個曲折離奇,聽的人熱血沸騰,都快趕上他寫的《少年包青天》裏的案情了。
很快《紅糖記》也問世了,霓裳苑的周班主把戲詞寫的順暢接地氣。
衛辭特意交代他不用把戲詞寫的特別唯美,因為他是要這折戲火遍大連南北。
要許多百姓喜歡,他們喜歡才會注意靜江的紅糖。
戲詞寫的太過唯美文縐縐,他們聽不懂怎麽辦。
因為紅糖記的劇情跌宕起伏,還涉及皇家愛情。
主要是狗血能調動人的情緒,所以一上映反響十分不錯。
許多人聽一遍不夠甚至會聽第二遍。
衛辭拿到戲本當即發動自己的人脈,先往京中家裏寄了一套,請母親出手營銷這出戲。
然後又送往江南,請當年在江南書院的的同窗幫忙,讓他們幫忙改戲詞,並在江南推出這折戲。
喜歡母子雙穿越,兒子是我的金手指請大家收藏:()母子雙穿越,兒子是我的金手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