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日記

字數:4429   加入書籤

A+A-


    爾雅回家時,衛嶽還在外奔波沒有回來。
    這段時間他一直想要把老宅擴建,如今衛辭已經是四品官員。
    按照《大周會典》規定,四品官員的宅第,基高與門柱裝飾等都有一定之規。
    其住宅通常為三進院落,包括大門、儀門、正房、廂房等建築。
    眼下他們住的老宅還是衛辭剛中狀元的時候修建的。
    當時品級不夠,不能修建的太大,好在衛嶽提前把周圍的地買了下來。
    衛家人口稀少,爾雅覺得就現在這麽大他們都住不完,完全沒有擴建的必要。
    可衛嶽總是迷之自信,總覺得將來衛辭會兒孫滿堂,哪怕眼下衛辭連一個孩子都沒有。
    且宅子是身份的象征,越是大的家族,宅院修的越大。
    所以擴建宅院是一件很有麵子的事,連一向低調寡言的衛木匠聽衛嶽說要擴建老宅都很高興。
    爾雅也不好潑冷水,因此隨他們去了。
    隻是這宅院一旦動土擴建,那就不好繼續住人。
    好在他們剛到青州時買的小院還沒有賣掉。
    他們一家三口曾有很長一段時間在小院中生活。
    爾雅覺得這也是一份回憶,所以就沒舍得把小院處理掉。
    等到老宅動土擴建時,倒是可以搬到小院去住一段時日。
    爾雅是個閑不住的人,現在花容閣與雲衣閣的生意早已走上正軌,不需要她操太多心。
    但她也沒閑著整天在家無所事事,眼下又沒有手機玩,娛樂項目也少。
    因此爾雅思來想去,準備再培養一項愛好。
    因為這麽多年來她一直沒放棄刺繡,練字,畫畫,所以如今她不僅有一手好丹青,還練了一手好字。
    隻是礙於天賦有限,可能沒辦法成為一代書法大師,爾雅卻也不想浪費自己這一手好字。
    說起來她也是個穿越者,雖然天賦平平,沒啥能力。
    既未踏入官場攪弄風雨,也沒能讓古代的王爺世子為之著迷。
    但好歹穿越一場,爾雅也想在這個時代留下屬於自己的印記。
    可是她身上實在沒什麽突出的優勢值得史書記載,值得後世之人注意到她。
    爾雅開始絞盡腦汁回想,後世人對古人最感興趣的是什麽。
    其實說起來後世人也不一定隻在乎,隻注意有成就的古代人。
    想想現代那些考古學家,他們絞盡腦汁,四處考古,為的不就是能多了解一下古人嗎。
    他們費盡心機想知道古人是怎麽生活的,有些哪些習性,推崇什麽。
    古代的名人是什麽樣的,說過哪些話,做了哪些事。
    古代名人之間誰和誰關係好,誰和誰關係不好。
    還有現代很多對曆史名人感興趣的網友,他們不也非常想知道古代名人八卦嗎。
    可惜他們不能去往古代,隻能憑古人留下的隻言片語和作品去猜測,某個人是什麽樣的性格。
    如今爾雅正身處古代啊,她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為什麽不把這個朝代的習俗,文化,物價,甚至每個名人的性格,通過日記的方式記錄下來呢。
    如果她年複一年,日複一日,不間斷的寫日記。
    而日記內容是這個時代所有的一切,包括朝堂每個官員乃至皇帝後妃的八卦。
    那她的日記若能傳到後世,想來會被後世的考古人員以及網友奉若瑰寶。
    到時候她就是想不成名也難啊,說不定連衛辭都紅不過她呢。
    思及此,爾雅當即就決定立刻開始寫日記。
    開篇爾雅先寫了一段文言文,為的是向後世人她也是個才女。
    【歲在癸卯季夏,溽暑侵階,餘獨坐芸窗之下,墨瀋未幹,忽念浮生如絮,遂展鮫綃,濡筆而記。】
    寫完寫日記的原因,她也不能上來就爆料某人的八卦。
    於是她寫了一段時下的物價,以供後世考古學家了解當下東西的價格。
    【今日市中購一肉饅,值錢二文。思此價於市井之物,頗覺不菲矣。】
    吐槽完一個肉包子兩文錢有點貴,再接下來她就可以順勢引出孟家與楊知府勾結貪汙之事了。
    爾雅決心要把楊知府與孟家定在恥辱柱上。
    雖然她不知道將來楊知府和孟家是什麽下場。
    但她希望後世人都知道楊知府是個大貪官。
    因為他與孟家勾結,在青州的水利上動手腳,害死了青州許多老百姓。
    【一肉饅值二文,閭巷黔首尚吝於購食。
    然楊公,本膺父母官之責,竟與商賈孟氏朋比為奸。
    於水利工程苟且塞責,偷工減料,中飽私囊。
    其利厚若丘山,而害甚於洪水。
    終致堤潰川決,生靈塗炭,冤魂塞路,哀鴻遍野。
    此誠豺狼披官袍,虎豹居廟堂,天理安在?人神共憤也。
    悲夫!楊守之惡,豈獨貪墨耶?
    更飾非掩過,蔽塞天聽。
    青州堤潰,黎庶歿者盈野,白骨蔽川。
    然其一手遮天,凶訊不得達於九重。
    萬千冤魂,竟如秋草委地,無人問津。
    天何聵聵!若蒼蒼有靈,胡不殛此奸佞?
    使忠良飲恨,奸雄逍遙,天道寧論乎?】
    爾雅洋洋灑灑寫了一篇日記出來。
    全篇百分之九十都在吐槽楊知府與孟家狼狽為奸,欺上瞞下。
    害死無數青州無辜百姓,還將消息壓下來,不能傳到陛下耳中。
    希望將來後世人能看到這些,不過爾雅更盼望楊知府在生前就能倒台得到懲罰。
    吐槽完楊知府爾雅就停筆沒再寫了。
    將來她還要在日記中吐槽溫陳黨爭,吐槽眼下幾位皇子的奪嫡之爭。
    還有衛辭之前跟她講過的,當今皇上喜歡聽他讀書催眠等等。
    她要在自己的日記中寫滿當下朝堂上所有官員的八卦。
    就不信將來後世的考古人員發現後會不感興趣。
    因為紙張不如帛書更容易留存,爾雅還特意奢侈的將自己的日記用帛書記載。
    以後這些日記要當做衛家的傳家寶傳下去。
    等傳到現代,一定能豐富曆史文獻內容。
    為文字學,文獻學等研究提供大量資料。
    如此一來誰還能阻止她的名字名垂青史呢。
    將來“宋爾雅”這個名字在後世說不定響當當呢。
    喜歡母子雙穿越,兒子是我的金手指請大家收藏:()母子雙穿越,兒子是我的金手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