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升職
字數:4270 加入書籤
皇上連生母的諡號都想好了,由此可見無論溫首輔一派怎麽反對,都擋不住皇上想要追封生母的心。
因此皇上話音剛落,黃次輔一脈的官員便“噗通”跪下,異口同聲高呼:
“皇上英明,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溫首輔見狀也不得不順勢跪下,跪下後他側頭悄無聲息與寧遠伯對視了一眼,兩人眼神中滿是憤怒。
溫首輔之所以這麽努力的反對皇上追封生母,自然不是因為他存心想跟皇上對著幹。
而是因為寧妃出身寧遠伯府,皇上登基,按照規矩應該追封寧妃為後。
寧遠伯府作為皇上的母族自然也能獲封承恩公。
寧遠伯的爵位並不是世襲罔替,而是三代而降。
到寧遠伯兒子這一代爵位若無皇上特旨保留,已經要降等世襲。
因此寧妃能否被追封對寧遠伯府來說便至關重要。
對寧遠伯來說就算不能阻止皇上追封生母。
那也要讓皇上在追封生母時彌補他們,下旨保留寧遠伯府的爵位。
所以他才聯合溫首輔以及各大京中勳貴,拚命阻攔皇上追封生母。
誰知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皇上不知從哪揪出個新來的刑部侍郎,一上來就給溫首輔扣大帽子。
讓皇上找到了借口,徹底壞了他們的好事。
事已至此,皇上金口玉言不可能再更改。
至於給他添堵的寧遠伯,皇上更不可能下什麽特旨保留其爵位。
衛辭首次為皇上衝鋒陷陣大獲全勝,接下來他也沒得寸進尺。
剛剛還說著皇上不罰溫首輔他就長跪不起。
現在皇上隻追封了生母,並未追究溫首輔罪責他也麻溜的起來了。
溫首輔畢竟是內閣首輔,沒那麽好對付,皇上就是看他不順眼也要循序漸進。
不可能真因為追封生母一事就治他什麽“大不敬”的罪名。
看到衛辭起來的速度比誰都利索,皇上看向衛辭的眼神更加滿意。
不愧是他看上的人才,能進能退,能打能防。
本來衛辭年紀輕輕就給他三品侍郎之位,皇上還覺得是不是有些太過,怕他擔不起。
如今再看一點也不過,一個侍郎之位都屈才了。
怪不得當年衛辭在翰林院時父皇喜歡召他陪侍身側。
那時還有傳言說衛訟之是因為貌比潘安才得先帝看重。
昌泰帝以前還沒覺得有什麽,現在在看,這傳言定是假的!
衛訟之這樣的人才,哪個皇帝不喜歡呢。
宣布散朝後衛辭隨著人流往外走,剛出金鑾殿沒多久突然聽到身後有人喚他:
“衛侍郎留步。”
衛辭聞言轉頭看去,發現叫住他的乃是新任吏部侍郎沈思之。
最重要的是他身邊還站著黃次輔,黃次輔當初是以工部尚書入的閣。
但他在皇上還未登基時便已是皇上的心腹。
後來新皇登基,原來的吏部尚書是趙王的人。
被皇上下旨抄家砍頭了,黃次輔順理成章被調去了吏部做尚書。
吏部乃六部之首,因涉及官僚體係的人事權,地位顯赫。
若無意外,將來溫首輔下來後,接他位置的便是黃次輔。
對黃次輔和沈思之這個據說在皇上還未登基前便十分看重的謀士,衛辭自然是不敢有一絲輕視的。
因此他拱手行禮,目光沉靜如深潭:
“下官見過黃閣老,沈大人喚下官,不知所為何事?”
“好個鐵齒銅牙!”
黃次輔撫須大笑,
“訟之今日在朝堂上的風采,真是讓老夫大開眼界,不愧是我大周的第一個六元郎。”
衛辭垂眸謙遜道:
“閣老謬讚,下官愧不敢當,今日訟之不過是盡臣子本分罷了。
追封孝慈皇後乃陛下孝心所至,下官不過略盡綿薄。”
沈侍郎笑著接話:
“衛大人何必謙虛,恐怕今日禮部那群老夫子回去後要徹夜翻典籍找駁論了。”
衛辭聞言淡淡一笑,袖中玉笏映著晨光:
“禮法昭昭,自有公論。”
他相貌本就出眾,如今站在太陽下,晨光照耀在他身上仿佛給他鍍了一層金邊,一時間恍若仙人臨凡。
黃次輔見到這副情形,此時此刻心中有一股強烈的直覺。
這個衛訟之將來的成就絕不會比他低,他眼中閃過讚賞:
“衛侍郎是個實幹之人,之前陛下還在老夫麵前讚賞過你,以後陛下必有重任相托。”
衛辭聞言身形微頓,旋即再次躬身,姿態如青竹遇風:
“謝閣老提點,臣食君之祿,當盡臣之責,唯願能為陛下分憂。”
晨曦在他緋色的官服上投下光影,映得他整個人如玉雕般溫潤端方。
與黃次輔和沈侍郎分開後,衛辭到刑部衙門坐班。
為了快速適應刑部的公務,衛辭三天之內大致翻看完了刑部往年所有的卷宗。
對刑部的事務心裏總算有了點底。
與此同時,他當然也沒忘了悄無聲息的把江長風調去欽天監。
工部以前是黃次輔的天下,就算現在他不在工部了,整個工部也會更加巴結他。
而黃次輔又是陛下的心腹,所以說整個工部都在陛下眼皮子底下。
在這種情況下衛辭自然不敢堂而皇之的跟江長風聯係上,然後用自己的關係把江長風送去欽天監。
不過就算不走他的關係,衛辭也有辦法讓江長風去欽天監。
至於方法也很簡單,那就是花錢。
有道是有錢能鬼推磨,這世上就沒多少花錢幹不成的事。
當然江長風也不能從工部調走的太突然,否則鬼都猜得到他背後有人。
為了順理成章的從工部調走,衛辭先是讓江長風演了場戲。
江長風自從文源清倒台,被人從刑部趕回工部後就一直備受同僚嘲笑排擠。
本來大家都是一樣的人,你突然調走高升,同僚自然心裏不會太舒服。
隻是你高升了,別人不敢得罪你,隻能憋著。
結果沒兩年又被人趕回去了,那同僚自然不會再掩飾當年對江長風好運的嫉妒。
所以自從江長風重回刑部後,他就一直忍受周圍人的酸言酸語和譏諷嘲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