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交替2
字數:4501 加入書籤
衛辭剛踏入內閣前廳沒多久,趙猛便提著長刀進來,甲胄上還沾著未幹的血漬:
“衛大人,宮門方向已傳來廝殺聲,瑞王和康王的人在衝宮門了。”
黃首輔和沈思之到底是見過大世麵的,兩人還算穩得住。
黃首輔還有心情詢問李呂二位閣老的下落。
沈思之則冷笑著猜測兩人都是牆頭草,眼下估計早就藏起來了,將來無論誰登基他們都有路走。
衛辭麵色凝重,他從趙猛的侍衛手中要來一把劍,對趙猛道:
“太子安危要緊,你即刻帶人去宮門口支援。
我跟你一起去,無論如何要守住宮門。”
趙猛盯著衛辭手中那柄泛著冷光的長劍,眉頭瞬間擰成了疙瘩。
嗓門也不自覺拔高幾分:
“衛大人,您這是作甚?”
他伸手按住衛辭握劍的手腕,指腹觸到對方指節因用力而泛白,語氣裏滿是詫異,
“您是太子太傅,是朝堂重臣,舞文弄墨才是您的本分。
刀劍無眼,宮門口的廝殺哪能讓您去涉險?”
話落,黃首輔也連忙上前一步,花白的胡須隨著急促的呼吸輕輕顫動:
“訟之,趙將軍說得在理,你若有個三長兩短,太子在密室中便沒了主心骨。
不如留在此地,與我和思之一同等候消息,宮門那邊有趙將軍和侍衛們足矣。”
沈思之雖未多言,卻也點頭附和,目光落在衛辭緊握長劍的手上,眼神裏帶著幾分擔憂:
“訟之,你雖有膽識,可戰場拚殺與朝堂論政不同,絕非僅憑一腔熱血就能應付。
趙將軍麾下皆是久經沙場的好手,守住宮門不成問題,你實在不必親自犯險。”
衛辭猛地抽回被趙猛按住的手腕,劍身在空氣中劃出一道冷冽的弧線。
他抬眼看向趙猛,眼底沒有半分退縮,
“趙將軍,我知道你覺得文人手無縛雞之力。
可今日之事關乎太子性命,關乎朝堂安危。
我身為太子太傅,豈能躲在後方坐以待斃?”
他又轉向黃首輔與沈思之,語氣稍緩卻依舊堅定:
“二位大人放心,我心裏有數,絕不會逞匹夫之勇。
我去宮門,並非要與叛軍拚命,而是要讓東宮侍衛們知道。
咱們內閣與他們共守太子陛下,也是要讓太子知道,他的先生始終在護著他。”
話音未落,衛辭已提著劍轉身朝門外走,步伐沒有半分遲疑。
趙猛看著他挺拔的背影,愣了愣神。
往日裏見衛辭,總是一身青衫和緋色官袍,溫文爾雅得像株翠竹。
此刻的他握劍而立,竟透著股不容置疑的銳氣。
趙猛撇了撇嘴,雖仍覺得估計待會衛辭看到廝殺的場景,恐怕會嚇得站不住。
卻也不再阻攔,提著重刀快步跟上:
“罷了罷了,你非要去,我便多派兩個人護著你,可別真成了叛軍的刀下鬼!”
黃首輔與沈思之望著兩人離去的方向,相視一眼,皆是歎了口氣。
沈思之走到內閣門口,望著遠處東宮方向隱約傳來的廝殺聲,沉聲道:
“但願訟之能平安歸來,但願太子與陛下能躲過此劫。”
黃首輔點點頭,轉身吩咐侍衛:
“把內閣大門守好,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入。
密切關注宮門方向的動靜,一有消息立刻稟報。”
衛辭與趙猛趕到東宮宮門時,局勢已萬分危急。
宮門的朱漆門板被砍得七零八落,木屑飛濺中,侍衛與叛軍廝殺在一起。
鮮血順著石階往下淌,染紅了宮門前的白玉欄杆。
瑞王身披銀甲,手持長槍,正指揮叛軍猛攻:
“給本王衝!今日不殺了太子,誰也別想活著離開!”
康王則躲在瑞王身後的陰影裏,眼神陰鷙地盯著宮門內,時不時出聲催促:
“快點,別等禁軍來了!”
“殺!”
趙猛大喝一聲,提刀率先衝入叛軍之中,重刀落下,瞬間便有兩名叛軍倒地。
衛辭緊隨其後,雖從未握劍殺過人,可看著叛軍手中的刀槍朝著侍衛們砍去。
看著身邊的人一個個倒下,心中的懼意竟被一股狠勁壓了下去。
一名叛軍見衛辭身著文官服飾,以為他好欺負,揮刀便朝他胸口砍來。
衛辭瞳孔驟縮,下意識地側身躲避,同時握緊長劍,猛地朝叛軍的腰側刺去。
劍尖刺入皮肉的瞬間,溫熱的鮮血濺到了他的青衫上。
那觸感讓他胃裏一陣翻湧,手也控製不住地顫抖起來。
“衛大人,小心!”
身邊有人大聲提醒,不遠處的趙猛見他愣神,連忙揮刀逼退身邊的叛軍,也朝著他的方向趕來。
衛辭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收回目光。
此刻不是退縮的時候,太子還在密室裏等著他。
身邊的侍衛還在為守護宮門拚命,他不能怕。
他咬了咬牙,再次舉起長劍,朝著衝過來的叛軍刺去。
這一次,他不再猶豫,眼神裏多了幾分決絕。
長劍起落間,又有一名叛軍倒在他的劍下。
雖然手臂因用力而酸痛,胃裏的不適感仍未消散,可他的動作卻越來越穩。
趙猛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
他這輩子最看不起的就是文人,總覺得那些酸儒隻會吟詩作對。
遇到事便隻會躲在後麵,可衛辭卻徹底打破了他的認知。
眼前的衛辭,雖一身青衫染血,臉上還沾著些許血汙。
但他持劍的手穩如磐石,麵對叛軍的刀槍也沒有半分怯意。
甚至比有些常年習武的侍衛還要勇猛。
“好!”
趙猛忍不住低喝一聲,心中的輕視早已被敬佩取代。
他沒想到,自己這輩子頭一次佩服的文人,竟是看似文弱的衛辭。
這人不僅能在朝堂上運籌帷幄,還能在戰場上披荊斬棘。
當真是文武雙全,既能治國,亦能安邦。
衛辭沒有察覺到了趙猛欽佩的目光,隻不顧一切投入廝殺。
此刻的宮門,刀光劍影,喊殺震天,可衛辭的心中卻異常清明。
他必須守住這裏,必須護得太子周全,這不僅是他身為太子太傅的本分。
更是他對太子那句“先生,我還能回到東宮嗎”的承諾。
隨著時間推移,內閣調來的侍衛與東宮侍衛匯合,叛軍的攻勢漸漸弱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