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商議

字數:4930   加入書籤

A+A-


    “瞎擔心啥。”
    周三娘瞥了他一眼,眼神裏帶著慣有的溫和,
    “我這把老骨頭,硬朗著呢,哪能這麽容易倒下。”
    她說著,還想撐著坐起來,卻被衛嶽連忙按住。
    “您躺著歇著,別亂動。”
    衛嶽眼眶發熱,
    “大夫說您得好好靜養。”
    “靜養啥?我這身子我清楚。”
    周三娘笑了笑,目光在爾雅衛嶽身後的衛辭何琇瑩和平平安安臉上都轉了一圈。
    見個個都麵色憔悴,不由得歎了口氣,
    “看你們一個個,眉頭皺得能夾死蚊子。
    我真沒事,就是累著了,緩過來就好了。”
    她拉過爾雅的手,又拍了拍衛嶽的手背,最後看向衛辭:
    “小辭,快讓你爹娘回去歇歇,有啥好擔心的。”
    爾雅鼻子一酸,眼淚差點掉下來:
    “娘,我們不困,就在這兒陪著您。”
    周三娘嗔怪地看了她一眼:
    “陪著我幹啥?我又不是三歲孩子,你們要是真為我好,就該吃好喝好。
    把自個兒照顧好自己我看著你們好好的,比啥藥都管用。”
    衛辭站在一旁,聽著祖母強撐著精神安慰父母,心裏又是疼又是暖。
    他走上前,輕聲道:
    “祖母說得是,您先歇著,我們就在這兒守著,不遠。”
    得知周三娘醒了,張大夫很快又來把了一次脈。
    把完脈後他私下告訴衛嶽爾雅道:
    “脈象雖仍虛浮,但比先前穩了些,太夫人這是熬過了那陣子險勁,總算緩過來了點。”
    爾雅懸著的心猛地一落,腿一軟差點站不住,被衛嶽連忙扶住。
    等張大夫走了,周三娘又睡過去後,衛嶽與爾雅商量了好一陣。
    最後兩人把衛辭何琇瑩和平平安安叫到廳堂中,告訴他們。
    等周三娘身體好些後,他們打算送周三娘回章陽縣。
    聽到這個消息衛辭第一個不讚同,他皺緊了眉道:
    “爹,娘,這萬萬不可。”
    他往前一步,目光掃過父母鬢邊的霜白,聲音裏帶著難掩的急切,
    “祖母的身子骨根本經不起折騰,張大夫的話你們忘了?
    章陽縣離這兒千裏之遙,車馬勞頓,一路顛簸,祖母怎麽受得住?”
    衛嶽背著手站在廳堂中央,臉色沉得厲害,卻沒立刻反駁。
    爾雅歎了口氣:
    “我們怎會不知路途辛苦,可你祖母心中定然想著落葉歸根。
    我們相信,她也想再回章陽縣看一看,有這口氣在,她一定撐得住的。”
    “章陽縣是她的根。”
    衛嶽也開口說道,
    “他是為了我們才來京中定居,如今她時日無多,難道我們不該讓她回故土看看嗎?”
    衛辭急得額角冒汗:
    “可祖母的身子…”
    “我們可以走水路,水路平穩,而且就算身子熬不住,心卻能安。”
    爾雅打斷衛辭的話,眼眶微微發紅,
    “還有就是,你祖母雖然嘴上沒說,但我們知道她心裏還想著你兩個姑姑。”
    “那就接兩個姑姑來京!”
    衛辭語氣堅定,
    “我這就派人去接,快馬加鞭,讓她們來此陪祖母豈不更穩妥?”
    爾雅搖了搖頭不讚同:
    “你兩個姑姑年紀也不小了,家裏還有孫輩要照看,哪能說走就走?
    你祖母更舍不得兩個女兒為難,還是我們送她回鄉她會更高興。”
    衛辭著急不已,但還是放軟了語氣道:
    “爹,娘,就算要了卻祖母的心願,也該想想你們自己。
    你們也年過花甲,長途跋涉對你們的身子也是損耗。
    萬一路上有個三長兩短,難道要讓祖母在最後關頭還要為你們操心?”
    “我們的身子我們清楚。”
    衛嶽擺了擺手,語氣裏帶著幾分疲憊,卻異常堅定,
    “我們欠你祖母的太多,如今她快走了,難道連讓她見女兒最後一麵的心願都不能滿足?”
    衛辭站在原地,看著父母眼中的執拗,忽然覺得一陣無力。
    他知道父母說的是實情,可相比祖母他更擔心這一路千裏迢迢,父母能不能撐得住。
    以前他還不覺得什麽,這次經過祖母突然病重,他更想時時守在父母身邊。
    何琇瑩幾次想插嘴卻又不知該怎麽說。
    公婆說的有理,丈夫擔心的也對,她都不知道幫誰說話好。
    就在這時,一直安靜站在角落的平平安安忽然往前邁了一步。
    兩個少年脊背挺得筆直,臉上帶著與年齡不符的沉穩。
    “祖父,祖母,父親。”
    平平先開口,聲音清朗,
    “方才你們的話,我們都聽見了。”
    安安接著說:
    “我們覺得祖父祖母說得對,太祖母該回章陽縣看看。”
    衛辭轉頭看向兩個兒子,皺眉道:
    “你們閉嘴,有你們插嘴的份嗎?”
    “父親莫急。”
    平平看了父親一眼,繼續道,
    “我們願意陪著祖父祖母一起去章陽縣。
    我們本來就準備明年八月份回徽州考鄉試,如今提前回去也無不可。
    這一路上有我們照應,父親您在京中也能安心些。”
    安安跟著點頭:
    “是啊,我們年輕,身子骨結實,路上能替祖父祖母分擔些。”
    衛嶽和爾雅對視一眼,眼裏都露出幾分驚訝,隨即是難以掩飾的暖意。
    衛辭看著兩個兒子,他們雖年少,卻已有了擔當的模樣。
    可衛辭並不覺得這是個好主意,他眉頭緊蹙:
    “你們兩個毛頭小子,懂什麽叫照應?
    別以為讀過幾本聖賢書,就能當此重任。
    你們祖父祖母年紀大了, 太祖母更是需要精心照料,路上稍有差池便是大事。
    你們自己尚且是需要人操心的年紀,真到了路上,
    怕是要你們祖父祖母反過來照看你們,那豈不是添亂?”
    衛辭走到兩個兒子麵前,目光沉沉,
    “你們有這份心是好的,但真要論起來,你們能分擔什麽?
    別一時衝動,到時候反成了拖累。”
    他這番話直截了當,平平安安臉上的興奮褪去不少,垂著眼皮沒再吭聲。
    何琇瑩聽到這終於聽不下去了,她上前一步,輕輕按住兩個兒子的肩膀。
    柔聲卻堅定地看向衛辭:
    “夫君,孩子們或許經驗淺,那再加上一個我總夠了吧。
    有我跟著總不至於也是拖累,一路上多雙眼睛多雙手,總能替爹娘分擔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