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兵圍帝踏峰

字數:3550   加入書籤

A+A-


    武曌看著如此年輕的羅烈,心想這要麽是假的,要麽就是羅烈武功很高,才能做到如此境地。
    她本身的武功就不低,60多歲的年紀,看著跟30多歲一樣,就已經很不錯了。
    武曌說“你就是羅烈?看著怎麽這麽年輕?”
    羅烈說“因為我已經超脫了人類的範疇,你就這麽理解吧,你是婠婠的徒弟,應該知道她在哪裏吧?或者葬在哪裏?”
    武曌說“我真的不知道,我也已經幾十年沒有見過她了。”
    羅烈站起身,走到她麵前,兩米高的身高很有壓迫性,和羅烈一比,武曌就覺得自己弱小得可憐,想要動手,可是卻被羅烈的氣勢壓製,動彈不得。
    羅烈陰森森的說“既然你不知道,那你就沒用了,看來我要找她另一個徒弟才行。”
    羅烈居高臨下的看著武曌,肆意的散布著殺意,房間裏的溫度都降到了冰點。
    武曌被羅烈的殺意震動,此時她不再是一個皇帝,而是一株隻能隨風擺動的小草,那麽的無助,在這種壓力之下,她噗通一聲就跪下了。
    武曌說“師,師公,我,我真的不知道,我最後一次見她都是三十年前的事情了,真的,我,我沒有必要騙你的。”
    羅烈通過精神的探查,知道她沒有說謊,就收了氣勢,武曌噗通一聲,跌坐在地上,大口的喘著氣,太可怕了,怎麽會有這麽可怕的人?
    武曌不知道婠婠在哪,那就真的無從找起了,天下之大,人海茫茫,終究是無緣。
    羅烈說“你把有關於婠婠的東西都送過來吧,如果你做不到,哼!”
    武曌連忙說“知,知道了。”
    羅烈揮揮手,說“出去吧。”
    武曌站了起來,走了出去。
    羅烈對羅新說“她還有一個弟子,要是他也不知道,那就沒辦法了,緣起緣滅皆無常,來時如風去似霜,你也看來一點,以後要是真的找不到,等武曌把你娘的東西帶過來,找個山清水秀的地方,給她立個衣冠塚吧。”
    羅新歎氣道“隻能如此了。”
    羅烈說“你出去招待客人吧。”
    羅新說“是,爹和妹妹今晚就住在府裏吧。”
    羅新出去招呼客人,可沒想到武曌還沒走,好像是在等著羅新。
    羅新說“陛下怎麽還沒走?”
    武曌說“師弟見外了,以後叫我師姐就可以了,師弟放心,我能找到的師傅的物品我會盡快送過來的。”
    羅新說“好吧,請。”
    武曌還有話要說,可是看羅新的表情,覺得還是算了吧,以後再說也一樣。
    次日,武曌下旨,封羅新為武王,可以調動10萬人的軍隊。
    聖旨一下,滿朝皆驚,這可是一字王啊,獲封的都是皇族,而且還不是所有的皇族都能得到的爵位,而且還能調動10人的軍隊,這權利可太大了,亙古未有啊。
    一時間,上羅府賀喜的人絡繹不絕,人潮湧動,熱鬧非凡,好在第二天羅烈就回去了,不然要煩死了。
    ……
    一月之期已至,羅庭嶽帶著五萬士兵包圍了帝踏峰,羅烈帶著青櫻,羅庭嶽漫步走了上去。
    沒想到這裏已經戒嚴了,大門緊閉,門口倒是有兩名慈航靜齋的女弟子,看到羅烈,她們馬上跑了進去,連門也沒關。
    羅庭嶽說“爺爺,裏麵會不會有陷阱啊?還是讓弓箭手過來吧,一陣齊射,裏麵應該就沒有多少活人了。”
    羅烈說“不用了,裏麵都是高手,你手下的士兵對付不了,進去看看吧,看看她們搞什麽鬼。”
    青櫻說“蚍蜉撼樹,螳臂當車,爸爸,我來對付她們。”
    羅烈說“還是我來吧,這是我的因果。”
    進去之後,裏麵就是廣場,廣場的盡頭是一座大殿,裏麵呼啦啦的跑出來近百人,僧道尼姑,江湖俠客都有。
    端木菱越眾而出,說“就不能給條生路嗎?”
    羅烈背著雙手,說“活路有,你們放下武器下山,不帶任何東西就可以,山下的士兵也不會為難你們。”
    端木菱說“那慈航靜齋……”
    羅烈說“參佛悟道何必在乎居所呢?著想了,或者說你們的修為還不夠,你們被它困住了,它就是個牢籠,出了牢籠,你們才能看到更多,悟到更多,在這裏,你們修不成佛。”
    一個三十多歲的和尚站在端木菱身邊,說“阿彌陀佛,施主說的有道理,既然哪裏都能悟道,在這裏和在外麵又有什麽區別呢?”
    羅烈說“參佛,是心靈對佛法的虔誠探尋;悟道,是靈魂對智慧的深度領悟,二者皆關乎內心,而非外在的居所。
    古往今來,諸多高僧大德,他們的悟道之路並未被居所束縛。六祖慧能出身平凡,未被寺院的清規戒律和堂皇廟宇所限,在勞作與生活中聽聞佛法,瞬間頓悟,開創禪宗南派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驚世之言便是其內心徹悟的體現,無關居所。
    佛經中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居所不過是外在的相。真正的參佛悟道,是於內心修慈悲、智慧與覺悟。深山古寺清幽寧靜,能助人摒棄雜念,但塵世喧囂之處,同樣可磨煉心性。鬧市中,人們在柴米油鹽、人情冷暖裏,以佛法化解嗔怒、貪欲與執念,在紛擾中堅守內心的平和,這不也是參佛悟道的真諦?
    若將參佛悟道局限於特定居所,便如同舍本逐末。心若向佛,處處皆為道場;心若不悟,金碧輝煌的廟宇也隻是冰冷建築。我們應將目光投向內心的修行,而非拘泥於居所的形式,用純淨的心靈去體悟佛法,讓智慧的光芒照亮生命的每一個角落,和尚,你叫什麽名字?”
    和尚說“阿彌陀佛,貧僧法明。”
    羅烈笑著說“哈哈,我正要找你呢,沒想到你卻自己出來了。”
    法明說“阿彌陀佛,不知道施主找我何事?”
    羅烈說“我想問你,你師傅婠婠在哪裏?”
    喜歡從武俠到海賊,那就轟轟烈烈吧請大家收藏:()從武俠到海賊,那就轟轟烈烈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