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歸屋誇

字數:4384   加入書籤

A+A-


    遠處深山峽穀之中,忽然傳來一陣悠長的呼喊聲:歸屋誇!歸屋誇!!
    對麵的人聽到會熱情地回應:聽到了,聽到了,我馬上回來!
    這是茶陵山裏客家人特有的呼喚聲,它的大意是回家吧,你快回來!
    這是客家人對家的渴望,也是對親人的牽掛。
    曆史上的客家人是沒有家的。
    大家都在傳說,遠古時期,客家人居地的地方遭受了一場戰亂。
    為了保衛家園,客家人與外族展開了生死搏殺,最終大部人戰死了,家園還是沒能保住。
    客家人開始了逃難之旅。
    曆盡千辛萬苦與磨難,他們來到了茶陵桃坑這個地方安家落戶。
    當然,他們落腳的地方不是寬闊肥沃的平原,而是原始森林。
    周圍都是遮天蔽日的大樹。
    生活自然十分地艱苦。
    男人們每天天麻亮,就要鑽進深山密林中,辛勤勞作,換取全家一天的食物。
    而女人們呢?
    留在用杉樹皮搭起來的茅草屋裏,操持家務,開荒種地。
    原始森林蟲豹盛行,男人們進入其中,經常是有去無回,因此,家中男人每次外出,妻子們總是淚水漣漣,猶如生死離別,一再叮囑:家裏有老小,全家都指望你,你要記得"歸屋誇"!
    有的人還唱了起來:
    歸屋誇哦,歸屋誇。
    屋誇好溫暖,涯登(我們)都盼著它。
    隻要你歸屋誇,涯登都笑哈哈。
    最後,丈夫出了門,妻子倚在門口,望著丈夫漸行漸遠的身影,總會大喊一句:你要記得歸屋誇啊!
    小時候,三爹講了一個"歸屋誇"的故事。
    相傳一個叫金峰登的原始森林裏住有一對年輕的夫妻。
    兩人原來生活在李家山寨。
    居住這個山寨的人都姓李,按照客家人的規矩,不論有沒有血親,同姓男女都不能結婚。
    然而,有一對年輕人在長期的生活中,產生了戀情。
    他們成了一對生死相依的戀人。
    他們雖然生活在一個山寨裏,卻沒有任何血親,按照現在的規距,他們是可以成親的,但客家人卻認為不可以。
    紙包不住火,他們的戀情被山寨長老知道了。
    長老知道了,異常氣憤,揚言要將他們倆人"沉潭"。
    "沉潭"是客家人對違反寨規的人最嚴厲的處罰,一般是傷風敗俗。
    這對男女就是傷風敗俗!
    所謂的"沉潭",即把人裝在竹籠裏,填滿石頭,丟入深水潭,活活淹死。
    這個年輕戀人的父母知道後,也是又氣又急。
    氣的是分明是"狗屎客",**啊,怎麽可以?!
    急的是畢竟是身上掉下來的肉,就這樣死了,如何甘心?
    萬般無奈之下,雙方父母把他們倆趕出了山寨。
    他們不在山寨居住,就不是客家人了,就不存在**了。
    被山寨驅趕後,兩個人來到了金峰登山凹處,搭建了一個簡易的樹皮屋,在這裏居住。
    雖然遠離山寨,但他們一樣過得很幸福很快樂。
    幾年之後,他們相繼有了一對兒女。
    女主人心裏雖然很滿足,但也很擔心。
    因為她的丈夫每天早出晚歸,去深山裏尋找食物。
    原始森林是猛獸出沒的地方。
    有一天,他們居住的小屋外麵就來了一頭華南虎。
    當時,她的兒子正在外麵玩耍,這頭猛虎闖了過來,她兒子頓時嚇傻了,"啊"的一聲,不由大哭起來。
    她聽到哭聲,見到老虎過來了,也是嚇了一跳,立即衝出去,抱著兒子往屋裏跑,然後"砰"的一聲,把門關上了。
    萬幸的是,老虎當時正在爬坡,動作稍稍慢了一點,撲上去時,她和兒子已經進屋,結果老虎撲了一個空。
    老虎悻悻地走了,但在她心裏卻留下了很重的陰影。
    她十分擔憂丈夫的安危,每次外出時,總是會叮囑一句:記得歸屋誇!
    不久,她的擔心成了現實。
    這一天,丈夫外出後,再也沒有回來。
    一天過去了,丈夫依然沒有岀現。
    她心裏一沉,知道丈夫出事了,不然,他絕對會"歸屋誇"。
    她決定去尋找。
    她丈夫主要在山對麵采摘野果野菜,打一些小動物。
    她爬上了高高的山坡,找了一天一夜,終於在一處懸崖,她看到了令人心碎的一幕:
    原來她丈夫失足,摔死在懸崖半山腰處。
    她頓時哭昏在地。
    哭得稀裏嘩啦,撕心裂肺!
    丈夫身處懸崖半山腰,她知道憑她的能力,她無法安葬丈夫,但她不忍心讓丈夫一個人孤零零留在這裏。
    她決定在這裏陪伴丈夫。
    她返回家,帶著一對兒女回到了山寨。
    她撲通一聲,跪在父母麵前,聲淚俱下地說:"阿爸,阿媽,我要走了,希望你們代我撫養我的兒女,我來世再報了。"
    她又淚流滿麵地說:"我就在對麵的高山上,逢年過節,希望你們喊一句'歸屋誇',我聽到了,會回來看望你們。"
    說完,她頭也不回地走了。
    她來到丈夫的懸崖處,毫不猶豫跳了下去。
    這對恩愛的夫妻就這樣永遠地留在這裏。
    得知真相的父母肝腸寸斷,嚎啕大哭。
    他們把這對年輕的夫妻安葬在山寨對麵的山上,客家節日到了,他們會點上三柱香,對著山大聲喊道:"歸層誇!你要歸屋誇哦!"
    陣陣山風刮來,香煙四處飄蕩,山那邊響起了陣陣回聲:"歸屋誇!歸屋誇!!"
    大家都會說,你看!他們歸來了!
    當然,這僅是一種傳說。
    但這個習俗卻流傳下來。
    年輕的客家人外出,父母總會叮囑一句,記得歸屋誇!
    它表達了對親人的不舍。
    在外出遊子心裏,"歸屋誇",是對家鄉的一種眷戀,一種渴望,一種心靈的安慰。
    無論身處何位,身處何地,家始終是溫馨的港灣,是心魂最終的歸宿,也是魂牽夢繞的地方。
    "歸屋誇",這句客家人土語,是客家人對遊子歸來的聲聲期盼。
    客家人,好好愛自己的家鄉吧,你的親人在召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