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少爺阿爸
字數:5423 加入書籤
阿爸是一名少爺。
這是肯定的。
因為阿爸的阿爸曾經是市裏的一名局長。
但阿家不是。
她是一名家庭主婦。
但並妨礙她的兒子就是一名少爺。
阿家一生就生有兩個男丁。
一個哥哥,一個弟弟。
哥哥是大伯,弟弟就是阿爸。
哥哥有精神病,據說小時候沒有,長大了就有。
哥哥很調皮,阿爸的阿爸就用棍子敲他的腦袋,結果沒精神病哥哥成了精神病。
弟弟很正常,也就是說我的阿爸是一個正常人。
這是爺爺後代中唯一的正常人,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他是家裏唯一的獨苗。
現在的獨苗很貴,以前更加是。
當然,獨苗並不能成為少爺,但阿爸是。
因為阿爸的阿爸是局長,同時他還是市裏的局長。
以前的局長家裏是有錢的,這個應該可以肯定。
因此阿爸有資格成為少爺。
有一天,阿爸遇到了阿美,瘋狂地愛上了她。
年輕時的阿美還是很漂亮的,應該是坑口街的街花。
理由是一個部隊的政委也看上了阿美,動員她參軍,目的就是結婚。
一個政委看上的女人不可能是醜女,也不可能是一般的女。
後來阿美不同意,這個婚自然沒結成。
但阿美很漂亮是肯定的。
隨著時間的流逝,漂亮的阿美也變醜了,這是沒辦法的事。
客家山裏女人都是這樣,年過三十就成了豆腐渣,年過四旬就成了老豆腐渣,跟百年的老樹皮沒有什麽差別。
但當年阿美不是老樹皮,青春活潑,臉上閃現出迷人的光澤。
所以當年的阿爸一眼就看上了阿美。
桃坑山水是很養人的,尤其是養山裏的女人。
桃坑女人差不多個個都是美女,但走出桃坑這個地界,其它鄉的女人就有點不忍直視了。
女人很醜陋,差不多遍街都是。
這是桃坑山水的功勞。
所以阿美很驕傲。
美就是驕傲的資本。
當然,阿美也很喜歡阿爸。
因為阿爸是少爺。
少爺就是少爺,他的氣質舉止都閃現著優雅與自信,還有高貴。
高貴是一個好東西,它不僅體現人與人之間的差別,更重要的是,還有地位與尊嚴,讓人有點深不可測的感覺。
這是山裏伢子所不具有的。
所有的山裏伢子都沒有這個氣質。
少爺這個氣質可以讓很多客家少女著迷。
所以阿美迷上了阿爸。
盡管迷上了,但她人還是很清醒,就是知道阿爸也很戀她,或者說,十分的愛她。
這個愛是至死不渝的愛。
這就夠了,這是要價的資本。
所以,阿爸提出要結婚時,阿美同意,但有一個條件就做上門女婿。
這個上門女婿可不是什麽好東西。
客家人是非常鄙視上門女婿的,鄙稱為"撐門棍"。
意思就是幫女方家打開門戶,延續香火。
一般是家窮找不到老婆,或者此人是出了名的懶漢和無賴,才會上門。
對此類人,客家人從來沒有好臉色,有時候逢年過節,都不準他們上桌吃飯。
顯然,阿爸不是這類人。
阿爸是少爺啊,怎麽可能是。
但出人意料是,阿爸同意了。
同意做李家的上門女婿。
估計是愛情的力量吧。
有時候,愛情就是這樣奇妙,你說絕不可能發生的事,它偏偏就發生了。
讓人十分驚訝,目瞪口呆!
當年的少爺阿爸就這樣義無返顧去李家當上門女婿。
當然,阿家是不同意的,非常抗拒。
阿爸是少爺,是家裏唯一的正常男孩,怎麽可以?!
阿美算什麽?居住在窮鄉僻壤的山區,一個典型的懵懂無知的山姑。
彼此之間距離不是一般的大。
以前的城鄉是存在差距的,現在也是如此。
以前的長沙城裏人稱鄉下人為鄉裏寶或鄉裏別,無論你是不是城裏人,是不是鄉下人,隻要你不是長沙城裏人,一律是鄉裏寶。
這個寶就是寶裏寶氣,呆頭呆腦的意思,沒見識,沒見過世麵。
茶陵人以前也很看不起客家人,如果我說我是桃坑人,他們往往會立即停止談話,頭微微向上仰,然後吐出一口粗氣,緩緩地說道,原來你是廣老牯呀!
牯是公牛的意思,客家人個個都是公牛。
具有很深的鄙視味道。
現在這個味道可能淡了許多,因為許多客家人走出了大山,與現代都市生活融為一體,展現出了客家人的聰明才智,漸漸地贏得了尊重。
但當年的確有,至少我強烈地感受到了。
阿家呢?會不會有。
有,並且非常的強烈。
阿家從內心上是非常鄙視阿美的。
她是看不起阿美這個鄉下女人的。
阿美與阿爸結婚後,生有一對女兒。
阿美沒有按照客家人上門女婿的習俗,所生子女隨母姓,而是隨父姓。
她以為這就是資本,所以帶著一對女兒去了衡陽市,去找阿家。
鄉裏人都希望走出大山,在城市裏生活。
阿美也是如此。
她希望定居在衡陽市,因為她育有一對女兒,她希望她自己的孩子生活在城市裏,而她的婆婆就在衡陽市,是有條件有能力接受她們母女的。
但是現實很殘酷。
阿家十分的抗拒。
她畢竟是官太太,雖然現在不是,但以前是,以前來往的不說有頭有臉,至少身份還是很尊貴的。
她習慣了這個生活,這個認知。
現在阿美突然冒了出來,並且是衣杉襤褸,說著滿腔難懂的客家土語。
她自然難以接受。
她當年之所以同意阿爸跟阿美結婚,原因很簡單。
一是阿爸深愛著阿美,少爺的愛是很激烈的,不顧一切。
因為他從小就是在寵愛環境中長大,自然目空一切,勇往直前,義無反顧。
阿家深愛著阿爸,在愛的麵前,她隻好讓步。
二是,也是最關鍵的一點,家裏中落了,阿爸的阿爸不是局長了,而是難民,並且身患重病,急需一個落腳的地方。
所以,她就同意了,並且住進了阿美的家裏,直到丈夫去世。
但並不意味著她就可以接納阿美。
丈夫去世後,阿家返回了衡陽市,並且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和一個穩定的住所。
按照當時的政策和條件,阿美和她的女兒是可以落戶到衡陽的,但阿家就是不辦。
從內心上,阿家不願意辦,盡管兩個孫女繼承了她的血脈,但她就是不願意。
從心裏麵,她不接受這個現實。
所以後來兩個孫女生病了,她也不願掏錢治,她有能力,也有錢,但就是不願意。
其實,孫女得的小感冒,治的話,還是沒問題,但阿美沒錢,阿家不給錢,隻好眼睜睜地看著,小感冒變成大感冒,最後相繼病死在衡陽市。
從此,阿美與阿家誓不兩立,阿家晚年生活非常不幸。
阿美則變得非常強勢,經常把阿爸罵得狗血淋頭,而少爺阿爸大氣都不敢出。
有時候,生活就是這樣無奈。
相親相愛的一家人總是在彼此傷害,至死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