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呂布覆滅與諸將命運
字數:3372 加入書籤
最終,曹操還是下令將呂布縊殺。呂布、陳宮、高順等人的首級被砍下,送到許昌示眾,之後才被埋葬。《英雄記》記載,高順為人清正廉潔,很有威嚴,從不飲酒,也不接受別人的饋贈。他率領的七百多名士兵,號稱千人,他們的鎧甲和兵器都精良整齊。高順每次率軍出擊,都能攻破敵人的防線,他的軍隊被稱為“陷陳營”。高順常常勸諫呂布:“凡是家破國亡的,不是沒有忠臣和有智謀的人,隻是這些人不被重用罷了。將軍您做事,總是不仔細思考,還喜歡說錯話,錯誤多得數都數不清。”呂布知道高順忠心耿耿,可就是不聽他的勸告。自從郝萌反叛之後,呂布對高順更加疏遠。因為魏續和呂布有親戚關係,呂布就把高順的兵權全部奪走,交給了魏續。等到打仗的時候,又讓高順率領魏續的軍隊,可高順始終沒有怨言。)
曹操活捉陳宮後,念及舊情,問他:“你想不想讓你的老母親和女兒活命?”陳宮坦然回答:“我聽說以孝道治理天下的人,不會斷絕別人的親情;以仁愛施於四海的人,不會讓人絕後。老母親的生死,全在您的一念之間,我已經無能為力了。”曹操聽後,深受觸動,下令贍養陳宮的母親,直到她去世,還為陳宮的女兒安排了婚事。《魚氏典略》記載,陳宮字公台,是東郡人。他性格剛直,為人壯烈。年少時,就與天下知名的人士結交。天下大亂後,他起初跟隨曹操,後來對曹操產生懷疑,便投靠了呂布,還常常為呂布出謀劃策,可呂布卻總是不聽他的。下邳城被攻破後,士兵們抓住了呂布和陳宮,曹操見到他們後,和他們聊起了往事,所以呂布才會向曹操求饒。曹操對陳宮說:“公台,你平常總說自己智謀過人,現在怎麽樣?”陳宮回頭指著呂布說:“都怪這個人不聽我的話,才落到今天這個地步。要是他聽了我的,也未必會被抓住。”曹操笑著問:“那今天的事,你說該怎麽辦?”陳宮說:“我作為臣子,沒有盡到忠誠的職責;作為兒子,也沒有盡到孝道,死是我應得的。”曹操又問:“那你的老母親怎麽辦?”陳宮說:“我聽說以孝道治理天下的人不會傷害別人的親人,老母親能不能活命,就看明公您了。”曹操接著問:“那你的妻子兒女呢?”陳宮說:“我聽說施行仁政的人不會讓人絕後,他們的生死,同樣取決於明公您。”曹操聽後,沒有再說話。陳宮又說:“請您下令殺了我,以明軍法。”說完,便大步往外走,曹操想攔都攔不住。曹操流著淚為他送行,陳宮卻頭也不回。陳宮死後,曹操對待他的家人依舊像以前一樣優厚。)
陳登,字元龍,在廣陵地區威名遠揚。他在與曹操聯手對抗呂布的過程中,巧妙地形成犄角之勢,立下了赫赫戰功,因此被加封為伏波將軍。然而,天妒英才,陳登年僅三十九歲便英年早逝。
後來,許汜與劉備一同在荊州牧劉表處做客。席間,劉表與劉備談論天下人物,許汜突然開口道:“陳元龍不過是個湖海之士,身上的豪氣一直都沒改掉。”劉備聽了,轉頭問劉表:“許先生的評價,您覺得是對還是錯呢?”劉表有些為難地說:“要說不對吧,許先生是個好人,不應該說假話;要說對吧,陳元龍又聞名天下,似乎不該這麽評價。”劉備又看向許汜,問道:“您說他有豪氣,可有什麽具體事例?”許汜回憶道:“以前我遭遇戰亂,路過下邳,前去拜訪陳元龍。他一點待客的誠意都沒有,許久都不跟我說話,自己爬上大床躺下,卻讓我睡在下床。”
劉備聽後,微微皺眉,說道:“您素有國士之名,當今天下大亂,皇帝流離失所,正期望著像您這樣的人能憂國忘家,拯救蒼生。可您卻隻想著購置田產、房產,說的話也毫無可取之處,這正是陳元龍所不齒的,他憑什麽要跟您多交流呢?換做是我,恨不得睡在百尺高樓上,把您扔在地上,哪還隻是上下床的區別!”劉表聽了,忍不住大笑起來。劉備接著又說:“像陳元龍這樣文武雙全、膽識過人、誌向遠大的人,隻能在古代去找了,如今很難找到能與他相比的。”
據《先賢行狀》記載,陳登為人忠誠、豪爽,深沉而有謀略,年少時就有濟世救民的誌向。他博覽群書,精通文學藝術,對各種經典文章都有深入的研究。二十五歲時,陳登被舉薦為孝廉,擔任東陽長。在任期間,他贍養老人,撫育孤兒,對待百姓就像對待受傷的人一樣關懷備至。當時,世道荒亂,百姓饑餓,州牧陶謙上表舉薦陳登為典農校尉。陳登到任後,巡視土地,充分挖掘灌溉的潛力,使得粳稻豐收。後來,陳登奉命出使許昌,曹操任命他為廣陵太守,並讓他暗中召集人馬,準備對付呂布。陳登在廣陵,賞罰分明,威名遠揚。海賊薛州率領一萬多戶人,都主動歸降。不到一年,陳登就把廣陵治理得井井有條,百姓既敬畏他又愛戴他。陳登覺得時機成熟,便說:“這些百姓可用了。”曹操攻打呂布時,陳登率領郡兵作為先鋒。當時陳登的幾個弟弟還在下邳城中,呂布將他們抓起來作為人質,想要與陳登講和。陳登意誌堅定,毫不退縮,攻城反而更加猛烈。呂布的刺奸張弘害怕受到牽連,夜裏帶著陳登的三弟來投奔陳登。呂布被誅殺後,陳登因功加封為伏波將軍,在江淮一帶深得民心,此時他心中便有了吞並江南的誌向。孫策派軍攻打陳登所在的匡琦城。敵軍剛來的時候,戰船和士兵布滿水麵,陳登的部下們都認為敵軍人數是郡兵的十倍,恐怕難以抵擋,建議引軍避開,把空城讓給敵人。他們覺得敵軍是水上之人,在陸地難以久留,肯定會很快離開。陳登卻厲聲說道:“我接受國家的任命,鎮守這片土地。昔日馬文淵在這個職位上,能南平百越,北滅群狄。我既然不能遏製鏟除奸邪,又怎能逃避賊寇呢!我將舍生忘死報效國家,秉持正義平定戰亂,順應天道,必定能戰勝敵人!”於是,他下令緊閉城門,堅守不出,故意示弱,不與敵軍交戰。將士們都聽從命令,城中寂靜無聲,仿佛沒有人一般。陳登登上城樓觀察敵軍形勢,發現可以出擊。他便命令將士們提前整理好兵器,天剛亮,就打開南門,率軍衝向敵軍營地,步兵和騎兵從後麵包抄。敵軍頓時亂了陣腳,正忙著布陣,卻無法退回船上。陳登親自擊鼓助威,士兵們奮勇向前,敵軍大敗,紛紛棄船逃竄。陳登乘勝追擊,斬殺和俘虜敵軍數以萬計。敵軍不甘心失敗,不久後又調集大軍來攻打陳登。陳登知道自己兵力不足,便派功曹陳矯向曹操求救。陳登在離城十裏的地方設置軍營,讓人收集大量柴薪,每兩束捆成一聚,間隔十步,縱橫排列。到了夜裏,他下令同時點火,火光衝天。城上的士兵們高呼慶祝,就好像大軍已經趕到。敵軍看到火光,驚慌失措,四處潰逃。陳登率軍追擊,又斬首萬級。後來,陳登被調任為東城太守。廣陵的官吏和百姓都感激他的恩德,紛紛追隨他,老弱之人都背著孩子追趕他。陳登耐心地勸他們回去,說:“我在你們郡任職期間,多次引來吳寇,幸好都能戰勝。你們不用擔心找不到好太守!”後來,孫權占據了江外之地。曹操每次來到大江邊,都會感歎,後悔沒有早點采用陳元龍的計策,以至於讓孫權像野豬一樣養精蓄銳,壯大了勢力。魏文帝曹丕追念陳登的功績,封陳登的兒子陳肅為郎中。)
再來說說臧洪,字子源,是廣陵射陽人。他的父親臧旻,曾擔任匈奴中郎將、中山太守、太原太守等職,在各個任職之地都頗有名聲。《謝承後漢書》記載,臧旻有辦事的才能,精通政務,是漢朝的好官。他最初以徐州從事的身份被司徒府征召,擔任盧奴令。冀州舉薦他為尤異之士,他因此升遷為揚州刺史、丹楊太守。當時邊疆有戰事,羌、胡侵擾,三府舉薦有才能的人,臧旻被調任為匈奴中郎將。他討伐賊寇立了大功,被征召為議郎,回到京師。他去拜見太尉袁逢時,袁逢詢問他西域諸國的土地、風俗、人物、種族等情況。臧旻詳細地回答說西域原本有三十六國,後來分為五十五國,逐漸分散到一百多個國家;他還講述了各國的大小、距離遠近、人口數量、風俗特點、山川草木、鳥獸異物等,凡是與中原不同的地方,他都詳細描述,還親手畫出地形。袁逢對他的才能感到驚奇,讚歎道:“就算是班固寫《西域傳》,也不過如此吧!”臧旻後來轉任長水校尉,最後在太原太守的任上去世。)
喜歡白話三國誌請大家收藏:()白話三國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