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曹仁忠侯傳
字數:4387 加入書籤
曹仁,字子孝,是太祖曹操的堂弟。據《魏書》記載,曹仁的祖父曹褒曾任潁川太守,父親曹熾官至侍中、長水校尉。)曹仁年少時,便對弓馬弋獵有著濃厚的興趣,整日沉迷其中,練就了一身精湛的騎射技藝和果敢的性格。
後來,天下大亂,豪傑並起。曹仁心懷壯誌,暗中召集了上千名熱血少年,在淮河、泗水一帶活動。不久之後,他追隨曹操,擔任別部司馬,並兼任厲鋒校尉,從此踏上了波瀾壯闊的征戰之路。在曹操擊破袁術的戰役中,曹仁奮勇殺敵,斬獲頗豐,為曹操軍隊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
跟隨曹操征討徐州時,曹仁常常督率騎兵,作為軍隊的先鋒。他曾單獨率軍攻打陶謙的部將呂由,憑借出色的軍事指揮才能,成功擊敗呂由。之後,曹仁回師與大軍在彭城會合,與陶謙的軍隊展開激戰,大破陶謙軍。緊接著,曹仁又馬不停蹄地進攻費縣、華縣、即墨、開陽等地。陶謙派遣別將前往救援各縣,曹仁率領騎兵迎擊,再次憑借強大的戰鬥力將其擊敗。
曹操征討呂布時,曹仁負責攻打句陽。在他的精心策劃和指揮下,順利攻克句陽,並生擒了呂布的部將劉何。曹操平定黃巾軍後,迎接漢獻帝遷都許昌,在這一係列的戰役中,曹仁屢立戰功,因此被任命為廣陽太守。然而,曹操深知曹仁勇略過人,是不可多得的軍事人才,認為讓他治理一郡有些屈才,便讓他以議郎的身份督率騎兵,繼續在戰場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曹操征討張繡時,曹仁奉命攻打張繡周邊的縣城。他指揮軍隊一路勢如破竹,俘虜了男女三千餘人。曹操撤軍途中,遭到張繡的追擊,軍隊陷入困境,士氣低落。關鍵時刻,曹仁挺身而出,他身先士卒,激勵將士們奮勇抵抗,將士們在他的鼓舞下,士氣大振。曹操看到曹仁如此英勇,心中十分讚賞,最終成功擊敗張繡。
曹操與袁紹在官渡長期對峙,局勢膠著。袁紹派遣劉備攻打濦強等縣,劉備憑借強大的兵力,使得當地許多人紛紛響應,歸附於他。一時間,從許昌以南,官吏和百姓人心惶惶,局勢變得極為不穩定,曹操為此憂心忡忡。曹仁見狀,分析道:“目前我軍主力在官渡與袁紹對峙,南方的局勢危急,我們確實無法分兵救援。劉備趁此機會,率領強兵壓境,當地百姓背叛也是情理之中。不過,劉備剛剛率領袁紹的軍隊,還未能完全掌控他們,此時我們出兵攻打,定能將其擊敗。”曹操覺得曹仁的分析十分有道理,於是派他率領騎兵出擊劉備。曹仁不負所望,成功擊敗劉備,將劉備趕跑,並收複了所有反叛的縣城,凱旋而歸。
袁紹又派遣別將韓荀截斷曹軍的西路糧道,曹仁得知後,率軍在雞洛山迎擊韓荀。雙方展開激烈戰鬥,曹仁指揮得當,大敗韓荀。經此一役,袁紹不敢再輕易分兵出擊。後來,曹仁又與史渙等人一起截擊袁紹的運糧軍隊,燒毀了袁紹的大量糧穀,給袁紹的軍隊造成了沉重打擊。
河北平定後,曹仁跟隨曹操圍攻壺關。曹操下令:“等攻下壺關,將城中之人全部活埋。”然而,壺關城防堅固,曹軍圍攻數月,卻始終未能攻克。曹仁向曹操進諫道:“圍城時,應該給城中之人留一條活路,這是為了讓他們有投降的念頭。如今您宣稱要將他們全部處死,這隻會讓他們拚死抵抗。況且壺關城堅固,城中糧食充足,我們強攻的話,士兵們會遭受重大傷亡;長期圍困的話,又會耗費大量時間。現在我們把軍隊屯紮在堅城之下,攻打決心拚死一戰的敵人,這可不是一個好計策。”曹操聽從了曹仁的建議,改變策略。不久,壺關守將見大勢已去,便開城投降。曹操為嘉獎曹仁的功勞,將他封為都亭侯。
曹操平定荊州後,任命曹仁為行征南將軍,讓他留守江陵,抵禦東吳大將周瑜。周瑜率領數萬人馬前來進攻,前鋒數千人剛抵達江陵城下,曹仁便登上城樓觀察敵情。他深知敵軍來勢洶洶,但毫不畏懼,當即招募了三百名勇士,派遣部曲將牛金率領他們出城迎戰,主動向敵軍發起挑戰。由於敵軍人數眾多,牛金所率的三百人很快被包圍。此時,長史陳矯也在城樓上觀戰,看到牛金等人陷入絕境,幾乎全軍覆沒,身邊的人都嚇得臉色蒼白。曹仁見狀,怒發衝冠,大聲喝令左右牽馬來。陳矯等人趕忙上前勸阻,說道:“敵軍勢大,我們根本抵擋不住。舍棄這幾百人固然可惜,但您身為將軍,怎能親自冒險去救他們!”曹仁沒有理會眾人的勸阻,毅然披上戰甲,跨上戰馬,率領麾下數十名壯士出城。當他們距離敵軍還有一百多步時,遇到了一道深溝。陳矯等人以為曹仁會在溝邊停下,為牛金等人助威造勢,沒想到曹仁毫不猶豫地躍過深溝,徑直衝入敵軍包圍圈。在曹仁的奮力拚殺下,牛金等人終於得以解圍。但仍有部分士兵被困在包圍圈中,曹仁見狀,再次衝入敵陣,將牛金等人全部救出,雖然曹軍也有幾人犧牲,但成功擊退了敵軍。陳矯等人起初看到曹仁出城,都為他捏了一把汗,等到看到曹仁平安歸來,不禁感歎道:“將軍真是天人啊!”全軍將士也都對曹仁的勇猛佩服得五體投地。曹操得知此事後,對曹仁更加讚賞,將他轉封為安平亭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曹操征討馬超,曹仁暫代安西將軍之職,督率諸將在潼關抵禦馬超。在戰場上,曹仁指揮若定,與諸將緊密配合,成功在渭南擊敗馬超。後來,蘇伯、田銀發動叛亂,曹仁又被任命為行驍騎將軍,都督七軍前去討伐。他率領軍隊迅速平定叛亂,擊敗了蘇伯、田銀等人。之後,曹仁再次被任命為行征南將軍,並被授予假節之權,屯駐樊城,鎮守荊州。
侯音在宛城發動叛亂,裹挾了周邊縣城的數千人。曹仁得知後,率領各路軍隊前去平叛。經過一番激烈戰鬥,曹仁成功攻破宛城,斬殺侯音,然後返回樊城屯駐。因其戰功卓著,曹操正式任命他為征南將軍。
關羽率軍攻打樊城,恰逢漢水暴漲,於禁所率的七軍全部被洪水淹沒,於禁無奈之下向關羽投降。此時,曹仁僅率領數千人馬守城,洪水幾乎淹沒了整個城池,隻剩下幾板高的城牆還露在水麵上。關羽乘船來到城下,將樊城重重包圍,城內與外界斷絕了聯係,糧食也即將耗盡,而救兵卻遲遲未到。在這危急時刻,曹仁激勵將士們,表明了與城池共存亡的決心。將士們被他的忠誠和勇氣所感動,紛紛表示願意拚死一戰,毫無二心。後來,徐晃率領的救兵趕到,洪水也逐漸退去。徐晃從城外進攻關羽,曹仁則趁機率領城內將士突圍而出,關羽見勢不妙,隻好退兵。
曹仁年少時,不太注重個人的行為修養和品德約束。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成為將領後,他變得嚴謹自律,嚴格遵守法令。他常常將法規條文放在身邊,處理事務時嚴格按照規定執行。鄢陵侯曹彰北征烏丸時,曹丕當時還是太子,他寫信告誡曹彰:“作為將領,就應該像征南將軍曹仁一樣,嚴格遵守法令!”
曹丕即位後,任命曹仁為車騎將軍,都督荊、揚、益州諸軍事,並將他進封為陳侯,增加封邑二千戶,加上之前的封邑,共計三千五百戶。同時,曹丕追賜曹仁的父親曹熾諡號為陳穆侯,並安排十戶人家為其守墓。後來,曹仁被召回宛城屯駐。孫權派遣將領陳邵占據襄陽,曹丕下詔命令曹仁前去征討。曹仁與徐晃緊密配合,成功擊敗陳邵,收複襄陽。曹仁還派將軍高遷等人將漢水以南歸附的百姓遷徙到漢水以北。曹丕得知後,派使者就地任命曹仁為大將軍。之後,曹丕又下詔讓曹仁移駐臨潁,晉升他為大司馬。曹仁繼續督率諸軍占據烏江,後又返回合肥屯駐。黃初四年,曹仁去世,諡號為忠侯。《魏書》記載,曹仁去世時年僅五十六歲。《傅子》評價道:曹大司馬的勇猛,連古代的勇士孟賁、夏育都比不上,張遼的勇猛也在他之後。)曹仁的兒子曹泰繼承了他的爵位,官至鎮東將軍,被授予假節之權,後轉封為甯陵侯。曹泰去世後,他的兒子曹初繼承了爵位。此外,曹丕還分封曹泰的弟弟曹楷、曹範為列侯,而曹仁的部將牛金也官至後將軍。
曹仁的弟弟曹純,據《英雄記》記載,曹純字子和。他十四歲時父親去世,便與兄長曹仁分開居住。曹純繼承了父親的家業,家中十分富有,僮仆和門客多達上百人。他善於管理,將家中事務處理得井井有條,鄉裏人都稱讚他能幹。曹純喜愛學問,敬重有學識的人,許多學士都願意歸附於他,因此他在遠近都頗有名氣。曹純十八歲時,擔任黃門侍郎。二十歲時,他跟隨曹操到襄邑招募士兵,此後便常常跟隨曹操四處征戰。 )起初以議郎的身份參與司空府的軍事事務,後來督率虎豹騎跟隨曹操圍攻南皮。袁譚出城迎戰,雙方展開激烈拚殺,曹軍士卒傷亡慘重。曹操見狀,想要暫緩進攻。曹純卻勸阻道:“我們千裏迢迢趕來攻打敵人,如今進攻不能取勝,退兵的話必然會有損軍威。而且我們孤軍深入,難以持久作戰。袁譚剛剛取勝,必然會驕傲輕敵,而我們吃了敗仗,士兵們心中有所畏懼。用心懷畏懼的軍隊去對抗驕傲輕敵的敵人,我們一定能夠取勝。”曹操覺得曹純說得很有道理,於是下令繼續猛攻。最終,袁譚戰敗,曹純麾下的騎兵斬殺了袁譚的首級。
後來,曹操北征三郡烏丸,曹純率領的虎豹騎立下赫赫戰功,成功俘獲了單於蹹頓。憑借這一係列的戰功,曹純被封為高陵亭侯,食邑三百戶。跟隨曹操征討荊州時,曹純在長阪坡追擊劉備,不僅繳獲了劉備的兩個女兒和大量輜重,還收降了劉備的許多散兵。之後,曹純又隨曹操進軍江陵,迫使江陵守將投降,然後跟隨曹操返回譙縣。建安十五年,曹純去世。曹丕即位後,追諡他為威侯。《魏書》記載,曹純督率的虎豹騎,都是天下最為精銳的騎兵,其中有些士兵是從百人將中選拔出來的,曹操一直為找不到合適的將領來統領這支軍隊而發愁。曹純憑借自身的才能被選拔為督帥,他善於安撫士兵,深得軍心。曹純去世後,有關部門向曹操推薦接替他的人選,曹操感慨地說:“像曹純這樣的人才,到哪裏再去找!難道我就不能親自督率這支軍隊嗎?”於是,曹操暫時沒有挑選其他人接替曹純。 )曹純的兒子曹演繼承了他的爵位,官至領軍將軍,在正元年間被進封為平樂侯。曹演去世後,他的兒子曹亮繼承了爵位。
喜歡白話三國誌請大家收藏:()白話三國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