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荀彧諫止攻徐與奉迎天子
字數:4439 加入書籤
陶謙去世後,曹操打算趁機攻取徐州,回頭再來平定呂布。荀彧勸諫道:“昔日,漢高祖憑借關中作為根基,光武帝依靠河內之地站穩腳跟,他們都是通過鞏固根本,以此來掌控天下。進,足以戰勝敵人;退,也能夠堅守陣地。所以即便經曆困境、遭遇失敗,最終還是成就了大業。將軍您最初在兗州起兵,平定了山東地區的禍亂,百姓們對您心悅誠服。況且黃河、濟水一帶,乃是天下的戰略要地。如今雖說這一地區有所殘破,但仍然比較容易據守自保,這裏就如同將軍您的關中、河內,是萬萬不可不先穩固的。如今已經擊敗了李封、薛蘭,如果分兵向東攻打陳宮,陳宮必定不敢再向西進犯。我們正好可以利用這段時間,組織兵力收割成熟的麥子,節省糧食、儲存穀物,如此一來,一舉便可擊敗呂布。打敗呂布之後,再向南與揚州方麵結盟,共同討伐袁術,進而兵臨淮水、泗水一帶。倘若舍棄呂布,向東進攻徐州,留下過多兵力則不夠用來攻打徐州,留下太少兵力又會導致百姓都據城自保,連砍柴都無法進行。呂布要是趁機趁虛而入,肆意侵擾,民心將會更加不穩。到那時,恐怕隻有鄄城、範縣、衛縣還能保全,其餘地方都將不再為我們所有,這樣一來,兗州也就沒了。要是徐州沒能平定,將軍您又能回到哪裏去呢?況且,陶謙雖然死了,但徐州並非那麽容易被攻克。他們有了往年戰敗的教訓,必定會因為恐懼而相互結盟,彼此呼應、互為表裏。如今東方地區的麥子都已經收割完畢,他們一定會堅壁清野,等待將軍您前去。將軍您要是去攻打,卻無法攻克城池,想要劫掠物資,又一無所獲,不出十天,十萬大軍還未交戰,便會自行陷入困境。臣鬆之認為,當時徐州尚未平定,兗州又發生叛亂,此時提到十萬之眾,雖說有誇張的成分,但也說明軍隊並非人數稀少。由此更能知道,官渡之戰時,曹操的兵力絕不可能不滿萬人。)之前攻打徐州時,咱們實施了嚴厲的懲罰措施據《曹瞞傳》記載:自從京師遭遇董卓之亂,百姓紛紛向東流亡,大多聚集在彭城一帶。曹操大軍到達後,在泗水河邊坑殺了男女數萬人,以至於泗水都因屍體堵塞而斷流。陶謙率領他的軍隊駐守在武原,曹操無法前進,便率軍從泗南攻打慮縣、睢陵、夏丘等縣,所到之處皆進行屠殺,連雞犬都未能幸免,城中一片荒蕪,不見行人。),徐州百姓的子弟們念及父兄所遭受的恥辱,必定人人都會拚死守城,絕無投降的想法。就算咱們能夠攻破徐州,也難以真正占有它。凡事本就有舍棄一方而謀取另一方的情況,但前提是用大的利益去交換小的利益,用安穩的局麵去取代危險的處境,或者權衡一時的形勢,並且不用擔心根基不穩。可如今這三種情況都對我們不利,還望將軍您仔細斟酌。”曹操聽後,便放棄了攻打徐州的計劃。他組織軍隊大規模收割麥子,之後再次與呂布交戰,同時分兵平定各個縣城。最終,呂布戰敗逃走,兗州也得以平定。
建安元年,曹操擊敗黃巾軍。此時,漢獻帝從河東返回洛陽。曹操就奉迎天子並遷都許昌一事進行商議,有人認為山東地區尚未平定,韓暹、楊奉剛剛護送天子抵達洛陽,還與北麵的張楊聯合,目前還無法立刻控製局勢。荀彧則勸說曹操:“昔日,晉文公接納周襄王,諸侯們紛紛像影子一樣追隨他;漢高祖為義帝發喪,身著白色喪服,使得天下人心歸附。自從天子流亡在外,將軍您最先倡導起兵勤王,隻是因為山東地區局勢混亂,無法長途跋涉前往關右護駕。即便如此,您仍然分派將帥,冒著危險與朝廷互通使者。雖然在外抵禦禍亂,但您的心始終係於王室,這正是您匡扶天下的一貫誌向。如今,天子的車駕返回洛陽,可洛陽城卻荒蕪破敗。忠義之士有著匡複漢室的想法,百姓們也因感懷往昔而更加哀傷。如果能在此時奉迎天子,順應百姓的期望,這是大順之道;秉持公正無私的態度,以此來使各路豪傑信服,這是深謀大略;弘揚正義,吸引天下英才前來歸附,這是大德之舉。天下即便有叛逆之人,也必定無法對我們造成阻礙,這是顯而易見的。韓暹、楊奉又怎敢加害我們!倘若不及時做出決定,四方的勢力一旦有了別的心思,日後再考慮這件事,就來不及了。”曹操聽後,便率軍前往洛陽,奉迎天子遷都許昌。天子任命曹操為大將軍,同時晉升荀彧為漢侍中,兼任尚書令。荀彧常常在朝中秉持穩重的行事風格據《典略》記載:荀彧禮賢下士,為了接待賢才,常常坐不安席。他在尚書台任職時,從不因個人私欲而影響自己的判斷。荀彧有一位堂兄弟,才能和品行都很平庸,有人對荀彧說:“以您現在的地位,難道不應該讓他做個議郎嗎?”荀彧笑著回答:“官職是用來彰顯才能的,如果按照你說的做,眾人會怎麽看我呢!”他就是這樣秉持公正之心。),曹操雖然在外征戰,但軍中事務和國家大事都會與荀彧一同謀劃據《典略》記載:荀彧容貌俊美。另外,在《平原禰衡傳》中記載:禰衡字正平,建安初年,他從荊州北上前往許都。禰衡自恃才華出眾,性格傲慢,對人評價往往言過其實,遇到不如自己的人,便不屑與之交談,因此人們都很厭惡他。唯有少府孔融看重他的才能,上書向曹操舉薦禰衡,書中寫道:“禰衡資質美好,品格堅貞,才華卓越出眾。剛剛涉獵文學藝術,便能深入領悟其中的精妙之處;凡是眼睛看過一遍的內容,就能誦讀出來,耳朵短暫聽到的話語,也能牢記於心。他的性情與大道相契合,思維敏捷如同有神助。桑弘羊善於計算,張安世記憶力超群,與禰衡相比,也不足為奇。”當時禰衡年僅二十四歲。那時許都剛剛建立,人才濟濟。禰衡曾寫好一張名帖帶在身上,可時間久了,名帖上的字跡都模糊不清了,也不知道該去拜訪誰。有人問他:“為什麽不去投奔陳群字長文)、司馬朗字伯達)呢?”禰衡回答道:“你竟然想讓我跟那些市井之徒為伍!”那人又問:“當今許都之中,誰是最值得結交的人呢?”禰衡說:“大兒是孔文舉孔融),小兒是楊德祖楊修)。”那人接著問:“曹操、荀令君荀彧)、趙蕩寇趙儼)都算得上是蓋世之才吧?”禰衡對曹操評價並不高;又看到荀彧容貌出眾,趙儼身材高大,便回應道:“文若荀彧)的臉可以借來去吊喪,稚長趙儼)可以派去監廚請客。”他的意思是荀彧徒有外表,而趙儼隻知道貪吃。於是眾人都對禰衡恨得咬牙切齒。禰衡知道大家對他不滿,便打算南下返回荊州。臨行前,眾人在城南為他餞行,事先設置了供帳,並相互告誡:“禰衡多次出言不遜,等他來晚了,我們就坐著不起來,以此作為回應。”等禰衡到了,眾人果然都坐著不動。禰衡見狀,便放聲大哭。眾人問他為何如此,禰衡說:“在這一群行屍走肉之間,能不讓人感到悲哀嗎?”禰衡南下見到劉表,劉表對他以禮相待。將軍黃祖駐紮在夏口,黃祖的兒子黃射與禰衡交好,禰衡便跟隨黃射到了夏口。黃祖欣賞禰衡的才華,每當席中有貴賓時,就會讓禰衡與他們交談。後來禰衡變得驕橫傲慢,回答黃祖的話時,言辭輕慢,黃祖認為禰衡是在辱罵自己,大怒之下,命令侍從將禰衡拉出去。左右的人便把禰衡架了出去,最終將他殺害。臣鬆之因為本傳中沒有提及荀彧的容貌,所以在這裏引用《典略》和《禰衡傳》的內容來說明。另外,潘勖為荀彧撰寫的碑文裏,稱讚荀彧“容貌英俊,儀表不凡”。《張衡文士傳》記載:孔融多次向曹操舉薦禰衡,希望曹操能與禰衡見麵,可禰衡厭惡曹操,心中常常憤懣不平。因為禰衡患有狂疾,不肯前往,還多次發表不當言論。曹操聽聞他的名聲,想要羞辱他一番,便任命他為鼓史。後來到了八月初一,曹操大宴賓客,眾人齊聚一堂。當時,按照規矩,鼓史擊鼓完畢後,都要脫下舊衣服,換上新衣。輪到禰衡擊鼓時,他演奏了一曲《漁陽參撾》,神情姿態與眾不同,節奏精妙絕倫。在座的賓客聽了,無不情緒激昂。禰衡演奏完後,卻沒有換衣服,官吏上前嗬斥他,禰衡竟然當著曹操的麵,一件一件地脫下衣服,裸身站立,然後慢悠悠地穿上褲子、戴上帽子,穿戴整齊後,又接著擊鼓演奏《漁陽參撾》,臉上毫無羞愧之色。曹操見狀,大笑著對在座的人說:“我本來想羞辱禰衡,沒想到反被他羞辱了。”如今流傳的《漁陽參撾》,就是禰衡創作的。孔融嚴厲地責備了禰衡,並傳達了曹操的意思,希望禰衡能與曹操見麵。禰衡答應了,說:“我會為了你去見他。”到了十月初一,孔融先去見曹操,說禰衡想要來拜見。可一直等到天色已晚,禰衡穿著粗布單衣,戴著粗布頭巾,腳蹬草鞋,坐在曹操的軍營門外,用手杖捶打著地麵,大聲辱罵曹操。曹操下令讓外麵的馬廄立刻準備三匹精良的馬,派兩名騎兵護送,然後對孔融說:“禰衡這個小子,竟敢如此放肆!我殺了他就如同殺死一隻麻雀、一隻老鼠那樣容易,但這個人向來有些虛名,遠近皆知。如今要是殺了他,別人會說我心胸狹隘,容不下人。現在把他送給劉表,看看最終會怎麽樣。”於是命令騎兵把禰衡架到馬上,由兩名騎兵挾持著送到南陽。《傅子》記載:禰衡能言善辯,但言辭過於尖刻。他見到荊州牧劉表時,極力與劉表結交,劉表很高興,把他當作上賓對待。禰衡對劉表的讚美之詞不絕於口,但對劉表身邊的人卻毫不留情地批評。於是,劉表身邊的人便趁機詆毀禰衡,他們對劉表說:“禰衡稱讚將軍您的仁德,連西伯侯都比不上,隻是認為您做事不夠果斷;最終不能成就大業,必定是因為這個原因。”實際上,這些話是在指責劉表才智不足,並非禰衡的本意。劉表沒有仔細調查,便疏遠了禰衡,將他趕走。禰衡與劉表絕交,又在黃祖那裏施展不出才華,最終身死名滅,成為天下人的笑柄,這都是那些詆毀他的人造成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曹操問荀彧:“誰能夠代替你為我出謀劃策呢?”荀彧回答說:“荀攸、鍾繇可以。”在此之前,荀彧舉薦謀士時,推薦過戲誌才。戲誌才去世後,他又推薦了郭嘉。曹操認為荀彧很有識人之明,他所舉薦的人都很稱職,隻有嚴象擔任揚州刺史、韋康擔任涼州刺史時,後來遭遇了失敗身亡的結局。據《三輔決錄注》記載:嚴象字文則,是京兆人。他年少時聰慧博學,有膽有識。以督軍禦史中丞的身份前往揚州討伐袁術,恰逢袁術病逝,於是他便被任命為揚州刺史。建安五年,嚴象被孫策的廬江太守李術殺害,年僅三十八歲。嚴象的同郡人趙岐撰寫了《三輔決錄》,他擔心當時的人不能完全理解他的意圖,所以將這本書藏了起來,隻給嚴象看過。韋康字元將,也是京兆人。孔融在給韋康的父親韋端的信中寫道:“之前元將韋康)前來,我發現他才華出眾,品德高尚,風度高雅,誌向遠大,是當世的傑出人才。昨日仲將韋誕)又來,他性情忠厚老實,文思敏捷,為人誠懇,是能夠守護家族的人。沒想到,您這隻老蚌,竟然孕育出兩顆如此珍貴的珍珠,實在令人珍視。”韋端從涼州牧的職位上被征召為太仆,韋康接替他擔任涼州刺史,當時的人都認為這是很榮耀的事。後來,韋康被馬超圍困,堅守了很長時間,但救援的軍隊一直沒有趕到,最終被馬超殺害。仲將就是韋誕,他的事跡在《劉邵傳》中有記載。)
喜歡白話三國誌請大家收藏:()白話三國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