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西河郡

字數:5489   加入書籤

A+A-


    “盧氏全族近千人跟我們一起遷入北境 ,算上家仆有近三千 ,隻有少數年事已高的族人留在了範陽 ,主支在範陽的都在我們隊伍中 。
    範陽學宮也有三百多弟子隨盧氏一起北上 ,所以回程的時間可能比計劃晚些許 。”
    大王點點頭 ,聽說盧氏幾乎把家底都搬來了幽州 ,又有三百多學子 ,終於覺得這一趟回本了 。
    大王心裏小算盤劈裏啪啦一撥 ,除了讓清河和上黨看到了他的些許實力 ,這一趟好像沒什麽損失?
    至於些許軍費 ,那不值一提 。
    人都到碗裏來了 ,大王撈回來還不簡單 。
    北方巨擘 ,頭號大門閥是吧 ,大王已經開始期待了 。
    。
    三百學子 ,如果明年有一半下場科舉 ,能中個半百之數加上北境學宮和謝氏人脈 ,北境用人荒就能解決個大概了 。
    你說他們學完回原籍?怎麽可能呢 !現在這世道 ,大王覺得隻有他的北境才是穩定的淨土 ,問就是自信 。
    大王一聽還拖回來一千多俘虜 ,當即高興道:“也別費勁帶回去了 ,你拐一下直接送去並州的鐵礦 !然後從原來的礦工中替換出表現好的一千人 ,順路給本王送去安定郡 。”
    這回一路巡視旱情 ,大王也看到了民間底層百姓的更多不易 。
    幾乎所有種地的百姓 ,都生活在絕收挨餓的陰影下籠罩 。
    他們沒有一點抗風險能力 ,全部是當年收當年吃 ,口袋裏的銅錢也僅限於給家裏添點燈油針線 。一旦今年絕收 ,他們就要餓肚子 ,甚至餓死 。
    大王看著他們弓起的腰 ,黝黑的臉龐 ,也不能說他們不努力和懶惰 。
    這種日子大王代入一下他都不想活了 !
    白天巡視一天 ,晚上回來閑著也會感謝下他爹 ,謝謝你是皇帝 。最起碼分家也分了他三千親衛、一郡土地 ,而不是兩間草屋、一個陶缸 。這種戲碼他一路看了很多 ,年景不好有那人口多的大家口都開始分家自謀活路了 ,而他們分家能分的無非是家裏那些破爛家什 。
    所以大王就想不明白了 !
    他現在擁有了大晉幾乎三分之一的土地 ,人口相對又很稀少 ,這麽多的土地怎麽能這麽窮 、還挨餓呢?!
    和大總管一合計 ,大王決定在人煙更稀少的並州、涼州大手筆圈建大農場!
    不管,他要當農業大國!
    打開地圖一看 ,並州、涼州好多平坦的土地都是一片一片的荒蕪著 ,大王痛心疾首 。
    這要是都開了種地 ,他至於軍糧儲備庫那點都從幽州往並州運嘛!
    等他的大農場穩定出產了他就使勁減稅 ,讓南邊百姓羨慕死!
    再一個四處偷偷摸摸買糧不但費錢 ,還費事!
    大批的糧食買到手往回運就是個難事 ,沒有雪騎這種一看就不好惹的隊伍押運 ,在這世道把大批糧食運走堪比西天取經 ,有的是餓急的人鋌而走險 。
    為了銀子不打水漂 ,大總管的糧食一般都是先運去沿海 ,再由寶船走水路運回北境 。這麽一趟下來的成本實在不低 ,寶船耽誤一艙魚 ,大王也少賺不少元寶的 。
    大農場就這麽提上了日程 ,不能種麥就種玉米 ,玉米也不行就種棉花 ,大王十分看好這計劃 。
    他已經手快的從地圖上圈了兩塊相對好的地作為第一炮 ,安定和隴西 ,已經讓大總管往這邊送耕牛和農具了 。
    正好安定經曆了戰亂人口大量減員 ,“換下來的礦工送去安定開荒 ,日子肯定比礦上好 。”
    。
    隊伍要改變路線 ,昌黎禮貌的跟盧氏打了個招呼 。
    他們要往西拐一點先去一趟鐵礦所在的西河 ,然後再繼續東進回幽州 。
    盧仝這仝字真沒白起 ,當著昌黎的麵淡定的點頭表示知道了 ,清高的很 。等人家一走 ,馬上指使家裏小輩去打聽打聽為什麽不走直線去什麽鐵礦 。
    盧修跑了一趟 ,“打聽到了 ,聽說要把後麵那一千多俘虜送去西河郡挖礦 ,北境王在那有個鐵礦 。”
    “以前可沒聽說北境有鐵礦 ,就說不能無緣無故的造反 ,有了鐵礦鎧甲和武器都有了 。”
    “你說外麵那騎兵的甲是鐵的?我看不像啊!”
    “肯定是啊 ,反正我離近了聽到了鐵甲碰撞之聲 。”
    “那不一定是鐵的 ,銅和銀撞擊也有那種聲音 。那個顏色你們怎麽不猜是銀的?”
    “不能吧?太奢侈了!北境還有銀礦不成?!”
    寬大的馬車安靜了下來 。
    反正這騎兵的氣勢,看起來很有銀子的樣子。
    很快他們就確定了 ,北境絕對不止鐵礦 ,最起碼也有銅礦 。
    他們還沒到西河郡就在外麵遇到了成群結伴進城的百姓 ,看見雪騎的旗子 ,這些人就墜在後麵蹭安保 。還有什麽比跟在幽州騎兵後麵更安全的?
    休息的時候盧氏有人裝作也是蹭安保的跟他們搭話 ,那些百姓都說是一個村子的 ,結伴去西河郡換銅錢兒 。
    “……我們村偏遠知道晚了 ,看那告示的時間這都過去七八天了 ,可不得抓緊進城換了新錢 !”
    盧修看那些人倒看不出來攜帶了大量銅錢 ,想來也是不太富裕的村子 。但他還是好奇 ,“那…你們這時候進城有心的不是都知道你們要去幹嘛的 ,就不怕不安全?現在這世道可亂的很 。”
    “看你們跟在幽字旗後麵還以為你們是北境人 ,知道底呢!合著你們是外地來的?”
    “是啊 ,我們就是外地來的,正好同路 ,我們請示後就跟著官方軍隊了 ,這不是更安全嘛!”
    坐一圈啃餅子的百姓七嘴八舌插話 ,“那可不 ,某不認字但是認識那旗子 ,跟著幽州騎兵絕對安全 。”
    “我們之前也是一個村一起 ,沒什麽好怕的 。”
    “你們南邊來的?我們北境可不像你們南邊 ,南邊亂著呢吧 ,聽說好幾路反王?我們並州如今北境王自己說了算 ,北境也沒什麽山匪劫道的 ,我們北境的律法可厲害的很!”
    盧修還真不知道這事 ,他之前對北境也沒什麽了解 。
    他掏出幾個在上黨采買的果子分了 ,趕忙細細打聽 ,那些百姓倒是樂意跟外地人吹噓一下 ,可惜他們連字都不認識哪記得那些繁複冗長的律法 。
    當時頒布的時候 ,官府是有去他們村裏一條條讀了 ,可時間也很久了,如今早忘個一幹二淨了 。他們隻知道如今並州的律法比以前歸長安管的時候厲害多了 。
    原來蹲大牢的罪 ,到北境王手裏那都是直接砍了 ,而且以後再有什麽好政策還會排除罪人的家族 。
    盧修搞明白趕緊回來報告幾位長輩 ,“那北境王居然把大晉的銅錢作廢了 ,北境自己鑄銅錢 ,這些人都是周邊的,來西河郡的官府錢莊換新錢的 。而且 !北境王居然重新頒發了律法 ,聽說十分酷烈嚴苛!”
    盧仝麻了 ,“他何止有鐵礦 ,自己鑄幣 ,他還得有銅礦!”這小屁孩命真好 ,造個反要素齊全了 。
    盧伽的父親老三盧鴻顯然重點在後半句 ,他點點頭 ,“現在這世道 ,重典之下 ,才能安穩 。”
    盧仝又反骨了 ,“老三你覺得北境王那小屁孩還懂這個?你別忘了謝淵可是在這兒,這肯定是謝淵的手筆 。”
    “二兄,你到了北境還這麽口無遮攔,以北境的新律法,我們可能要常去大牢探望你了。”
    盧仝:……
    老六盧銓被吵醒打個嗬欠爬起來插嘴 ,“就算是謝淵手筆,那他肯聽 ,並同意頒布下去 ,就已經贏了 。”
    盧鴻微笑點頭 ,“是極 。”
    盧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