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震驚的徐院長

字數:3483   加入書籤

A+A-


    方泰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鎮定下來,然後緩緩解釋道:
    “院長,這個研究其實是我的一個學生主導的,我也是在他取得了初步成果之後才介入幫忙的。
    當時我接到他的消息,趕到那裏時,已經看到了一個相當完善的雛形。我和我的團隊隨後對這個成果進行了大量的驗證和完善工作。”
    他的眼神中不自覺地流露出一絲自豪,那是對自己學生的驕傲,也是對整個團隊努力付出的欣慰。
    院長心中依然充滿疑慮,這成果實在太過驚人了,而且根據方老頭的說法還是一個弟子研究出來的東西。
    他不禁在心裏暗自思忖:“這小子到底是何方神聖?難道是天賦異稟,還是在研究過程中得到了什麽神秘的助力?竟然能在大豆育種領域取得如此前所未有的突破。”
    但表麵上,他隻是說道:“你先把你所知道的大致和我講一講。”
    隨後方泰就一臉驕傲地將事情前因後果給講了一遍。
    他的聲音充滿激情,仿佛在敘說自己的成就一般。
    聽完的農科院長此時臉上布滿震驚,他的腦海中不斷想象著方泰所描述的畫麵,心中五味雜陳。
    回過神來之後,他不禁羨慕道:“方老頭你真是撿了個美玉啊!撿了個大寶貝。這個事情要是辦下來能頂我這前半輩子的成就了。”
    他的話語中既有對方泰的羨慕,也有對這一成果的期待與認可。
    其實莫瀾那個石門山蟠桃在他這裏之前是有聽到相關消息的,隻是後麵他派人過去研究一番之後發現其實根本沒辦法複刻。
    就算是將胚胎移植到其他地方之後都會發生基因退化的情況。
    仿佛有一個魔咒,那就是隻要離開了桃源村這些桃樹就沒辦法繼續生存了。
    他們甚至還征求莫瀾同意挖掘了幾棵桃樹,現在就移植在科研院的溫室大棚裏。
    雖然成體的桃樹基因退化緩慢,但是明顯能夠感受到已經開始有些蔫蔫的樣子了。
    看樣子最多不過一兩年最終還是會變成一顆產量比較優良的果樹,而且他遺傳的後代也沒有其身上的優點。
    掛斷電話後,院長坐在椅子上,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他深知,如果這個成果是真實的,那麽它將對國家的農業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它不僅能夠提高我國大豆的自給率,減少我國對進口大豆的依賴,從而保障國家的糧食安全。
    還可能改變全球大豆市場的格局,讓我國在國際農業舞台上擁有更強的話語權,成為全球農業科技創新的引領者。
    這一成果就像一顆投入平靜湖麵的巨石,將引發一係列連鎖反應,波及整個農業產業鏈。
    從種植戶的角度來看,他們將能夠種植更高產、更優質的大豆品種,獲得更高的經濟收益,改善生活質量;
    在國際貿易方麵,我國大豆產業的崛起隔更是將改變全球大豆的供需關係和貿易流向,對其他大豆生產國和進口國產生重大影響。
    經過一番思考,院長決定再次仔細研究報告中的數據和內容。
    雖然他對方老頭很是信任,但是這種關乎國家農業命運的重大科研成果,不是僅憑信任就能確定其真實性的,就算是自己的研究成果,也得反複驗證。
    這是科學研究的嚴謹性所要求的,如同法官斷案,必須要有確鑿的證據,不能僅憑一麵之詞。
    他直接召集了院裏的幾位資深專家,一起對報告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和分析。
    專家們齊聚一堂,會議室裏彌漫著嚴肅而緊張的氣氛。
    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對報告中的實驗設計、數據采集和分析方法等進行了審查,如同偵探在破解一個複雜的案件。
    有的專家專注於實驗設計的合理性,檢查每一個步驟是否符合科學規範,是否存在漏洞或偏差。
    他們仔細研究實驗的對照組設置,看是否能夠有效地排除其他因素的幹擾,確保實驗結果的準確性。
    專家們運用複雜的數學模型和專業統計軟件時,本以為會發現一些蛛絲馬跡,結果重新分析驗證後,數據完美匹配。
    這一切讓專家們大為震驚,他們麵麵相覷,眼中滿是難以置信,原本以為能輕易找出問題,卻沒想到這份報告就像一座堅固的堡壘,在他們專業的審視下依然屹立不倒。
    隨即都目光火熱的看向農科院長。
    然後激動道:“院長,這份報告是哪個院士的研究成果,最近幾年沒有聽說誰的研究有重大突破啊?”
    另一個老者也是激動說道:“老徐啊,你們這保密工作太好了!而且居然沒有把我們幾個老家夥叫上,是不是看不起我們了啊?”
    其他人也是一副不說出個所以然來有你好看的樣子,麵對這種情況徐院長也有些頭疼,在場的都是國內農科院裏知名的學者。
    自己哪裏是不告訴他們啊,自己不也是剛知道還沒幾個小時呢,現在他們知道的消息還是熱乎的。
    徐院長無奈地擺了擺手,苦笑著說:“各位同仁,實不相瞞,我也是剛剛才接觸到這份報告,對其中詳情還在探究之中。這並非是哪位院士的成果,而是一位年輕才俊主導的研究。”
    “什麽?年輕人?”一位頭發花白的專家瞪大了眼睛,滿臉的不可置信,“這怎麽可能?如此重大的突破,竟然是一個年輕人搞出來的?”
    其他專家也紛紛露出驚愕的神情,交頭接耳起來。在他們的認知裏,農業科研的重大成果往往是經驗豐富的資深學者,經過多年甚至幾十年的鑽研才有可能取得。一個年輕人能夠在大豆育種這個傳統且複雜的領域取得如此驚人的成績,實在是超乎想象。
    徐院長看著眾人震驚的模樣,繼續說道:“據我目前了解,這個年輕人名叫莫瀾,是方泰教授的弟子。方泰教授在其有了初步成果後才介入協助,後續團隊也做了大量工作來驗證完善。”
    ...........
    ...........
    喜歡種田:他家好多奇怪東西請大家收藏:()種田:他家好多奇怪東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