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我要當女官
字數:10646 加入書籤
第252章 我要當女官
清晨,陽光透過淡薄的雲層,灑在熙熙攘攘的集市上,靈悅挎著竹籃,像往常一樣到集市買菜。
最近家裏日子緊巴巴,她想著買些便宜又新鮮的菜,好讓一家人吃得實惠。
剛走到菜攤前,靈悅就聽見旁邊幾個大娘嘰嘰喳喳地討論著什麽。
“聽說了嗎?皇榜都貼出來啦,宮裏要招會女紅、懂醫術的女子當女官呢!”王大娘眼睛瞪得老大,滿臉興奮,聲音都不自覺拔高了幾分。
“啥?女子當女官?這可真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張大娘嘴巴張得圓圓的,手中菜籃都晃了晃。
靈悅心裏猛地一動,豎起耳朵聽著。
這時,一旁肉攤的李屠戶,手裏握著明晃晃的殺豬刀,扯著嗓子嚷嚷:“這像什麽話!女子就該在家裏浣衣做飯、生兒育女,跑出去當官,這不是壞了祖宗的規矩嘛!”
靈悅眉頭一皺,心裏嘟囔著:“這李屠戶,自己大字不識幾個,還管起女子能不能當官了。”
還沒等她多想,角落裏的趙媒婆扭著腰肢湊了過來,尖著嗓子說:“李屠戶這話在理!”
“女子出去當官,以後誰還敢娶啊?哪家正經男人會要一個拋頭露麵的女人當媳婦!”
陪著王大娘出來買菜的女兒,怯生生地小聲說:“可這是個機會呀,咱們女子也能幫家裏分擔些。”
趙媒婆一聽,立刻斜著眼,撇著嘴,像一隻被惹毛的老母雞,大聲說道:
“喲,小丫頭片子懂什麽!別在這兒瞎咧咧,女人的本分就是伺候男人、操持家務。”
靈悅白了一眼,實在忍不住了,小聲嘀咕:“你這老媒婆,就知道說些歪理,天天就想著把女人往男人家裏送,。”
趙媒婆耳朵尖,一下子就聽見了,立刻跳腳:“你個小妮子,說什麽呢?這都是為你們好,以後嫁個好人家,吃香喝辣的,不比在外頭拋頭露麵強?”
靈悅氣鼓鼓的,可又不敢大聲反駁,隻能在心裏暗暗生氣:“就知道說這些屁話,嫁個好人家,說得容易,哪家好人家能讓我們吃飽飯?”
靈悅也顧不上挑菜了,確認消息屬實後,心裏像揣了隻小兔子,興奮得不行,連菜都沒買完,拎著半籃菜就匆匆往家跑。
一進家門,靈悅就扯著嗓子喊:“爹,娘,大哥,我跟你們說個大好事!”
趙有娣從屋裏走出來,手裏拿著針線,正準備縫補破舊的衣裳,一臉疑惑地問:“咋了,丫頭,啥好事把你急成這樣?”
靈悅滿臉通紅,興奮得手舞足蹈:“朝廷下旨了,宮裏要招募女官,會女紅或者醫術好的都能去,還能賺銀子呢!我要去進宮當官!”
趙寬正在院子裏修理家裏那把快散架的鋤頭,聽到這話,直起腰,笑著打趣:“就你?還當官呢,別白日做夢了。”
靈悅一聽,急得直跺腳:“你們別不信,衙門今兒個放榜了,說的清清楚楚,咱們可不是隻能當宮女,說不定還能再往上爬爬呢!”
趙有娣聽後驚喜地問:“真的假的?那可太好了,咱家日子緊巴巴的,這下有盼頭了。”
趙寬皺了皺眉頭,滿臉不耐,提高音量數落道:“妹妹,你也不瞅瞅自己,性格潑辣得像個火藥桶,一點就著 ,長相也不出挑,甚至還差點意思。”
“平時說話做事不管不顧,還想著去拋頭露麵,哪家男人能看得上你?,別再胡思亂想了!”
靈悅一聽,瞬間氣得滿臉通紅,脖子上青筋都微微凸起,雙手叉腰,大聲吼道:“大哥!我好不容易有個能出去掙銀子補貼家用的機會。”
“你不但不支持,還在這兒說風涼話!”
“你想想,要是我能進宮掙了錢,咱家日子就能好過些,不比天天盼著我嫁個不知道在哪兒的男人強?我可不想一輩子困在這窮日子裏!”
趙三根歎了口氣:“丫頭,不是爹不支持你,這女子當官,從古至今都少見,外頭的人能答應嗎?”
靈悅眼眶一紅,帶著哭腔說:“爹,我知道難,我就是想試試,說不定能行呢。”
趙有娣走過來,摸了摸靈悅的頭:“孩子,娘支持你,大不了咱就試試,不行也沒啥損失。”靈悅看著娘,用力地點點頭,一定要去爭取這個機會。
..........三.................日.................前...........
「蘭馨醫舍內」
謝淮欽聽後心中不禁泛起層層波瀾,眼中滿是欣慰之色,語氣中帶著幾分堅定與支持:
“好,既然你們如此有決心,那我定當全力以赴,這些請願書,我會妥善帶回。”
鄭唚意轉過身,麵向林苑,神色關切且誠懇:
“眼下醫舍裏,哪些地方最缺銀子?盡管說,我這就從郡主府調撥銀子。”
林苑認真思量一番道:“如今藥材儲備不足,好些珍貴藥材都快斷貨了,還有幾間醫舍急需修繕,一到雨天就漏雨,病人們苦不堪言。”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鄭唚意當即點頭,承諾三日內便將銀子送到,還囑咐林苑列個清單,確保每一筆錢都花在刀刃上。
而後二人回府,夜幕低垂,華燈初上,用完晚膳,又各自洗漱完畢。
謝淮欽將那疊請願書,輕輕攤放在桌案之上,就著昏黃的燭光,逐字逐句地細細研讀,眉頭時而緊鎖,時而舒展,神色專注。
鄭唚意側臥在柔軟的床榻之上,看著謝淮欽忙碌的身影,眼中滿是心疼與關切。
她輕聲說道:“謝郎,莫要太過憂心,這些事急不得,咱們一步一個腳印慢慢來。”
謝淮欽聞聲抬起頭,輕輕點了點頭,隨後小心翼翼地將請願書整理好收起,起身走向床邊。
自然而然地將鄭唚意擁入懷中,兩人相擁而眠,屋內的氣氛溫馨而寧靜。
次日清晨,謝淮欽早早便去了朝堂。
待下朝後,一刻也沒耽擱,徑直趕回郡主府。
一進府門,便喚來影風,二人在屋內精心喬裝打扮起來,不多時,一位身著素淨長袍、氣質儒雅的“學子”,帶著伶俐乖巧的“學童”出現在眾人眼前,那模樣活脫脫就是準備奔赴科舉考場的模樣。
鄭唚意恰好路過,看到這奇特的裝扮,不禁忍俊不禁,笑著問道:“你們這是唱的哪一出啊?”
謝淮欽嘴角微微上揚,眼中閃過一絲狡黠,解釋道:“我這是要去會一會昔日救助過的故人,瞧瞧他還能不能認出我這個‘老爺’。”
說罷,她與影風相視一笑,便匆匆出了府,身影很快消失在街巷之中,徒留鄭唚意,輕輕搖頭,轉身忙碌自己的事了。
不多時,謝淮欽帶著影風來到了趙軒的宅前。
朱紅色的大門緊閉,兩旁石獅子威嚴佇立。
謝淮欽上前,身姿優雅,拱手對門房說道:“勞煩小哥,幫忙進去通報一聲你們老爺,就說有清平鎮故人前來拜訪。”
門房抬眼打量二人,見謝淮欽身著素淨長袍,影風扮作學童模樣,周身不見顯貴配飾,隻當是尋常讀書人,懶得跑一趟。
他撇了撇嘴,臉上閃過一絲不耐,嫌棄地揮揮手:“去去去,我家老爺豈是你們想見就能見的?別在這兒浪費時間,快走快走!”
影風一聽這話,頓時火冒三丈,往前跨了一步,指著門房道:“你這是什麽話?我們誠心求見,讓你通報一聲都不肯,真是狗眼看人低!”
門房一聽,臉色驟變,擼起袖子,作勢要衝上來理論,謝淮欽神色從容,抬手輕輕按住影風的肩膀,示意他稍安勿躁。
隨後,她目光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篤定,看向門房,說道:“小哥,勞煩你去通報一聲,事關重大,耽誤不得。”
門房見謝淮欽神色平和,言語間雖透著急切卻不失禮貌,心中那股警惕與刁難之意也淡了幾分。
他上下將二人打量一番,便應道:“行,二位稍等,我這就進去通報。”說罷,匆匆轉身。
此時,宅子正廳內,趙軒正悠閑地翻看著賬本。
門房進來,在他耳邊低語幾句,趙軒聽聞“清平鎮”三字,手中的賬本一頓,微微皺起眉頭,陷入沉思,過了好一會兒,他猛地一拍大腿。
眼中閃過恍然與驚喜,脫口而出:
“是他!當年在資助我銀子的恩人呐!”
“快,趕緊把人請進來,怠慢不得!”
片刻之後,門房一路小跑回來,臉上堆滿了諂媚的笑容,點頭哈腰道:“實在對不住,是小的有眼不識泰山,我家老爺有請二位貴客。”
說著,便恭敬地打開大門,側身請人進去。
穿過曲折幽深的回廊,兩人終於抵達正廳。
隻見一位身著華麗錦袍的男子,邁著匆匆步伐快步迎了出來,此人正是趙軒。
待他走近,心中不禁泛起一絲疑惑。
當年資助自己的人,身形似乎並非如此,可眼前這位書生,卻又莫名眼熟,好像曾在何處見過。
影風深知趙軒心中的疑惑,不緊不慢地拱手作禮,開口問道:“趙大人,可否借一步說話,尋個安靜之處,我家公子也好暢所欲言。”
趙軒心領神會,連忙將人帶至書房,輕輕關上房門,謝淮欽這才開口:“趙大人,謝某今日貿然登門,未提前下拜帖,還望您多多諒解。”
“實在是怕太過招搖,給大人徒增麻煩。”
趙軒一聽眼前之人竟是謝淮欽,當即恭敬地行了一禮,說道:“下官拜見丞相大人!”
謝淮欽微微拱手還禮,語氣和藹:“無妨無妨,今日不過是你我二人敘舊,無需這般多禮。”
趙軒連聲道好,隨後話鋒一轉:
“原來是丞相大人當年資助我,下官實在愚昧,竟一直沒認出恩人就在身邊,還望丞相大人恕罪。”
謝淮欽擺了擺手:
“不打緊,是我未曾提前告知於你。”
“當年資助你,實是日後有事相求。”
趙軒立刻挺直身子,言辭懇切:“大人請講,隻要是下官力所能及,必定全力以赴!”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謝淮欽微微側身,嘴唇輕啟,低聲在他耳畔細語了幾句,那聲音極輕,仿若被風一吹就會消散。
趙軒聽著,原本平靜的眼神瞬間被震驚填滿,瞳孔不自覺地微微放大,可不過眨眼間,他便回過神來,臉上滿是堅毅,不假思索地重重點頭。
語氣鏗鏘有力:“大人放心,下官定用心去做,絕不辜負丞相大人的囑托!”
謝淮欽滿意地笑了笑,眼中閃過一抹欣慰,點頭道:“如此甚好,既然趙大人已清楚如何行事,那謝某便不再多叨擾,我手頭還有些要事亟待處理,這就先行告退了。”
趙軒一聽她說要走,趕忙說道:“下官送您!”
謝淮欽抬手示意留步:“趙大人,不必遠送,此次我特意喬裝而來,實在不宜太過招搖。”
趙軒會意,停下腳步,目送謝淮欽與影風離去。
日頭高懸,臨近晌午,謝淮欽主仆二人趕回郡主府,一進府,謝淮欽便恢複了往常的從容,像平常一樣,與鄭唚意一同用餐。
飯桌上,兩人輕聲交談,看似尋常的對話裏,偶爾也會提及幾句關於女子科舉籌備的進展。
飯後,謝淮欽便一頭紮進丞相府的事務中。
堆積如山的公文、各地送來的急報,她都逐一審閱、批示,忙碌得一刻不停。
不知不覺,天色漸暗,夜幕降臨,直到處理完最後一份公文,才稍作歇息,洗漱之後便回房休息。
第二日清晨,金鑾殿內莊嚴肅穆,大臣們依照慣例,有條不紊地依次奏報事務。
待眾人匯報完畢,宋弋澤端坐在龍椅之上,目光緩緩掃過殿下群臣,開口問道:“諸位愛卿,還有何事要奏?”
這時,趙軒大步走出隊列,聲音洪亮地說道:“啟稟聖上,微臣尚宮局四司副使趙軒,有要事奏陳。”
刹那間,整個金鑾殿安靜下來,所有人的目光“唰”地一下聚焦在趙軒身上,滿是好奇與揣測,不知道他此番會說出什麽要緊之事。
“自聖上登基以來,勤勉治國,我朝河清海晏,萬象更新,實乃百姓之福。”
趙軒微微欠身,臉上帶著恭敬之色,接著話鋒一轉,“然臣近日留意宮中諸事,發現仍有亟待完善之處,前陣子,宮女居所疫病流行。”
“太醫們雖竭力救治,可因男女大防的緣故,診治過程阻礙重重,宮女們出於羞怯,很多關鍵症狀難以向詳述,這才導致病情延誤,實在令人憂心。”
“雖說京城設有女子醫堂,可其專為民間百姓服務,按規製不得隨意踏入宮中。”
“故而,臣鬥膽建議,由尚宮局出麵,在民間廣泛招募精通醫術的女子,同時在宮女中展開內部甄選。”
趙軒話音剛落,王崇之的眉頭瞬間擰成了個“川”字,向前跨出一步,毫不客氣地高聲打斷:“趙大人,能在宮中行醫者,那可都是我朝醫術頂尖之人,若說因男女之防耽誤病情。”
“咱們完全可以從女子醫舍精心挑選幾位醫術佼佼者,賜予她們令牌,特許在必要時入宮為宮女、娘娘們看病。”
“如此一來,既能解決男女之防的難題,又不必勞師動眾去招募新人,豈不兩全其美?”
宋弋澤聽著兩位大臣的爭論,既不想輕易否定任何一方,又要妥善解決此事,一時有些躊躇。
思索片刻後,他將目光投向了謝淮欽,和聲問道:“謝愛卿,你對此有何見解?”
謝淮欽不慌不忙,向前恭敬行禮,沉聲道:“回聖上,如今我朝前幾年曆經多番災情,百姓賦稅沉重無比。”
“一家五六口人,常常僅靠一名男丁辛苦供養,女子雖有能力,卻被觀念束縛不得拋頭露麵,難以外出謀求生計,著實艱難。”
“微臣以為趙大人所言頗具可行性。”
“如此舉措,既能解宮中燃眉之急,又能為民間女子提供謀生機會,緩解百姓賦稅壓力,彰顯聖上仁愛之心,還能讓女子在宮中各司其職,充分發揮自身所長,實乃一舉多得。”
宋弋澤靠在龍椅上,神色凝重,手指輕輕叩擊著扶手,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他想起微服出巡時與百姓接觸:
“此事若能妥善解決,既能緩解民間壓力,又能充盈宮中人力,可朝中諸多老臣堅決反對,實在讓人難以抉擇。”
就在這時,趙軒趕忙向前一步,急切說道:
“聖上,一月之後便是太後生辰宴,這可是宮中的頭等大事,如今宮女染病難以醫治,繡女人手匱乏,各個娘娘和太後都為此愁眉不展,憂心忡忡。”
“若此事能成,不僅能解宮中燃眉之急,讓太後和娘娘們安心籌備宴會,還能彰顯聖上的英明與仁德,實乃百利而無一害,穩固我朝根基啊。”
宋弋澤聽後,眼中閃過一絲動搖,顯然趙軒這番話戳中了他的顧慮。
謝淮欽敏銳地捕捉到皇帝的神情變化,朗聲道:“陛下,雖說女子拋頭露麵是違背了以往的傳統,但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如今朝廷有難,民間困苦,正需要女子們貢獻力量,又有何不可呢?我朝以民為本,百姓安居樂業,如此方能昌盛。”
王崇之固執己見,趕忙站出來反駁:
“丞相大人,你所言雖有幾分道理,但女子拋頭露麵,終究有違禮教,自古以來也無此先例,實在不妥啊。”
謝淮欽不慌不忙,神色從容道:
“王大人,本相曾參與江南救災,親眼所見,許多女子挺身而出,拋頭露麵為鄉裏修繕受損房屋。”
“蝗災肆虐之際,積極參與抗災。”
“這些女子心懷家國,不畏艱難,付出難道不值得肯定嗎?若一味遵循舊規,不僅會抑製女子才能,更不利於我朝發展。”
“如今百姓苦不堪言,若不多給她們機會,減輕負擔,長此以往,民間必定會滋生諸多問題,屆時,朝廷豈不是要耗費更多的人力與財力去應對?”
謝淮欽的一番話,有理有據,邏輯清晰,讓在場眾人紛紛點頭,王崇之張了張嘴,想要反駁,卻一時語塞,找不到合適的言辭。
其他大臣們開始交頭接耳,小聲議論起來。
禮部尚書方則眠,輕輕撫著胡須,對身旁同僚低聲說道:“依我看,不過是招募些女子來為宮女看病、做女紅,這能有多大影響?”
“隻要不牽扯到朝堂核心事務,不威脅咱們的官位,又有何妨?”
“是啊,” 張侍郎附和道。“
“本就是些無關緊要之事,既能解決宮中難題,又能落個聖上的好,何樂而不為?”
在他們看來,這些女子不過是做些伺候人的活兒,掀不起什麽風浪,隻要不影響他們的仕途,就沒什麽大不了的。
宋弋澤聽著大臣們的議論,心中已有了決斷。
他坐直身子,威嚴的目光掃過眾人,沉聲道:
“諸位愛卿所言,朕已盡知。”
“此事關乎宮中事務與民生,經朕思量,便依謝愛卿和趙愛卿所言。”
說罷,他看向趙軒,“此事便交予你全權辦理,招募女醫、女紅之事,務必謹慎行事,不可有絲毫懈怠。”
趙軒連忙跪地領旨,聲音洪亮:
“微臣領旨,定當竭盡全力,不負聖上重托。”
宋弋澤微微點頭,又補充道:“其間若有任何細節問題,或是重要事務,你及時報與謝相,由他一同參詳,若實在有拿不定主意之處,再報於朕。”
謝淮欽上前一步,拱手行禮:“聖上聖明,微臣定當與趙大人通力合作,辦好此事。”
隨著皇帝一聲“退朝”,大臣們陸續退出金鑾殿。
趙軒和謝淮欽並肩而行,兩人一邊說著,一邊走出宮門,一場為女子爭取機會的變革,就此正式拉開第一幕。
喜歡頂替短命哥哥娶郡主成權臣請大家收藏:()頂替短命哥哥娶郡主成權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