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7章走了狗屎運
字數:4066 加入書籤
“當家的,我今天又跟老三家的說了大妞二妞的事兒,老三家的還是沒答應。
要不然你跟老三說說?老三整天在外麵跑,認識的人多。說不定就認識好後生。”回去的路上,張翠花兒把今天跟李婉晴說的話跟顧年說了一遍。
“算了吧?說了也不管用,自從出了顧香的事兒,我發現老三對家裏越發冷淡了。
就算是我去跟他說,他也夠嗆能答應。
而且我也想了,縣城的人家咱們夠不上,就讓老二和顧香這個小姑留意著,以後嫁到鎮上也一樣。”顧年說道。
“可是鎮上終歸比不上縣城,我還想著大妞他們嫁到縣城,以後讓栓子也到縣城讀書。
老三他們也是忒記仇,當初的事情都是爹娘做的,跟你有什麽關係?
你那時候才幾歲,就算是想幫他,也是有心無力。
再說了,就算是娘那時候偏心一些又怎麽樣?五個手指頭伸出來還不一般齊呢?”張翠花兒不覺得公婆有什麽大錯。
“是忒記仇,那時候爹娘也是沒辦法才把他交給爺爺奶奶帶的。
後來他回到家裏,有時候確實是忽視了他。
那我們也不是故意的,是他不在家裏習慣了,家裏冷不丁多出一個人,我們都不習慣。
有時候下意識的就把他忘了,這也不算啥大事啊?
偏偏就老三,一直記在心裏。”顧年有些委屈的說。
顧年是覺得顧言有些小題大做的,都不是什麽大事兒,哪裏就記恨到現在?
隻能說刀不割到自己身上就不知道疼。
事兒確實是不大,而且也沒有打罵孽待,可是就是一件件的小事兒累加到一起,慢刀子割肉才是最痛的。
那時候顧言也還不大,看著爹娘對其它兄弟噓寒問暖,偏偏對他視而不見。
小小的顧言心裏有多受傷可想而知。
不過這些不是親身經曆的人是體會不到的,所以顧年才站著說話不腰疼。
“就是 ,當初家裏孩子多 有所疏忽不是正常的嗎?老三就是小心眼兒。
他也就是運氣好,娶了李婉晴,要不然他的日子肯定不如咱們。”張翠花兒酸酸的說。
“老三家的確實有本事,老三也不知道哪裏來的狗屎運,明明就在大山裏,還能娶個好媳婦兒。”顧年羨慕嫉妒的說。
“咋?你羨慕了?可惜你沒有這個命。”張翠花斜著眼睛看著顧年。
“你瞎說什麽呢?我羨慕啥,我這日子咋了?我覺得挺好。
冷不著餓不著,兒女雙全。”顧年冷哼一聲說道。
“我也沒說不好,就是覺得羨慕老三能夠搬出大山,還能在縣城買房。
我可是聽老三媳婦兒說了,上次老三去府城,可是又買了兩個鋪子,兩個莊子。
以後啊?老三後半輩子都不愁了,就是軒軒這一輩兒,有家有業的也有了保障。
就是咱們栓子,說起來還是長子長孫,以後要被軒軒他們壓一頭了。”張翠花兒說道。
“那有什麽辦法?誰讓他沒攤上有本事的爹娘。”顧年聽張翠花這麽說,心裏也不好受。
他也想給兒子創下一片家業,可是他除了打獵什麽都不會。
說到這兒,兩個人都沒有了說話的心情,隻悶頭趕路。
到了家裏,大妞已經把飯做好了,二妞和栓子挖野菜也回來了。
“爹娘,你們回來了?快,洗手先吃飯。”大妞拿著碗筷出來。
“喲,真香啊,今天吃什麽?”顧年吸了吸鼻子。
“今天我燉了一隻野雞,又炒了野菜。蒸了窩窩頭。”大妞抿嘴笑著說。
“到家就吃現成的真好,我大閨女心靈手巧,以後誰娶了我大閨女就享福了。”張翠花洗了手,坐到飯桌前。
“爹,娘。”二妞和栓子也洗了手過來。
“栓子,今天都幹了什麽?是不是又去挖野菜了?”張翠花對唯一的兒子很是疼愛。
“嗯,今天跟二姐一起去河邊采野芹菜了。
娘你是沒看到,河邊的野芹菜可嫩了,我跟二姐采了很多。
大姐說明天用野芹菜包餃子吃。”栓子說道。
“行,明天給你包餃子。對了,你爹買了桂花糕回來,我放到櫃子裏,餓了自己去拿。”張翠花殷切的說道。
“好,娘我最喜歡吃桂花糕了,還有麻花,娘你什麽時候給我炸麻花吃。”栓子撒嬌的說。
“娘有時間就給你炸。現在先吃飯。你最愛吃的大雞腿給你。”張翠花給兒子夾了一個大雞腿。
隨後又把另一個給顧年夾到碗裏:“相公,你也吃。”
至於她自己和兩個閨女,那不是還有雞肉嗎?吃那些就行。
吃完了飯,顧年拿著打獵的工具又要出去。
張翠花一見,趕緊攔住他:“當家的,這也要黑了,就別去了。”
“沒事兒,我不往遠走,就在附近轉轉。打點兒野雞野兔啥的。
就算是賣不上價,留著自己吃也是好的。”顧年說道。
別看他們是獵戶,運氣好打到野豬,野鹿啥的都是賣出去換銀子,也是不舍得吃的。
他們平時也就是吃一些野雞野兔的。
當然了,話說回來,就算是野雞野兔,山外的普通農家經常吃也是吃不起的。
“行吧,注意安全。”張翠花兒說道。
“爹,我也去。”栓子聽了也蠢蠢欲動想跟著去。
“行,去背個背簍,跟爹一起去,我教你做陷阱。”顧年想著兒子也七歲了,也可以教他些本事了。
而且今天他就在附近轉轉,也沒有危險,順便教兒子最合適。
張翠花張張嘴,想攔著,不過想了想,最終還是沒說話。
兒子也不小了,顧年他們像這麽大的時候,也跟著姑父出去練手了。
她雖然想讓兒子讀書,但是現在家裏的條件實在是沒辦法。
現在讓兒子先跟著他爹學這些也沒什麽不好。
顧年帶著栓子走了,大妞二妞收拾碗筷。
張翠花兒進屋把存錢的瓦罐拿出來。
把裏麵的碎銀子還有銅板都倒出來。
這裏是這麽些年他們家的所有積蓄。
為了早日搬到山外去,他們家一直省吃儉用的省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