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 章 幫是情分,不幫是本分

字數:4023   加入書籤

A+A-


    “就是大妞二妞的親事,大妞眼看著也十三了,這婚事立馬就在眼前。
    可是咱們這山裏十裏地都看不見一戶人家,我去哪裏給她找一個合適的婆家?
    我就想著,能不能拜托小二弟妹還有小姑,二嫂她們,有合適的給介紹介紹。”顧年說道。
    這也是正事兒,顧崇山雖然有一些重男輕女,但是對孫女也是疼愛的。
    尤其是他有好幾個孫子了,孫女卻隻有顧年家的兩個。
    物以稀為貴就是這個道理,不缺孫子,孫女當然也就稀罕了。
    “這個好辦,我跟你小姑她們說一聲就行。”顧崇山說道。
    這確實不是啥為難的事情,老話說得好,有剩男沒剩女,這世上娶不上媳婦兒的多的是。
    給兩個小閨女介紹婆家這是兩麵都討好的好事兒,想來不管是顧小姑還是顧二嬸,應該都不會拒絕。
    “那就麻煩爹了,不過我和翠花兒商量了,最好是把大妞嫁到鎮上。
    這樣栓子以後就能住到姐姐家裏,不用麻煩老二他們了。
    而且鎮上的生活咋的也比村子裏輕鬆一些。”顧年一副為閨女著想的樣子。
    “行吧,我會跟你二嬸說一聲,行不行的我可不敢保證。
    老大,我勸你一句,鎮上的人家不是那麽好嫁的。
    你妹妹的日子過成啥樣了,你也不是沒看到。
    鎮上但凡好點兒的人都不會娶山裏姑娘,就算是勉強娶了,他們在山裏姑娘麵前也總有一些莫名其妙的優越感。
    明明是他們自己同意的娶山裏姑娘,結果被人嘲笑的時候,他們又會把怒火發泄到山裏姑娘身上。
    我覺得就讓大妞在外麵村子裏找一戶老實厚道的人家,這比什麽都好。”顧崇山語重心長的說。
    “我知道,爹,這不是想著萬一有合適的呢?
    反正離大妞及笄還有兩年,先讓二嬸慢慢踅摸著。
    等栓子讀了書,好賴也算是讀書人,鎮上的人家想來也有人願意跟咱們家結親。”顧年顯然也是考慮過得。
    顧崇山也就是給個建議,現在看顧年已經想好了,也就不再勸:“行,你有主意就行。”
    說好了正事兒,父子倆又說起來閑話。
    “老大,你就沒想過搬出去住?”顧崇山問道。
    顧崇山一輩子就一個心願,那就是能帶著幾個兒子搬到外麵去生活。
    現在老二,老三,老五(顧香)都已經出去了。
    現在就剩下老大和老四,老四他嶽父家就在山腳下的村子裏。
    過個一兩年,老四攢點兒家底,他肯定能搬出去。
    而且有他嶽父幫忙,想來也容易很多。
    現在他發愁的就是老大,老大歲數不小了,這些年也沒見他打啥值錢的大獵物。
    想來手裏的銀子也不是多富裕,現在又要送栓子出去上學。
    他可是聽說了,供一個讀書人可不是一般家庭能承受的了的。
    不說每年的束脩,四時八節給夫子的節禮,還有平時用的筆墨紙硯,這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等到孩子再大一點,還有跟同窗出去吃飯,應酬,這也都是要錢的。
    顧崇山雖然希望孫子去讀書識字,但是也心疼自己的大兒子。
    顧年是幾個孩子裏最像他的,而且顧年還是他的第一個孩子,在顧崇山心裏,顧年的地位毋庸置疑。
    “我當然想搬出去,我要是搬出去了,最少栓子就不用寄人籬下了。
    可是搬出去需要銀子 ,我手裏銀錢不多,現在栓子還要讀書。需要花錢的地方就更多了。
    還有就是我除了打獵什麽都不會 出去以後我幹什麽?做什麽營生?”顧年也不是沒想過。
    可是這事兒說起來容易,真要做起來卻有些難度。
    顧崇山也知道不好辦,老大不像老二,油嘴滑舌的心眼兒還多。
    所以當初他才寧願借錢也支持他去開鋪子。
    其實要不是李迎睇娘家拖後腿,顧北的鋪子說不定也不用關門。
    就算是鋪子關門了,他去別的鋪子做工也能養家糊口。
    老三就更不用說了,娶了一個好媳婦兒,家裏莊子鋪子的都有好幾個。
    別說供一個孩子讀書,就是供三個四個都沒問題。
    老四年紀不大,不著急,他們獵戶畢竟還是住在山裏打獵方便一些。
    就是老大,除了打獵什麽都不會,就算是出去了也夠嗆能養家糊口。
    “唉,看看吧,我明天去問問你二叔,看能不能給你找個活計。
    你要是能搬出去住,栓子就不用住他二叔家裏了不說,就是大妞二妞,也能找個不錯的婆家。”顧崇山想了一下說道。
    顧年很驚喜,他沒想到爹願意為了他去跟二叔說。
    有顧崇山出麵,想來二叔肯定不會駁了爹的麵子。
    想到以後自己家也能搬去鎮上,顧年心裏就一片火熱。
    “爹。”顧年滿眼孺慕的叫了一聲。
    “行了,沒別的事兒你就回去吧,明天我就跟你一起去找老二。”顧崇山說道。
    “行,爹我明天早上過來。我記得老二喜歡吃臘肉,我那裏還有幾塊,還有臘雞,臘兔子,我都帶上。”顧年說道。
    “行,這次畢竟是你去求人,帶點兒東西也好說話。”顧崇山點頭道。
    這也就是顧言沒在這裏,要是在這裏,心裏更得生氣。
    顧崇山和顧年他們一直都說對顧言和其它兄弟都是一樣的。
    其實怎麽可能一樣,不說別的,就從這件事就可以看出來,在顧年他們心裏,就算是顧言現在有本事了,混好了,也還是分出來了三六九等。
    你看去顧北那裏,顧年就知道上門求人得帶東西。
    而今天去顧言那裏,顧年就空著手去的,他就理所當然的認為顧言應該幫他。
    不說說顧言缺這點兒東西,這是態度問題。
    在顧年心裏,一直還把顧言當做當年那個不受寵的小可憐。
    覺得他說一句話,顧言就應該屁顛屁顛的答應。
    完全沒想過他對顧言那樣輕慢的態度,顧言憑什麽就要幫他。
    顧言幫他是情分,不幫是本分,他卻連這點兒都看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