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金漆記憶

字數:2261   加入書籤

A+A-


    第一幕:金漆密碼
    晨霧未散,顧晚舟跪在閣樓地板上,手電光掃過塵封的木箱。昨夜破譯的祖父密信末尾畫著怪異符號——三道金漆裂紋交匯成箭頭,指向梁柱上的燕子浮雕。
    “這是老匠人的標記。”老楊頭用銀針撬開燕喙,鏽蝕的銅管滾落出來。泛黃的《匠作錄》裏夾著半張1953年的《文物登記表》,表格右上角蓋著“絕密”紅章,登記物品欄赫然寫著:“金漆密匣壹隻,內藏梧桐街地下管網圖”。
    林小滿的ar眼鏡突然報警,掃描梁柱時,金漆紋路在虛擬屏上重組為等高線地圖。陸明川對比著現代城建圖:“這標注的防空洞坐標,比我們之前發現的深二十米!”
    茶館後院傳來異響。兩人衝下樓時,發現青禾資本的工程隊正在非法勘探,鑽頭離暗渠僅三米。
    第二幕:暗河驚魂
    手電光在防空洞壁上搖晃,陸明川的西裝沾滿苔蘚。地下水道深處,1953年的管網圖逐漸應驗——鏽蝕鐵門後,成箱的金漆罐頭碼成牆,標簽印著“1952年特供·故宮修繕局”。
    “這不是普通金漆。”晚舟刮下罐頭封蠟,“含汞量超標,當年可能用於……”
    “防水防蛀!”老楊頭突然高喊,“五三年發大水,茶館地窖的孤本就是用這種漆泡過的油紙包的!”
    林小滿的直播鏡頭突然捕捉到熒光:塗過金漆的牆麵上,浮現出用茶葉汁寫的工程日誌。1953年7月15日記錄著:“奉命改造防空洞為文獻庫,金漆塗層可抗核爆衝擊波。”
    暗河上遊傳來悶響,青禾資本的鑽機打穿了隔水層。
    第三幕:茶館議會
    八仙桌上攤著泡爛的工程日誌,街坊們戴著老花鏡逐字辨認。修表匠陳師傅舉起放大鏡:“這‘甲字庫’標注的位置,現在是青禾的智能停車場!”
    吳奶奶顫巍巍打開鐵皮盒,取出1953年的街坊聯名誓約書:“當年我們發誓死守庫位,防的就是……”她指向日誌末頁的警告:“警惕境外文物販偽裝成商人。”
    陸明川調出青禾股東名單,某個離岸公司ogo與1953年查沒的走私集團徽記驚人相似。林小滿的黑客朋友突然發來解密文件:“青禾停車場的地下掃描圖,有異常金屬堆積!”
    晚舟將金漆塗抹在誓約書邊緣,被汞液腐蝕的隱藏字跡顯現:“甲字庫鑰,藏於戲台匾後。”
    第四幕:古戲台尋蹤
    廢棄的民國戲台爬滿淩霄花,老楊頭用羅盤定位時辰:“辰時三刻,日光透匾時可見機關。”
    ar設備投影出虛擬日晷,眾人屏息等待。當光斑落在“盛世元音”的“音”字時,匾額裂縫突然折射出金線,在地麵交織成九宮格。晚舟按祖父教的茶陣口訣踏步,青磚應聲下陷。
    塵封的鉛盒裏躺著琉璃密鑰,內嵌的微型膠卷顯示著甲字庫平麵圖。林小滿突然驚呼:“這結構像核掩體!1953年他們在防空洞裏修了座諾亞方舟?”
    無人機傳回的畫麵令人窒息:青禾停車場地表開裂,露出混凝土澆築的巨型鉛門。
    第五幕:金漆之光
    聽證會上,晚舟舉起汞含量檢測報告:“甲字庫的鉛門一旦打開,五十噸含汞金漆將汙染地下水!”陸明川播放1953年的工程錄音:“……寧可永封,不可資敵。”
    青禾律師團啞火時,茶館大門轟然洞開。百名街坊捧著祖傳的搪瓷缸列隊而入,每隻缸底都刻著“1953年護庫有功”。吳奶奶展開十米長的《匠人名錄》,鎏金小楷在陽光下灼灼生輝:“這些工匠的後人,今天都在場!”
    深夜,晚舟用琉璃密鑰啟動自毀裝置。防空洞深處傳來悶響,金漆融化封死鉛門。陸明川將青禾股權書扔進火盆,火焰躥起時,ar眼鏡忽然顯示祖父日記的全本——最後一頁寫著:
    “2001年,吾以甲字庫為餌,誘青禾前身入局。今封印已成,陸家罪孽當終。”
    月光漫過新補的金漆裂縫,茶館簷角銅鈴輕響,似有無形之手撥動。
    喜歡梧桐街記事請大家收藏:()梧桐街記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