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素縷千機
字數:2426 加入書籤
第一幕:童裝疑雲
梧桐小學開學日,智能校服胸前的校徽突然集體閃爍。蘇阿婆接孫女放學時,發現孩子們都在哼唱陌生的英文童謠。"是校服內置的學習芯片,"班主任擦著汗解釋,"青禾讚助的智能教育係統。"
林小滿蹲在操場梧桐樹下,電磁檢測儀捕捉到異常頻段。ar眼鏡顯示校服纖維裏流動著淡藍色數據流,在孩子們列隊時匯聚成六芒星圖案。"這不是教育程序,"她截獲一段二進製代碼,"他們在訓練神經網絡模型!"
包子鋪二樓傳來重物墜地聲。王老板兒子房間的智能窗簾正瘋狂開合,蠶絲麵料上浮現密密麻麻的數學公式。吳奶奶用艾草煙熏烤窗簾接縫,納米級的雄黃微粒滲入電路,失控的窗簾突然吐出半截記憶卡——裏麵是三百個兒童腦電波圖譜。
第二幕:金梭暗度
周奕然扮成清潔工潛入青禾教育中心。擦過智能黑板時,抹布上的導電菌絲悄然接入係統,教室監控畫麵突然切入地下實驗室——五十個兒童正在vr設備上編織蠶絲,他們操作的其實是量子計算機的蛋白質折疊程序。
"這些孩子在幫青禾優化生物材料!"陳墨教授放大孩子們手套上的傳感器,"每次編織動作都在模擬分子鏈自組裝。"
晚舟操控無人機追蹤校車,發現車輛每天繞路經過廢棄紡織廠。熱成像顯示廠區內有三十七個恒溫艙,穿校服的孩子們正在給變異蠶蛹投喂金屬粉末。領隊教師胸牌閃過紅光,竟是三年前失蹤的歸國材料學家。
蘇阿婆的繡花針突然被磁化,針尖指向孫女的書包。拆開夾層,裏襯縫著帶青禾標誌的柔性芯片,表麵刻著"認知增強模塊3.0"。
第三幕:素手裂帛
暴雨夜,社區活動室變身臨時實驗室。吳奶奶用古法熬製辰砂染液,將截獲的校服浸泡其中。午夜時分,校服突然在晾衣架上繃直如鐵板,領口射出激光投影——竟是黃浦江底量子服務器的立體模型。
"他們在用童裝當信號中繼站!"林小滿將染缸接入分析儀,辰砂中的汞元素正與蠶絲蛋白發生置換反應。周奕然突然衝進來,手裏提著變異桑樹枝條,葉片背麵長滿微型天線:"青禾的綠化隊正在全城種這種樹!"
老楊頭帶人突查校服倉庫,萬能鑰匙打開集裝箱卻見滿地蠶蛹空殼。陳墨教授撿起半透明蛻皮,電子顯微鏡顯示內壁印著神經網絡紋路:"這些蠶在羽化過程中被改造成了生物路由器!"
智能校服突然集體反控,將操場變成巨型棋盤。孩子們無意識間走出麥田怪圈般的圖案,ar掃描顯示這是蛋白質折疊的最優解。
第四幕:經緯逆行
蘇阿婆召集繡娘們在染坊舊址架起十台老式織機。改良菌絲混著銅線穿梭往複,織出的錦緞在月光下泛起漣漪。當第一縷晨光穿透布料,地麵浮現出青禾地下管道的全息投影。
"這是民國時期的排線圖,"吳奶奶展開《茶社日誌》,"當年日軍留下的暗渠,現在流著青禾的蠶絲溶液。"周奕然帶人撬開窨井蓋,銀色液體正載著發光蠶蛹奔向江底服務器。
林小滿發動全市家長會黑客,用校服定位器反向繪製數據地圖。當所有光點連通時,ar天幕顯現驚人真相——青禾用兒童構建的神經網絡,正在模擬整個長三角城市群的代謝係統。
包子鋪突發奇香。王老板試驗的新菌種成功分解蠶絲毒素,蒸籠揭開時,每個饅頭都像微型服務器散發加密信號。陳墨教授咬開饅頭,牙齒磕到金屬芯——菌絲竟自主包裹住青禾的追蹤芯片!
第五幕:天衣有縫
畢業典禮當天,青禾高管親自給優秀學生佩戴智能勳章。蘇阿婆的孫女突然扯下勳章,掏出繡繃上的改良菌絲貼片按在舞台地麵。菌絲瘋狂生長,將會場地毯變成實時監控屏——地下三十米處,無數蠶蛹正將童裝收集的數據轉化為生物代碼。
"快看江麵!"晚舟的無人機群突然轉向。黃浦江上漂來成千上萬蠶繭狀浮標,每個都伸出金屬探針采集水質數據。陳墨教授將探針接入分析儀,發現青禾早已把城市排水係統改造成生物計算機冷卻液循環網。
當夜,梧桐街居民集體焚燒智能校服。火焰中的蠶絲扭曲成dna鏈形態,灰燼裏顯現出青禾ogo水印。林小滿的黑客程序突然報警,量子衛星圖像顯示太平洋某處浮現出與灰燼圖案相同的珊瑚礁群。
子時,老井台突然湧出銀色泉水。吳奶奶用紫砂壺舀起半盞,壺內傳出1937年的上海童謠。蘇阿婆將菌絲繡帕浸入水中,帕麵浮現出長三角所有青禾實驗室的坐標,其中一個紅點正在梧桐街地下三十米處跳動。
喜歡梧桐街記事請大家收藏:()梧桐街記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