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陶聲絮語
字數:1984 加入書籤
第一幕 釉惑
梅雨暫歇的午後,陸青禾盯著窯爐測溫曲線發怔。上次燒製的虹彩孩兒枕被市博物館收走,可煙囪檢測出的重金屬數值卻持續超標。小林舉著采樣管爬上屋頂,在三花貓常蹲的煙囪口刮下片鈷藍色結晶體。
"這是硼酸揮發物,"檢測儀紅燈狂閃,"長期接觸會損傷神經係統。"消息傳開時,馬大姐正直播修複好的青花尿壺,彈幕瞬間被"毒陶瓷"刷屏。周曉梅默默把非洲菊從陶藝工作室窗台移走,劉建軍給包子鋪換上了不鏽鋼蒸籠。
陸青禾蹲在廢料堆前篩土,腕間的銀鐲突然被拽住。琪琪舉著摔碎的陶笛,缺口處黏著嚼過的泡泡糖:"姐姐能用這個補嗎?"孩子指尖的藍色彩泥,讓她想起老廠長實驗筆記裏的"低溫釉"配方。
第二幕 泥痕
少年宮的陶藝課上,陸青禾捏著孩子們淘來的各色泥土。當混入洗衣店收集的牛仔布纖維時,陶泥竟在陰幹時綻開冰裂紋。"這是現代絞胎瓷!"鍾伯的放大鏡對準紋理,書頁間飄落張1978年的《紅星廠實驗記錄》,記載著用的確良布料增強陶胚的失敗案例。
程璐的全息投影儀對準拉胚機,虛擬釉色在旋轉的陶罐上流淌。三花貓突然躍上工作台,爪子拍在混入野薔薇汁的泥坯上,電子屏瞬間模擬出千年鈞窯的蚯蚓走泥紋。葉棠剪下一段發光菌絲摻進釉料,燒製時整條街的電壓都跟著窯溫起伏波動。
深夜,陸青禾被窯爐異響驚醒。三花貓蹲在第17個陶土麻袋上,爪痕撕開的破口裏露出熒藍土壤——正是老陶瓷廠掩埋的鈷礦渣,經三十年菌絲分解竟成了天然釉料。
第三幕 窯語
環保聽證會當天,陸青禾抬出半人高的陶甕。菌絲釉在甕身蔓出生殖紋路,葉棠的野薔薇根須鑽進氣孔,在陶壁內測織成過濾網。"這是活體淨化係統,"小林將檢測儀塞進甕口,p2.5數值從120驟降到35。
劉建軍突然端出屜包子,老麵混著陶土粉蒸出青灰色團子。"菌絲饅頭!"他掰開麵團,拉絲的菌網清晰可見,"配青禾的陶罐醃泡菜,亞硝酸鹽降了七成。"馬大姐的直播間瞬間被泡菜訂單擠爆,鏡頭掃過程璐的全息窯爐時,虛擬火焰正將網友留言燒製成電子陶片。
暴雨突襲讓聽證會中斷。陸青禾衝回工作室搶救露天陶胚,卻見三花貓蹲在窯頂,雨水順著它打濕的毛發滴進煙囪。鈷藍結晶遇水汽蒸騰,竟在雨幕中凝成朵陶瓷質感的積雨雲。
第四幕 陶鳴
社區舉辦"再生陶藝展",破損電器與陶器結合成新裝置。琪琪把摔壞的藍牙音箱嵌進陶甕,直播聲波震出釉色漣漪;劉建軍用包子蒸籠改造成陶笛,發酵菌在不同溫度下吹奏出《茉莉花》。
程璐調試聲光裝置時,全息投影突然失控。野薔薇根係鑽進電纜溝,將電子脈衝轉化為陶塤般的低鳴。整條街的陶器隨之共振,周曉梅窗台的非洲菊陶盆奏響《彩雲追月》,花枝在音波中抖落熒光花粉。
陸青禾在異響中衝向老窯,發現三花貓正在撕咬第17袋陶土。扒開碎渣,底下埋著個生鏽的保險箱,箱麵用釉料寫著"1978年緊急封存"。
第五幕 新生
開箱當日,全社區屏息圍觀。鉸鏈轉動的刹那,野薔薇突然暴長纏住箱體,菌絲滲入鎖孔形成生物密鑰。箱裏沒有預想的危險品,隻有本泛黃的工作日誌,和二十八個袖珍陶俑——每個都塑著當年陶瓷廠工人的麵孔。
陸青禾將陶俑放進新燒的菌絲淨化塔,塔身裂紋恰好組成當年事故失蹤者的工號。程璐把全息投影對準塔頂,光影中浮現出老工人們製陶的虛擬影像。三花貓蹲在塔尖發出綿長叫聲,晨霧裏,陶瓷廠舊址的野草叢突然綻出朵朵鈷藍色琉璃苣。
喜歡梧桐街記事請大家收藏:()梧桐街記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