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綠蔭契約

字數:1894   加入書籤

A+A-


    第一幕 牆根密語
    立夏後的暴雨將梧桐街洗得透亮,林小滿擦拭咖啡館落地窗時,發現牆根野薔薇叢裏埋著半截陶罐。三花貓蹲在旁邊刨土,爪尖帶出的腐葉裏混著熒光菌絲。
    "這是老茶館的涼茶罐!"鍾伯的放大鏡映出罐底"1983"的刻痕,"當年街坊都在這兒接消暑茶..."話音未落,穿工裝褲的施工隊已支起圍擋,電鑽聲驚飛了罐底築巢的麻雀。
    社區公告欄新貼的"立體綠化工程"示意圖上,鑄鐵花架將爬滿整麵磚牆。周曉梅攥著被震落的非洲菊花瓣:"我種了五年的爬山虎怎麽辦?"劉建軍蹲在煤爐旁嘀咕:"整這些虛的,不如多栽幾棵香椿。"
    第二幕 根係暗戰
    施工首日,怪事頻發。新移栽的三角梅突然萎蔫,根係纏繞著發光的菌絲。程璐用全息投影掃描土層,野薔薇根係在地下織成密網,竟在排擠外來植物。
    "這是植物領地意識。"葉棠剪下菌絲摻進營養土,"得讓它們認親。"少年宮孩子們用3d打印機複刻老陶罐紋路,嵌在新建花架上。薇薇安端著有機營養液過來,被劉建軍的老麵味熏得直捂鼻:"菌絲和香椿苗搶養分了!"
    深夜,林小滿撞見周曉梅偷偷給爬山虎輸液。紫色藥水瓶在月光下泛著幽光,滴管卻突然被野薔薇刺紮破,藥水滲入土壤的瞬間,整麵牆的植物都簌簌顫抖起來。
    第三幕 共生密碼
    社區議事會上,投影儀播放著根係戰況。韓銳的健身直播突然切入畫麵:"家人們看這個,植物版《饑餓遊戲》!"彈幕瘋狂滾動中,葉棠舉起培養皿——野薔薇菌絲與香椿根須在顯微鏡下跳起華爾茲。
    "需要中介載體。"陸青禾捧出燒製的多孔陶磚,"根係可以通過氣孔交流。"劉建軍突然掀開蒸籠,菌絲饅頭在濕熱蒸汽中膨脹成蜂巢結構:"這不就是現成的?"
    暴雨突至,眾人手忙腳亂遮蓋實驗田。周曉梅的非洲菊突然倒伏,熒光花粉在積水裏拚出"共生協議"四個字。三花貓躍上圍牆,尾尖掃落的陶罐碎片正好嵌進新建花架。
    第四幕 年輪新綠
    竣工儀式上,奇觀引爆手機鏡頭。香椿苗從陶磚孔洞探出新芽,野薔薇順著3d打印紋路攀爬,開出藍白雙色花。劉建軍的菌絲饅頭被捏碎撒進花壇,竟長出可食用的熒光地衣。
    最驚豔的是"記憶花牆"——鍾伯的老陶罐被改造成自動灌溉器,每滴水流經罐內刻痕都會播放一段街坊錄音。韓銳的健身直播背景換成綠牆,深蹲計數由開花數量顯示。
    深夜警報忽然大作,監控顯示有人偷挖香椿苗。眾人趕到時,隻見三花貓蹲在土坑旁,爪下按著隻瑟瑟發抖的刺蝟,贓物竟是半塊帶著牙印的菌絲饅頭。
    第五幕 蔭庇人間
    小滿節氣,綠牆迎來首批訪客——二十年前移居海外的陳阿婆坐著輪椅,輕撫陶罐泣不成聲:"這是我娘熬涼茶的罐子..."她的孫輩舉著vr設備掃描花牆,將三維模型傳回海外同學會。
    劉建軍推出"綠蔭套餐",香椿拌豆腐用陶罐盛裝,菌絲地衣磨粉替代味精。鍾伯的舊書店在綠牆邊支起茶攤,野薔薇花茶倒入老陶杯時,八十年代的蟬鳴聲隨熱氣蒸騰而起。
    快遞員送來國際生態獎證書時,三花貓正蜷在新發的香椿枝杈間打盹。它的尾巴拂過"梧桐街社區"的燙金署名,牆根那叢野生薔薇突然爆出花苞,細看每片花瓣都形似貓爪。
    喜歡梧桐街記事請大家收藏:()梧桐街記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