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修仙家族
字數:4604 加入書籤
“爹,你有沒有發現咱家院子裏這棵樹,好像比昨天長大了一些?而且它的葉子看上去也不像以前那麽病懨懨的,像是抹了一層油?”
清晨,太陽剛剛升起,天地間還殘留著些許濕氣。
即便後半夜才得以入睡的餘小山也早早就爬了起來。
雖然他隻有十二歲,但已經是家裏大半個勞動力,睡到日上三竿這種事情,並不屬於他。
聚集地裏有學堂,隻是教些簡單的讀書識字,七八歲入學,學個兩三年,基本就能畢業。
想要真正擁有一技之長,並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往往都是父傳子,子傳孫,這麽一代代流傳下去。
像靈植師這種,不僅要先成為修仙者,還得關係特別親密,要麽是家傳,要麽是師徒關係,才能得到傳授。
學堂裏是不可能教的。
差不多的職業還有煉丹師,陣法師,煉器師等。
而這些,對於普通人來說,都遠在天邊,即便有機會成為修仙者,也很難得到傳授。
適合普通修仙者的職業,往往是聚集地守衛,或者商隊護衛,要不就是加入獵蟲隊,基本都是些沒有技術含量,或者凶險的工作。
至於說資質逆天,憑一己之力,成為築基,乃至金丹真人,更是一種美好的願望。
自三千年前大災變之後,不但天地間出現了黑湮風災,就連人類的修行之路,也被攔腰斬了一刀。
放在以前,胎動圓滿之後,就能從天地間攝取一道神秘氣息,經過淬煉後,可幫助人打破體內第一道枷鎖,成功跨入煉氣境。
但如今,因為大災變的緣故,別說胎動,就算低境界的修仙者,也難以感知到那種神秘氣息。
胎動圓滿再想憑借自己的能力跨入煉氣境,根本不可能。
於是便有了【仙緣】。
高境界的修仙者可以從天地間提取那種神秘氣息,賜予普通人。
同樣,天地也留下了一線生機,在黑湮風災的侵襲下,誕生出一些蘊含著神秘氣息的靈物,這些靈物可以是一塊石頭,一棵草,一朵雲,一汪泉水。
可謂千奇百怪。
但不管如何,隻要能夠幫人類踏入煉氣境,皆為仙緣。
普通人想求仙緣,無異於難如登天。
光這一道門檻,就攔住了九成九的普通人。
嚴格意義上來講,胎動就是踏入修行路的第一步,所以理應當歸屬於修仙者的範疇中。
放在三千年前,也的確如此。
但因為【仙緣】的緣故,再加上那些大人物刻意區分仙道至貴這一理念,直接將胎動從修仙者範疇中剔除。
並頒下法旨,胎動依舊屬於普通人行列,隻有到了煉氣境,才算真正踏入修仙者的門檻,冠以修仙者的稱號。
而且,從天地大災變,那些殘存的修仙者想方設法打造出福地後,這個世界就已經沒有了所謂的宗門,有的隻是福地,是一個個靠血脈延續的家族,而這些家族就算需要奴仆跟護衛,也很少從外麵挑選。
一個福地,往往有許多家族在其中繁衍,也隻有這些家族,才有足夠的資源,供養築基境以上的修仙者。
沒有資源,沒有被修仙家族牢牢把控的修行法門,任憑你天資再好,也隻能苦苦掙紮。
當然,一些家族為了壯大自身,也會選擇用招婿的方式,招攬一些天資不錯的修仙者,幾代之後,基本也就徹底同化了,成為根深蒂固的家族一員。
在資源基本都被家族占據的情況下,普通人就算僥幸得到【仙緣】,並踏入煉氣境,後麵的路同樣困難重重。
除非能夠碰到福地開荒,再加上幾分運氣,通過數代人拚命努力,才有那麽幾分可能躋身其中,慢慢發展壯大,供養出屬於自家築基境。
這才是這個世界往上爬的‘康莊大道’。
所以,這個世界的家族凝聚力,遠非外人所能想象。
這也是餘老漢寧願犧牲自己,也要三個兒子活下去的原因。
在他看來,自己已經老了,與其把資源浪費在自己身上,還不如讓後代的路稍微好走一些。
隻要大兒子餘大山能求得【仙緣】,並煉氣成功,成為一名真正的修仙者,就有那麽一絲機會,創建屬於自己的家族。
這個世界的家族二字,代表著傳承,是一個勢力劃分的標準,也叫修仙家族。
沒有煉氣境的修仙者,任憑你家裏有一百個胎動圓滿,也稱不上修仙家族。
隨著家族齊心協力,供養出一個築基境,就有資格以天地靈根,開辟一方小型福地。
但這也隻是理論上。
因為天地靈根太過稀缺,可以稱得上這個世界最重要的資源。
幾乎每次有天地靈根出現,都會引起一番血雨腥風,經過慘烈無比的爭奪,勝者便有資格去開辟屬於自己的福地。
從此,名動一方,當家做主。
築基家族再往上就是金丹家族以及元嬰家族,即便在那些大型福地中,那也是最頂尖的存在。
對於餘家來說,這一切無疑太過遙遠。
就算給餘老漢幾個膽子,也不敢往這方麵去想,自家能夠供養出一個煉氣境的修仙者,在福地中建立一個家族,並擁有永久居住權,已經是他所能想象的極限。
他在院子裏活動著身體,聽到小兒子的話,撇了眼旁邊餘安所化身的榆樹,平淡的說道:“整個牛脊嶺的樹木,早上都差不多這樣,那油光是清晨落下的露水,被太陽照的,所以才顯得精神些。”
說完後,餘老漢又吩咐道:“趕緊去洗把臉,然後煮二斤靈米,再去叫你大哥二哥回來吃飯。”
“煮靈米?”
餘小山本來也就隨口一說,又聽到要煮靈米,整個人頓時興奮起來。
別看餘家種了十畝靈米,但不代表日常吃這玩意。
跟普通的稻米不同,就算是種在靈田裏的靈米,產量也談不上高,一畝地正常情況下,收個一百七八十斤都算好的。
今年或許能多收點,達到兩百斤出頭。
按照收購價,一塊靈石換三十斤靈米,胎動大成如果敞開肚子吃,一頓能吃一斤。
畢竟靈米蘊含著靈氣,營養豐富,很容易飽腹,吃太多不消化,隻會浪費。
餘家四口人,兩個胎動大成,一個胎動小成,一個正在長身體的半大小子,一頓飯就得消耗三斤靈米,一天就是九斤,一個月就是二百七十斤,相當於九塊靈石。
換作往年,餘家一年結餘的靈石,最多也就四十塊,再扣掉四個人進入福地的名額二十塊,相當於剩下二十塊靈石。
光吃靈米,滿打滿算,也就能維持兩個月。
況且,餘二山需要養身子,每年固定三塊靈石支出。
靈米的種子倒是算在租金裏,可方方麵麵的生活,就不需要靈石了?
哪怕餘家每年都會留下一些靈米食用,最多也就一二百斤,這還是一整年。
所以能夠偶爾吃頓靈米,已經算是很不錯了。
餘小山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天天,頓頓吃靈米。
不管是他這種正在長身體的,還是已經胎動的人,吃靈米都有莫大的好處。
餘二山小的時候如果能多吃點靈米,十四歲那年胎動,就不會被傷到根本。
說白了,還是窮。
普通人家,別說是修行,光維持日常生活所需,都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等餘小山興衝衝的進屋煮靈米,餘老漢才把目光重新落在身旁的榆樹上,他的目光此刻如同剛剛升起的太陽一樣明亮,臉上甚至多了幾分激動的潮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