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世九劍
字數:3271 加入書籤
這石室左邊,秦七莫看到一座枯骨。在死者旁邊有一把劍和一個木盒。秦七莫慢慢向枯骨靠近。秦七莫來到枯骨旁邊行禮道:“前輩莫怪,小生也是無意間闖入”說著秦七莫向那一把劍看去,此劍已沒有什麽靈氣,劍身生滿了鐵鏽。秦七莫伸手便是向劍柄握去,手接觸劍柄的瞬間,劍內一股至強之氣瞬間向秦七莫襲來。秦七莫雙眼大睜,瞬間失去神智。此時秦七莫的身體保持著握劍的姿勢僵硬在原地,道劍卻出現在秦七莫識海內。秦七莫識海震動,承受不住這道劍的氣息,似乎瞬間就要毀滅。這時體內道氣瞬間炸開,似乎預感到了危險,也是瞬間向秦七莫識海湧入。識海內,無上道氣和腐朽道劍對持著。
而在洞穴內,秦七莫正躺在地上,臉色慘白,口吐白沫,似乎馬上就要死去。識海內的劍和道氣見識海漸漸暗淡,似乎都預感到了什麽,便停止了對持。隻見那一把道劍釋放出一絲氣息便陷入沉寂。氣息釋放的一瞬間,秦七莫識海內順勢亮起,識海在不停的變化,那道氣息化成道道晦澀的力量在秦七莫腦海內不停流動。半響秦七莫識海歸於平靜,此時秦七莫識海內,道劍懸浮在半空之中,晦澀的魂力翻湧……
秦七莫體內,無上道氣正修複著秦七莫身體的創傷。洞穴內的秦七莫,臉上漸漸恢複血色,但還是混迷不醒…………
一天後,秦七莫才從昏迷中醒來。自言自語道“我這是昏迷了多久”
秦七莫慢慢站起身來,隻感覺腦袋脹疼,全身無力。仔細回想,隻記得握住劍柄的一瞬間,一股殺伐之力襲來,自己便沒了知覺。
“幸虧有這神秘的道氣,不然的話我死一百次也不夠啊”秦七莫後怕道。秦七莫漸漸平複內心的悸動,神識慢慢向識海內探去。看著浮在識海內的道劍,秦七莫大為震驚。無論是修煉者還是平凡者,神識一直是人體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看著懸在識海內的道劍,秦七莫是真怕了。
“按道理,我還遠遠不能修煉魂力,可我識海內的魂力卻變得極為晦澀。而且我自己也感覺魂力提升了,閉眼也可感知到周圍五十米內的事物,這太奇怪了。不管怎樣,我要搞清楚這把道劍的來曆,不然偶爾給我來一擊,我就算有一百條命也不夠它殺啊。”秦七莫自言自語道
說罷,秦七莫向枯骨旁邊的盒子看去,看著木盒,秦七莫沒有向上次握住道劍一樣急不可耐。而是慢慢靠近,仔細檢查,感覺沒有異常才伸手向木盒摸去。接觸木盒的瞬間,秦七莫迅速將手收回。如此往複幾次後,確定沒有危險,秦七莫才慢慢拿起盒子。
拿起盒子之後,秦七莫小心翼翼的將盒子打開。打開盒子的瞬間,映入眼簾的是一張白布。白布上麵有血色的字跡和一層能量。能量很溫柔,似乎就是為了防止不讓盒子和盒子裏的東西腐化。秦七莫拿起白布,認真看著上麵的字跡…
“我是劍殿的一名內門弟子,我奉師父之命帶著神秘道劍和我道宗傳承劍訣逃離混沌界域,為我劍殿傳承香火。可哪知剛要逃出混沌界域,便看到恐怖的能量向混沌界域襲來。他們太恐怖了,這是我見過最強的戰鬥,我能感受到混沌界域已被打碎,也不知道我這裏要漂去何方。有人說他們是為這把神秘道劍而來,也有人說他們是為一個無上機緣而來,可我在混沌界這麽多年,從未聽師父說過有什麽無上機緣?”
“我時間快不多了,最後我想告訴世人這把道劍來曆驚人。我也是無意中聽師父說起過,說混沌初開時,此劍便存在。它似一把鑰匙,打開混沌,出現天地。我道宗數億年來也沒有研究透它身上的秘密,唯有師父從中獲得感悟,便創造了劍殿,創造了這《滅世九劍》。另外這把道劍在那場毀天滅地大仗中也受了很重的傷,被那些未知大能吸收了部分能量,唯有一點本源之力還在。現如今我師父和我劍殿的師兄弟們已全部戰死,我也逃不出這混沌界域。今天我將我最後的力量將其封印,封印解開後,這片山洞便會出世。待到山洞現世之後,希望有緣人能獲得我道宗傳承,若一直沒有人尋到此處,那將是我道宗和我最大的遺憾”
“若有人看到此絕筆,你將是我道宗的傳人,一定要將我劍殿重振於世。”
……
看著上麵的內容,秦七莫所有所思。“劍殿?被打碎的混沌界域?照前輩這麽說,我們生存的這片世界隻是混沌世界邊緣的一角。為何我從未聽說過,還有這道劍當真如此厲害?”可一想到剛才的一幕,秦七莫也覺得此道劍非凡物。秦七莫來到枯骨身前單膝跪地道
“小生秦七莫,今日有辛來到前輩布置的山洞,若他日有機會,必將劍殿發揚光大”
聽著秦七莫的話,枯骨瞬間散落一地,消散在山洞之中。它似有生命般,就等有緣人來此。聽見秦七莫說的話,仿佛夙願的達成,便消失在這天地間。看著消失的枯骨,秦七莫很是敬佩。這該有多深的執念才會守止於此萬萬年,這當真是骨子裏的意念。
“放心吧前輩,我秦七莫現在已經能修煉,雖然我不知道你們是誰,也不知具體發生了什麽。可今天我獲得劍殿的傳承,當一定會將劍殿發揚光大。吃水不忘挖井人的道理,我秦七莫從小便知道”秦七莫自語道
幾分鍾後,秦七莫輕輕放下白布,拿起盒子裏的滅世九劍。秦七莫慢慢翻開滅世九劍地一頁,肉眼看見的是一篇功法。
“滅世九劍第一劍劍起”
劍起分為上下兩部分,第一部分為開篇守寫兩個子 “感” “養”
“感:天下萬物,皆有運行規矩,皆有起點。而用劍的本身是人,故而自身便是劍招的起點。所以劍道需感悟天地每一物的生和死,一切大道的運行規律。讓其以體內能量產生共鳴,天地為陰,體內為陽,實現內外相互循環。在外助劍氣殺敵,在內可滋養自身”
……
“養:養劍,養勢。在修煉感的同時,也要結合養。萬物的演變需要一個過程,劍道同樣如此。劍雖在劍鞘內,內心應通達,感知劍,讓劍以自身融為一體。借助自身內在能量,養劍勢”
……
下部分為“劍起”
“樹隨風而動,風隨氣而流。要想知道樹為何會動,應先了解樹,在了解風,在了解其他。要想了解風為何會流,應先了解風,在了解氣,在了解其他。滴水穿石,穿石隻是在一瞬間發生,然而之前的滴水的過程便可以看成“勢”。成功隻在一瞬間,而勤奮,努力,學習等便是成功最好的勢……。劍道同樣如此,勢乃是重中之重。修劍者,時刻都記得養劍勢,這樣我們就可以做到自由出劍,時刻出劍。當劍勢養成,劍出。劍出之時體內能量從自身融入道劍之內,天地之力從外注入道劍之內,讓二者形成對立之勢。待到二者力量到達極點之時,便是出劍的最佳時機。出劍即劍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