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功德之說
字數:2511 加入書籤
【道人功德之說,讓你想起了薑衍,前幾世他推動魔禍,斬殺王林,天道曾降下功德金光,洗淨了他神魂中的黑氣,讓他得以輪回轉世,脫離大魏。】
【這謀取功德的手段。】
【不對勁....】
【有點類似前世西遊記的世界觀......】
【在西遊記中,靈山位於極樂淨土,是佛祖道場,可在靈山不遠,卻有獅駝嶺這麽一處地方,西遊記是這樣描述的:骷髏若嶺,骸骨如林,人頭發翽成氈片,人皮肉爛作泥塵,人筋纏在樹上,幹焦晃亮如銀......這種魔窟,即使是孫猴子見了都嚇得一跌,掙坐不起。】
【很明顯,獅駝嶺是神佛故意為之的產物,它存在的意義,就是讓唐僧經曆九九八一難,讓他降妖除魔,功德圓滿,於是越靠近靈山,妖怪越多。】
【獅駝嶺的妖怪,死在妖怪手下的生靈,都是唐僧這個“佛祖二弟子”晉升的犧牲品。】
【而大魏的生靈,包括王林這些魔修,則是薑衍晉升的犧牲品。】
【功德若是這樣謀取......】
【那海外的世界恐怕會比你想象的還要黑暗。】
【不過,讓你不解的是,老僧實力通天,怎麽會被薑衍這麽一個土著算計?】
【你詢問起玄當......】
【玄當聽後,神色極為複雜,道:“魔功為那老僧所創,此為因,魔功殘害蒼生,此為果,薑衍王林之輩,是傳播魔功、掀起魔禍的元凶,二人在世時,尚可替老僧擔其因果,可一旦身死,百億亡靈的業力,則會盡皆由老僧背負。”】
【“業力者,為天之咒,尋常修士,沾之輕則修為倒退,兵解輪回,重則業火自燃,身死道消。】
【玄當歎道:“是以,道不可親傳,否則徒弟造孽,也會禍及師門,不怕道友見笑,貧道早年,便是敗在識人不明,收一孽徒,致滿盤皆輸,淪落今日之境。”】
【你若有所思。】
【造太多殺孽,會牽扯因果,業力加身,薑衍前幾世老態龍鍾,怕就是這個原因。】
【當時薑衍的狀態,說句垂死之人都不為過,老僧甘願承擔因果,可能也是知道,薑衍頂不了多久,百億亡靈的因果遲早落到他頭上,所以幹脆和薑衍達成某種交易,獨自承擔因果,讓薑衍免受業力詛咒,返老還童,最後斬殺王林脫離大魏。】
【你問:“道友可知如何離開這罪地?”】
【玄當:“罪地之人,一旦修行,便會受天道詛咒,若踏出罪地,前往海外,詛咒會加劇百倍不止,屆時,死衰之劫降臨,未等飛離海外,便會隕於中途,想要真正離開,唯有一法,即謀取功德,獲得天道認可。”】
【看來薑衍那個辦法是可行的,玄當不至於在這種常識性問題上騙你,可惜的是,太費時間,你等不起。】
【你問:“如何謀取功德?”】
【玄當:“主流的有三種,一曰創法,二曰傳道,三曰除魔。何為創法?開古之先河,創前所未有之法,如丹道,陣道,器道,修行道,此路最為坎坷,但功成者,無一不是真君和道主級人物。”】
【“何為傳道?開宗立派,為天下定法,供蒼生修行,如此,一則可竊天下人氣運供養己身,積攢天命,二則可受天道垂青,降下功德,但,此路卻最為凶險,隻因傳道者,需時刻背負大因果,稍有不慎,便會惹來業火焚身。】
【“至於除魔,最為簡單,卻也最為複雜,其中涉及諸多爭鬥,算計,若道行不夠,易淪為棋子而不自知。”】
【你問:“不主流的呢?”】
【玄當:“尋找大氣運之人,助其成長,或可受天道垂青,賜下功德。”】
【你問:“道友說的可是宋凡?”】
【玄當:“不錯。”】
【你問:“他是大氣運之人?如何看出?”】
【玄當:“貧道也隻是猜測,這罪地受天機蒙蔽,難以窺測,需離開此地,才能真正窺見氣運。”】
【你道:“若......我奪舍宋凡,能否取而代之?”】
【玄當搖搖頭:“道友有所不知,大氣運之人,受天道眷顧,想要奪舍,變數極大,即使是玩弄因果的金丹真君,也未必敢為。”】
喜歡模擬:到處是穿越者,全都想我死請大家收藏:()模擬:到處是穿越者,全都想我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