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昌平城區改造 秦家村賺大了

字數:3130   加入書籤

A+A-


    何大清給昌平縣帶來了生機。在幾經核實下無誤下償還了所有欠款,人民的心順了,對政府的信任度強了。對原來東風街道辦事處毀約的廠子,經評估後昌平縣政府與他們續簽了合同,增加了人民收入,穩定了人心。
    專項嚴打活動讓昌平縣的治安,一下子好轉過來,也讓人民增加了對政府的信心。
    四通八達的寬敞的水泥路修建為昌平縣各地提供了無數的就業機會,何大清要求的是,每戶人家至少有一個工作崗位,這種情況保障了昌平縣的每一家都能夠吃飽飯。“要想富,先修路。路通了,經濟才能活起來。”何大清心裏叨念著。
    隨著道路建設的推進,何大清又從中興公司購進了40台大客車,開通了縣城到各公社、再到四九城的公交線路。票價定得很低,幾乎不賺錢,但極大方便了群眾出行和物資流通。
    何大清通過中興集團物流為縣裏購進了大批糧食,說是從香江樓婁氏商貿購進,實則是自己空間出產的。
    修路的工人工資,選擇糧食支付或現金支付,結果工人無一例外的都選擇了糧食支付。開玩笑,這年月物資就是天,對很多家庭,尤其是很多沒有城市戶口的家庭,糧本上那點定量根本就不夠量,而今的糧食是平價,並且還不要糧票,絕對是為民謀福利。
    大量糧食的湧入,解決了大家的溫飽問題,為社會的穩定發揮了重大作用。
    路修好後,建築工人並沒有解散,而是成立了昌平縣建築公司。何大清在成立大會上說:“以後我們縣的建設任務多著呢,你們就是昌平建設的骨幹力量!”
    在又一次縣常委會上,財政局長匯報了最新借款數額,會議室裏一片倒吸冷氣的聲音。何大清卻神色自若:“同誌們,不要隻看數字,看看我們縣的變化——工廠複工了,商店生意好了,老百姓臉上有笑容了,這不就是我們的政績嗎?”
    丁克哲書記帶頭鼓掌:“大清說得對!賬麵上的數字是死的,老百姓的生活是活的!”
    何大清趁熱打鐵,讓建設局展示了縣城改造規劃圖。當七層高的住宅樓、30層的政府大樓、現代化的工業園區等藍圖展現在眾人麵前時,會議室鴉雀無聲。
    “這...這得花多少錢啊?”有人小聲嘀咕。
    何大清站起身,目光掃過每一位常委:“錢的問題我來解決。我隻問大家一句——想不想讓昌平縣改天換地?想不想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丁克哲第一個表態:“幹!有大清在前麵打頭,我們跟著幹就是!”
    散會後,丁克哲留下何大清:“大清啊,蓋高樓的技術問題...”
    “老丁你放心,”何大清笑著拍拍書記的肩膀,“我從北京請了專家團隊,婁曉鵬帶隊,都是留過洋的專業人才。”
    縣裏開展新農村建設,何大清親自包點了陽坊公社的秦家村和賈家村。
    今年秦家村縣政府重新簽訂了合約。重新拿回了大棚種植場和飼養場。在何大清的建議下,秦家村拿出了所有的資產,並將,固定資產抵押向銀行借貸,何大清又給借貸一部分錢,將蔬菜大棚重新,規劃建設。全新的蔬菜大棚,占地2000畝,一碼的鋼架結構,玻璃做牆,三道地龍能將冬季的大棚室內烘托的如夏天一般。一冬天,新鮮的蔬菜就賣出了天價。
    飼養場,也進行了重新的規劃,巨大的養殖樓舍,鋼筋磚瓦結構,裏麵清一色的流水線養殖。豬肉供應了整整大半個昌平縣市場。自豬場豬出欄以後,昌平縣就沒有短缺過豬肉供應。隻不過,何大清嚴禁豬肉流通出昌平縣,否則會賺的更多。
    這一下子,秦家村賺大發了。
    賈家村同樣收獲滿滿。他們和縣裏重新簽定了黃豆供應合同。在何大清空間加持下,黃豆大豐收,豆製品廠求到何大清這,便付了現金,把豆子直接從賈家村拉走了。
    相同的廠子建設,在昌平縣的各地展開著。
    隻不過是結果各異。按照何大清給出的方案,合約建廠分兩種形式,一是政府投資村裏投資相結合,村裏出土地和人力資源投入,收入或虧損按五五分成;第二種形式,政府投資,村裏不負責管理,隻是投入土地和人,村裏人按照工人待遇發放工資及福利,不享有分成權成。大部分的村子選擇了第二種分配方式,因為他們覺得這樣穩妥一些,不承擔風險。
    而秦家村賈家村在何大清的暗示下,選擇了第一種分成的方式,結果都掙了大錢,贏麻了!
    “何縣長!”村長秦大山小跑過來,臉上笑開了花,“您看,這一車菜運到四九城,能賣這個數!”他伸出五個手指。
    何大清笑著點頭:“秦村長啊,你們村今年分紅能有多少?”
    “最少這個數!”秦老漢神秘地壓低聲音,比了個“八”的手勢,“八百塊!家家戶戶都能分到!”
    回縣城的路上,秘書劉明忍不住問:“何縣長,為什麽當初您暗示秦家村和賈家村選分成模式呢?”
    何大清望著車窗外金黃的麥田,意味深長地說:“風險和收益永遠成正比。敢闖敢幹的,就該得到更多回報。等那些選擇固定工資的村子看到秦家村的變化,明年就會主動要求改合同了。”
    車駛入縣城,街道兩旁的新樓房已經拔地而起,工人們正在鋪設最後一段地下管網。何大清讓司機停車,走到工地與工人們交談。
    “何縣長,聽說咱們這新樓房有暖氣?”一個滿臉灰土的年輕工人興奮地問。
    “不僅有暖氣,還有獨立廁所和廚房。”何大清笑著回答,“等建好了,第一批分給你們這些建設者。”
    年輕人的眼睛亮了起來:“那我得趕緊找個對象,好住新房子!”
    周圍響起一片笑聲,何大清也笑了。他知道,昌平縣的生機,正如同這春天的新芽,在茁壯成長。
    喜歡魂穿何大清之娶淮菇為傻兒子改命請大家收藏:()魂穿何大清之娶淮菇為傻兒子改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