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豆製品廠易主 廠子煥發活力
字數:3247 加入書籤
春雨順著昌平縣政府辦公樓的紅瓦屋簷滴落,何大清站在窗前,手指有節奏地敲擊著窗框。他剛剛接到通知,吳家有人來訪,這讓他頗感意外。
“何縣長,久仰大名。“推門而入的是個五十歲左右的男子,一身筆挺的中山裝,身後跟著略顯拘謹的豆製品廠廠長吳天明。
何大清眼睛微眯,認出了來人是商業局的吳副局長,副廳級幹部,這是四九城吳家的嫡係子弟。雖然體量與楊家沒法比,但是能爭得豆製品廠經營權絕不是白給的。於是何大清快步迎上前:“吳局長大駕光臨,有失遠迎。”
寒暄過後,三人落座。何大清親自斟茶,青瓷茶杯中碧綠的茶湯映出他若有所思的臉。他原以為吳家是為擴大原料渠道而來,卻不想對方開口就讓他吃了一驚。
“何縣長,我們想請您接手豆製品廠。”吳副局長直截了當,手指在茶杯邊緣輕輕摩挲。
何大清的手頓在半空,茶水差點灑出。他緩緩放下茶壺,臉上不露聲色:“吳局長說笑了,昌平與豆製品廠素無瓜葛。”
吳天明苦笑一聲,從公文包裏取出一疊文件:“何縣長,這是廠裏近半年的賬目。”
何大清接過翻看,眉頭漸漸皺起。賬本上的數字觸目驚心——利潤率從去年的15暴跌至不足3,流動資金幾近枯竭。
“原料成本占了大頭。"吳天明指著其中一欄,”自從失去街道供應基地後,我們從香江采購的成本高了四成,再加上運輸損耗...雖然現在昌平縣也給了我們一些原料,加上其他辦法拿到的原料但也是杯水車薪,沒有固定的供應源”
吳副局長接過話茬,聲音低沉:“我們吳家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拿下這個廠,本想作為家族產業經營。”他搖搖頭,“沒想到一個行政調整就讓整個供應鏈斷了。”
何大清不動聲色地聽著,手指輕輕敲擊桌麵。他心知肚明,當初街道辦事處撤銷合同背後,少不了楊家的運作。而後來他幫楊家聯係的香江渠道,如今成了掐住吳家咽喉的利爪。
“為何選我?”何大清突然發問,目光如炬。
會議室一時寂靜,隻聽得見雨水敲打窗戶的聲音。吳副局長與吳天明交換了一個眼神。
“三個原因。”吳副局長豎起手指,“其一,楊家沒能解決的原料問題,您有渠道;其二,您在昌平根基深厚,區裏不會阻攔;其三...”他頓了頓,“上麵看重您。”
最後一句話讓何大清瞳孔微縮。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掩飾內心的波動。吳家這是在暗示他們知道高層對他的賞識,這既是恭維也是威脅。
“容我考慮。”何大清放下茶杯,“這事還得問問楊家的意思。”
吳天明臉色一變,剛要說話被吳副局長攔住:“應該的。何縣長處事周全,我們靜候佳音。”
送走吳家二人,何大清站在窗前久久不動。雨水在玻璃上蜿蜒而下,如同他腦海中交織的思緒。豆製品廠確實是個金礦,但也是個燙手山芋。楊家把控著原料渠道,若貿然接手...
他拿起電話,撥通了一個許久未聯係的號碼。
三天後,楊家給出了答複——同意。但何大清從對方生硬的語氣中聽出了咬牙切齒的恨意。
“楊處長,條件呢?”何大清握著話筒,嘴角含笑。
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原料供應合同延續現有條款,工人安置不得引發騷亂,還有...”聲音頓了頓,“年底前完成搬遷。”
何大清眼中精光一閃。搬遷?這正合他意。楊家這是想眼不見為淨,卻不知正中他下懷。
“成交。”
簽約儀式在區政府的會議室舉行。何大清注意到楊家派來的代表全程冷著臉,簽字時鋼筆幾乎戳破紙張。而吳家人則如釋重負,吳天明甚至偷偷抹了把汗。
一個月後,昌平工業園區東側的空地上,打樁機的轟鳴聲震耳欲聾。何大清戴著安全帽站在工地邊緣,看著設計圖上“昌平豆製品有限公司”的燙金字樣,滿意地點點頭。
“何縣長,原廠98的工人都願意跟來。”新任廠長老周匯報,“就是家屬樓還沒完工,暫時安排在了園區宿舍。”
何大清拍拍他的肩:"加班加點,兩個月內必須讓工人住進新房。另外,每周安排班車送他們回城探親。"
他轉身走向停在旁邊的吉普車,突然停下腳步:“對了,老周,新設備下周從d國海運到天津港,到時你帶車去接一下”
老周難掩興奮,“全自動化生產線啊,產能至少能翻三番!”
何大清笑了。他望向遠處正在施工的廠房,仿佛已經看到一車車豆製品運往港口的情景。國內市場隻是小頭,他的目標是日本和東南亞。那裏對高品質豆製品的需求,足以讓這個瀕死的工廠起死回生。
三個月後,第一集裝箱的腐竹和素肉從天津港啟航。與此同時,原廠區所在的街道突然變得冷清了許多。小賣部的老板娘嗑著瓜子對鄰居抱怨:"走了小兩百號人,生意少了一半。"
街角的稅務所裏,所長對著報表直撓頭:"這個季度的稅收少了三成,上麵問起來可怎麽交代..."
而在昌平,豆製品廠的工人住進了嶄新的家屬樓,孩子們轉入了當地學校。每周一早晨,三輛大巴準時從廠區出發,載著回家探親的工人們駛向城區。車上歡聲笑語,與三個月前愁雲慘淡的豆製品廠判若兩地。
何大清站在辦公室窗前,看著大巴駛離。桌上擺著最新財報——扭虧為盈,創匯二十萬美元。電話鈴響起,他拿起話筒,聽到的是商業部領導的祝賀。
掛斷電話,何大清望向牆上掛著自己寫的那幅字:“激流勇進、為國為民”。陽光透過窗戶照在宣紙上,那四個大字熠熠生輝。
而在城區的某間辦公室裏,一份關於“農產品深加工產業布局調整”的報告被重重摔在桌上。楊處長盯著窗外,手中的鋼筆“啪”地斷成兩截。
喜歡魂穿何大清之娶淮菇為傻兒子改命請大家收藏:()魂穿何大清之娶淮菇為傻兒子改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