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秦淮茹的日常 瑣碎真實幸福
字數:5261 加入書籤
清晨五點半,城南鑼鼓巷95號四合院何家,第一縷陽光剛剛爬上閣樓的灰瓦屋簷。秦淮茹已經輕手輕腳地起了床,她披上白色襯衫,係好扣子,來到浴室打水洗臉。
"小媽,您起這麽早啊?樓下"秦京茹揉著眼睛從臥室裏走出來剛到樓梯口,懷裏抱著剛何明曦,小家夥掙著,要下地。
秦淮茹擦了擦手,快步走下樓梯接過孩子:"明曦今天醒得早?來,讓奶奶抱抱。"她熟練地把孩子摟在懷裏,輕輕拍著後背,"京茹,你去看看明晨醒了沒,我去叫雨粱和雨亭她們四個起床。"
正說著,側麵的門"吱呀"一聲開了,何雨燕紮著兩條麻花辮,背著書包走出來:"媽,我去學校早讀,不用準備我的早飯了。"
"這孩子,天還沒大亮呢。"秦淮茹心疼地看著女兒,"等等,把這個雞蛋帶上。"她從兜裏掏出個還溫熱的煮雞蛋,塞進何雨燕手裏。
何雨燕笑著接過,在母親臉上親了一下:"謝謝媽!我放學回來幫您帶弟弟妹妹。"說完,像隻輕盈的燕子般跑出了院門。
秦淮茹望著女兒的背影,嘴角不自覺地上揚。她轉身走向北屋,輕輕推開門,兩張並排的小床上,何雨粱和何雨亭睡得正香。雨粱四仰八叉地躺著,被子早被踢到了腳邊;雨亭則蜷縮成一團,像隻小貓似的。
"寶貝們,起床了。"秦淮茹柔聲喚道,先給雨粱蓋好被子,又輕輕搖晃雨亭的肩膀。
雨亭迷迷糊糊地睜開眼,奶聲奶氣地喊了聲"媽媽",而雨粱則翻了個身,嘟囔著:"再睡五分鍾..."
"不行哦,天已經亮了,你們得先吃早飯,然後得去托兒所呢。"秦淮茹把雨粱拉起來,給他套上毛衣。這時,院子裏傳來王昊然和王瑾萱的嬉鬧聲,顯然小當已經幫兩個外孫穿戴整齊了。
"姥姥!"王瑾萱蹦蹦跳跳地跑進來,紅撲撲的小臉上洋溢著笑容,"我們今天要學新歌!"
秦淮茹蹲下身,幫外孫女整理歪了的蝴蝶結:"真棒,姥姥等著聽你彈。"她轉頭對剛進門的小當說,"小當,帶兩個弟弟去洗臉,毛巾都掛盆 架上。"
小當利落地應了聲,一手牽著雨亭,雨梁,她又帶昊然和瑾萱往一樓的浴室走去。這幾個孩子總能讓她泛起愛意。
廚房裏,秦京茹正在把張師傅熬好的粥一一端出來。一大媽也在旁幫忙。
"幹媽,您別忙活了,我來吧。"秦京茹接過一大媽手中的碗。
一大媽拍拍手,笑道:"我這身體都好,平時多動動,一會還要給老太太送飯?"
"秦淮茹攪動著鍋裏的粥,舀到碗裏涼著,又把雞蛋扒了皮,"京茹,少給孩子們鹹菜,太鹹了,吃多不好。"
院子裏漸漸熱鬧起來。小當幫四個小的洗完臉,又給他們梳頭。槐花雖小,已經能自己梳頭洗臉了。
早餐桌上,八個孩子分坐兩排,嘰嘰喳喳像一窩小麻雀。何雨粱正跟王昊然爭論誰吃的糖油餅多,槐花在一旁勸解;何雨燕不在,她的座位空著,但碗筷照例擺好——這是何家的規矩,人不到場也要留位置。
"慢點吃,別噎著。"秦淮茹給每個孩子碗裏添粥,又夾了些鹹菜。她注意到雨亭沒什麽胃口,伸手摸了摸孩子的額頭,"怎麽了?不舒服?"
雨亭搖搖頭,小聲說:"媽媽,托兒所我比哥哥少了兩朵小紅花..."
"沒事的,哥哥比雨亭大,等雨亭再大些,就能趕上哥哥了"秦淮茹柔聲問。
正說著,院門外傳來清脆的車鈴聲。鋼琴老師李女士推著自行車走了進來,車把手上掛著她那標誌性的黑色琴譜包。
"李老師來啦!"小當第一個迎上去,接過老師的包。槐花則趕緊去堂屋準備鋼琴。
接下來的兩個小時,四合院裏回蕩著時斷時續的鋼琴聲。秦淮茹一邊收拾碗筷,一邊聽著孩子們的練習。有時是流暢的《小星星》,有時是磕磕絆絆的音階練習。每當琴聲停下,就會傳來李老師耐心的指導聲。
"秦師傅,我去買菜了。"張師傅收拾好餐車,向秦淮茹打招呼。
"等等,張師傅。"秦淮茹從兜裏掏出幾張糧票和錢,"今天買條魚吧,再買點豆腐。孩子們正在長身體,得補補。"
張師傅點點頭記下,推著車走了。秦淮茹站在院中,望著堂屋方向,聽著裏麵傳來的琴聲,忽然感到一陣滿足。這樣的生活雖然忙碌,但充實而有盼頭。
十點半,鋼琴課結束了。李老師臨走時對秦淮茹說:"槐花今天進步很大,她真的很有天賦。"
秦淮茹感激地送走老師,轉身看見小當和槐花已經帶著四小隻在院子裏玩耍。雨粱和昊然在玩彈珠,雨亭和瑾萱則蹲在地上看螞蟻搬家。
"小媽,該送孩子們去托兒所了。"秦京茹抱著明曦走過來,"我一會兒帶明晨去打針。"
秦淮茹點點頭,招呼四個孩子:"寶貝們,收拾一下,我們去冉老師那兒。"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冉秋葉的托兒所幾經改造已經成了孩子們的樂園,有秋千、滑梯,屋裏擺滿了圖書和玩具。
"冉老師!"一進門,王瑾萱就撲向過去。
冉秋葉笑著接住孩子,對秦淮茹說:"姐,今天氣色不錯啊……"
"托您的福。"秦淮茹幫孩子們放好書包,"今天他們學了鋼琴,可能有點興奮。"
離開托兒所,秦淮茹沒有直接回家,而是拐進了附近的合作社。她盤算著要給孩子們增加營養,買些核桃和黑芝麻回去磨粉。
合作社的王嬸一見她就熱情招呼:"秦科長來啦!今天有新鮮的黃花魚,要不要來一條?"
秦淮茹笑著搖頭:"王嬸,您又開玩笑,我哪是什麽科長啊。早辭了工作,現在在家帶孩子。魚我讓食堂張師傅買了,今天想買點堅果。"
"喲,給孩子補腦是吧?"王嬸了然地點點頭,從櫃台下拿出一個小布袋,"這是我老家捎來的山核桃,可香了。"
正當秦淮茹挑選時,秦京茹抱著孩子急匆匆地走了進來:"小媽,明晨發燒了!衛生所的大夫說可能是疫苗反應,讓多喝水觀察。"
秦淮茹立刻放下手中的東西:"嚴重嗎?要不要去大醫院?"
"大夫說不用,開了點退燒藥。"秦京茹臉色焦急,"就是孩子一直哭鬧..."
"走,我們趕緊回去。"秦淮茹匆匆付了錢,連找零都顧不上等,拉著秦京茹就往家跑。
回到院裏,一大媽已經抱著哭鬧的明晨在哄。孩子的小臉通紅,額頭上貼著退燒貼。秦淮茹接過孩子,輕輕拍著他的背:"乖,奶奶在這兒..."
她熟練地檢查孩子的狀況,又試了試體溫:"不算太高,先降溫吧。"說著,讓槐花去打盆溫水來。
整整一個中午,秦淮茹和秦京茹輪流照顧著發燒的明晨。直到下午兩點,孩子的體溫才逐漸降下來,終於安穩地睡著了。
"小媽,您歇會兒吧,都忙一上午了。"秦京茹給秦淮茹倒了杯茶。
秦淮茹接過茶杯,長舒一口氣:"當媽的就是這樣,孩子一生病,心都揪著。"她望向窗外,陽光正好灑在院子中央的石榴樹上,紅彤彤的果實壓彎了枝頭。
一會還要給大清打個電話,告訴他家裏都好,讓他別擔心。
想起何大清,秦淮茹臉上浮現出溫柔的笑意,眼神變得柔軟起來。她想象著丈夫歸來時,孩子們歡叫著撲上去的場景,心裏湧起一股暖流。
"我去看看老太太。"秦淮茹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服,向後院走去。
後院比前院安靜許多,老槐樹下,老太太正坐在藤椅裏曬太陽。聽見腳步聲,她眼睛都沒睜:"是淮茹吧?"
"奶奶,您怎麽知道是我?"秦淮茹驚訝地問。
老太太這才睜開眼,臉上皺紋舒展開來:"你的腳步聲我聽了二十年,還能認不出來?"她指了指旁邊的小板凳,"坐吧,別老站著。"
秦淮茹順從地坐下,輕聲匯報著家裏的情況。老太太靜靜聽著,偶爾點點頭。
"...所以我想著,等大清回來,全家照張相,孩子們都長高了..."秦淮茹說著自己的打算。
老太太突然打斷她:"淮茹啊,你知道我為什麽總趕你們走嗎?"
秦淮茹一愣:"您...您不是嫌我們吵嗎?"
老太太笑了,露出稀疏的牙齒:"我是看你們太忙了,想讓你們多歇歇。我這老太婆有什麽好看的,你們把孩子們照顧好就行。"
秦淮茹眼眶一熱,握住老太太幹枯的手:"奶奶..."
"去吧去吧,"老太太抽出手,輕輕推她,"去看看孩子們回來沒,別在我這兒耗著。"
秦淮茹知道老太太的脾氣,隻好起身告辭。走到院門口,她回頭望去,隻見老太太又閉上了眼睛,陽光透過槐樹葉,在她身上投下斑駁的光影,寧靜而安詳。
前院傳來孩子們的歡笑聲,托兒所放學了。秦淮茹加快腳步,迎接新的一輪忙碌。這樣的生活日複一日,卻從不讓她感到厭倦。四合院裏的每一天,都充滿了瑣碎而真實的幸福。
此時昌平常委們正在開會。而常委們不知道的是,上麵這時候,秘密走訪了昌平縣,在秦家村調研時,上麵還興奮地揮毫,書寫了“華夏第一村”的題詞。
喜歡魂穿何大清之娶淮菇為傻兒子改命請大家收藏:()魂穿何大清之娶淮菇為傻兒子改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