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聾老太太病危 交給大清族譜
字數:3970 加入書籤
四九城的深秋,四合院的老槐樹葉子紛紛飄落,宛如一場金色的雨。院裏,老人們圍坐在牆根下曬太陽,聊著家長裏短,孩子們在一旁嬉笑打鬧,一片祥和。
誰也沒想到,變故來得如此突然。昨天還拄著拐杖,在院裏慢悠悠踱步,偶爾還能大聲嗬斥調皮孩子的聾老太太,一夜之間就病倒了。她躺在床上,臉色蒼白如紙,呼吸微弱而急促,往日的精氣神消失得無影無蹤。
秦淮茹心急如焚,她衣不解帶地守在老太太床邊,一會兒給老太太擦臉,一會兒摸摸老太太的額頭,眼神裏滿是擔憂。聾老太太卻堅持不去醫院,秦淮茹沒辦法,隻好請了醫生來。在後院老太太的正房裏,醫生熟練地給老太太掛上了鹽水。點滴一滴一滴地落下,仿佛也在數著時間。
看著老太太的病情不見好轉,她再也坐不住了,急忙拿起電話,把何大清招了回來。
"大清啊..."老太太的聲音輕得像一片落葉,卻讓何大清立刻俯身湊近,"我時間不多了,有些話必須跟你說清楚。"
秦淮茹剛給老太太梳好的發髻一絲不苟,銀白的頭發在枕頭上鋪開,像一捧雪。老太太渾濁的眼睛裏閃爍著異樣的光彩,仿佛回光返照般有了精神。
"您別這麽說,"何大清喉嚨發緊,強忍著哽咽,"柱子家的小子還等著您教他認字呢,雨水也說這周末要帶王澤來看您..."
老太太輕輕搖頭,嘴角浮現出一絲苦笑:"我這把老骨頭自己清楚。大清,去,把我床底下左邊第三塊磚撬開。"
何大清愣了一下,隨即蹲下身,按照指示找到了那塊鬆動的地磚。磚下是一個暗格,裏麵放著一個紫檀木小盒子,表麵雕刻著精美的雲紋,已經有些褪色。
"這是我替你爺爺保管了一輩子的東西。"老太太接過盒子時,枯瘦的手指微微顫抖,"現在該物歸原主了。"
盒子裏是一本泛黃的家譜,封麵上用端正的楷書寫著"臨洮何氏宗譜"。何大清翻開第一頁,隻見上麵記載著何氏的起源:"何姓出自姬姓。周武王之子封於韓,滅國。其後裔韓武子,仕晉,封於韓原,以地為氏..."
"你爺爺叫何存正,"守法天可吉,如延永其存,正大光明興,萬事成全勝"的存字輩。"老太太的聲音忽然清晰起來,仿佛回到了年輕時候,"他是甘肅臨洮何家的庶出子弟,年輕時來四九城謀生路。"
何大清腦海中浮現出前身記憶中那個模糊的身影——一個總是佝僂著背,沉默寡言的老頭。他從未想過,自己的祖父竟有這樣的來曆。
"那會兒我還是府裏的格格,你爺爺在府裏做雜役。"老太太的眼神飄向遠處,陷入回憶,可是我的出身自己的一切早被安排"。他聰明,手腳勤快,我就讓他跟著府裏的廚子學手藝。誰能想到,這一學就學出了個名廚來。"
窗外的風忽然大了,吹得窗戶吱呀作響。一片枯黃的槐樹葉飄進來,落在床邊的矮櫃上。
"後來世道變了,府裏散了,你爺爺隻能另謀生路。"老太太歎了口氣,"等我們再見麵時,他已經病得不成人形...那時候你才五六歲,你爸何正業剛剛能上小灶。"
何大清感到一陣心痛,不知是來自前身的記憶還是自己的共情。他輕輕撫摸著家譜上"何正業"三個字,那是他從未謀麵的父親。
"我看你們可憐,就把我最疼愛的丫鬟小鳳許配給了你。"老太太的眼中泛起淚光,"小鳳是個好姑娘,給你生了柱子和雨水...可惜她命薄,生雨水時傷了身子,沒兩年就走了..."
一滴淚水落在何大清手背上,他這才發現自己已經淚流滿麵。前身的記憶如潮水般湧來——那個溫柔賢惠的妻子,因病痛折磨而日漸消瘦的麵容,臨終前對兩個孩子的不舍...
"要是小鳳能看到現在的柱子一家,該多高興啊。"老太太用袖子擦了擦眼角,"八個孫子孫女,個個都那麽出息...雨水嫁得好,王澤那孩子也靠得住..."
何大清翻開家譜後麵,看到了字輩排序:"守法天可吉,如言永其存。正大光明興,萬事成全勝。"他猛然意識到什麽,抬頭看向老太太。
"發現了吧?"老太太虛弱地笑了笑,"你爸何正業是"正"字輩,你是"大"字輩,柱子他們該是"光"字輩...可你當時不知道族譜,起了何雨柱、何雨水這樣的名字。"
何大清如遭雷擊。他從未想過,自己給兒女起的名字竟斷了家族傳承。前身的記憶告訴他,當時隻是覺得"雨"字吉利,哪知道還有這樣的規矩。
"不過沒關係,"老太太似乎看出他的懊悔,安慰道,"現在知道也不晚。我吩咐你給柱子的孩子們起名,都犯明字...就是接續了這個傳承..."
老太太突然劇烈咳嗽起來,何大清連忙扶她坐起,輕輕拍打她的後背。咳嗽平息後,老太太的臉色更加灰敗,呼吸也變得急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聽我說,大清,"老太太緊緊抓住他的手,力道大得驚人,"何家是大家族,雖然亂世有不出世的祖訓,但人脈極廣。甘肅臨洮的本家現在日子不好過,但骨氣還在...你如今在四九城站穩了腳跟,該回去認祖歸宗..."
何大清感到一陣震撼。他從未想過自己背後可能有一個龐大的家族網絡。前身的記憶中,何家一直是單門獨戶,哪知道竟有這樣的淵源。
"我找人打聽過,"老太太繼續說,聲音越來越弱,"臨洮何家現在需要一個領頭人...你有本事,有人脈,若能當上族長,對兩邊都是好事..."
何大清腦海中閃過無數念頭……
"這盒子底下...有一封信..."老太太的呼吸變得急促,"是我寫給臨洮何家長老的...他們會認你的..."
何大清從盒底摸出一封已經泛黃的信,信封上用娟秀的毛筆字寫著"臨洮何氏宗親啟"。
"還有..."老太太的瞳孔開始擴散,但依然強撐著說完最後一句話,"柱子家的孩子...我看明遠可堪大用..."
說完這句話,老太太的手突然鬆開了。她的眼睛還睜著,嘴角帶著一絲微笑,仿佛看到了很遠的地方。窗外的風停了,一片寂靜中,何大清聽到自己心髒劇烈跳動的聲音。
"老太太?老太太!"他輕聲呼喚,卻得不到任何回應。那隻枯瘦的手已經徹底失去了溫度。
何大清緩緩將老太太的手放回被子裏,輕輕合上她的雙眼。淚水模糊了視線,他緊緊抱住那本家譜,仿佛抱住了整個家族的重量。
四合院的定海神針,就這樣靜靜地走了。但何大清知道,老太太留給他的,不僅是一本家譜,更是一個家族的希望與未來。
他翻開家譜最後一頁,發現那裏記錄著何氏家族近代的遷徙路線和各支係的簡單情況。其中一行小字特別引起了他的注意:"京畿何氏,何存正一支,擅庖廚之術,現居四九城南鑼鼓巷..."
何大清突然明白了老太太的良苦用心。她不僅是在歸還一件物品,更是在為他指明一條道路——一條可以讓他和整個何家走向更廣闊天地的道路。
窗外,夕陽的餘暉透過槐樹的枝葉,在房間裏投下斑駁的光影。何大清坐在老太太床邊,久久不願離去。他的腦海中已經開始籌劃——如何向柱子解釋這一切,何時啟程前往甘肅,怎樣與臨洮何家建立聯係...
而這一切,都源於床上這位安詳睡去的老人,用她生命最後的時光,為一個家族點燃了傳承的火種。
喜歡魂穿何大清之娶淮菇為傻兒子改命請大家收藏:()魂穿何大清之娶淮菇為傻兒子改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