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金融帝國:半導體霸權
字數:4267 加入書籤
1977年1月5日,美國矽穀的晨霧中,王傑穿著黑色高領毛衣,站在英特爾總部大樓前。
玻璃幕牆映出他手中的純金名片,上麵用激光刻著\"遠東金屬集團首席戰略官\"的字樣。領口別著的鈳鉭鐵礦胸針閃爍著冷光,與大樓外的\"inte\"標誌形成奇妙的共振——這是他第一次以\"科技投資者\"的身份踏入半導體王國的心髒。
\"王先生,摩爾先生正在會議室等候。\"
秘書領著他穿過開放式辦公區,程序員們的鍵盤聲如暴雨般密集。王傑掃過牆上的標語\"集成電路改變世界\",嘴角上揚——他知道,真正改變世界的不是電路,而是製造電路的原材料。
會議室裏,英特爾聯合創始人戈登·摩爾起身握手,目光落在王傑的胸針上:
\"聽說您的鈳鉭鐵礦能讓芯片雜質低於十億分之一,這在理論上......\"
\"理論是用來打破的。\" 王傑打斷道,推過去一個鉛盒,\"這是5克超純銦镓砷材料,純度99.9999,用它製造的晶體管可以在液氮溫度下工作。\"
摩爾瞳孔微縮,這種材料是製造量子芯片的關鍵,但全球年產量不足10克。他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拿起樣本:\"您是怎麽做到的?\"
\"因為我控製著剛果金)的銦礦,還有......\" 王傑指了指鉛盒底部的\"王氏精煉\"標誌,\"別人用酸液提純,我們用磁場和溫度場的共振。\"
1977年1月10日,遠東金屬集團宣布投資20億美元,在矽穀成立\"黃金芯片實驗室\"。
新聞發布會上,王傑展示了全球第一塊16位微處理器原型,晶圓上的電路圖案用黃金漿料繪製,在燈光下泛著貴族般的光澤。
\"傳統芯片用鋁做導線,我們用黃金。\" 他用激光筆指向顯微鏡畫麵,\"黃金的導電性比鋁高7,抗腐蝕能力是銅的100倍——這意味著我們的芯片壽命可以達到50年。\"
台下的《電子新聞》記者提問:\"黃金的成本是鋁的50倍,如何實現商業化?\"
\"當芯片成為傳家寶時,成本就不再是問題。\" 王傑微笑著展示配套的黃金散熱片,\"我們的目標客戶是軍工企業、航天機構,還有......\" 他看向鏡頭,\"願意為永恒品質買單的富豪。\"
1977年3月,台北新竹科學園區的台積電工廠內。
王傑站在10萬級潔淨室中央,看著5微米芯片的量產過程。晶圓傳送帶旁,一排黃金打造的離子注入器正在工作,注入的磷離子束純度比傳統設備高三個數量級。
\"張忠謀先生,我需要您改造生產線。\" 他指著尚未安裝的光刻機,\"拆除as的鏡頭組,換上我們的黃金棱鏡。\"
台積電創始人張忠謀皺眉:\"黃金的熱膨脹係數會導致光刻誤差,這是常識。\"
\"我們的黃金棱鏡經過2000c退火處理,熱變形率低於百萬分之一。\" 王傑遞過熱成像報告,\"而且,黃金對極紫外光的反射率比鉬矽合金高15——這意味著可以刻蝕出更細的電路。\"
1977年5月,全球首款黃金芯片\"遠東一號\"正式發布。
技術白皮書顯示:
采用99.999純金導線,電阻降低至0.02Ω\;
集成27.5萬個晶體管,是英特爾8080芯片的5倍;
工作溫度範圍196c至+200c,可在液氧和沸水中共存。
最引人注目的是售價——單枚芯片10萬美元,配套的黃金主板售價100萬美元,整套係統相當於一輛豪華跑車的價格。
\"這是芯片中的勞斯萊斯。\" 王傑在發布會上宣稱,\"當普通芯片還在擔心短路時,我們的黃金芯片正在定義什麽是不朽。\"
訂單如雪花般飛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訂購1000套用於航天飛機,沙特王室預訂500套裝備皇宮安全係統,瑞士銀行采購2000套保護加密服務器。
<創始人飛利浦·克拉森。
<的實驗室裏,他看著尚未完工的極紫外光刻機euv)原型機,指尖劃過鏡頭組的鉬矽反射鏡:\"用黃金替代鉬矽,反射率能提升到98。\"
克拉森苦笑:\"黃金太軟,無法承受離子束的轟擊。\"
\"我們開發了黃金鑽石複合鍍層,硬度達到hv1200。\" 王傑展示納米級鍍層樣本,\"而且,我們可以免費提供鍍層技術——隻要as的光刻機優先采購我們的芯片測試設備。\"
<達成戰略合作:
遠東提供黃金鑽石鍍層技術,用於euv光刻機的反射鏡;
<新生產的光刻機必須預留\"黃金芯片測試接口\";
雙方聯合開發\"量子經典混合計算芯片\",計劃2000年量產。
消息傳出,半導體設備板塊股價暴跌,尼康、佳能等日本企業緊急召開技術研討會。 而王傑旗下的\"黃金芯片實驗室\"估值突破200億美元,成為矽穀最神秘的科技獨角獸。
1977年11月,剛果金)的鈳鉭鐵礦精煉廠發生爆炸。
王傑連夜飛往盧本巴希,看著熊熊燃燒的廠房,眼中閃過一絲冷光。助理遞來初步調查報告:\"叛軍使用火箭彈襲擊,目標是我們的超純金屬生產線。\"
\"通知安時安保的黃金特遣隊。\" 他摸出鈳鉭鐵礦打造的對講機,\"啟動"血鑽複仇"計劃——用鑽石換雇傭兵,用雇傭兵換礦場控製權。\"
當晚,300公斤南非鑽石被運至安哥拉黑市,換回500名前法國外籍兵團士兵。他們裝備著黃金特遣隊提供的電磁脈衝槍,在黎明前奪回了三座精煉廠。
1977年12月31日,遠東半導體產業年度峰會在拉斯維加斯召開。
王傑站在由黃金芯片拚成的巨幅美國國旗前,宣布三項重大計劃:
1. \"金門大橋\"計劃:投資100億美元,在舊金山灣區建設全球最大的芯片製造基地,全部采用黃金導線工藝;
2. \"黃金紀元\"計劃:向全球開放黃金芯片技術授權,收取15的專利費僅限用黃金支付);
3. \"末日芯片\"計劃:為全球富豪定製防核輻射的黃金計算機,售價1億美元\套,配備地下100米的黃金掩體。
會場外,由黃金芯片驅動的機械臂正在搭建紀念碑,每塊磚上都刻著早期投資者的名字。 當午夜鍾聲響起時,紀念碑頂端的黃金芯片突然發出強光,照亮了整個沙漠——那是用1克鈈238同位素驅動的微型核電池,壽命長達100年。
助理遞來最新戰報:
半導體產業估值:500億美元,占集團總資產的42;
專利布局:掌握黃金導線、超純金屬、量子芯片接口等127項核心專利;
市場壟斷:全球90的軍工芯片、70的高端商用芯片采用遠東技術。
\"先生,nasa想讓我們的芯片登上火星。\"
王傑望著窗外的星空,摸出一枚黃金芯片,上麵用原子光刻技術刻著他的英文名縮寫\"j\"。
\"告訴他們,\" 他將芯片遞給助理,\"這枚芯片已經在地下2400米的金礦裏沉睡了30億年——火星,隻是它旅程的下一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