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五十年代的可憐炮灰5
字數:3909 加入書籤
清晨,王傑打開門打算出門“倒渣”。他拎著垃圾桶推開鐵藝門。門剛開條縫,就看見個小女孩順著門柱滑下來,癱在腳邊。她粗布單衣上結著濕霜,手裏的搪瓷碗滾出老遠,裏頭空空蕩蕩的。
王傑蹲下身,一摸她額頭燙得嚇人,嘴唇凍得發紫。女孩迷迷糊糊抓住他袖口,指縫裏還沾著血痂。他顧不上倒垃圾,直接把人抱進屋裏,這才發現她後頸全是濕的,顯然在外麵凍了很久。
“靜宜,起來沒有?過來給我幫忙。”
“哥,等我一會,”
然後王傑把人放在客廳沙發上,去洗澡間在木桶裏裝入熱水。
“哥,這是誰呀?”王靜宜從樓上下來便看到了小女孩,問向王傑。
“我剛在門口遇到的,洗澡間已經放好熱水了,你帶她洗漱下。”王傑安排妹妹抱著小女孩去了洗澡間,然後他取出一套67歲小孩的衣物放在洗澡間裏。
拿出醫藥箱把藥物準備好,然後出門把倒渣。回來後來到廚房做早飯,簡單的做了些餛飩、南瓜粥、糯米飯和幾個小菜,剛端到餐廳就看到妹妹扶著小女孩出來了。
王傑把藥和溫水給小女孩讓她吃下,“先吃飯吧,有事我們也得吃過飯再說。”
王靜宜看著小女孩吃的狼吞虎咽的,“小妹妹,別急,慢慢吃。”
王傑就吃了餛飩後停下,看著小女孩他突然想到這個時期發生的事情。因廣州、香港相繼淪陷,大量難民湧入中立的澳門,人口從戰前15萬驟增至1941年的37萬餘。由於糧食依賴內地供應的通道被切斷,加上奸商囤積居奇,澳門陷入糧食危機,物價飛漲如大米價格從1939年的0.08澳門元漲至1945年的2.7澳門元,漲幅約34倍),饑寒交迫下難民大批死亡,1942年春曾出現單日餓死、凍死400餘人的慘狀,澳葡政府及慈善團體雖實施糧食配給、打擊黑市等措施,但民生危機仍持續至抗戰後期。
王傑突然好奇這個小女孩是怎麽進來這個地方的,這裏居住著葡萄牙的上層人士以及澳門本地富商。他們的生活相對優渥,物資供應雖也受到戰爭影響,但憑借財富與人脈,還未陷入窘迫。這些洋樓被綠樹環繞,私家花園打理得井井有條,與外界的喧囂形成鮮明對比。住在這裏的葡萄牙上層人士和富商,出行有馬車或汽車,生活依舊優渥。荷槍實彈的葡籍巡警騎著摩托沿街道巡邏,所以一般普通人是不會隨意到這邊來,但這個小女孩能安全的闖進來能力還是不錯的。
“吃飽啦,說說你的來曆吧?”王傑見小女孩停下吃飯的動作,開口詢問起來。
王傑聽她著講述,知道了她叫小蘭,跟著嬸嬸逃難來的,爹娘都死了。她和嬸嬸從廣東來此後走散了,昨天有人抓她,不小跑迷路了。看到這邊有拿槍的巡邏的覺著安全不會被抓走,於是趁他們不注意溜進來的,由於大量出汗加天氣好冷才會發燒被王傑遇到。
“我明白了,你很聰明,有智慧的人通常運氣都不錯。”
王靜宜覺得她很可憐,想留下她,“哥,我們留下她好不好。”
王傑想了下,覺得有個人陪著靜宜也不錯,更何況這個小丫頭很聰明。於是就點了點頭同意了,王靜宜高興的領著小蘭去樓上參觀房子去了。
王傑想著也得為這些難民做些什麽,畢竟自己是有能力的。他想起怡興堂、同善堂、鏡湖醫院等好像在這時期沒少幫助難民,看來還得找下他們的人了。
王傑上樓詢問小蘭需要他幫她找嬸嬸嗎?小蘭說嬸嬸打她罵她,還說要賣掉她。王傑就明白了,然後和靜宜說需要出去辦點事情,讓她們兩個等他中午回來做飯。至於為什麽不讓靜宜做飯呢?因為這丫頭太知道將就了,什麽東西都不放過,整的都是大雜燴,王傑可不敢讓她做飯,還是讓她好好學習為好。
王傑先去租了一個臨時大倉庫,然後分別去了怡興堂、同善堂、鏡湖醫院。分別和幾家負責人約定今日下午、明天上午和下午,並把倉庫的地方給他們。
中午王傑回到家後就在廚房忙碌起來,把所有配菜準備齊全好,然後在餐桌上放上三個火爐和銅鍋。王靜宜的是辣湯底,小蘭的是蘑菇清湯底,單獨放入玉米、胡蘿卜、薑片、蔥段、紅棗、枸杞、桂圓、甘蔗塊。王傑的是骨湯底,雖然能吃辣,但最近上火隻能少吃。
三個銅鍋在圓桌上支棱起來。王靜宜的紅湯已經浮起牛油香,辣椒段在沸水裏翻湧;小蘭的清湯鍋底正咕嘟咕嘟冒小泡,玉米塊、胡蘿卜片沉在鍋底,紅棗枸杞浮在湯麵,幾片甘蔗隨著熱氣搖曳,散出清甜的氣息。王傑往自己的骨湯鍋裏撒了把蔥花,又往小蘭碗裏夾了片嫩豆腐:\"先喝口湯暖暖,別燙著。\"
小姑娘捧著碗,鼻尖被熱氣熏得發紅,剛要喝,又把碗推向王靜宜:\"姐姐也喝甜湯。\"王靜宜愣了愣,用公筷給她添了塊羊肉:\"快吃,不夠鍋裏還有。\"銅鍋的蒸汽氤氳開來,將三人的影子疊在雕花玻璃窗上,外頭的海風裹著鹹腥氣撞在玻璃上,卻吹不散滿屋子的暖意。小蘭咬著豆腐直呼氣,又偷偷把碗裏的桂圓塞進王傑碗裏,王靜宜瞧見了,笑著往她碗裏夾了片牛肉:\"多吃點肉,看你瘦的。\"
鑄鐵爐裏的炭火劈啪作響,銅鍋邊緣結起細密的水珠。小蘭的清湯鍋底漸漸見了底,小姑娘捧著肚子靠在椅背上,眼睛卻還盯著王靜宜碗裏的辣牛肉。
鑄鐵爐裏的炭火劈啪作響,銅鍋邊緣結起細密的水珠。小蘭的清湯鍋底漸漸見了底,小姑娘捧著肚子靠在椅背上,眼睛卻還盯著王靜宜碗裏的辣牛肉。王傑往她碗裏添了勺湯,順手把最後半塊甘蔗推到她麵前。
\"慢點嚼,沒人和你搶。\"王靜宜笑著用帕子給小蘭擦了擦沾著湯汁的嘴角。小蘭突然指著銅鍋裏的紅棗咯咯直笑:\"像小燈籠!\"王傑看著她亮晶晶的眼睛,想起初見時她額頭燙得嚇人的模樣,喉頭發緊,默默又給她夾了片白菜。
銅鍋裏的湯依舊咕嘟作響,暖黃的燈光漫過三人的碗筷,將洋樓裏的喧囂都釀進了這鍋熱氣騰騰的暖意裏。
下午讓她們兩人在家裏練習寫字,他出去直接來到了這個臨時倉庫點。打開庫房後關上門,從空間取出糧食和藥品,糧食是:大米、麵粉、紅豆、綠豆、黃豆。藥品是:奎寧、青黴素、阿司匹林少量,藿香正氣水、整腸丸、酒精、碘酒、紫藥水、牛黃解毒片、雲南白藥、紅藥水、紗布、繃帶、醫用棉簽。
下午2點半是約定的時間,怡興堂的陳濟仁帶著一批人已經到來。當王傑帶領陳濟仁進入倉庫時,他已是驚訝的合不攏嘴,反應過來後連忙直呼失禮了。
“陳生,這些就交給你們了,我隻有一個要求。”
“王生請講,但有所求,無不應允。”陳濟仁以為王傑是什麽獅子大開口,提出什麽過分的條件,頓時眉頭微皺。
“陳生誤會了,明日我為同善堂和鏡湖醫院捐獻的也和你們得數量一樣。我隻希望你們不要辜負我信任,一定要把這些物資都用到難民身上。還有就是為我的身份保密,等以後就用我妹妹的王靜宜就行,我妹妹現在15歲還小。”
陳濟仁本來都做心理準備被王傑提出各種為難請求了,沒想到是這樣。而且他還有捐助同等數量給同善堂、鏡湖醫院兩家,功德無量呀。連忙說道:“王生,請放心,一切都有賬目可查。我們會安排可靠的人員盯著物資的發放,保證把這些物資用到實處。”
“陳生,這兩個袋子是鬼子的軍票,你們看著辦吧不過要保密。”王傑指著旁邊的兩大袋子說道,陳濟仁連忙上前打開看了起來。瞬間就眉頭緊皺,不過也沒說什麽,大家都是聰明人。
陳濟仁單獨把兩個袋子放在自己的車上才覺安心,指揮工人開始裝卸物資。尤其是藥品,一再叮囑大家小心輕拿輕放,直到天黑才完成物資轉移。
陳濟仁鄭重的和王傑告辭,王傑鎖上倉庫大門也回家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