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烈火烹油、鮮花著錦

字數:2096   加入書籤

A+A-


    新一屆會試前,李山有些無奈的對秀娘和李魚說道:“爹,娘,最近京中感染風寒的太多了,咱們別再去廟裏上香了。”
    李魚一想,萬一真過了病氣,傳給家中考生,那就得不償失了,本來去上香也是為了求菩薩保佑明藹和柳源昌科舉順順利利。
    “對了兒子,最近小景來信,說他爹身子不好了,我跟你爹想著,等明藹考完了,就回老家看看。這麽些年了,也該回去了。”
    此話一出,李山有些沉默。
    他對爹娘是有些愧疚的,雖然這些年他們不愁吃喝,但為了他的事業,背井離鄉。
    現在也是考慮到自己年紀大了,想落葉歸根。
    “是啊,你也別擔心我們,阮大夫說該教你跟錚錚的,都教了,剩下的都是靠練習了。所以也想跟我們一路回去,回家鄉看看。我們幾個雖然年紀不小了,但互相搭把手,沒問題的。”
    李魚看李山沒反應,生怕他不答應,又接著補充道:“兒子,你爹娘知道你孝順。咱們家能有今天,擔子都壓在你身上的。你別覺得我跟你娘回老家就是愧對了我們,隻是,這人老了,身邊離開的人也越來越多,我們擔心,以後在回去,李家村沒幾個認識的人了。”
    李山知道自己在不說話,爹娘真要著急了,連忙回複:“爹娘,我明白的,到時候,我送你們回去。”
    李魚和秀娘此時隻以為兒子想跟朝廷請假,或是哄哄他們,才說要送他們回去,完全沒想到自己兒子正在盤算一個大計劃。
    半月後,會試結束,榜單貼出來後,李家在高高興興的迎接好消息,有些人卻按捺不住了。
    “陛下,如今左相朝野上下威名甚重,有時他說的話甚至比您的話還管用。臣知道陛下心胸寬廣,但防人之心不可無啊。”
    “今年科舉,不僅僅是李家長子榜上有名,如今連女婿都名列前茅。而且據說李山的弟弟,遠在江南做知府的李海李大人兒子,更是繼承了李家和周家的天資,才十歲就神童之名遠揚,那可是在文風極盛的江南啊。”
    一官員低著頭,一邊說一邊嫉恨不已,怎麽李家就這麽好命?
    似乎天下有才之人都進了李家的門。
    “舅舅,你莫要胡說!每年科舉,榜單上九成的人,都是跟朝中官員沾親帶故。難道他們也該防嗎?”
    永樂帝有些不耐煩了,他舅舅哪裏都好,就是莫名的看老師不順眼,他已經說過很多次了,還是時不時給老師上點眼藥。
    下方的官員未曾抬頭,繼續說道:“是,陛下說的對。但是其他官員沒和武官走的那麽近。
    李大人雖這些年跟平國公夫婦沒什麽來往,但了解的人都知道,他們關係匪淺。
    而且據說李大人剛做官時,還曾給如今的靖遠侯那時的靖遠侯世子啟蒙。
    妹婿如今掌管著京城守衛的訓練。
    陛下……”
    雖然永樂帝還是沒說話,但是他舅舅知道他並不會憑借這些事就去懷疑李山。
    畢竟李大人為官的品性,平日的所作所為,連他這個政敵都抓不出錯來。
    這些年唯一賺過的大筆銀錢,還是當初出海時過了明路的投資。
    但哪怕知道這幾句話扳不倒李山,他還是繼續敲邊鼓:“陛下,榜單上九成人和朝中官員沾親帶故,剩下一成都是寒門農家子弟甚至可能是曾經的賤籍……”
    他們都受過圖書館或當年科舉改製的恩惠。
    後半句話他沒再說出來,陛下是聰明人,他知道他想說些什麽。
    喜歡農家娃的科舉生涯請大家收藏:()農家娃的科舉生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