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引燃法國的蝴蝶
字數:8904 加入書籤
法國的大型日報《小巴黎人報》的記者皮埃爾·馬爾丹情緒低落。
因為會說德語,他被選為駐德國的記者,來到柏林。但皮埃爾始終無法適應這個看起來陰鬱得可以和英國相提並論的國家。
皮埃爾懷念家鄉波爾多的溫暖氣候和醇香的紅酒。
然而,要想回到法國,唯一的辦法就是立下功勞獲得晉升。
對記者而言,立功的意思就是挖到足以震動世界的重磅新聞。
但眼下的德國卻沒有什麽大事發生。
雖然這個嗜好戰爭的國家和平得有些反常,但也無可挑剔。
對一名嗜求獨家新聞的記者來說,這段時間簡直是最糟糕的日子。
直到那起事件發生為止。
【不萊梅發生的皇帝暗殺未遂事件!凶手又是無政府主義者?】
記者們的好朋友——無政府主義者們又搞了一出。
雖然威廉二世毫發無損,對法國人來說稍顯遺憾,但這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救下皇帝的居然是一個名叫“漢斯·喬”的黃種少年。
錯過這樣的獨家新聞簡直太不應該了。
皮埃爾懊惱不已,為那天自己身在柏林而非不萊梅感到後悔。
但這還沒完。
不知威廉二世用了什麽辦法,這個叫“漢斯”的少年竟被帶入了宮廷,而媒體的關注點徹底集中在漢斯·喬身上。
然而,不僅是皮埃爾,所有記者都無法采訪到漢斯·喬。
漢斯·喬待的地方,正是波茨坦的新宮。
那是皇帝威廉二世及其家人居住的皇宮。
無論膽子多大的記者,都不敢貿然打擾一向以保守著稱的德國皇室。
除非他們不在乎被臭名昭著的普魯士秘密警察悄無聲息地“失蹤”。
然而,今天皮埃爾目睹了一個奇跡,仿佛幸運女神降臨在他身上。
為了緩解壓力,皮埃爾來到一場足球比賽現場,竟“碰巧”發現漢斯·喬正在與王儲一起觀賽。
與王儲同行的黃種少年,除了漢斯·喬還能是誰?
100確定是本人無疑。
盡管威廉王儲作為足球的熱情支持者在法國早已聞名,但他現身球場並不算什麽新聞,甚至連八卦都談不上。
但如果是漢斯·喬,那就完全不同了。
這位“救下皇帝的少年”一直被籠罩在神秘之中。
這絕對是一條重磅新聞。
哢嚓!
坐在觀眾席上的皮埃爾迅速掏出職業本能讓他隨身攜帶的相機,拍下了與王儲一起觀看比賽的漢斯·喬。
“這還不夠......”
皮埃爾心生貪念。
哪怕隻說幾句話,他也想采訪漢斯·喬。
但以他的身份,想進入vip特席區實在太難了。
正在他絞盡腦汁思考辦法時,他注意到漢斯·喬從特別席走出,向某個方向走去。
“機會來了!”
皮埃爾趕緊收拾東西,悄悄跟了上去。
不久後,他看到漢斯走進了衛生間。
皮埃爾將相機藏在懷裏,裝作普通人的樣子尾隨進入。
然而,他沒想到,自己會剛好在衛生間裏和漢斯撞個正著。
啪!
“呃?”
看到漢斯·喬的瞬間,皮埃爾幾乎是出於記者的本能,按下了相機快門。
等他意識到自己幹了什麽時,漢斯已經因為被相機閃光燈晃到眼睛而大聲驚叫。
“啊,啊啊!對、對不起......”
“喂!你是誰!”
“什、什麽?我隻是......啊啊啊啊!”
皮埃爾剛想向漢斯道歉,卻發現外麵守候的普魯士秘密警察已經如惡鬼般衝進來,將他按倒在地。
“喂,你是誰?為什麽要隨便拍我?”
“這、這個......”
片刻後。
回過神的漢斯·喬冷冷地俯視著瑟瑟發抖的皮埃爾。
那張臉冷峻得不像一個少年。
皮埃爾猶豫不答時,漢斯用手指指向抓住他的秘密警察。
“最好老實回答。這位可是普魯士秘密警察。”
“秘、秘密警察?!”
完了。
意識到自己的性命可能麵臨終結,皮埃爾嚇得渾身發抖,趕緊坦白了自己的身份。
他可不想被拖到什麽陰暗的地方受刑。
但皮埃爾沒注意到。
當漢斯聽到他的身份時,臉上露出了意味深長的笑容。
......
“該如何利用這個家夥呢?”
漢斯一邊思考,一邊俯視著躺在自己腳下,眼淚和鼻涕亂七八糟地流個不停的這個“法國記者”。
法國是個什麽樣的國家?
在普法戰爭中戰敗,遭受了德國的巨大恥辱後,至今隻在磨刀霍霍等待複仇,是現如今德意誌帝國的名副其實的頭號敵國。
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遭受的六周屈辱不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它擔任了協約國的談判代表,成功阻止了德意誌帝國的野心,是一大功臣。
而對於漢斯這個試圖維持德意誌帝國存在的人來說,它無疑是必須要擊敗的敵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如果善加利用這個記者的話,也許能在法國製造混亂。
現如今的法國領導人是法國第三共和國的第七任總統,埃米爾·盧貝。
他推行了強硬的政教分離政策,確立了法國特有的世俗主義思想——“世俗性”。
但漢斯認為盧貝最大的成就,還是1904年與英國簽訂的《英法協商》。
《英法協商》的誕生讓德國將法國、俄羅斯、甚至英國都轉變為敵國,除了已經不想要卻又無法拋棄的奧匈帝國外,讓德國完全在外交上陷入孤立。
然而,如果法國國內發生混亂,或許可以延緩這一時機。
而且就算即使失敗了,也無所謂。
反正他不會因此受到任何損失。
“記者?你是哪個報社的?”
“法、巴黎人,法國的《小巴黎人》!”
不錯。
《小巴黎人》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法國四大日報之一。
而且,它在政治上傾向中立,非常適合將他的話傳播到法國。
“那就放了他吧。”
“嗯?可是......”
“沒關係,他並不危險,沒什麽。”
秘密警察在聽了漢斯的話後略微猶豫了一下,最終放開了記者。
記者立刻從秘密警察的旁邊走開,長舒了一口氣。
“那我可以走了嗎?”
“不,別急,既然我們相遇了,不如稍微采訪一下。”
“嗯?真的可以嗎?!”
記者興奮地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
不管是20世紀還是21世紀,記者們都差不多。
這時,秘密警察似乎在懷疑漢斯的心思,帶著疑慮的眼神看著他。
“......王儲殿下還在等您。”
“沒事的,應該很快就好。”
漢斯帶著一絲微笑,示意他不要擔心。
他隻是稍微享受一下片刻的娛樂,王儲應該不會有意見。
二人走出這間狹小的衛生間,朝著附近一處安靜的地方走去。
現在是煽動和捏造的時刻。
......
“在下半場比賽開始前,我希望能盡快結束,所以就簡短一點吧。”
“好的,好的,當然沒問題。”
記者拿出筆記本,點了點頭。
“漢斯·喬先生是擋下了暗殺者子彈,從而救了皇帝的性命,是這樣嗎?”
“是的。”
“能否告訴我們,您為何如此行動呢?”
這是比預想的正常的提問。
但其實真相連漢斯自己也不知道。
清醒過來時,情況早已結束了,我怎麽可能知道?
“救人,不需要理由吧?”
“是嗎?啊,哈哈哈,原來如此,您說得對,對了,您今年幾歲?”
“1892年生。”
到1901年3月,才9歲。
實際上漢斯也不知道確切的年齡,但他估計自己的年齡和維多利亞·路易斯差不多,她是那年出生的,所以便說了這個日期。
“9歲......和我的侄子差不多,真了不起,然後,您被皇帝召進宮裏,您覺得如何?”
“我認為這是莫大的榮耀。”
“哈哈......原來如此。不過考慮到您是黃種人,似乎會有不少困難吧,尤其是在這個‘德意誌帝國’。”
在扔了些無聊的鋪墊後,終於進入了正題。
適當的奉承一番,再說真是辛苦,然後估計他就打算在法國發布“啪嗒啪嗒德國皇室的真麵目曝光!”之類的嘲笑文章了。
不過他沒那麽容易得逞。
我可不是那種容易對付的人。
“沒關係,皇帝陛下和皇後陛下,以及皇室家族一直對我都很友好,不過,毫無理由的人的‘惡意’始終存在。就像‘德雷福斯’上尉遭遇的事一樣。”
“咳?!“
當漢斯提到“德雷福斯”這個詞時,記者的臉上立刻浮現出驚愕的表情。
他也不奇怪,畢竟如果是法國人,絕對不會不知道這個名字。
德雷福斯事件。
法國政府和軍方僅僅因為德雷福斯上尉是“猶太人”,就給他扣上了與德國通敵的間諜罪名,甚至最終判處終身監禁,將一個無辜者的人生摧毀,成為了反猶太主義的象征。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這起事件使得法國第三共和國陷入了巨大的混亂,是一段黑暗的曆史。
“德雷福斯事件我記得已經結束了。”
“是啊,現政府在前兩年對德雷福斯進行了特赦,總算畫上了句號。真是虛偽的做法,不是嗎?德雷福斯明明無罪,連再審都不做,居然隻是特赦,簡直就是閉眼裝聾。”
“哈,哈哈,像漢斯先生這樣的人在我們法國也有。
漢斯當然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無罪。”
“啊,德雷福斯確實無罪,我是從與那起事件有關的德國軍官那裏聽來的。”
“誒?等,等一下,與德雷福斯事件有關的德國軍官,難道是......施瓦茨科彭?”
噓。
漢斯特意將手指放在嘴邊,示意保持安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漢斯知道記者想說的是誰。
真正的間諜是反間諜部隊的軍官“費爾迪南·埃斯特哈齊ferdinand asin esterhazy)”,而法國軍方即使知道真相後,也沒有將埃斯特哈齊逮捕。
“而施瓦茨科彭則回到了德國,現在在波茨坦為衛隊服役。”
當然,漢斯既沒有見過施瓦茨科彭,也不知道他的樣子。
但這對於眼前的記者來說,足以讓他相信漢斯確實是從他那裏聽到了德雷福斯事件的真相。
“那位先生不希望自己的身份曝光,你是個記者,應該能保守秘密吧?”
“啊,當然可以!”
“我也是偶然在宮中聽到的,他說‘德雷福斯是無罪的,我根本不認識他。’”
“這,這不可能......!”
這實際上是施瓦茨科彭在1917年臨終前所說的話。
“那麽,真正的罪犯是埃斯特哈齊嗎?”
“嗯,誰知道呢,也許埃斯特哈齊,正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樣,隻是個雙重間諜罷了。”
“那豈不是更嚴重了嗎!並沒有發生機密泄露的事情,軍方竟然故意將案件嫁禍給德雷福斯上尉!”
那漢斯就不知道了。
反正真相不重要。
重要的是,這件事對法國民眾的影響。
“難道特赦也是為了掩蓋這件事......!”
“也許吧,好了,我該起身了。”
“誒?!“
“王儲殿下在等我。”
記者求著漢斯再說幾句,但被秘密警察攔住了。
隨後,記者呆站了一會兒,隨即匆忙向某個地方跑去。
嗬嗬——
一切都在按計劃進行。
喜歡如何拯救德意誌請大家收藏:()如何拯救德意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