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落後”的俄羅斯

字數:6877   加入書籤

A+A-


    1902年1月30日。
    倫敦,蘭斯當侯爵府ansdone house)
    “由此宣布,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與大日本帝國正式締結同盟。”
    啪!啪!啪!啪!——!
    隨著英國外務大臣蘭斯當侯爵亨利·佩蒂菲茨莫裏斯henry ces keitansdone)的宣布,熱烈的掌聲在侯爵府內回響。
    英日同盟。
    對抗俄羅斯帝國的英國與日本結成了同盟。
    然而,雙方代表團的反應卻大相徑庭。
    英國代表團大多神情淡然。畢竟,對英國而言,日本不過是阻止俄國擴張的棋子,僅此而已。
    但日本方麵的反應卻熱烈得令人汗流浹背。日本代表林董——駐英日本公使甚至流下了眼淚。
    可以想見,當這一消息傳回日本本土後,反應也將是同樣的熱烈。這足以表明日本對英日同盟是多麽的渴求與迫切。
    “辛苦了,林公使。”
    “蘭斯當侯爵閣下。”
    “願大英帝國與大日本帝國的未來蒙受神的祝福。”
    “是的,我也祈願兩國友誼地久天長。”
    蘭斯當侯爵與林公使握手致意,互相說著客套話。
    當然,客套話終究隻是客套話。
    “不過,友誼地久天長?”蘭斯當侯爵聽著林公使的話,心中不禁冷笑。
    世上沒有永恒的同盟。
    蘭斯當侯爵以及大英帝國對此比任何人都清楚。
    這份同盟不過是基於英國和日本在遠東及太平洋地區阻止俄國擴張的共同利益才得以達成。一旦目標達成,這尚未幹透墨水的英日同盟,便會如仲夏夜之夢般轉瞬即逝。
    這就是國際外交的本質。
    然而,即使是表麵帶著虛偽微笑的蘭斯當侯爵,也並非對這份同盟毫無憂慮。
    他想起了曾與本傑明·迪斯雷利一同引領大英帝國輝煌的索爾茲伯裏侯爵的話:
    “日本人絕不會滿足於僅僅阻止俄國擴張。”
    索爾茲伯裏侯爵極大地預見了日本與俄國之間可能爆發戰爭的可能性。
    聯合王國的國王愛德華七世對此亦持相同看法。
    “而且戰爭會因日本的先發製人而爆發?”
    換作平時,這種論調可能會被當作無稽之談一笑置之,但問題在於,種種跡象正在驗證這一預言。
    日本軍方,無論是陸軍還是海軍,都展現出極其活躍的舉動。甚至,據駐俄英國大使的報告,俄國內近期抓獲日本間諜的事件顯著增多。
    這無疑是在為與俄國的戰爭做準備。
    正如索爾茲伯裏侯爵與愛德華七世警告的那樣,日本似乎已經做好了向俄國發起攻擊的準備。
    “這可棘手了。”蘭斯當侯爵看著依然滿臉激動的林公使,心中暗自思忖。
    日本與俄國開戰本身並非問題。蘭斯當侯爵與大英帝國的外交官們早已對此可能性展開討論。但這些討論的前提是俄國因失去耐心而先行攻擊日本,而非日本對俄國實施先發製人。
    “在與清國的戰爭中,日本也曾在未正式宣戰的情況下先發製人。”
    這次,日本也極有可能重蹈覆轍。
    對英國而言,這將是極為棘手的局麵。這個時代,先發製人雖然可能在軍事上占據優勢,但在外交上卻極為不利。若是未經宣戰便發動攻擊,則更是大大有損國際聲譽。
    因此,先發製人的行動必須具備充分的理由。即便沒有,也得製造一個看似合理的理由,哪怕這種行為令人不齒。
    此外,若發動先發製人卻遭遇失敗,其後果將極其慘重。
    倘若日本主動攻擊俄國卻慘敗,極東地區的力量天平便會完全倒向那個寒冷凍土中的懶惰棕熊一方。
    “絕不能容忍那種事!”蘭斯當侯爵毫不認為日本會在與俄國的戰爭中勝出,因此對這一前景充滿憂慮與警惕。
    “還好德意誌帝國此次未牽涉其中。”
    自現任皇帝即位以來,德意誌帝國以“世界政策”為名,向英國的海上霸權發起挑戰。
    雖然病情日益嚴重的索爾茲伯裏侯爵被阿瑟·貝爾福實質性取代,後者似乎對德國的威脅並不以為意,但英國國內對德國的危機感卻與日俱增。
    盡管如此,英國也曾嚐試修複與德國間日益緊張的關係,甚至設想與德國結盟。
    在殖民地大臣約瑟夫·張伯倫josepain)的主導下,英國試圖打破其外交孤立,與德國帝國締結同盟,甚至加入三國同盟。然而,這一嚐試最終以失敗告終。
    如今,張伯倫將目光轉向法國,但法國因去年重新燃起的德雷福斯事件以及由此引發的左右翼激烈衝突,國內政壇依然動蕩不安。顯然,此時的法國並無餘力討論與英國的同盟。
    “看來未來要做的事多了。”眼前仿佛已浮現出堆積如山的文件。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蘭斯當侯爵與日本外交官們舉杯暢飲,卻不禁歎息。
    “阿嚏!”
    然而,蘭斯當侯爵並不知道——
    “哼......好冷......”
    與英日同盟看似毫無關聯的德國,早已悄然登上了舞台。
    ......
    冬季的波羅的海又狂暴又凜冽,還異常寒冷。
    而且,越靠近俄羅斯,情況越發嚴峻。
    但最讓漢斯痛苦的,還是暈船。
    就是這該死的暈船。
    漢斯在前世也是一坐車就暈的人。
    更何況是如今在這搖晃不定的船上乘風破浪?
    簡直就是地獄。
    惡心反胃的感覺揮之不去,已經折磨了漢斯好幾天,連覺都沒能好好睡。
    所以為什麽我要說要去俄羅斯呢?
    就在漢斯開始感到後悔時,海因裏希王子用與上次見麵時毫無二致的熱情,猛拍著他的背說道:
    “哈哈,漢斯!這副像女人似的模樣可進不了海軍啊?”
    “我壓根就沒想進......嘔!”
    “哈哈哈!暈得這麽厲害的人,我還是第一次見。哈哈哈哈!”
    海因裏希王子與漢斯這副抓著船欄嘔吐不止的模樣截然不同。他毫不在意仿佛能吞噬整艘船的巨浪,迎著冰冷的海風放聲大笑。
    在這晃蕩的船上,他怎麽能這麽穩如泰山?
    果然,水手就是水手吧。
    “嘔......抱歉,我可以回到船艙休息嗎?”
    “哎,別這樣嘛,待在一起吧,伊蓮妮已經進船艙了,要是連你也走了,我就太無聊了。”
    海因裏希王子無視了漢斯滿臉的無奈,繼續厚著臉皮說著。
    果然,這些社交達人就是不懂別人的心情。
    “你看,那些飛翔的海鷗。”
    “......沒看到啊。”
    天空像出發時一樣,陰雲密布,一片鉛灰,看起來隨時都可能暴風雨來襲。
    這天氣怎麽看也不適合鳥兒飛翔。
    “咳,總之,再過不久就能看見陸地了。準確來說,是喀琅施塔得。”
    “波羅的海艦隊的母港。”
    “沒錯。穿過那裏之後就是......”
    聖彼得堡cahktПetep6ypг)。
    這是俄羅斯帝國的心髒,由彼得大帝為了開辟出海口的野心,在無數勞動者和瑞典戰俘的屍骨上建立起來的城市。即使到了21世紀,它依然與首都莫斯科並列為俄羅斯的中心。
    “而且,再過兩年,這座城市還將迎來決定羅曼諾夫王朝命運的‘血腥星期日’。”
    也是後來俄羅斯革命爆發、與美國平分天下的超級大國——蘇聯誕生的地方。
    到了那時,聖彼得堡這個名字將消失,變成“列寧格勒”。
    “或許這次旅行會是聖彼得堡在失去原名之前的最後一次造訪吧。”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聖彼得堡因為名字過於德國化而被改為俄語名“彼得格勒”。
    有些長壽的俄羅斯老人甚至經曆了這樣的變遷——他們出生於聖彼得堡,在彼得格勒成長,在列寧格勒生活,最後在聖彼得堡去世。
    “但我估計也活不到聖彼得堡重新找回名字的那一天吧。”
    不管漢斯何時去世,列寧格勒要變回聖彼得堡,也是將近一個世紀之後的事了。
    除非曆史發生重大改變。
    “海因裏希王子。”
    “嗯?什麽事,漢斯?”
    “尼古拉二世陛下是怎樣的人?”
    “尼基?嗯......簡單來說,他是個好人,同時是優秀的丈夫和慈愛的父親。”
    說到這裏,海因裏希王子稍作停頓,又接著說道:
    “但作為俄羅斯的皇帝......說實話,差點意思。”
    “是嗎?”
    “是啊,如果俄羅斯是個立憲君主製國家,情況或許會好很多。但漢斯,俄羅斯帝國雖龐大,卻是一個腐敗而落後的國家。至今仍然充斥著中世紀的思維和習俗。”
    “哈哈......”
    因為疆域過於遼闊,行政效率不足,俄羅斯帝國至今還殘留著“娶兒媳”的陋習和各種陳舊傳統,與歐洲其他國家大相徑庭。
    難怪有人調侃俄羅斯帝國是現實中的“惡俗小說”或“狗血言情劇”的世界。
    “不過,以尼基的能力來說,他真的很難駕馭這個帝國。啊,我剛才那些話,別告訴伊蓮妮。”
    漢斯點點頭。
    連海因裏希王子都覺得尼古拉二世不適合做一國之君。
    “曆史的評價也一樣。”
    善良、勤奮卻無能,堪稱最糟糕的領導者。
    這是對尼古拉二世的評價。
    可以說,他是一個無論時代還是國家都不合適的人。
    “嗚───!”
    “哦,看樣子快到了。”
    隨著深沉的汽笛聲響起,海因裏希王子低聲說道。
    漢斯強撐著搖晃的身體,靠在欄杆上,抬起頭向前望去。
    不久後,一座停滿巨大戰艦的港口,以及隱約可見的宏偉城市輪廓,映入眼簾。
    喀琅施塔得與聖彼得堡。
    他們到達了俄羅斯帝國。
    喜歡如何拯救德意誌請大家收藏:()如何拯救德意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