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各方權衡

字數:6996   加入書籤

A+A-


    “要打開博斯普魯斯海峽?”
    接到駐德意誌帝國的奧斯滕薩肯大使的消息後,謝爾蓋·維特皺著眉頭自言自語。
    這句話隻有一個含義——
    “真是個狡猾的小鬼。”
    事實上,對俄羅斯帝國來說,派遣黑海艦隊比波羅的海艦隊更有利。
    單就距離而言,從塞瓦斯托波爾出發的黑海艦隊比從喀琅施塔得出發、繞過整個歐洲大陸的波羅的海艦隊更有可能提前抵達旅順。
    然而,即便如此,曆史上的俄羅斯帝國還是派遣了波羅的海艦隊,而非黑海艦隊。這是因為黑海通往地中海的唯一出口——博斯普魯斯海峽,被奧斯曼帝國封鎖了。
    當然,奧斯曼帝國早已不複當年俄羅斯長期宿敵的風光。如果俄羅斯帝國強行要求奧斯曼打開博斯普魯斯海峽,奧斯曼帝國幾乎沒有反抗能力。
    問題在於,奧斯曼帝國背後的其他列強。
    英國向奧斯曼帝國出售戰艦,法國提供了大量貸款,而德國則修建鐵路並派遣軍事顧問團。
    因此奧斯曼帝國更害怕的是,一旦允許俄羅斯艦隊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列強的外交壓力將隨之而來。這種情況下,奧斯曼帝國寧願承受俄羅斯的威脅,也不敢輕易鬆口。
    如果俄羅斯無視這些後果,強行施壓奧斯曼帝國,能避免爆發第二次克裏米亞戰爭就已經算是幸運了。
    再加上奧斯曼帝國畢竟是俄羅斯的宿敵,即使奧斯曼海軍遠不如俄羅斯海軍強大,也不能完全忽視他們的威脅,貿然抽調黑海艦隊並非明智之舉。
    “但如果德國插手,這事情可就不一樣了。”
    維特撫摸著胡須,陷入沉思。
    德意誌帝國對奧斯曼帝國的影響力遠超其他列強,這要歸功於奧斯曼帝國第34任蘇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
    曾經,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是一位偉大的蘇丹,他推行基於自由主義的改革,試圖實現奧斯曼帝國的複興。然而,19世紀的時代環境對已經淪為“歐洲病夫”的奧斯曼帝國而言過於殘酷。
    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在位期間,奧斯曼帝國從第十二次俄土戰爭的失敗開始,丟失了大量領土。甚至連克裏米亞戰爭後原本與奧斯曼友好的英國和法國,也趁機奪取了塞浦路斯、埃及和突尼斯。
    即使在克裏特戰爭中奧斯曼帝國取得勝利,列強的幹預依然導致克裏特成為名義上的自治國,實質上卻歸於希臘。失望的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從一位開明的改革君主轉變為對反對者大開殺戒的“血腥蘇丹”。
    在此期間,想在巴爾幹地區牽製俄羅斯的德意誌帝國接近了奧斯曼帝國。他們派遣軍事顧問團協助奧斯曼進行軍製改革,修建鐵路並加深影響力。
    因此,當前奧斯曼帝國的軍方與官僚中有大量親德勢力。德意誌的顧問團和外交官甚至行事傲慢,仿佛他們才是奧斯曼帝國的主人。
    實際上,威廉二世真的這樣認為。
    “不管怎樣,關鍵在於德國確實有能力讓奧斯曼帝國打開博斯普魯斯海峽,允許黑海艦隊通過。”
    如果德意誌帝國站在俄羅斯一邊,奧斯曼帝國盡管猶豫,但最終還是會妥協。
    至於法國,作為俄羅斯的盟友,隻需請求他們對此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即可。
    “看來,有時德國人在奧斯曼帝國的橫行無忌也能派上用場。”
    本來維特對德國對奧斯曼帝國的影響力頗有微詞,但這次情況不同。
    “當然,德意誌帝國絕不是為了俄羅斯的勝利才想打開博斯普魯斯海峽。”
    畢竟進入地中海後,那裏還有英國皇家海軍的地中海艦隊在等著黑海艦隊。
    “如果英國海軍封鎖黑海艦隊,德國可能指望用外交手段解決這場危機。”
    盡管德國這一行為顯然是為了把麻煩甩給英國,但對於維特來說,這提議頗具吸引力。
    波羅的海艦隊對俄羅斯帝國意義重大。它自彼得大帝時期創立以來,一直守衛著聖彼得堡的近海。如果這支艦隊損失殆盡,俄羅斯海軍將遭受難以挽回的打擊。
    然而,如果接受德國的提議,維特可以阻止沙皇和別佐布拉佐夫集團的冒險行動。同時,假裝與英國展開外交博弈,逐步將局勢引向停戰。
    這正是漢斯·馮·喬那狡猾的小腦袋能想出的計劃。
    “不過,我還是要向奧斯曼帝國提出要求,確保他們在黑海艦隊不在期間不能在黑海肆意妄為。”
    沒有拒絕德國提議的理由。
    謝爾蓋·維特選擇兩害相權取其輕。
    ......
    “德意誌帝國還挺講義氣的嘛。”
    與此同時,以阿瑟·貝爾福為首的英國政府,聽到德國大使帶來的消息後,長舒了一口氣。
    日俄戰爭期間,日本雖然付出了巨大的傷亡代價,但除了占領了朝鮮半島並掌控了製海權外,其他方麵幾乎毫無建樹。英國的政治家們紛紛懊惱地拍額歎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如果無法突破俄軍的防線,那就該繞道而行啊,這到底是在幹什麽?
    當然,旁觀戰爭的人往往說得輕巧,實際卻毫無意義,但英國人對此並不在意。
    反正結果已經無法改變了。
    不過,英國政府也沒有因此而過分憂慮。
    因為英國與德意誌帝國——確切地說,是通過與漢斯·馮·喬男爵的交易,早已設置了“安全保險”。
    救下凱撒的那個少年,用行動證明了自己的承諾。他不知道用什麽辦法,居然真的成功讓俄羅斯邁出了遲緩的步伐。
    俄羅斯官員的領頭人謝爾蓋·維特和外交大臣拉姆斯多夫伯爵,對與日本達成和平協議的態度之積極,甚至讓英國人感到驚訝。
    或許,俄羅斯方麵也無力發動攻勢,在表麵上保全體麵的情況下,他們急於結束戰爭。
    考慮到維特的性格,這一切也不難理解。
    然而,事情卻發生了意外的轉折。
    正當英國人以為可以悠閑地喝茶,等待戰爭結束時,俄國突然聲稱無法就此結束戰爭,並決定向遠東派遣艦隊。
    起初,大家以為是維特背叛了所有人,但事實並非如此。
    是尼古拉二世與別佐布拉佐夫——一個無能的皇帝與一名奸臣的搭檔,釀成了這一事態。
    不論原因如何,俄國艦隊的出動,都是英國最不希望看到的局麵。
    正當英國政府絞盡腦汁試圖解決問題時,德意誌帝國傳來了消息:如果波羅的海艦隊出動,他們將動用德國海軍,通過外交手段引導局勢。
    對於英國來說,這是一個讓人愉快的提議。
    就像一個原本討厭的人突然展現出意外的一麵時,人們下意識就會覺得他順眼了多。德意誌帝國也因此在英國的好感度中大幅加分。
    “不過,這其中有個條件,如果黑海艦隊出動,就需要我們英國來阻止。”
    “黑海艦隊出動?不可能,絕對不可能。俄羅斯要派艦隊,為什麽會派黑海艦隊而不是波羅的海艦隊呢?”
    因全力爭取無畏艦預算而瘦削憔悴的費舍爾海軍上將,譏笑著回答貝爾福。
    黑海與地中海之間的博斯普魯斯海峽,若非奧斯曼帝國開閘放行,是根本無法通過的。
    俄羅斯對此心知肚明,自然不會輕易動用黑海艦隊。
    去遠東的100是波羅的海艦隊。
    貝爾福對費舍爾上將的看法也頗為認同,難得沒有反駁,隻是點了點頭。
    “既然你這麽說,我也無話可說了。”
    “嗯,那我還是準備一份譴責聲明,以備俄國真的派波羅的海艦隊時用。上將,你多注意身體,別累倒了。”
    然而,就在貝爾福如此自信的同時,俄國黑海艦隊卻因突如其來的出擊命令,變得騷動不安。
    ......
    “真是慘不忍睹。”
    由於尼古拉二世的命令,齊諾維·彼得洛維奇·羅傑特溫斯基3nhoвnnПetpoвnчpoжectвehcknn)上將被迫違背曆史原本的軌跡,率領黑海艦隊代替波羅的海艦隊,踏上了遠赴遠東的漫長征程。然而,當他看到黑海艦隊水兵們糟糕透頂的狀態時,隻能搖頭歎息。
    羅傑特溫斯基上將一如財政部長維特那般,反對沙皇這種獨斷專行的遠東冒險行動。因為俄羅斯帝國的海軍雖然表麵上看似強大,實際上早已腐朽不堪。
    老舊的艦船尚在其次,官員們無能至極,卻又充滿優越感。船員們的訓練水平和士氣更是低到穀底。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俄羅斯的軍隊腐敗都非常嚴重,海軍也不例外。甚至到了彈藥短缺的地步,許多艦艇無法完全裝備炮彈,因而連像樣的實彈訓練都無法進行。
    在這種情況下,遠東征程無疑是強人所難。即使這一行動在戰略上是正確的,俄羅斯海軍也根本沒有執行的能力。當然,沙皇對此不僅一無所知,也完全沒有意願了解。
    “唯一的安慰是,黑海艦隊至少有‘波將金號’、‘十二使徒號’和‘羅斯季斯拉夫號’等新型戰艦配備,戰鬥力尚可。”
    相比之下,波羅的海艦隊則需要至少一個月才能將帝國最新式的“博羅季諾”級戰艦正式服役並配屬。然而,“博羅季諾”級戰艦由於俄羅斯帝國糟糕的技術條件,存在嚴重的結構性問題,在當時被稱為最糟糕的戰列艦。
    並且在實際曆史上,大部分“博羅季諾”級戰艦就因為結構缺陷、訓練不足以及遠征中的強行軍,在對馬海戰中未能發揮作用,便被擊沉或繳獲。
    不過,即便黑海艦隊有較多新型戰艦,也不能說明它是一支正常的艦隊。黑海艦隊的軍官素質和船員狀態,甚至比紀律稍好的波羅的海艦隊還要糟糕。更糟糕的是,最近還傳出社會主義等思想在水兵中傳播的報告。
    羅傑特溫斯基上將感到一陣無奈,似乎眼眶都有些濕潤。
    “全體肅靜!從現在起,我們將奉皇帝陛下之命,啟程前往遠東,解救被困在旅順的太平洋艦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剛才說什麽?遠東?”
    “我們為什麽要去那裏?”
    “該死,這簡直是瘋了!”
    即便是羅傑特溫斯基這樣一位優秀的上將,也認為此次遠征是無比勉強的,更何況是黑海艦隊的官兵們?毫無預兆地被召集參加出航儀式的水兵們,立刻爆發出不滿,幾乎要掀起一場嘩變。
    “羅傑特溫斯基上將!”
    就在軍官們試圖平息騷動時,一名水兵竟無所畏懼地對羅傑特溫斯基喊道:
    “您知道這次遠征是不可能完成的,對吧?這簡直是送死!”
    “沒錯,就像你說的那樣。”
    就在軍官們驚恐地試圖將他拖下去時,羅傑特溫斯基上將開口了。他竟然承認了這次遠征是瘋了般的行為。會場頓時冷得令人驚悚。
    “我們不可能贏。但至少,我能向你們保證,我們一定會死得痛快。”
    “上、上將,您這是什麽意思......”
    下屬們用震驚的眼神看著羅傑特溫斯基,而他卻不以為然,繼續說道:
    “不過,反正人生隻有一次,像個男子漢那樣去死,也不算太壞。你們說呢?”
    “哈哈哈哈!”
    上將毫不掩飾的話,讓水兵們忍不住苦笑起來。盡管這並沒有完全消除他們的不滿,但騷動總算平息,士氣也似乎稍稍提高了一些。
    “不過,出航後恐怕很快就會打回原形。”
    羅傑特溫斯基上將歎了口氣,轉身離開。他甚至在心中祈禱,或許應該像維特財長說的那樣,希望英國艦隊能擋住他們的去路。雖然這種想法作為軍人未免不合適,但至少,比白白送死要好得多。
    喜歡如何拯救德意誌請大家收藏:()如何拯救德意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